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过去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发生,近年来由于杂交稻的推广和频繁南繁调种,加之检疫措施不严,致使此病蔓延,现已成为我地中晚稻种植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发病后,叶片枯黄,空秕率上升,千粒重下降,从而影响米质和产量,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30%以上。
一、发病症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水稻全生育期叶片上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小点,后期叶脉扩展,呈褐色半透明细短条状斑,大小约1毫米×10毫米,病斑表面黏附许多蜜黄色球状菌浓,叶背面较多,干燥后不易脱落。叶片上的病斑可相互愈合成大块条斑枯死。病害流行时叶片卷曲,发病后期变为黄白色。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病谷和病草中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但不能通过土壤传染。病叶上的菌脓是田间再次侵染的菌源。病谷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苗,移栽时又将病秧带入本田。如用病稻草催芽、覆盖秧板、扎秧把、堵塞涵洞或盖草棚等,病菌也会随水流入秧田或本田而引起发病。病菌主要从气孔和伤口侵入植株,可借风、雨、露水、灌溉水、昆虫及农事操作过程中叶片之间接触摩擦等传播蔓延,进行再次侵染。病菌侵入后5~9天出现症状。高温(25~30℃)、多雨、高湿是病菌流行的主要条件,特别是暴风雨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对病害发展更为有利,过多或偏晚施用氮肥可加重病害。此外,串灌、漫灌或长期灌深水的田块发病也较重。幼苗3~4叶期、分蘖盛期至孕穗期,是水稻最易感病的3个时期。一般情况下,杂交稻比常规稻易感病,籼稻比粳稻易感病,糯稻比其他水稻更易感病。低海拔地区比中、高海拔地区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措施
①严格实行检疫制度。对调进调出的种子要进行检疫,不要让带菌种子进入无病地区,以控制病区的扩大。
②严格处理好带病稻草。带病稻草堆放要远离稻田,不要使病菌接触种、芽、苗、水等;清除田边再生稻或杂草,以防病菌传入秧田,带入大田;带病稻草过腹后产生的粪便要进行高温堆闷,经灭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做肥料,但最好不用于稻田施肥。另外,带病稻草不能用于催芽、扎秧把等。
③因地制宜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杜绝菌源。常规稻选择无病田留种,单收、单打、单储。对外地调入的杂交稻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浸种,也可用45%代森铵500倍液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1~2天,或者用500毫克/升氯霉素溶液浸种2~3天。
④采用配方施肥,早施分蘖肥,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科学管水,稻田要开引水沟单独放水灌溉,避免放跑马水串灌漫灌,以防病菌随灌溉水传播。
2. 药剂防治 在往年经常发病的田块,于秧苗3~4叶期、移栽前,大田分蘖期、孕穗期、抽穗前(即破肚期)各喷1次药剂预防,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药剂喷雾:20%叶枯宁(川化018)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粉剂3500~4000倍液,如病情严重,隔7天左右再喷1次。喷药最好等露水干后或选择下午喷雾,不要在露水未干前下田,以免传播病害和降低防效。
此外,在大田发病初期,于上午露水未干前用黑白粉(即用灶灰4份、生石灰粉11份均匀混合而成)15~20千克,均匀撒于水稻叶片上,对抑制病菌效果较好,同时还给叶面增施了磷钾肥,增强了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
(作者联系地址:云南省麻栗坡县农业局蔬菜站 邮编:663600)
一、发病症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水稻全生育期叶片上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小点,后期叶脉扩展,呈褐色半透明细短条状斑,大小约1毫米×10毫米,病斑表面黏附许多蜜黄色球状菌浓,叶背面较多,干燥后不易脱落。叶片上的病斑可相互愈合成大块条斑枯死。病害流行时叶片卷曲,发病后期变为黄白色。
二、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病谷和病草中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但不能通过土壤传染。病叶上的菌脓是田间再次侵染的菌源。病谷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苗,移栽时又将病秧带入本田。如用病稻草催芽、覆盖秧板、扎秧把、堵塞涵洞或盖草棚等,病菌也会随水流入秧田或本田而引起发病。病菌主要从气孔和伤口侵入植株,可借风、雨、露水、灌溉水、昆虫及农事操作过程中叶片之间接触摩擦等传播蔓延,进行再次侵染。病菌侵入后5~9天出现症状。高温(25~30℃)、多雨、高湿是病菌流行的主要条件,特别是暴风雨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对病害发展更为有利,过多或偏晚施用氮肥可加重病害。此外,串灌、漫灌或长期灌深水的田块发病也较重。幼苗3~4叶期、分蘖盛期至孕穗期,是水稻最易感病的3个时期。一般情况下,杂交稻比常规稻易感病,籼稻比粳稻易感病,糯稻比其他水稻更易感病。低海拔地区比中、高海拔地区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措施
①严格实行检疫制度。对调进调出的种子要进行检疫,不要让带菌种子进入无病地区,以控制病区的扩大。
②严格处理好带病稻草。带病稻草堆放要远离稻田,不要使病菌接触种、芽、苗、水等;清除田边再生稻或杂草,以防病菌传入秧田,带入大田;带病稻草过腹后产生的粪便要进行高温堆闷,经灭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做肥料,但最好不用于稻田施肥。另外,带病稻草不能用于催芽、扎秧把等。
③因地制宜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选用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杜绝菌源。常规稻选择无病田留种,单收、单打、单储。对外地调入的杂交稻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浸种,也可用45%代森铵500倍液或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1~2天,或者用500毫克/升氯霉素溶液浸种2~3天。
④采用配方施肥,早施分蘖肥,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避免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科学管水,稻田要开引水沟单独放水灌溉,避免放跑马水串灌漫灌,以防病菌随灌溉水传播。
2. 药剂防治 在往年经常发病的田块,于秧苗3~4叶期、移栽前,大田分蘖期、孕穗期、抽穗前(即破肚期)各喷1次药剂预防,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药剂喷雾:20%叶枯宁(川化018)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500倍液,20%龙克菌悬浮剂6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粉剂3500~4000倍液,如病情严重,隔7天左右再喷1次。喷药最好等露水干后或选择下午喷雾,不要在露水未干前下田,以免传播病害和降低防效。
此外,在大田发病初期,于上午露水未干前用黑白粉(即用灶灰4份、生石灰粉11份均匀混合而成)15~20千克,均匀撒于水稻叶片上,对抑制病菌效果较好,同时还给叶面增施了磷钾肥,增强了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
(作者联系地址:云南省麻栗坡县农业局蔬菜站 邮编:6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