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院推行大学生末位淘汰制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文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学院致力于培养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各类大学院校中率先开始研究并导入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是其中的一种。
  在外资企业,员工末位淘汰制是指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在一定时段内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得分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用以鞭策后进,加强员工内部竞争,激励员工的工作潜力,从而增强企业活力。
  在高职学院,学生末位淘汰制原则上是指以下情况:第一,学院每学期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测评总成绩位于班级最后1名的学生,将被列入淘汰名单;被列入淘汰名单的学生可以选择退学,也可以选择继续跟读;第二,如果被列入淘汰名单的并选择继续跟读的学生在下一学期综合测评不在班级最后两名之内,则取消淘汰;否则将被留级淘汰或退学。
  在高职学院推行学生末位淘汰制能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激活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摒除“60分万岁”等的教育制度的一些不足。
  
  一、末位淘汰制竞争最小单位的合理确定
  
  学院对学生的综合测评其实是对学生德智体全面的评估,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习成绩,另一部分是个人行为规范。一方面,系部的某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是统一的,也就是说,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的学生在每一学期学习的课程是一样的,每一课程的考核指标是一样的,所以学习成绩这部分的测评,应该按一个专业的一个年级统一进行。另一方面,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的测评要求是全院统一的,具体执行办法也是全系统一的,因此,个人行为规范这部分的测评,应该按一个系部统一进行。由此可见,末位淘汰制的竞争的最小单位应定为一个专业的同一年级全体班级,而不宜将末位淘汰制的竞争最小单位定为班级。
  
  二、末位淘汰制的失效的可能原因
  
  一个班级学生的综合测评在正常情况大多是按正态分布的,也就是说,有1、2位同学的综合测评会很差,并且这几位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被同班同学确定是所谓的垫底的,这样,其余大部分同学开始无忧,学生末位淘汰制的竞争也开始慢慢平淡,开始失去效果,班级综合测评成绩开始整体下降,变得很难管理。要出现学生末位淘汰制下的有效竞争的条件反而是比较困难,不难分析出,这一条件是:无明显可确定的所谓垫底学生。一旦出现了明显的可确定的所谓垫底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会自然地普遍下降,说明了一些学生在一学期后可确定自己不容易被末位淘汰后的松懈,说明了末位淘汰制基本已不起作用。
  
  三、末位淘汰制的竞争会放大学习的压力
  
  现代职业教育提倡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强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都具有的个性。人和人总是有差别的,作为教师必须正视这种差别,包容这种差别,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一次不行,二次,三次,充分给予机会,最终完成学业了,就是成功了,不应过分关注过程的艰难性,也不应因为过程中的问题而终止学生进一步努力的决心。刚刚只是在年龄上步入成年的职教学院的大学学生,他们需要时间来适应,而末位淘汰制从一入学就执行,可以说有其残酷的一面。在班级里,某个学生处于末位淘汰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他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鼓励,但在他的内心会有很强的挫折感、自悲感及对末位淘汰制度的不满,这些无形的压力,有可能会使学生的心理扭曲,开始封闭自己,上课不愿坐教室前排,不愿参加团队集体活动,沉溺于不与别人打交道的网络虚拟世界,甚至逃课来逃避现实,学习会更加退步,恶性循环,最终被正式淘汰。
  
  四、以正面的激励机制来完善大学生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在本质上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带有威胁性的学习动力,受这种学习动力支配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困难,很容易情绪失落,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常常半途而废,所以用之应该慎之又慎,也需不断改进,目标是尽力较少地淘汰学生。可以淡化末位淘汰制的过度宣传,同时强化正面的教育激励机制,可以使班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正面的教育激励机制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学习动力,它以表扬和奖励为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表扬和奖励比批评和惩罚能更容易地将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强化正面的教育激励机制可以有以下一些方式:
  一是在班级工作中强化宣传最好的部分同学,作为班级的学习标杆,可以使班级的同学都相应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其他同学的自尊心。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的班风,大家在尊重与理解中竞争,共同提高,最终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二是提倡班级学生顺应社会和家庭看重学历和证书的需求,在专科制高职教育的平台基础上,积极参加本科自考、专升本等学历教育,培养他们不断接受再教育的习惯,从而也可带动班级的学习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是在班级中加强学生就业教育,通过往届学生就业的成功个案分析,经常性提醒学生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规范,对就业的决定性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学院的就业推荐工作政策中择优原则。就业教育对促进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四是评优可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因此,学院可以进一步扩大奖学金的评奖面,增强学生争优的可能性和动力。原有的三好生、奖学金等的评奖面太小,很集中,会使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放弃争取优胜的信心,大多学生内心不是很关注奖金的大小,而是个人的先进荣誉,所以,倍增获奖人数,倍减获奖金额,是可行和必要的。
其他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