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从一定程度上说,听、说、读、写能力对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基本素质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培养
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学语文,语文课堂是主要场所,第二个场所就是学校各科的教学,即每一门都在进行语文教育,虽然教师不一定有意识进行。刘国正先生还说:“家庭也是学语文的相当重要的场所。每个孩子降生下来,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学说话,开始接受语文教育了。第一个老师就是他的妈妈。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本文从听说读写能力等教育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语文学习与师生生活的关系,以及生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一、听的能力与生活
听,是为了理解对方意思,然后作出适宜反应,达到交流的顺畅。而人的语言能力,一从书面学得,二从交往学到,而后者显得更重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交流双方心理的复杂性隐蔽性等,要求人们对语文和语言的学习必须密切结合社会生活。
听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注意老师提问的重点、知识讲解的方法和其它同学回答问题的优点等,要结合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另外就是在日常和社会生活中,要有意识、自觉地培养和提高外,还可以在学校中通过论辩、演讲等语文活动(语文生活)来训练。
二、说的能力与生活
说,是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表达准确了,才能达到交流目的。说话的能力,一样离不开社会生活。而且说必须与听紧密结合,先要听得准了,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笔者的小孩,三岁不到上街买甘蔗,派出所一位干警问说:阿汉,给我一根。小孩答道:那儿有大把!大家大笑说答得妙。细想,确实答得不错:凡是小孩,大多是小气的,只要对他有所图谋,他将下意识地加以反对。但我的小孩却不置可否,回避了问题,言语中还包含潜台词。我有所不信,认为这是偶然的,但后来事实证明了不是偶然现象——那是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然。语言离不开生活,而且是深受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在有一定压迫感的环境之下,人的语言就多几分防御性;在长期的恭维中,语言总会多几分狂傲;在一心求生或求荣的情况下,语言可能会多一些虚假。
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如何“会说”就需要在语文课堂上要积极回答问题,要注意准确理解老师提问的核心词语,抓住所学习的语文内容,注意语言的规范;在平常和同学的交往中更应该注意说话的轻、重点。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这就更需要加强锻炼,要勇于适当的“表现”自己,要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认识。要主动同各位老师打招呼,不胆怯。当然阅读一些相关书籍也很重要,如《演讲与口才》、《名人访谈录》等提高说话的技巧。
三、读的能力与生活
读,也和听一样,是信息的接受活动和过程,目的是要理解别人的意思。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新知识的认知过程,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论强调强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概念框架,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让学生自主地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文学作品阅讀,都伴随着读者的再创作,正所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之所以对同一作品人物想象出不同的新形象,是因为不同的人,其生活环境、生活背景甚至生活习惯不同。从建构主义理论内涵、从文学阅读和鉴赏方面分析可知,学习离不开生活,读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离不开生活。
四、写的能力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结合有多种途径,其中一条就是善于捕捉住学生所关心的事情,捕捉住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进行语文教学,进行读写听说训练。中国学生惧怕作文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外国一些国家学生恰好相反,喜欢作文呢?我们不妨对两者的作文教学方法与过程作个比较。中外写作教学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从内容上看,我国重视文学写作,而外国的写作教学内容全面,重视应用文;从写作过程看,我国是封闭的静态的过程,外国则是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比如美国一些学校,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做读书报告,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有关报刊书籍,把读到的内容加工整理,插图、注解,装订成册,学生俨然作者、编辑和出版者,虽然奔忙于图书馆和社会生活之中,但却乐此不疲;从写作效果看,我国的写作教学主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外国的则同时形成了其他能力,比如搜集、分析和加工资料,最终形成自己结论的能力,还有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开放的深入实际的写作训练,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更使学生形成实际应用能力。作文教学的形式应该多元化、内容生活化一些,这样学生作文的积极就会调动起来。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语文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语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以此去认知新的知识;同时尽力营造种种与真实生活相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培养
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学语文,语文课堂是主要场所,第二个场所就是学校各科的教学,即每一门都在进行语文教育,虽然教师不一定有意识进行。刘国正先生还说:“家庭也是学语文的相当重要的场所。每个孩子降生下来,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学说话,开始接受语文教育了。第一个老师就是他的妈妈。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本文从听说读写能力等教育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语文学习与师生生活的关系,以及生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一、听的能力与生活
听,是为了理解对方意思,然后作出适宜反应,达到交流的顺畅。而人的语言能力,一从书面学得,二从交往学到,而后者显得更重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交流双方心理的复杂性隐蔽性等,要求人们对语文和语言的学习必须密切结合社会生活。
听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要注意老师提问的重点、知识讲解的方法和其它同学回答问题的优点等,要结合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另外就是在日常和社会生活中,要有意识、自觉地培养和提高外,还可以在学校中通过论辩、演讲等语文活动(语文生活)来训练。
二、说的能力与生活
说,是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表达准确了,才能达到交流目的。说话的能力,一样离不开社会生活。而且说必须与听紧密结合,先要听得准了,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笔者的小孩,三岁不到上街买甘蔗,派出所一位干警问说:阿汉,给我一根。小孩答道:那儿有大把!大家大笑说答得妙。细想,确实答得不错:凡是小孩,大多是小气的,只要对他有所图谋,他将下意识地加以反对。但我的小孩却不置可否,回避了问题,言语中还包含潜台词。我有所不信,认为这是偶然的,但后来事实证明了不是偶然现象——那是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然。语言离不开生活,而且是深受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在有一定压迫感的环境之下,人的语言就多几分防御性;在长期的恭维中,语言总会多几分狂傲;在一心求生或求荣的情况下,语言可能会多一些虚假。
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如何“会说”就需要在语文课堂上要积极回答问题,要注意准确理解老师提问的核心词语,抓住所学习的语文内容,注意语言的规范;在平常和同学的交往中更应该注意说话的轻、重点。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这就更需要加强锻炼,要勇于适当的“表现”自己,要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认识。要主动同各位老师打招呼,不胆怯。当然阅读一些相关书籍也很重要,如《演讲与口才》、《名人访谈录》等提高说话的技巧。
三、读的能力与生活
读,也和听一样,是信息的接受活动和过程,目的是要理解别人的意思。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新知识的认知过程,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论强调强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概念框架,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让学生自主地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文学作品阅讀,都伴随着读者的再创作,正所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之所以对同一作品人物想象出不同的新形象,是因为不同的人,其生活环境、生活背景甚至生活习惯不同。从建构主义理论内涵、从文学阅读和鉴赏方面分析可知,学习离不开生活,读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离不开生活。
四、写的能力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结合有多种途径,其中一条就是善于捕捉住学生所关心的事情,捕捉住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进行语文教学,进行读写听说训练。中国学生惧怕作文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外国一些国家学生恰好相反,喜欢作文呢?我们不妨对两者的作文教学方法与过程作个比较。中外写作教学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从内容上看,我国重视文学写作,而外国的写作教学内容全面,重视应用文;从写作过程看,我国是封闭的静态的过程,外国则是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比如美国一些学校,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做读书报告,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有关报刊书籍,把读到的内容加工整理,插图、注解,装订成册,学生俨然作者、编辑和出版者,虽然奔忙于图书馆和社会生活之中,但却乐此不疲;从写作效果看,我国的写作教学主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外国的则同时形成了其他能力,比如搜集、分析和加工资料,最终形成自己结论的能力,还有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开放的深入实际的写作训练,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更使学生形成实际应用能力。作文教学的形式应该多元化、内容生活化一些,这样学生作文的积极就会调动起来。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语文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语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以此去认知新的知识;同时尽力营造种种与真实生活相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建构知识,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