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瘦素对HaCaT细胞角蛋白17(K17)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给予100 ng/ml的瘦素作用24 h,应用实时PCR检测K1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K17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1.000 0±0.000 0)相比较,瘦素组(3.086 7±0.186 1)K17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机 构】
:
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瘦素对HaCaT细胞角蛋白17(K17)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aCaT细胞,给予100 ng/ml的瘦素作用24 h,应用实时PCR检测K1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K17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1.000 0±0.000 0)相比较,瘦素组(3.086 7±0.186 1)K17m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瘦素组K17蛋白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上调,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RT-PCR、Western印迹结果相符.与单纯使用瘦素组(2.242 7±0.188 7)相比较,STAT3抑制剂组和Erk 1/2抑制剂组K17 mRNA分别为0.674 1±0.060 0、0.855 0±0.390 3,Western印迹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两个抑制剂组的K17蛋白较瘦素组均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瘦素可以诱导HaCaT细胞表达K17,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3、Erk 1/2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其他文献
患者女,41岁,以躯干部紫红色皮疹9年余为主诉入院.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腰腹部出现紫红色皮疹,微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色素性荨麻疹,给予抗组胺类药物治疗,皮疹未见消退,逐渐增多至背部.患者自患病以来一般状况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年余,表现为偶尔返酸、暖气,无其他胃肠道症状.无其他疾病史及家族史。
Kobner现象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现象,也称同形反应,1986年由Kobner率先提出,最初用来描述银屑病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在机械损伤后出现银屑病样皮损这一现象.此后,在白癜风、扁平苔藓、毛囊角化病等多种疾病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Kobner现象的概念也随之扩展,现泛指患有某种皮肤病的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在非特异性损伤后出现原皮肤病类似皮损的现象.而在1991年,Happle等提出反向Kobner现象
目的 探讨海南淋球菌耐药状态及耐药基因分型情况.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方法鉴定四环素高度耐药菌株(TRNG)并进行TetM基因分型;用纸片酸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PPNG),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分型.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214株淋球菌,环丙沙星中度敏感率7.94 %(17/214),耐药率为92.06%(197/214
阿昔洛韦(acyclovir,ACV)是治疗带状疱疹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10% ~ 20%[1],常需静脉给药以提高血药浓度.盐酸伐昔洛韦(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VACV)是ACV的前体药物,水溶性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达ACV的3~5倍,成为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方法[2].我们组织开展了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比较静脉滴注ACV与口服VA
患者男,31岁.左手虎口处溃疡迁延不愈1个月.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虎口处出现米粒大溃疡,少许渗出,无明显疼痛.自行外用莫匹罗星软膏1周,溃疡逐渐加重.就诊某医院外科,诊断外伤致皮肤感染,给予头孢他啶口服,外用依沙丫啶湿敷,治疗2周后溃疡无明显好转.因患者2个月前有非婚性接触史,随来我院就诊。
患者男,82岁,因躯干、四肢红斑伴瘙痒两年余于2013年3月来我科就诊.入院前一年曾于外院诊断湿疹应用多种抗组胺药口服及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治疗,效果不佳,自觉瘙痒剧烈.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2年,一直口服阿卡波糖片联合皮下注射门冬氨酸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银屑病作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皮肤病的辅助治疗越来越引起皮肤科医师的重视[2].为探讨薇诺娜柔润保湿霜对寻常性银屑病的辅助作用,我们对门诊银屑病患者用窄谱中波紫外线(UVB)联合该护肤品观察其效果以及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了解毛乳头细胞在凝集生长状态下分泌性蛋白组的表达.方法 以凝集和非凝集生长的毛乳头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制备分泌性蛋白质,以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PDQuest软件分析二者之间的蛋白图谱的差异,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LDI-TOF-MS)鉴定表达差异的蛋白质,通过蛋白质数据库NCBInr检索分析.结果 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在凝集生长和非凝集生长的毛乳头细胞
患者女,17岁,因全身反复皮疹伴瘙痒6年余,浮肿2年入院.患者于2006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疹,伴瘙痒,在外院诊治,先后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神经性水肿、湿疹等.2010年开始出现全身浮肿,伴关节疼痛、腰痛,自觉发热,但体温正常,肿胀可自行消退,但随即再次加重.曾于外院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具体不详),浮肿略有好转,但很快加重.近半年来患者双侧腹股沟、双手腕以及双足踝出现皮下包块,固定不移,无明
目的 探讨弥漫性色素沉着伴点状色素减退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2年收治的10例弥漫性色素沉着伴点状色素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转归.结果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其中成年患者3例,中位发病年龄7岁(4 ~ 25岁),所有患者均无家族史.典型临床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色素沉着基础上发生密集点状白斑.皮损可累及全身,无自行消退趋势.组织学均表现为表皮基底层色素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