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体会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94895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比对照组(13.95%)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单纯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急性胃穿孔;临床体会
  根据其临床表现,胃穿孔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穿孔的类型主要取决于溃疡的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的进程与周围组织器官。急性胃穿孔主要由胃溃疡引起,同时胃癌也会引起急性胃穿孔[1]。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就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86例,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急性胃穿孔。所有患者中有23例伴有糖尿病,21例伴有慢性肺疾病,19例伴有冠心病,23例伴有高血压病。具有如下临床表现:下腹痛剑下突下局限性压痛,肌肉紧张,反跳痛。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22岁~77岁,平均年龄为(40.5±0.5)岁;穿孔时间1h~96h,平均时间为(45.5±0.5)h。86例患者中有49例饱餐后穿孔,37例空腹穿孔。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参照组(43例),两组患者在并发症、临床表现、性别、年龄及穿孔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前将患者胃部穿孔处的食物残渣与腹腔内积液进行排空,然后予以硬脊膜外麻醉。首先在患者的右上腹直肌部位作切口,在探查出穿孔部位后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穿孔位置,结合患者的实际穿孔情况选择切除部位。治疗组患者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首先给予患者置胃管、禁食、输液、抗感染等治疗,然后让患者取平卧体位,采用硬脊膜外麻醉,消毒后将消毒湿巾铺好,随后于右上腹取正中切口。入腹后检查穿孔位置,将腹腔内渗液吸净,在穿孔周围取活检标本后于穿孔处用细线间断缝合3~4针,打结前或在打结后覆盖网膜固定,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进行缝合包扎。结束手术后给予患者胃肠减压、一定的制酸剂与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较好改善。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明显比对照组(13.95%)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
  3 讨 论
  胃溃疡是在贲门至幽门之间发生的一种消化性溃疡,常发生在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美克尔憩室内异位胃黏膜上[3]。而溃疡穿孔是溃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占10%~15%。溃疡穿孔绝大部分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胃溃疡穿孔的比例为15∶1,急性穿孔发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腹膜炎而危及生命。急性胃穿孔是活动期的溃疡逐渐向深部侵蚀,穿透浆膜,急性胃穿孔患者中约70%有长期的溃疡病史,穿孔前常觉溃疡病症状加重;约10%没有溃疡病史而突然发生穿孔,是由于其穿孔前暴食、进食刺激性食物、情绪激动或过度疲劳等,这些都是诱发急性胃穿孔的因素。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胃大部分切除术能一次性解决穿孔问题,但其操作复杂,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危险性高,且术后并发症多。而单纯穿孔缝合术具有操作便捷、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应小俊.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5):30-31.
  [2] 段建军.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探讨[J].临床医学,2012,32(7):61-62.
  [3] 辛占良.单纯修补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3):90-9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实验组则在术前给予等量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退热更快、最高体温更低、术后感染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确定高倍显微镜在儿童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患儿,均采用全身麻醉,在高倍显微镜下行耳前瘘管切除术,观察效果。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在高倍显微镜下行耳前瘘管切除术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复发率,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倍显微镜;儿童
【摘 要】 目的:观察对伴陈-施式呼吸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1例伴陈-施式呼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各项睡眠及心脏功能相关数据,评价其疗效。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21例患者各项睡眠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且心脏功能改善效果显著,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
【摘 要】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328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死亡的5人全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左主干闭塞合并右冠状动脉近端重度狭窄2例,心源性休克1例,并发肺炎心衰1例,意外死亡1例。结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警惕高危患者和病变,防止并发症和意外。  【关键词】 经皮
【摘 要】 目的:探讨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断及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以急性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15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以急性上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心肌梗死,以男性为主,发病年龄30岁以上多见,梗死部位以下壁或下壁合并右心室(或后壁)多见, 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多见,并发症多,误诊率高,死亡
【摘 要】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自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76例,均为单胎足月头位,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余为对照组。结果:活跃期末两组孕妇血清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