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知识工作者”的概念,最早可见于彼得·德鲁克在1966年发表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书中,德鲁克先生强调了“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和“体力工作者”(labour)之间的区别,指出有别于“体力工作者”被严密和细致的督导的管理方式,“知识工作者”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益。
因为我们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像考评体力工作者那样对知识工作者进行日常的考评,惟一可以考核知识工作者的只是他们最终的绩效。因此“知识工作者”必须具有一种“专业精神”:对自己负责,对组织的绩效负责,在日常的工作中卓有成效。
我们的社会已经逐渐开始向知识社会转变,社会的中心越来越转向知识工作者,获得求职机会和好职位,越来越需要大学乃至更高的学历。随着知识日渐成为一种资本,相较于昔日的“装饰物”,知识如今已经在切实且大幅度地提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在经济、管理、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挖掘和培养知识工作者已经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迫切的任务,然而我国在培养知识工作者的过程中却普遍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片面的理解了“专家”的含义,在培养专家这一最为重要的知识工作者的过程中,重视了“技能”忽略了“责任”。
在英文中“专家”这个词源自——profess,意即“像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的人。我们不是因为专业技术成为专家,而是因为把对顾客负责作为我们行事的出发点,而成为专家。专家是以专业为前提的,而专业又是以业为前提,所谓的“专”只是一种实现“业”的方式,如果没有“业”就像做事情没有了结果那么你再怎么专又能如何?充其量只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而称不上专家。
专家的“业”其实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其“专”其实就是为了达到此项目而必须学习的技能,如果忘记了“业”仅仅是“专”非但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专家,相反倒会给社会造就一些“麻烦制造者”。像收受红包出售假药、过期药的无良医师;为了金钱歪曲事实的律师;协助安然、日本的西武铁路集团和日本株式会社伪造财务报表的会计师;出现歪曲事实、捕风捉影的记者。对他们而言专业技能只不过是他们遮掩自身行径蒙蔽他人的工具罢了。
正因为如此,对于从事各种专业工作的人,区分出哪些人是专业的,哪些人是徒有虚名的,这才是“顾客至上”,这才是真正的“专业精神”。只有那些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行动,不仅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的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的人才称得上“专家”。虽然现在几乎所有针对专家的定义都把焦点对准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顾客的存在。笔者认为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这至少违背了“专家”这个词的初衷。
中国其实并不具备“现代职业”的传统,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法形成大规模、大范围的交易。加上“重农抑商”的思想使得“除了耕地以外的职业”缺少固定的规则,没有规则只好用道德调节。
中国文化这种对职业的定义,与现代商业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商业文明中业是清楚的,是第一位的,这才有对事(业)不对人(职)。而在中国文化中业不清楚,但人(尤其是职务)是清楚的,这就是权谋思想的来源:对人不对事,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那就只好用道德或者权谋来调节。
中国的企业往往抱怨大陆缺少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然而造成现今这种人才匮乏局面的,有历史原因,更有现在企业自身的责任。相当多的中国企业家在管理中把“专”字放在第一,把“业”放在第二。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对个人忠诚,“专”就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大可怀疑目前相当一批强调以“德”智利公司的企业家,他们对德的解释多半就是对他个人的忠诚。
当时我们要知道,独立性才是现代职业经理人的根本支柱。所谓职业经理人,就是以市场制度与客户价值为行动准则,通过管理创造价值的那一群人。如果没有市场制度与客户价值的独立性,就不可能有职业经理人的独立性,这就是为什么职业经理人宁可冒着被老板开除的风险,也要遵循商业规则与捍卫商业道德的原因。如果经理人每天想着的是如何讨好老板如何对老板尽忠,那么他还怎么去维持职业经理人的独立人格呢?因此上有所好,下必有所效。中国的企业家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职业经理人首先应该做的是对自我的超越。
德鲁克曾说过:“企业缺少的是这样一批对顾客负责、对职责负责、对自己的绩效负责,哪怕冒着被老板开除的风险也要遵循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是真正的“知识工作者”,他们对自我进行管理,对绩效负责,不受控于自我的私欲抑或老板的喜好,他们是组织发展最坚实的基石。”
一流的组织无不以培养具有“专业精神”的人才为第一要务,他们都力求在组织内形成一种“专业”氛围。正是这样他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为世人所尊重。
例如,麦肯锡的价值观是“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有经验的人还是新手,都要贯彻这一价值观。严禁从个人或公司的利益出发作决策。如果打破这条戒律,无论你是多大规模工程的负责人,都会失去周围人的信任,不仅受到轻视,还会因此被解雇。麦肯锡公司的鲜明个性管理咨询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专业,专业的知识,专业的精神。麦肯锡公司最著名的领导人鲍尔·马文在一份报告中是这样界定麦肯锡公司的:正所谓言如其人,我们所说的话将决定我们的形象。我们没有顾客(customer),我们只有客户(client)。我们不属于哪个行业(industry),我们自成一个专业(profession)。我们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我们是一家专业公司。我们没有员工,我们只有拥有个人尊严的公司成员和同事……在麦肯锡公司看来,专业就是公司的个性,专业就是一种作为管理咨询顾问的共同价值观。
麦肯锡,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咨询公司,它的咨询服务为世界500强企业所推崇,出身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往往会被其他公司高薪聘请。为什么麦肯锡可以保持七十多年的辉煌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恐怕这不得不说这是专业精神所造就的伟大价值力量?
国与国比拼综合国力,企业与企业比拼竞争优势,个人与个人比拼专业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的竞争依赖于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依赖于人的竞争。符合专业主义要求的优秀人才是21世纪全球竞争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由低端迈向高端、由代工到开创品牌、由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到成功杀入国际市场等多重跨越,一定离不开无数具有“专业精神”的知识工作者。
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普遍重视了“专”的培训却忽略了“业”的树立,这也成为现阶段各用人单位觉得应届毕业生知识结构与企业现实脱节的最大的症结所在。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不安于基础岗位等等一些为用人单位指责的诟病,恰恰都来源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精神的缺失。
缺少了专业精神的人,哪怕拥有再高的技能也不会带给企业的很高的贡献,相反还有可能会成为企业内部的不安因素,加上缺少专业精神的人再学习意识往往不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有的知识被淘汰,新的知识没有形成必然导致难以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的发展自然因为个人能力的局限而受到损害。
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重视对专业精神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专家”是当务之急。对于企业,将创造顾客作为企业的最大目的,对“专家”给与相应的自由,是形成整个社会对“专业”认同的关键。
角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真正的专家可以不断主动吸收外界的信息,将其转化为知识,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对绩效负责。21世纪只有拥有这样人才的企业才可以长盛不衰,拥有最多专家的国家才可以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因为我们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像考评体力工作者那样对知识工作者进行日常的考评,惟一可以考核知识工作者的只是他们最终的绩效。因此“知识工作者”必须具有一种“专业精神”:对自己负责,对组织的绩效负责,在日常的工作中卓有成效。
我们的社会已经逐渐开始向知识社会转变,社会的中心越来越转向知识工作者,获得求职机会和好职位,越来越需要大学乃至更高的学历。随着知识日渐成为一种资本,相较于昔日的“装饰物”,知识如今已经在切实且大幅度地提高着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在经济、管理、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挖掘和培养知识工作者已经成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最迫切的任务,然而我国在培养知识工作者的过程中却普遍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片面的理解了“专家”的含义,在培养专家这一最为重要的知识工作者的过程中,重视了“技能”忽略了“责任”。
在英文中“专家”这个词源自——profess,意即“像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的人。我们不是因为专业技术成为专家,而是因为把对顾客负责作为我们行事的出发点,而成为专家。专家是以专业为前提的,而专业又是以业为前提,所谓的“专”只是一种实现“业”的方式,如果没有“业”就像做事情没有了结果那么你再怎么专又能如何?充其量只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而称不上专家。
专家的“业”其实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其“专”其实就是为了达到此项目而必须学习的技能,如果忘记了“业”仅仅是“专”非但很难培养出真正的专家,相反倒会给社会造就一些“麻烦制造者”。像收受红包出售假药、过期药的无良医师;为了金钱歪曲事实的律师;协助安然、日本的西武铁路集团和日本株式会社伪造财务报表的会计师;出现歪曲事实、捕风捉影的记者。对他们而言专业技能只不过是他们遮掩自身行径蒙蔽他人的工具罢了。
正因为如此,对于从事各种专业工作的人,区分出哪些人是专业的,哪些人是徒有虚名的,这才是“顾客至上”,这才是真正的“专业精神”。只有那些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行动,不仅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的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的人才称得上“专家”。虽然现在几乎所有针对专家的定义都把焦点对准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顾客的存在。笔者认为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这至少违背了“专家”这个词的初衷。
中国其实并不具备“现代职业”的传统,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明显的社会分工,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法形成大规模、大范围的交易。加上“重农抑商”的思想使得“除了耕地以外的职业”缺少固定的规则,没有规则只好用道德调节。
中国文化这种对职业的定义,与现代商业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商业文明中业是清楚的,是第一位的,这才有对事(业)不对人(职)。而在中国文化中业不清楚,但人(尤其是职务)是清楚的,这就是权谋思想的来源:对人不对事,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那就只好用道德或者权谋来调节。
中国的企业往往抱怨大陆缺少真正的职业经理人。然而造成现今这种人才匮乏局面的,有历史原因,更有现在企业自身的责任。相当多的中国企业家在管理中把“专”字放在第一,把“业”放在第二。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对个人忠诚,“专”就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大可怀疑目前相当一批强调以“德”智利公司的企业家,他们对德的解释多半就是对他个人的忠诚。
当时我们要知道,独立性才是现代职业经理人的根本支柱。所谓职业经理人,就是以市场制度与客户价值为行动准则,通过管理创造价值的那一群人。如果没有市场制度与客户价值的独立性,就不可能有职业经理人的独立性,这就是为什么职业经理人宁可冒着被老板开除的风险,也要遵循商业规则与捍卫商业道德的原因。如果经理人每天想着的是如何讨好老板如何对老板尽忠,那么他还怎么去维持职业经理人的独立人格呢?因此上有所好,下必有所效。中国的企业家希望中国出现更多的职业经理人首先应该做的是对自我的超越。
德鲁克曾说过:“企业缺少的是这样一批对顾客负责、对职责负责、对自己的绩效负责,哪怕冒着被老板开除的风险也要遵循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是真正的“知识工作者”,他们对自我进行管理,对绩效负责,不受控于自我的私欲抑或老板的喜好,他们是组织发展最坚实的基石。”
一流的组织无不以培养具有“专业精神”的人才为第一要务,他们都力求在组织内形成一种“专业”氛围。正是这样他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为世人所尊重。
例如,麦肯锡的价值观是“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有经验的人还是新手,都要贯彻这一价值观。严禁从个人或公司的利益出发作决策。如果打破这条戒律,无论你是多大规模工程的负责人,都会失去周围人的信任,不仅受到轻视,还会因此被解雇。麦肯锡公司的鲜明个性管理咨询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专业,专业的知识,专业的精神。麦肯锡公司最著名的领导人鲍尔·马文在一份报告中是这样界定麦肯锡公司的:正所谓言如其人,我们所说的话将决定我们的形象。我们没有顾客(customer),我们只有客户(client)。我们不属于哪个行业(industry),我们自成一个专业(profession)。我们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我们是一家专业公司。我们没有员工,我们只有拥有个人尊严的公司成员和同事……在麦肯锡公司看来,专业就是公司的个性,专业就是一种作为管理咨询顾问的共同价值观。
麦肯锡,作为全球最顶尖的咨询公司,它的咨询服务为世界500强企业所推崇,出身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往往会被其他公司高薪聘请。为什么麦肯锡可以保持七十多年的辉煌发展,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恐怕这不得不说这是专业精神所造就的伟大价值力量?
国与国比拼综合国力,企业与企业比拼竞争优势,个人与个人比拼专业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的竞争依赖于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依赖于人的竞争。符合专业主义要求的优秀人才是21世纪全球竞争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突出重围,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由低端迈向高端、由代工到开创品牌、由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到成功杀入国际市场等多重跨越,一定离不开无数具有“专业精神”的知识工作者。
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普遍重视了“专”的培训却忽略了“业”的树立,这也成为现阶段各用人单位觉得应届毕业生知识结构与企业现实脱节的最大的症结所在。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不安于基础岗位等等一些为用人单位指责的诟病,恰恰都来源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精神的缺失。
缺少了专业精神的人,哪怕拥有再高的技能也不会带给企业的很高的贡献,相反还有可能会成为企业内部的不安因素,加上缺少专业精神的人再学习意识往往不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有的知识被淘汰,新的知识没有形成必然导致难以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的发展自然因为个人能力的局限而受到损害。
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重视对专业精神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专家”是当务之急。对于企业,将创造顾客作为企业的最大目的,对“专家”给与相应的自由,是形成整个社会对“专业”认同的关键。
角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一切,真正的专家可以不断主动吸收外界的信息,将其转化为知识,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角度出发对绩效负责。21世纪只有拥有这样人才的企业才可以长盛不衰,拥有最多专家的国家才可以傲立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