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幼儿以后的情操,审美等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小班幼儿刚接触美术活动,由于幼儿的动手能力、操作协调能力、耐心细致、有序的习惯都还未得到锻炼与培养,所以,往往是想做什么却做不出来,甚至有一些因为画的不像,做不出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教师在这个时期要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学习一些美术技能,为幼儿今后的美术活动奠定基础。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由于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操作协调能力、耐心细致、有序的习惯都还未得到锻炼与培养,所以,往往是想做什么却做不出来,甚至有一些因为画的不像,做不出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为了克服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胆怯心理,树立对美术活动的信心,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就小班幼儿如何开展美术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欣赏和保护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
小班幼儿绘画以涂鸦为主,爱拿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比如蜡笔、粉笔、油画棒等,在他们认为能画的材料如纸、书、墙、地板上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就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在这个时期我们就不要去要求孩子能拿出成人所谓的成品,而是要保护他们对涂涂画画与生俱来喜爱的天性,开展有趣的美术游戏,逐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请幼儿为花儿涂色时,向幼儿介绍绿姐姐(绿色笔)来叶子上跳舞,红妹妹(红色)来花瓣上休息,黄妞妞(黄色)在花心睡觉。鼓励幼儿在纸上涂鸦,教师语言暗示的方式激起幼儿绘画兴趣。在手工活动中,利用幼儿喜欢撕纸的特点,多玩报纸,将报纸撕成面条彩带,玩完后又揉成圆球玩。还可以采用各种手段让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如把纸剪成大树,启发在上面画上大苹果,做好饼干或糖果用来招待客人,让幼儿剪个纸盘来装。剪个小篮子,启发画蘑菇等等。要让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克服胆怯心理,提高幼儿自信心,教师要多采用激励表扬的方法,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不应该有成败之分,只要孩子乐意的认真的进行了美术活动,哪怕是看不懂的,都应该给予大声的积极的赞扬。如对不会做而哭闹的幼儿要安慰,帮助他完成作品,对常叫“我不会画”的幼儿鼓励他拿起笔来试试,或手把手教他们画画,有的幼儿经老师鼓励表扬后画得很好,可见,表扬和鼓励是激发绘画兴趣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刚接触绘画的小班幼儿更加需要。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教会幼儿简单的绘画及手工技能,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信心。
孩子爱涂涂画画,既是天性,又是自身学习的需要,对小班幼儿,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寻找可以让她满足绘画和手工活动的途径并建立规则,维持和不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但光有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没有一定的技能,就表现不出自己所认识的生活,因此传授简单的绘画及手工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1.、在游戏中进行教学。
游戏是幼儿最有兴趣的活动,我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中都以游戏为主。如教幼儿学习画圆时,我就先与幼儿玩‘煎饼’游戏,将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发给每个幼儿,大家一起来煎饼,看谁煎得又香又脆。幼儿在玩的时候对圆有了一定的感知,然后将圆放在纸上印着画,最后才随手画。几次活动过后,幼儿基本上会画圆了。在初学剪纸时,找一些废旧的图书,与幼儿一起玩搬家的游戏,让幼儿将图书中的动物和植物沿轮廓剪下来,随意拼着玩,。幼儿很有兴趣。
2.,利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所要学的技能。
将要教的技能编成儿歌,帮助幼儿学习。如教幼儿画太阳时,边画边念儿歌,一个圆妹妹,爱上小辫辫,一辫又一辫。圆妹妹就是太阳,小辫辫就是太阳的光芒。
3.、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基础练习。
在每次的绘画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进行点、线、圆各种图形练习。当作品出现圆形,就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起来画自己熟悉的物体,如气球、太阳、苹果、小兔等,在圆与线条组合的过程中,分辨方位的能力也逐步提高,手眼开始协调,再学画其他图形也容易的多。在手工活动中,先学习撕各种形状再用剪刀剪。通过基础的技能训练,幼儿学会用图形与线条创造各种图象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提高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巧用多种操作材料,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涉及色彩、形状、结构、材料等多种元素,其中材料是开展美术活动的必要条件。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材料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因此如何发挥好材料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小班幼儿技能水平低、专注度不高、持久性差。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就在这一时期为他们提供许多拓印材料,简单有趣的方法、即时的效果能大大满足幼儿操作的愿望。还可以逐步为幼儿提供立体一些操作材料。当幼儿发现丰富有趣的立体材料,会积极主动地表现。如在‘果子熟了’的活动中,一个个报纸团做成的大型水果立刻吸引了幼儿,立体的造型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愿望,无论幼儿随意涂抹还是有意绘制,都会有独一无二的效果,引发幼儿向有意表现行为迈进。随着年龄的增长、美术技能的提掼高,大胆利用废旧捌料,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如将鸡蛋壳做成各种动物,将纸盒做成车子等。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放松地创作,并能够尝试不同的方法。由此看到,废旧材料能鼓励幼儿突破绘画材料的限制,不拘泥于线条的约束,不用担心像不像,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提供幼儿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这对幼儿而言会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除油画棒,水彩以外,还可用棉鉴,牙鉴,纸,树叶,硬币,笔线,刮画笔,牙刷等等作为幼儿的绘画工具,让幼儿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幼儿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幼儿自己的作品。教学手法也可以多样化,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来看,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新穎性,对幼儿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采用手指画、,脚印画、,简笔画、,粘贴画、,写生画等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法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参与活动,提高了大胆作画的能力。 四、运用宽松和谐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更好的进行美术活动奠定基础,教师在美术角为他们提供的各种丰富的材料,可自由使用,区域游戏中教师以参与者的的身份与幼儿共同创作,画的做的都是他们喜欢的动物、树木、房子、汽车等,而且与老师共同完成的作品格外开心,会越来越多的幼儿会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了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就调动了积极性,从而树立了信心。同时区域活动还可以让幼儿对所进行的手工活动进行复习。如:在手工教学中一般都会用到剪刀,但对初学的幼儿来说,剪刀的使用并不是很娴熟,所以,在活动前的区域活动时,就可以提前让幼儿接触剪刀,并交给他们剪刀的使用方法,为更好的进行手工活动打下基础。再有,幼儿进行完手工教学活动后,有的幼儿未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的幼儿还想继续制作,为了满足孩子们更大的创作欲望,我们就可以将手工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进行创作。
总之,宽松和谐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实现自我學习和探索,达到自我完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能酿造出幼儿良好的情绪,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因此,区域活动中我们一直把幼儿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教师则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尊重他们,重视每个孩子的个性表现,承认他们的独到之处,并随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地创作。当孩子的思想受到绘画水平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教师则给予积极的适量的帮助,以满足其表现欲,使其能顺着自己的思路驰骋。
五、将美术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美术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美术课堂教学,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环境创设、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都是美术教育的课堂,如音乐课中的画歌词,语言课中的画故事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积极融入与挖掘美术教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遵循发展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多鼓励。
幼儿的美术活动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面逐渐扩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一个班的孩子,其水平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有的聪明灵活,有的思维较呆板,美术作品也就千姿百态。对于幼儿的作品,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以成人画的框框去评价。评价幼儿的作品应有不同的方式,教师如果采用不得当,可能会使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此被淹没,影响了今后的正常发展。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评价时教师要采取全面肯定的方法鼓励,经常给一点小小的奖励,如:打个五角星,贴个小花等,每当得到奖励时,幼儿会高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自我欣赏一番,在他们看来,得到老师的奖励就是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因而对美术活动充满自信。
实践证明,小班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参与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并提高兴趣,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信心。
在教育发展纲要颁布后的今天,幼儿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而幼儿美术教育在其中则扮演着主要的角色,美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由于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操作协调能力、耐心细致、有序的习惯都还未得到锻炼与培养,所以,往往是想做什么却做不出来,甚至有一些因为画的不像,做不出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为了克服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胆怯心理,树立对美术活动的信心,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就小班幼儿如何开展美术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欣赏和保护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欲望。
小班幼儿绘画以涂鸦为主,爱拿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比如蜡笔、粉笔、油画棒等,在他们认为能画的材料如纸、书、墙、地板上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就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在这个时期我们就不要去要求孩子能拿出成人所谓的成品,而是要保护他们对涂涂画画与生俱来喜爱的天性,开展有趣的美术游戏,逐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如请幼儿为花儿涂色时,向幼儿介绍绿姐姐(绿色笔)来叶子上跳舞,红妹妹(红色)来花瓣上休息,黄妞妞(黄色)在花心睡觉。鼓励幼儿在纸上涂鸦,教师语言暗示的方式激起幼儿绘画兴趣。在手工活动中,利用幼儿喜欢撕纸的特点,多玩报纸,将报纸撕成面条彩带,玩完后又揉成圆球玩。还可以采用各种手段让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如把纸剪成大树,启发在上面画上大苹果,做好饼干或糖果用来招待客人,让幼儿剪个纸盘来装。剪个小篮子,启发画蘑菇等等。要让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克服胆怯心理,提高幼儿自信心,教师要多采用激励表扬的方法,小班幼儿的美术作品不应该有成败之分,只要孩子乐意的认真的进行了美术活动,哪怕是看不懂的,都应该给予大声的积极的赞扬。如对不会做而哭闹的幼儿要安慰,帮助他完成作品,对常叫“我不会画”的幼儿鼓励他拿起笔来试试,或手把手教他们画画,有的幼儿经老师鼓励表扬后画得很好,可见,表扬和鼓励是激发绘画兴趣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刚接触绘画的小班幼儿更加需要。
二、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教会幼儿简单的绘画及手工技能,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信心。
孩子爱涂涂画画,既是天性,又是自身学习的需要,对小班幼儿,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寻找可以让她满足绘画和手工活动的途径并建立规则,维持和不断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但光有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没有一定的技能,就表现不出自己所认识的生活,因此传授简单的绘画及手工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1.、在游戏中进行教学。
游戏是幼儿最有兴趣的活动,我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中都以游戏为主。如教幼儿学习画圆时,我就先与幼儿玩‘煎饼’游戏,将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圆发给每个幼儿,大家一起来煎饼,看谁煎得又香又脆。幼儿在玩的时候对圆有了一定的感知,然后将圆放在纸上印着画,最后才随手画。几次活动过后,幼儿基本上会画圆了。在初学剪纸时,找一些废旧的图书,与幼儿一起玩搬家的游戏,让幼儿将图书中的动物和植物沿轮廓剪下来,随意拼着玩,。幼儿很有兴趣。
2.,利用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所要学的技能。
将要教的技能编成儿歌,帮助幼儿学习。如教幼儿画太阳时,边画边念儿歌,一个圆妹妹,爱上小辫辫,一辫又一辫。圆妹妹就是太阳,小辫辫就是太阳的光芒。
3.、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基础练习。
在每次的绘画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进行点、线、圆各种图形练习。当作品出现圆形,就引导幼儿用圆和线条组合起来画自己熟悉的物体,如气球、太阳、苹果、小兔等,在圆与线条组合的过程中,分辨方位的能力也逐步提高,手眼开始协调,再学画其他图形也容易的多。在手工活动中,先学习撕各种形状再用剪刀剪。通过基础的技能训练,幼儿学会用图形与线条创造各种图象表示自己熟悉的物体,提高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巧用多种操作材料,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涉及色彩、形状、结构、材料等多种元素,其中材料是开展美术活动的必要条件。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材料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因此如何发挥好材料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小班幼儿技能水平低、专注度不高、持久性差。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就在这一时期为他们提供许多拓印材料,简单有趣的方法、即时的效果能大大满足幼儿操作的愿望。还可以逐步为幼儿提供立体一些操作材料。当幼儿发现丰富有趣的立体材料,会积极主动地表现。如在‘果子熟了’的活动中,一个个报纸团做成的大型水果立刻吸引了幼儿,立体的造型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愿望,无论幼儿随意涂抹还是有意绘制,都会有独一无二的效果,引发幼儿向有意表现行为迈进。随着年龄的增长、美术技能的提掼高,大胆利用废旧捌料,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推动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如将鸡蛋壳做成各种动物,将纸盒做成车子等。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放松地创作,并能够尝试不同的方法。由此看到,废旧材料能鼓励幼儿突破绘画材料的限制,不拘泥于线条的约束,不用担心像不像,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提供幼儿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这对幼儿而言会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除油画棒,水彩以外,还可用棉鉴,牙鉴,纸,树叶,硬币,笔线,刮画笔,牙刷等等作为幼儿的绘画工具,让幼儿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而且使幼儿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幼儿自己的作品。教学手法也可以多样化,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来看,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新穎性,对幼儿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采用手指画、,脚印画、,简笔画、,粘贴画、,写生画等多样新颖的教学手法让幼儿更有兴趣的参与活动,提高了大胆作画的能力。 四、运用宽松和谐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可以为幼儿更好的进行美术活动奠定基础,教师在美术角为他们提供的各种丰富的材料,可自由使用,区域游戏中教师以参与者的的身份与幼儿共同创作,画的做的都是他们喜欢的动物、树木、房子、汽车等,而且与老师共同完成的作品格外开心,会越来越多的幼儿会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了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就调动了积极性,从而树立了信心。同时区域活动还可以让幼儿对所进行的手工活动进行复习。如:在手工教学中一般都会用到剪刀,但对初学的幼儿来说,剪刀的使用并不是很娴熟,所以,在活动前的区域活动时,就可以提前让幼儿接触剪刀,并交给他们剪刀的使用方法,为更好的进行手工活动打下基础。再有,幼儿进行完手工教学活动后,有的幼儿未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作品,还有的幼儿还想继续制作,为了满足孩子们更大的创作欲望,我们就可以将手工材料投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进行创作。
总之,宽松和谐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实现自我學习和探索,达到自我完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爱,能酿造出幼儿良好的情绪,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因此,区域活动中我们一直把幼儿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教师则更多地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充分尊重他们,重视每个孩子的个性表现,承认他们的独到之处,并随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地创作。当孩子的思想受到绘画水平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时,教师则给予积极的适量的帮助,以满足其表现欲,使其能顺着自己的思路驰骋。
五、将美术活动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幼儿美术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美术课堂教学,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环境创设、游戏活动、集体教学活动都是美术教育的课堂,如音乐课中的画歌词,语言课中的画故事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积极融入与挖掘美术教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遵循发展规律,注重个体差异,多鼓励。
幼儿的美术活动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面逐渐扩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一个班的孩子,其水平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有的聪明灵活,有的思维较呆板,美术作品也就千姿百态。对于幼儿的作品,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以成人画的框框去评价。评价幼儿的作品应有不同的方式,教师如果采用不得当,可能会使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从此被淹没,影响了今后的正常发展。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评价时教师要采取全面肯定的方法鼓励,经常给一点小小的奖励,如:打个五角星,贴个小花等,每当得到奖励时,幼儿会高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自我欣赏一番,在他们看来,得到老师的奖励就是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因而对美术活动充满自信。
实践证明,小班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参与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并提高兴趣,激发孩子参与美术活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