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商业营业厅空间最具“连锁效应”和“平民效应”,但现在的商业营业厅空间大多让人感觉“焦躁不安”,原因何在?本文从专业室内设计师的角度,仔细分析了不同设计案例给人们的实际感受,意在从声、光、绿化、人文等反应环境舒适度的几个方面,详细剖析商业营业厅空间应注重物理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提出设计要“以人为本”,以及建设生态建筑的思想。
【关键词】科学选材;物理环境;生态建筑;以人为本
近几年,接触最多的建筑装饰设计项目就是商业营业厅,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营业厅,国有和商业银行的营业厅,这两种类型的营业厅功能不同,形式各异,但最大的相同点是:两者无论从形象、建设规模,还是从人流量上讲都是最具“连锁效应”和“平民效应”的。
为什么这么说? 一、营业厅是不是连锁店,却胜似连锁经营,统一的品牌和形象,统一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只不过经营者是国家或控股公司。二、营业厅是功能性营业场所,你可以一辈子不去商场,但你不得不去营业厅办理各种业务。需要办理的业务多,等待的时间长,而现实中空间却又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正因为如此,营业厅给人的印象总是乱哄哄的,人满为患,并且超负荷运转。在这种空间呆久了,人很容易感觉疲劳和烦躁。作为设计师,如何从设计角度,审视这个问题,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个急待攻克的难题。
1 案例分析
1.1 失败案例分析
1.1.1 广渠门营业厅
这是一个将近1000多平米的装修改造项目,分上下两层。甲方的意图是翻新原有面体,造价不能太高,但特别提出柜台设计是重点,要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感觉。设计师完全根据这样的要求,设计出了光鲜亮丽的柜台,甲方很是满意,而不受重视的面体就简单处理了事,顶面普通矿棉吸音板,墙面复合铝板,地面不动见新。完工后的结果是半新不旧,不伦不类,因为没考虑吸声问题,厅里依然人声嘈杂。如果反过来,设计师通过整体设计方案说服甲方,不是在点上做文章,而是从大面入手,采用新型吸声材料,降低室内噪声,提高使用舒适度,那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可见,光有一个亮点而不考虑全局效果,光听取非专业的甲方的意见而不能独立思考,负起设计师的职责,这样出来的作品肯定经不起推敲,注定要失败。
1.1.2 西直门营业厅
这是我间接接触到的一个案例。起初到那儿时,并不明白为什么让我们来,因为那里刚刚重新装修过,开业不过两个月,经了解才知道,原来:原先中标的设计方案很契合甲方的心思,造型新颖,色彩丰富,也很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但唯独没有考虑建筑的声学要求,所有材料全是光面材料,没有作折射处理,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来回反射,形成强回声,尤其是在营业期间,噪声大得使站在半米之内的人说话都听不清。经我们的声学专家现场测算,噪声超过45分贝(正常是35分贝以下),混响时间超过4s(正常是4s)。问题很严重,再加上是老建筑,吊顶已经很低,最简单的办法是加铺一层地毯,墙面局部增加凹凸,但是公共空间是不能使地毯的,墙面又不好拆除,工作量不大又费时费力,没有哪个装修公司愿意接,这个提案只能搁置下来。
1.1.3 总结失败原因
我不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设计师总是在面子上做文章而不考虑使用后的效果?为什么装修公司只给甲方提供漂亮的效果图而不提供一些可供考量的技术参数?如果能多花些心思,也许,甲方在做决策时就会有多重考虑,不会只被花花绿绿的外表所吸引,以至于使用后出现问题,严重的还会给国家及企业造成极大的浪费。
1.2 成功案例分析
1.2.1 密云营业厅
鉴于失败案例所给予的经验教训,我们在设计时仔细地考量了现场情况,认真地进行了功能分析,考虑到方方正正的矩形空间最不利于声音的折射,随将墙面、接待台都处理成弧形,流线型。地面局部抬高并铺以易清洗的塑胶地板。
材料上:LOGO墙面及柜台上都使用有凹凸面的条板,天花采用条形“乐思龙”——最专业的针孔吸音板;舒适度上:各空间按使用要求划分开,按照业务流程设计出最短的行走路线,色彩统一、干净,造型简洁,让视觉有缓冲的余地。强调整体感,不附加多余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通透大气;照明:条形有机灯箱片最大限度地将光线平均分布,而不产生眩光。
由于我们事先考虑的很细致,实际的效果也和我们预想的一样,说明对特殊环境的理解需深入,不能仅留于表面。
1.2.2 菜市口营业厅
这是中移动南城总部机站楼的一层旗舰店,为契合旗舰店“宣传窗口、体验平台、办理中心”的定位宗旨,采用高科技+现代前卫色彩组合,力图打破以往这类空间给人们留下的陈旧印象。
(1)露明天花,铝制方格吊顶,内部面体及设备全部黑漆——既保有较高的楼板间距,又增加了各空间之间的间隙,使声音得以分散,还降低了造价。顶部泛光照明和局部照明结合的设计,使空间明暗适度。
(2)弧形钢化玻璃隔断墙,墙面局部吸音板,局部弧线型吊顶——由于空间狭长,增加透明的玻璃隔断,既起到分割空间、建立体验平台的双重作用,又兼有展示功能,数字空间的概念,可谓一举数得。
(3)对应局部吊顶,地面材质弧形分割,造型座椅——地面色彩一明一暗的对比,形态上的互相呼应,以及“虚实交错,动静相宜”的手法使空间获得统一的整体感和强烈的质感。座椅的“天然”形象打破以往的“统一面孔”,生动有趣,让人心生欢喜。
1.2.3 总结成功经验
把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对比,我发现:营业厅要想“留住”客户,一方面要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一方面要“好玩”、“好看”,又不能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因为“客户是上帝”不是句空话,这不仅是对企业,也是对设计师的鞭策,有“心”的作品才能最终体现出它的价值。
2 声环境
包括室内、室外和对建筑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室内声环境系统应满足:日间噪音小于35dB;夜间噪音小于30 dB.
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是 60-70dB。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要达到 70-80dB。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 10dB 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 90-100dB 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
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正常范围是 20-20KHz。一般认为, 500Hz 以下为低频, 500Hz-2000Hz 为中频, 2000Hz 以上为高频。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响,语言的频率范围也主要集中在中频。 对于各种建筑声学材料来讲,不同频率条件下声学性能是不同的。隔声等其他声学性能也是如此。
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描述吸声的指标是吸声系数 a ,代表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理论上,如果某种材料完全反射声音,那么它的 a=0 ;如果某种材料将入射声能全部吸收,那么它的 a=1,实际上,所有材料的 a 介于 0 和 1 之间。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 NRC— 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一般认为 NRC 小于 0.2 的材料是反射材料, NRC 大于 0.4 的材料才被认为是吸声材料。
当需要吸收大量声能降低室内混响及噪声时,常常使用高吸声系数的材料。离心玻璃棉属于高 NRC 吸声材料, 5cm 厚的 24kg/m 3的离心玻璃棉的 NRC 可达到 0.90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高吸声系数逐渐增大,这意味着低频吸收没有高频吸收好,如离心玻璃棉、阻燃布、植物纤维喷涂等。薄膜或薄板与其他结构体形成空腔时也能吸声,且大多在低频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如木板、金属板等。与墙面或天花存在空气层的穿孔板,即使材料本身吸声性能很差,这种结构也具有吸声性能,特点是只有在某些频率上具有较大的吸声系数。如穿孔的石膏板、木板、金属板、甚至是狭缝砖等。
在环境设计中应采用巧妙的处理手法,科学地应用功能性材料来吸声降噪、有效地控制混响时间,满足使用要求。通常来说:大空间要“吸声”—缩短混响时间,如营业厅、礼堂。小空间要“多角度折射”—增加墙面面积,如在录音室使用泡沫吸音板。相反,有些大空间为了气派好看,墙面都采用石材而无任何吸声处理的做法就很不科学,如某些银行。
3 光环境
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防止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成本和效率是照明最重要的考虑,尽量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效率则既能照亮有效工作区域,又不造成眼部疲劳,增加部分背景照明,同时避免眩光。
还有,光色对人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一般讲,冷光源如“日光灯”是线性光源,没有阴影,效率很高,但在空间和对人的心理上会造成一定距离感;暖光源如“白炽灯”是点光源,给人感觉很亲切,也好控制,但热量较高,不省电,还会给空调系统带来负担。通常,两种光源要结合使用。“日光灯”用在办公区域,“白炽灯”可用于背景漫射光或特殊照明。
照明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成就一个设计,也可以破坏一个设计。出色的照明设计可以使平凡的材料变得高雅,相反,糟糕的照明设计也可以让最高级的材料表现的很粗俗。照明可以把空间塑造得生动有趣,也可使空间变得冷酷或索然无味。漂亮的灯具还可以成为空间的雕塑品。
4 绿化环境与人文关怀
一方面,具有生态环境功能:绿植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具有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湿度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绿色建筑提倡使用3R建材(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宜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的材料和产品。
另一方面,具有景观文化功能: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小品雕塑等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艺术欣赏。尽管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利用太阳能、生态绿化、自然空调等诸多方面原理是“同一化”的,但在建筑空间组成形式、内外装饰、环境设计等方面不能“同一化”,而是要“个性化”,以此树立品牌形象,充分体现不同企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民俗、民情和历史相沿的文脉特征。
5 结论
建筑技术科学的发展,赋予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全新的涵义。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是优化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必由之路。而做生态建筑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它对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基本要求有:能源环境、水环境、气环境、声音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绿化环境、人文关怀等。环境工程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综合性、专业性的科学,需要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而室内环境设计师所能掌控的无非是声音环境、光环境、绿化环境、人文关怀这几个方面。
现在的商业营业厅空间设计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要做到真正的“人性化、科学化、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不仅需要整个行业的进步,意识的进步,还需要设计师们不断的创新和探索,这还有很长路要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会出现更多更精彩的“生态环境”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建筑物理》 作者:刘加平 主编,2000年出版
[2]《生态建筑技术》 作者:德国的K.丹尼尔斯(Klaus Daniels),1995年出版
【关键词】科学选材;物理环境;生态建筑;以人为本
近几年,接触最多的建筑装饰设计项目就是商业营业厅,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营业厅,国有和商业银行的营业厅,这两种类型的营业厅功能不同,形式各异,但最大的相同点是:两者无论从形象、建设规模,还是从人流量上讲都是最具“连锁效应”和“平民效应”的。
为什么这么说? 一、营业厅是不是连锁店,却胜似连锁经营,统一的品牌和形象,统一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只不过经营者是国家或控股公司。二、营业厅是功能性营业场所,你可以一辈子不去商场,但你不得不去营业厅办理各种业务。需要办理的业务多,等待的时间长,而现实中空间却又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正因为如此,营业厅给人的印象总是乱哄哄的,人满为患,并且超负荷运转。在这种空间呆久了,人很容易感觉疲劳和烦躁。作为设计师,如何从设计角度,审视这个问题,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个急待攻克的难题。
1 案例分析
1.1 失败案例分析
1.1.1 广渠门营业厅
这是一个将近1000多平米的装修改造项目,分上下两层。甲方的意图是翻新原有面体,造价不能太高,但特别提出柜台设计是重点,要体现出现代高科技的感觉。设计师完全根据这样的要求,设计出了光鲜亮丽的柜台,甲方很是满意,而不受重视的面体就简单处理了事,顶面普通矿棉吸音板,墙面复合铝板,地面不动见新。完工后的结果是半新不旧,不伦不类,因为没考虑吸声问题,厅里依然人声嘈杂。如果反过来,设计师通过整体设计方案说服甲方,不是在点上做文章,而是从大面入手,采用新型吸声材料,降低室内噪声,提高使用舒适度,那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可见,光有一个亮点而不考虑全局效果,光听取非专业的甲方的意见而不能独立思考,负起设计师的职责,这样出来的作品肯定经不起推敲,注定要失败。
1.1.2 西直门营业厅
这是我间接接触到的一个案例。起初到那儿时,并不明白为什么让我们来,因为那里刚刚重新装修过,开业不过两个月,经了解才知道,原来:原先中标的设计方案很契合甲方的心思,造型新颖,色彩丰富,也很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但唯独没有考虑建筑的声学要求,所有材料全是光面材料,没有作折射处理,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来回反射,形成强回声,尤其是在营业期间,噪声大得使站在半米之内的人说话都听不清。经我们的声学专家现场测算,噪声超过45分贝(正常是35分贝以下),混响时间超过4s(正常是4s)。问题很严重,再加上是老建筑,吊顶已经很低,最简单的办法是加铺一层地毯,墙面局部增加凹凸,但是公共空间是不能使地毯的,墙面又不好拆除,工作量不大又费时费力,没有哪个装修公司愿意接,这个提案只能搁置下来。
1.1.3 总结失败原因
我不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设计师总是在面子上做文章而不考虑使用后的效果?为什么装修公司只给甲方提供漂亮的效果图而不提供一些可供考量的技术参数?如果能多花些心思,也许,甲方在做决策时就会有多重考虑,不会只被花花绿绿的外表所吸引,以至于使用后出现问题,严重的还会给国家及企业造成极大的浪费。
1.2 成功案例分析
1.2.1 密云营业厅
鉴于失败案例所给予的经验教训,我们在设计时仔细地考量了现场情况,认真地进行了功能分析,考虑到方方正正的矩形空间最不利于声音的折射,随将墙面、接待台都处理成弧形,流线型。地面局部抬高并铺以易清洗的塑胶地板。
材料上:LOGO墙面及柜台上都使用有凹凸面的条板,天花采用条形“乐思龙”——最专业的针孔吸音板;舒适度上:各空间按使用要求划分开,按照业务流程设计出最短的行走路线,色彩统一、干净,造型简洁,让视觉有缓冲的余地。强调整体感,不附加多余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通透大气;照明:条形有机灯箱片最大限度地将光线平均分布,而不产生眩光。
由于我们事先考虑的很细致,实际的效果也和我们预想的一样,说明对特殊环境的理解需深入,不能仅留于表面。
1.2.2 菜市口营业厅
这是中移动南城总部机站楼的一层旗舰店,为契合旗舰店“宣传窗口、体验平台、办理中心”的定位宗旨,采用高科技+现代前卫色彩组合,力图打破以往这类空间给人们留下的陈旧印象。
(1)露明天花,铝制方格吊顶,内部面体及设备全部黑漆——既保有较高的楼板间距,又增加了各空间之间的间隙,使声音得以分散,还降低了造价。顶部泛光照明和局部照明结合的设计,使空间明暗适度。
(2)弧形钢化玻璃隔断墙,墙面局部吸音板,局部弧线型吊顶——由于空间狭长,增加透明的玻璃隔断,既起到分割空间、建立体验平台的双重作用,又兼有展示功能,数字空间的概念,可谓一举数得。
(3)对应局部吊顶,地面材质弧形分割,造型座椅——地面色彩一明一暗的对比,形态上的互相呼应,以及“虚实交错,动静相宜”的手法使空间获得统一的整体感和强烈的质感。座椅的“天然”形象打破以往的“统一面孔”,生动有趣,让人心生欢喜。
1.2.3 总结成功经验
把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对比,我发现:营业厅要想“留住”客户,一方面要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一方面要“好玩”、“好看”,又不能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因为“客户是上帝”不是句空话,这不仅是对企业,也是对设计师的鞭策,有“心”的作品才能最终体现出它的价值。
2 声环境
包括室内、室外和对建筑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室内声环境系统应满足:日间噪音小于35dB;夜间噪音小于30 dB.
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是 60-70dB。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要达到 70-80dB。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 10dB 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和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 90-100dB 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
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正常范围是 20-20KHz。一般认为, 500Hz 以下为低频, 500Hz-2000Hz 为中频, 2000Hz 以上为高频。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响,语言的频率范围也主要集中在中频。 对于各种建筑声学材料来讲,不同频率条件下声学性能是不同的。隔声等其他声学性能也是如此。
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描述吸声的指标是吸声系数 a ,代表被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声能的比值。理论上,如果某种材料完全反射声音,那么它的 a=0 ;如果某种材料将入射声能全部吸收,那么它的 a=1,实际上,所有材料的 a 介于 0 和 1 之间。不同频率上会有不同的吸声系数。在工程中常使用降噪系数 NRC— 粗略地评价在语言频率范围内的吸声性能,一般认为 NRC 小于 0.2 的材料是反射材料, NRC 大于 0.4 的材料才被认为是吸声材料。
当需要吸收大量声能降低室内混响及噪声时,常常使用高吸声系数的材料。离心玻璃棉属于高 NRC 吸声材料, 5cm 厚的 24kg/m 3的离心玻璃棉的 NRC 可达到 0.90 。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特性是随着频率的增高吸声系数逐渐增大,这意味着低频吸收没有高频吸收好,如离心玻璃棉、阻燃布、植物纤维喷涂等。薄膜或薄板与其他结构体形成空腔时也能吸声,且大多在低频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如木板、金属板等。与墙面或天花存在空气层的穿孔板,即使材料本身吸声性能很差,这种结构也具有吸声性能,特点是只有在某些频率上具有较大的吸声系数。如穿孔的石膏板、木板、金属板、甚至是狭缝砖等。
在环境设计中应采用巧妙的处理手法,科学地应用功能性材料来吸声降噪、有效地控制混响时间,满足使用要求。通常来说:大空间要“吸声”—缩短混响时间,如营业厅、礼堂。小空间要“多角度折射”—增加墙面面积,如在录音室使用泡沫吸音板。相反,有些大空间为了气派好看,墙面都采用石材而无任何吸声处理的做法就很不科学,如某些银行。
3 光环境
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防止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等。成本和效率是照明最重要的考虑,尽量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效率则既能照亮有效工作区域,又不造成眼部疲劳,增加部分背景照明,同时避免眩光。
还有,光色对人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一般讲,冷光源如“日光灯”是线性光源,没有阴影,效率很高,但在空间和对人的心理上会造成一定距离感;暖光源如“白炽灯”是点光源,给人感觉很亲切,也好控制,但热量较高,不省电,还会给空调系统带来负担。通常,两种光源要结合使用。“日光灯”用在办公区域,“白炽灯”可用于背景漫射光或特殊照明。
照明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成就一个设计,也可以破坏一个设计。出色的照明设计可以使平凡的材料变得高雅,相反,糟糕的照明设计也可以让最高级的材料表现的很粗俗。照明可以把空间塑造得生动有趣,也可使空间变得冷酷或索然无味。漂亮的灯具还可以成为空间的雕塑品。
4 绿化环境与人文关怀
一方面,具有生态环境功能:绿植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具有清洁空气、释放氧气、调节温湿度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绿色建筑提倡使用3R建材(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宜采用取得国家环境标志的材料和产品。
另一方面,具有景观文化功能: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小品雕塑等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艺术欣赏。尽管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利用太阳能、生态绿化、自然空调等诸多方面原理是“同一化”的,但在建筑空间组成形式、内外装饰、环境设计等方面不能“同一化”,而是要“个性化”,以此树立品牌形象,充分体现不同企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优秀民俗、民情和历史相沿的文脉特征。
5 结论
建筑技术科学的发展,赋予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全新的涵义。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是优化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必由之路。而做生态建筑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它对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基本要求有:能源环境、水环境、气环境、声音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绿化环境、人文关怀等。环境工程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综合性、专业性的科学,需要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而室内环境设计师所能掌控的无非是声音环境、光环境、绿化环境、人文关怀这几个方面。
现在的商业营业厅空间设计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要做到真正的“人性化、科学化、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不仅需要整个行业的进步,意识的进步,还需要设计师们不断的创新和探索,这还有很长路要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会出现更多更精彩的“生态环境”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建筑物理》 作者:刘加平 主编,2000年出版
[2]《生态建筑技术》 作者:德国的K.丹尼尔斯(Klaus Daniels),199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