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所综合性大学同时拥有两个电影学院,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的案例
一位长得像演员吴秀波的教授,最近一直在借钱。
这位教授是刘海波,现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分管运营。刘海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4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已经向上海市政府打报告申请第二笔资金。”
2015年全年,这位以编剧业务见长的教授,只休息了三天。为了向上海大学借款1000万元,2016年年初他三次在校领导会议上提出申请,终得批复。
一所大学的两个电影学院
2016年6月14日晚,在贾樟柯的暖流电影公司小范围酒会上,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宣布:贾樟柯受邀出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
6月16日,陈凯歌带着超“豪华”的师资阵容,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的身份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高峰论坛上,公布了他的“电影人才培养蓝图”:“我们一直希望打破既定的模式,让在社会上可能没有机会通过高考进入电影学院的年轻人,以另外的途径进入上海电影学院。这些人有可能是真正最爱电影的一批人。”
一所综合性大学同时拥有两个电影学院,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的案例。据美国电影业界权威杂志《好莱坞报道者》报道,2014年8月全球排名前15的电影学院中,亚洲占有三个席位,分别是排名第八的北京电影学院、第十的印度国际电影学院,以及第十一的韩国电影艺术学院。而在这15个领先的电影学院中,没有看到与上海大学相似的案例。
“一所大学有两个电影学院,这更多的是在中国现有体制下的产物。上海电影学院是符合常规体制的电影学院,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体制外的创新。”刘海波说。
他认为,电影学科足够大,如果要在体制上进行探索,完全可以在一所大学办多个电影学院,“它们只是名字一样,承担的任务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路径。但培养目标相同,都要培养高质量的电影人才。”
体制内电影学院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以最基本的专业设置来看,体制内学校的专业必须符合教育部学科目录,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现有很多专业根本不在目录中,其教育体系是按照北美体系来设计的。
本刊记者获悉,2014年9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之时,只设置了四个专业,两年后新开设了两个专业,分别为影视编剧和影视表演。而先期的四个专业基本都不在中国教育部学科目录中。
刘海波说:“上海电影学院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平行架构,不存在资源争夺的矛盾。双方在学科上互相支撑,财务则各自独立,前者由于是体制内学校,其财政渠道畅通,办学资金充沛。”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第一届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老师。毕业后,这些老师都没有进入电影产业的第一线,而是留校继续执教。
开学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刘海波告诉本刊记者,2013年上海市政府萌生了一个计划:决定通过人才培养,提升振兴上海电影产业。据他透露,该计划是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的。
一年后,该计划形成文件,即2014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打造优秀电影人才聚集地”,其中包括“鼓励本市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类型的电影人才培养”。
“2014年该政策发布时,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已成立两个月,也是因为2013年政府有此决策,才会启动我们学院的建设。”刘海波说。
为了振兴电影产业,很多举措已被实施,最终发现根本问题在于人才缺乏。与其小批量高代价引进国外人才,不如直接引进学校,有序地培养中国自有电影人才。
“合作伙伴的寻找,首先是由上海市文广局出面,同时各大学也在寻求合作意向。首批找寻的结果并不理想,一些欧美的名校明确拒绝了与上海合作。”刘海波说。
此时温哥华电影学院出现在视野之内。时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早年在欧美工作时曾去该校考察,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3年6月,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受邀来华。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到中国,这位院长对于中国电影行业保持着长期的关注,一直在找寻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希望接受项目落地的上海高校竞争激烈,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纷纷与加方接触,阐述了各自的办学基础和理念等信息。三天后,外方院长作出了决定,选择上海大学作为合作对象。
2014年的9月29日,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开学。这家中外合作的电影学院,从有想法到正式开学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属于独立法人的民办学校,注册资金全部由上海大学提供,后者拥有对学校的完全控制权。
在刘海波看来,这个学校属于民办公助,他本人至今还拿着上海大学支付的正处级别工资。
在资金方面,由于是民办学校,上海市教委无法通过国家财政渠道为其审批下发办学资金,钱只能向上海大学去借。
不过,在上海大学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借钱的事儿,终于解决了。
电影教育中的“蓝翔技校”
据本刊记者了解,这家电影学院目前共有学生100人左右,以每人学费20万元计算,总收入为2000万元,其中2014年首届学生的学费打六折。
沈希晨是交了六折学费的首届学生,他的专业是视觉媒体声音设计。
沈希晨如今就职于法国一家游戏公司,从事游戏声音制作是他的长期规划。2013年的夏天,他听说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开始招生,遂决定报名。对他来说,电影声音制作是声音制作中的基础,系统的学习更有利于自己进入喜欢的游戏声音制作行业。 毕业不到一年的他,忙碌异常,此前就有两部恐怖片的音效制作在等他的档期,“记得把空调关了,”接受采访时,他依然处于关注工作的状态中。
“如果把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习与我所受的本科教育相比,从某种角度说,前者更像电影教育中的蓝翔技校。这里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沈希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一年,他没有寒暑假,每天上下午各三个小时的大课,课余时间还要扑在教学楼里做作业,熟悉设备,完成各种项目。仅有的小假期,还是因为外籍老师圣诞节、感恩节期间要放假。
一年的学习分为六个学期。到了第五、第六个学期,就有企业来学校进行宣讲,也有些公司通过老师“猎取”优质学生。
游戏音频是个小众行业,全国从业人员大约只有200人,且大多缺少和好莱坞打交道的知识背景,这与中国教育缺少声音设计专业直接相关。
沈希晨认为,随着微电影和网络视频的蓬勃发展,声音制作绝对是个人才稀缺行业。
相当于一毕业就签约了“大摩”
翻模、雕刻、倒模、轧皮、上色,是电影特效化妆中的前期工作。采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影视化妆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王鑫野时,他刚完成电影《阿修罗》的特效化妆前期,这部电影的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
王鑫野29岁了,他称自己是个“不正经”的存在,毕业于环境设计专业却转行做特效化妆。
“2010年我在大连学了一年彩妆。随后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一些奖项,就留在这个行业做教育工作。当时我只能关注国内的一些特效化妆工作室,这一行离我还是太遥远。”王鑫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同事带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招生宣传单,改变了他的命运。
入学面试时,王鑫野问了一句:“我英语很烂,你们还要我吗?”
他最终决定入学——去报一个英语培训班也要花费两三万元,而在这里他不仅能学习特效化妆,还能有一年的英语学习环境。
毕业后,王鑫野曾短期参与过一部名为《少年》的院线电影化妆工作,“导演把原来的化妆师炒了,因为他用腮红做伤妆,又红又匀。而特效化妆需要的淤青是斑驳的,很透很自然,妆面里还有一些小的毛细血管破裂的小细节。”而这也是王鑫野进入温哥华电影学院学习前的误区——因为对彩妆师而言,打得匀就说明技术好。
2016年在上海完成了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工作后,王鑫野参与电影《阿修罗》的特效化妆工作,如愿签约进入国内一家著名的特效化妆工作室。
王鑫野的两位同学也与这家工作室有不同形式的合作,“一毕业就能在这里工作,这等于金融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签约‘大摩’”。
一位长得像演员吴秀波的教授,最近一直在借钱。
这位教授是刘海波,现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分管运营。刘海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4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已经向上海市政府打报告申请第二笔资金。”
2015年全年,这位以编剧业务见长的教授,只休息了三天。为了向上海大学借款1000万元,2016年年初他三次在校领导会议上提出申请,终得批复。
一所大学的两个电影学院
2016年6月14日晚,在贾樟柯的暖流电影公司小范围酒会上,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宣布:贾樟柯受邀出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
6月16日,陈凯歌带着超“豪华”的师资阵容,以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的身份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高峰论坛上,公布了他的“电影人才培养蓝图”:“我们一直希望打破既定的模式,让在社会上可能没有机会通过高考进入电影学院的年轻人,以另外的途径进入上海电影学院。这些人有可能是真正最爱电影的一批人。”
一所综合性大学同时拥有两个电影学院,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的案例。据美国电影业界权威杂志《好莱坞报道者》报道,2014年8月全球排名前15的电影学院中,亚洲占有三个席位,分别是排名第八的北京电影学院、第十的印度国际电影学院,以及第十一的韩国电影艺术学院。而在这15个领先的电影学院中,没有看到与上海大学相似的案例。
“一所大学有两个电影学院,这更多的是在中国现有体制下的产物。上海电影学院是符合常规体制的电影学院,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体制外的创新。”刘海波说。
他认为,电影学科足够大,如果要在体制上进行探索,完全可以在一所大学办多个电影学院,“它们只是名字一样,承担的任务不一样,各自有各自的路径。但培养目标相同,都要培养高质量的电影人才。”
体制内电影学院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以最基本的专业设置来看,体制内学校的专业必须符合教育部学科目录,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现有很多专业根本不在目录中,其教育体系是按照北美体系来设计的。
本刊记者获悉,2014年9月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成立之时,只设置了四个专业,两年后新开设了两个专业,分别为影视编剧和影视表演。而先期的四个专业基本都不在中国教育部学科目录中。
刘海波说:“上海电影学院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是平行架构,不存在资源争夺的矛盾。双方在学科上互相支撑,财务则各自独立,前者由于是体制内学校,其财政渠道畅通,办学资金充沛。”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第一届学生中,有不少来自原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的老师。毕业后,这些老师都没有进入电影产业的第一线,而是留校继续执教。
开学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刘海波告诉本刊记者,2013年上海市政府萌生了一个计划:决定通过人才培养,提升振兴上海电影产业。据他透露,该计划是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的。
一年后,该计划形成文件,即2014年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打造优秀电影人才聚集地”,其中包括“鼓励本市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类型的电影人才培养”。
“2014年该政策发布时,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已成立两个月,也是因为2013年政府有此决策,才会启动我们学院的建设。”刘海波说。
为了振兴电影产业,很多举措已被实施,最终发现根本问题在于人才缺乏。与其小批量高代价引进国外人才,不如直接引进学校,有序地培养中国自有电影人才。
“合作伙伴的寻找,首先是由上海市文广局出面,同时各大学也在寻求合作意向。首批找寻的结果并不理想,一些欧美的名校明确拒绝了与上海合作。”刘海波说。
此时温哥华电影学院出现在视野之内。时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早年在欧美工作时曾去该校考察,这个学校的教学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3年6月,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受邀来华。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到中国,这位院长对于中国电影行业保持着长期的关注,一直在找寻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希望接受项目落地的上海高校竞争激烈,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科技大学纷纷与加方接触,阐述了各自的办学基础和理念等信息。三天后,外方院长作出了决定,选择上海大学作为合作对象。
2014年的9月29日,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开学。这家中外合作的电影学院,从有想法到正式开学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属于独立法人的民办学校,注册资金全部由上海大学提供,后者拥有对学校的完全控制权。
在刘海波看来,这个学校属于民办公助,他本人至今还拿着上海大学支付的正处级别工资。
在资金方面,由于是民办学校,上海市教委无法通过国家财政渠道为其审批下发办学资金,钱只能向上海大学去借。
不过,在上海大学相关领导的支持下,借钱的事儿,终于解决了。
电影教育中的“蓝翔技校”
据本刊记者了解,这家电影学院目前共有学生100人左右,以每人学费20万元计算,总收入为2000万元,其中2014年首届学生的学费打六折。
沈希晨是交了六折学费的首届学生,他的专业是视觉媒体声音设计。
沈希晨如今就职于法国一家游戏公司,从事游戏声音制作是他的长期规划。2013年的夏天,他听说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开始招生,遂决定报名。对他来说,电影声音制作是声音制作中的基础,系统的学习更有利于自己进入喜欢的游戏声音制作行业。 毕业不到一年的他,忙碌异常,此前就有两部恐怖片的音效制作在等他的档期,“记得把空调关了,”接受采访时,他依然处于关注工作的状态中。
“如果把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习与我所受的本科教育相比,从某种角度说,前者更像电影教育中的蓝翔技校。这里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沈希晨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一年,他没有寒暑假,每天上下午各三个小时的大课,课余时间还要扑在教学楼里做作业,熟悉设备,完成各种项目。仅有的小假期,还是因为外籍老师圣诞节、感恩节期间要放假。
一年的学习分为六个学期。到了第五、第六个学期,就有企业来学校进行宣讲,也有些公司通过老师“猎取”优质学生。
游戏音频是个小众行业,全国从业人员大约只有200人,且大多缺少和好莱坞打交道的知识背景,这与中国教育缺少声音设计专业直接相关。
沈希晨认为,随着微电影和网络视频的蓬勃发展,声音制作绝对是个人才稀缺行业。
相当于一毕业就签约了“大摩”
翻模、雕刻、倒模、轧皮、上色,是电影特效化妆中的前期工作。采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影视化妆设计专业的毕业生王鑫野时,他刚完成电影《阿修罗》的特效化妆前期,这部电影的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
王鑫野29岁了,他称自己是个“不正经”的存在,毕业于环境设计专业却转行做特效化妆。
“2010年我在大连学了一年彩妆。随后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一些奖项,就留在这个行业做教育工作。当时我只能关注国内的一些特效化妆工作室,这一行离我还是太遥远。”王鑫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同事带回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招生宣传单,改变了他的命运。
入学面试时,王鑫野问了一句:“我英语很烂,你们还要我吗?”
他最终决定入学——去报一个英语培训班也要花费两三万元,而在这里他不仅能学习特效化妆,还能有一年的英语学习环境。
毕业后,王鑫野曾短期参与过一部名为《少年》的院线电影化妆工作,“导演把原来的化妆师炒了,因为他用腮红做伤妆,又红又匀。而特效化妆需要的淤青是斑驳的,很透很自然,妆面里还有一些小的毛细血管破裂的小细节。”而这也是王鑫野进入温哥华电影学院学习前的误区——因为对彩妆师而言,打得匀就说明技术好。
2016年在上海完成了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工作后,王鑫野参与电影《阿修罗》的特效化妆工作,如愿签约进入国内一家著名的特效化妆工作室。
王鑫野的两位同学也与这家工作室有不同形式的合作,“一毕业就能在这里工作,这等于金融专业的学生一毕业就签约‘大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