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顶三味(组章)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 椒


  西顶的花椒,站在山的高处,站在我目光的高处。
  像火红的繁星,离太阳更近,和月亮更亲。
  采摘的人需沿着弯曲的山路,踩着露水,蹚过季节,再攀上几块大石,把手臂伸长些,再长一些。
  避开尖刺,躲开自下而上的目光,然后,收藏火红的锦绣。
  调皮的花椒,仿佛不甘于这样的命运,它裂开身子,吐出黑色亮晶晶的籽粒,借助风,告诉雨,多想把新生的梦想托付给可以抵达的土地。
  告别枝头,像出嫁的女儿,在老人手捧的宠爱里,迎接新的命运。
  它走进厨房,身先士卒,试探油温,待一缕香气升起,锅底冒出微微青烟,似战地烽火。
  葱姜蒜酱醋酒,紧随其后,红绿黄青蓝紫,以身赴险,锅铲叮当间,百味俱出。
  唯此一味,西顶的花椒独有。
  西顶的花椒,像汤汤长流的淇河水一样,就这样,走进了《卫风》古老的册页,走进了中原大地的卷帙,走进了生活之门。

核 桃


  年轮是树的荣光,倒地时抢先证明自己存在过。
  核桃,在落地的那一刻,直接变成了多皱的老人,满身的皱纹和充盈的大脑,以智者的身份炫耀资本。
  西顶的核桃,是轻装的,不着厚重的铠甲,不带满身的沧桑,无需敲打,便直接回应懂得的人,以最大的自信呈现出最为完整的内核,如大脑的道道沟回,深刻蜿蜒,遍布智慧。
  当我从一个粗糙的大手中接过一个棉布的口袋,轻轻一晃,哗哗作响,像是无数个思想的碰撞,如一大群智者的交流,喧闹而和谐,最终汇成同一个声音。
  我不忍打開。它表皮光滑,纹路清晰,轻轻一捏,咔哒一声,齿颊留香,舌根微苦,诗一样的感觉最适合慢慢咀嚼、回味。
  吃啥补啥,是上祖最亲切的教诲,也是现代科学的明证。
  咔哒咔哒的声响,诱惑着诗韵的迸出,似一把把智慧的钥匙进入诗境的锁孔,为西顶的山石草木、过往行人,启门开道,在山路的转角处植下慧根。
  有人,从古滑台披着散文诗的霓裳,怀揣着一颗诗心,翩然而来。
  那就是我。

小 米


  文火上慢慢熬着,铁锅里轻轻搅着。
  小米最需要这样的耐心,最渴望世界以温柔相待。
  它的香,它的糯,它的养人,在西顶的农家发挥到了极致,像极了一个好看的农家姑娘,在爱和温存间羞涩而安静,被一个人含在口中,藏在肺腑。
  然后,倾其一生回报。
  家家的灶间都珍藏着小米,家家的烟火都连着树梢的风。
  添丁进口,在贫弱的时光中,小米赐予农人最大的福祉和光明。
  生产的母牛和坐月子的女人,在小米面前同等贵重。
  小米汤的香味借助风力传达着喜讯,跑遍了整个村子和村外的田野。
  西顶的小米,在时光的磨盘里,最经得起细细研磨、发酵。从粒粒滚圆到细至齑粉,像一颗种子需要发芽,给它水和温度,丝丝窝窝支撑起味蕾的考究。
  有多久?没有吃过米面馍、米面煎饼。
  曾记得,母亲在灶间转身时,抹一把汗水,额前的发丝里跳出一根白发。多子是她的困苦和疼痛,也是她的幸福和欢乐。她从这一天开始苍老。
  小米养大的孩子,站在西顶的小巷里像棵老树,眺望着故乡,挪不动脚跟……
其他文献
时光的缝隙里塞不下一场大雪  在此刻,你取下自己的帽子,取走花朵上的火焰或皇冠上的星辰。  时间沉静下来,秋天融于一杯水的透明。  隔着易碎的玻璃,你可以拼凑那些散乱的光影,用一些精致的器皿盛下,浪迹于人世的蝴蝶的香气与骸骨。  我不曾目睹过真正的朽毁,所以我一直把影子留在了那里——  粗糙的瓷器正在自愈一条蜿蜒的裂纹;笨重的铁皮盒子敲击一支喑哑的舞曲;松木地板等待阳光纤细的足沙沙踏响;温暖的藤条
期刊
坠落鸿沟的哲学与你无关  “出租车在路上疾驰,  那边的门,是一道落日。”  很多年后,读到这样的句子,依然觉得惊悚。人们应该学会将时间递过来的变成手中另一把武器。  记得你曾给我照相。就在海棠树下,那时我们都穿白色衬衫,两个纤细的人。很容易把对方击成粉末。悬  深夜。听到地球在银河深处整理它的降落伞。  再过一会儿,我的妈妈就要出现在蚕房。她有点着急,担心筐子里的桑叶喂不饱蚕虫。  再过一会儿,
期刊
二 胡  单调的季节,被雨水冲刷的夜晚唤醒。  寂静的夜,他偶尔也会拉一曲二胡。用这样一种方式,隐藏对家中女人的思念。  一把破旧的椅子,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打工者的故事,承载的情感,在二胡的悠悠曲音中沉淀。  二胡的曲目像屋后老实巴交的狗尾巴草。二胡的曲子在老母亲思念的目光中闪烁。灯光下凝视的气息在悠悠的曲音中默默洇开。  此时,二胡的忧怨划破岁月的痕迹,四季的回音敲响了干涸的墙壁。悠悠余音,在无数
期刊
漩 涡  苍天有无奈的时候。  难以遥控,变幻瞬息的人间情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最终赢得永恒的仰视。  这一切尽在水中,看得多了,水也成了深不可测的眼睛。  于是:  一位苍须髯者,背着历史的哲语,跳进了水的眼睛:  一位盖世英雄,乘着颂歌的翅膀,飞进了水的眼睛;  一位倾城之女,在混杂的眼睛碰撞中,落进了水的眼睛。  笑声里有漩涡,漩涡中有没有歌声?!位 置  是因为天宇的茫茫无垠,在不同的位
期刊
傍晚河西,风吹骆驼城  河西风动。  一切都会被掀开。红柳、沙枣以稀疏的枯荣唤醒:落英缤纷、水草丰美、骆驼如云……  贴地而行的风,我的眼掩饰不住空空荡荡。灿烂着泥土之下隐藏的过往。  夕阳西下,风吹骆驼城。我掂着这个傍晚,掂着这个傍晚即将落下的沉。  河西风硬。  一切都会被吹空。  黑水河的滋润仍然很远,庄稼俘获的村庄,我们行走在消逝中。骆驼城在休息。我们来拜访,就像时光里走失的骆驼,咀嚼时光
期刊
访西夏瓷窑遗址  西夏,作为一个王朝,消失了。  关于它的消亡,猜测大于实证。  眼下的瓷窑遗址,一派荒凉。  杂草丛生的沟壑,碎瓷呈于地表的干燥的坡地,與周围发黄的沙漠、旷野连成一片。  它给人们的想象空间太大了。  历史的谜由此形成。  事实上,它已经空了。连同它的轮廓,几乎都无迹可寻。  考古发掘让我们看到了个别窑口。  可是,坍塌的窑址又能说明多少真相。  我甚至怀疑,由发掘看到的窑址,未
期刊
我对散文诗是没有概念的;之后,我想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概念。我对概念这种定论性的东西比较警惕,过于强调它,可能会形成束缚,局限了我写作的自由。未知可能会让我更动心,更活泼。一个作家应该像一只燕子那样自由地飞,而不应像一头耕地的牛套着绳索犁地。犁地的牛是被牵着走的,活干了,还可能会挨鞭子。燕子是自由的,它怎么飞,飞到什么地方,是自由的。  当然是先有了散文诗这种文本,才有了对这个文本的定义。就像世上,先
期刊
写散文诗已有十多年。一直到前几天,才忽然冒出一句话:我为什么写诗?  回到2007年,我会这样回答:生活很糟糕,需要在词语中寻找一个出路,哪怕是情绪的宣泄。那时刚接触诗,所想所思皆很稚嫩,觉得只要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行了。听到一位前辈说:写诗是手艺活。才悚然而惊,诗歌同任何文本一样,离不开布局,谋篇,进而上升至情感抒发。  我所生活的城市,是江南小城。江南湿润的气候,使这里的人生来任性,优雅而多
期刊
向左走,将端起一杯寂静的酒;向右走,静寂将我烹煮。  一把锁锁住空芜,老墙斑驳,几个鲜明的大字贴墙站立:此房无人居住。  瓦片倾颓,门前野草疯长。  断石板边,围坐着五个打纸牌的老妇人。  树们投下树影,将她们的脸映得阴晴不定。  打纸牌人不语,观牌的人也不语。  风围着她们打转,吹乱了白发。我走近,走成她们的一道风景。  她们用眼睛在我身上钉钉子——  你拍什么?拍那有啥用?老房子哩有啥看头? 
期刊
一缕光处于无限延伸的状态。  它穿过山峰、岩石、森林,最后透过窗户进入牛圈。  南杰才让站起来,手捏了捏双腿,光明仍在聚集。他吹灭了牛圈里挂在木柱子上的马灯,一缕青烟忐忑上升。  天空展开,饱满起来,有风从青草拂过,露珠坠入草丛。  母牦牛横卧着,伸长舌头舔身边的小牛犊,人间最初的爱涂满湿漉漉的生命,小牛赤裸,充满真实和喜乐。  牛圈中央一堆牛粪火仍在燃烧,它淘洗时光,覆盖了生命的繁衍。火光摩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