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开孔方式对黑木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的开孔方式对黑木耳产量及效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不同打孔方式对黑木耳产量有显著差异,处理Ⅱ(圆形孔)的打孔方式平均产量最低,处理Ⅲ(三棱孔)的黑木耳平均产量最高,为58.39 g/袋,且耳芽分化率为100%,经济效益比处理Ⅰ(一字孔)增加0.88元/袋。[结论]处理Ⅲ(三棱孔)的打孔方式为最佳。
关键词开孔方式;黑木耳;催芽;产量
中图分类号S6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047-01
Effects of Opening Ways on 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YU Hairu, KANG Xueping, WANG Xin et al (Yanb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ongjing, Jilin 1334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opening ways on 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Method] Three opening ways were adopted to compare their effects on the yields and benefits of A. auricular. [Resul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yield of A. auricular by different opening ways. The opening way of treatment Ⅱ had the lowest average yield. But the opening way of treatment Ⅲ had the maximum average yield, which was 58.39 g per bag; and their bud differentiation rate was 100%. The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d by 0.88 Yuan per bag compared with that of treatment Ⅰ. [Conclusion] The opening way of treatment Ⅲ is the optimal.
Key wordsOpening ways; Auricularia auricular; Germination; Yield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又名木耳,相對毛木耳而言又称光木耳,属菌物界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真菌。黑木耳属于食、药兼用的菌物[1]。吉林省是东北黑木耳主产区,具有悠久的黑木耳栽培历史。吉林省黑木耳栽培以露地全日光短袋代料栽培为主[2],其中开孔方式是为了定位诱导初耳的方式,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影响黑木耳品质[3]。目前,开孔方式由传统的“V”型划大口法改为小孔刺孔器开孔,因小孔开孔法产出的黑木耳具有无根、单片、碗状,采摘晾晒省时、省工等优点已在吉林省黑木耳主产区普遍推广。但实际生产中菌袋小孔开口方式和采用开孔器具各异,其中常见的开口方式是“○”和“V”。研究表明“V”形孔出耳快,但是耳基大,需要进行人工撕片,耳基多被丢弃,影响商品性状,浪费人力、物力;“○”形孔不易流耳,具有单耳率高、耳基小、商品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造成菌棒的袋料离层,不易打孔。笔者选择刺孔器开 “∕”形孔、“○”形孔、“Y”形孔3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开孔形状对北方春季黑木耳催耳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北方黑木耳小孔精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黑木耳延农科1号由延边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认定编号为吉登菌2013001。
1.2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麦麸30 g,黄豆粉15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自然。原种培养基:木屑78%,麦麸20%,石膏1%,白糖1% ,水分60%,pH自然。栽培种培养基:木屑86%,麸子10%,豆粉2%,石膏1%,生石灰1%,水分60%,pH自然[4]。
1.3试验设计该试验于2015年在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黑木耳精准化示范基地进行。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设菌袋50袋。处理Ⅰ.刺孔器在菌袋开“∕”形孔(一字孔);处理Ⅱ.刺孔器在菌袋开“○”形孔(圆形孔);处理Ⅲ.刺孔器在菌袋开“Y”形孔(三棱孔)。3个处理每袋开孔个数均为200个。
1.4试验方法
1.4.1菌种制作。原种及栽培种制作均采用规格为17 cm×33 cm聚丙烯塑料折角菌袋,每袋装填干料约1 000 g, 料高约22 cm。 培养料经充分混匀后采用装袋机装料,原种在0.12 MPa(123 ℃)压力下灭菌 120 min,栽培种常压灭菌10 h。出锅、冷却后按常规方法接种,置于25 ℃培养室培养。培养室内早晚通风换气,提高室内氧气含量,直至菌丝45 d后长满袋为止,菌丝满袋后困菌30 d。
1.4.2刺孔与催芽。采用黑木耳菌袋刺孔器将后熟的菌袋分别开 “∕”形孔、“○”形孔、“Y”形孔,开口直径约0.5 cm,打孔深度为0.5 cm,每袋刺孔200个。刺孔后的菌袋覆盖塑料薄膜、消毒湿草帘进行室外集中催芽。催芽管理期每天根据天气情况掀开覆盖物,增加光照和通风,加大温差刺激和光照刺激,加快耳芽形成。同时注意保湿和控温,防止水分缺失造成菌袋失水过多、开口处干缩影响菌丝愈合;防止温度过高,菌袋伤热出黄水。 1.4.3出耳管理及采收。耳芽长满后进行下地分床出耳,菌袋间距10 cm,按“品”字型摆放,摆20袋/m2。当耳片充分舒展、达到4~6 cm时应及时采收, 采收前停水1 d[5]。
1.5测定指标及方法取不同处理的菌袋各50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3组摆放进行出耳试验。每天15:00记录耳芽形成时间、耳芽长满时间、整齐度、耳芽大小和耳芽分化率;当耳片长到4~6 cm时进行采收,采收后自然晒干测产,共计采收4次。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黑木耳催芽的影响由表1可知,处理Ⅱ耳基形成时间最早,为10 d ,较处理Ⅰ和处理Ⅲ分别早了5 d和3 d;3个处理耳芽长满时间各不相同,处理Ⅰ、Ⅱ、Ⅲ分别为42、37、39 d,由于2015年吉林省春季受低温影响,催耳均较正常年份延迟;从耳芽大小来看,处理Ⅰ和处理Ⅲ耳芽较大,处理Ⅱ耳芽较小;催芽整齐度最好的是处理Ⅲ,耳芽分化率达到100%,处理Ⅱ耳芽分化率次之。
2.2不同处理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处理Ⅱ与处理Ⅰ、Ⅲ平均产量有显著差异,处理Ⅰ和处理Ⅲ平均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处理Ⅲ的黑木耳平均产量最高,平均每袋干重为58.39 g,处理Ⅱ的平均产量最低,平均每袋干重为45.87 g。说明处理Ⅲ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从耳芽分化率也可以看出这点。
2.3不同处理的黑木耳效益比较由表3可知,按照延边地区2015年春耳的实际收购价格70元/kg计算,处理Ⅱ每袋的经济效益是3.21元,处理Ⅲ每袋的经济效益是4.09元,处理Ⅲ比处理Ⅰ增加收入0.23元/袋,处理Ⅲ比处理Ⅱ增加收入0.88元/袋。按照延边州2015年的黑木耳种植规模15.74亿袋计算,处理Ⅲ比处理Ⅱ可增收13.85亿元,效益非常可观。表3不同处理的黑木耳效益比较3小结与讨论
该研究表明,处理Ⅲ(三棱孔)方式耳芽分化率高,整齐度好,在3个打孔方式中平均产量最高,为58.39 g/袋,经济效益最高,为4.09元/袋。修翠娟等[3]人研究证实“V”形口的单耳率高,品质好,商品性状好,采后处理容易,出耳不易流耳,但并未对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该研究在“V”形口的基础上对打孔方式进行了创新,从产量和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了适合延边州黑木耳栽培的打孔方式,将来可从黑木耳品质角度对打孔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姚方杰,边银丙.图说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95-98.
[2] 李楠,李玉.黑木耳代用料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菌物研究,2008,6(3):183-186.
[3] 修翠娟.黑木耳栽培袋开孔应注意的问题[J].农家科技,2012(6):19.
[4] 李宏偉.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50-95.
[5] 陈钦宏,丁坦连,俞爱英.不同袋料栽培对黑木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77-78.
关键词开孔方式;黑木耳;催芽;产量
中图分类号S64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4-047-01
Effects of Opening Ways on 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YU Hairu, KANG Xueping, WANG Xin et al (Yanb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ongjing, Jilin 1334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opening ways on the yield and benefit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Method] Three opening ways were adopted to compare their effects on the yields and benefits of A. auricular. [Resul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yield of A. auricular by different opening ways. The opening way of treatment Ⅱ had the lowest average yield. But the opening way of treatment Ⅲ had the maximum average yield, which was 58.39 g per bag; and their bud differentiation rate was 100%. The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d by 0.88 Yuan per bag compared with that of treatment Ⅰ. [Conclusion] The opening way of treatment Ⅲ is the optimal.
Key wordsOpening ways; Auricularia auricular; Germination; Yield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又名木耳,相對毛木耳而言又称光木耳,属菌物界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真菌。黑木耳属于食、药兼用的菌物[1]。吉林省是东北黑木耳主产区,具有悠久的黑木耳栽培历史。吉林省黑木耳栽培以露地全日光短袋代料栽培为主[2],其中开孔方式是为了定位诱导初耳的方式,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影响黑木耳品质[3]。目前,开孔方式由传统的“V”型划大口法改为小孔刺孔器开孔,因小孔开孔法产出的黑木耳具有无根、单片、碗状,采摘晾晒省时、省工等优点已在吉林省黑木耳主产区普遍推广。但实际生产中菌袋小孔开口方式和采用开孔器具各异,其中常见的开口方式是“○”和“V”。研究表明“V”形孔出耳快,但是耳基大,需要进行人工撕片,耳基多被丢弃,影响商品性状,浪费人力、物力;“○”形孔不易流耳,具有单耳率高、耳基小、商品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造成菌棒的袋料离层,不易打孔。笔者选择刺孔器开 “∕”形孔、“○”形孔、“Y”形孔3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开孔形状对北方春季黑木耳催耳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北方黑木耳小孔精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黑木耳延农科1号由延边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认定编号为吉登菌2013001。
1.2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麦麸30 g,黄豆粉15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自然。原种培养基:木屑78%,麦麸20%,石膏1%,白糖1% ,水分60%,pH自然。栽培种培养基:木屑86%,麸子10%,豆粉2%,石膏1%,生石灰1%,水分60%,pH自然[4]。
1.3试验设计该试验于2015年在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黑木耳精准化示范基地进行。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小区设菌袋50袋。处理Ⅰ.刺孔器在菌袋开“∕”形孔(一字孔);处理Ⅱ.刺孔器在菌袋开“○”形孔(圆形孔);处理Ⅲ.刺孔器在菌袋开“Y”形孔(三棱孔)。3个处理每袋开孔个数均为200个。
1.4试验方法
1.4.1菌种制作。原种及栽培种制作均采用规格为17 cm×33 cm聚丙烯塑料折角菌袋,每袋装填干料约1 000 g, 料高约22 cm。 培养料经充分混匀后采用装袋机装料,原种在0.12 MPa(123 ℃)压力下灭菌 120 min,栽培种常压灭菌10 h。出锅、冷却后按常规方法接种,置于25 ℃培养室培养。培养室内早晚通风换气,提高室内氧气含量,直至菌丝45 d后长满袋为止,菌丝满袋后困菌30 d。
1.4.2刺孔与催芽。采用黑木耳菌袋刺孔器将后熟的菌袋分别开 “∕”形孔、“○”形孔、“Y”形孔,开口直径约0.5 cm,打孔深度为0.5 cm,每袋刺孔200个。刺孔后的菌袋覆盖塑料薄膜、消毒湿草帘进行室外集中催芽。催芽管理期每天根据天气情况掀开覆盖物,增加光照和通风,加大温差刺激和光照刺激,加快耳芽形成。同时注意保湿和控温,防止水分缺失造成菌袋失水过多、开口处干缩影响菌丝愈合;防止温度过高,菌袋伤热出黄水。 1.4.3出耳管理及采收。耳芽长满后进行下地分床出耳,菌袋间距10 cm,按“品”字型摆放,摆20袋/m2。当耳片充分舒展、达到4~6 cm时应及时采收, 采收前停水1 d[5]。
1.5测定指标及方法取不同处理的菌袋各50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3组摆放进行出耳试验。每天15:00记录耳芽形成时间、耳芽长满时间、整齐度、耳芽大小和耳芽分化率;当耳片长到4~6 cm时进行采收,采收后自然晒干测产,共计采收4次。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黑木耳催芽的影响由表1可知,处理Ⅱ耳基形成时间最早,为10 d ,较处理Ⅰ和处理Ⅲ分别早了5 d和3 d;3个处理耳芽长满时间各不相同,处理Ⅰ、Ⅱ、Ⅲ分别为42、37、39 d,由于2015年吉林省春季受低温影响,催耳均较正常年份延迟;从耳芽大小来看,处理Ⅰ和处理Ⅲ耳芽较大,处理Ⅱ耳芽较小;催芽整齐度最好的是处理Ⅲ,耳芽分化率达到100%,处理Ⅱ耳芽分化率次之。
2.2不同处理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由表2可知,处理Ⅱ与处理Ⅰ、Ⅲ平均产量有显著差异,处理Ⅰ和处理Ⅲ平均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处理Ⅲ的黑木耳平均产量最高,平均每袋干重为58.39 g,处理Ⅱ的平均产量最低,平均每袋干重为45.87 g。说明处理Ⅲ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从耳芽分化率也可以看出这点。
2.3不同处理的黑木耳效益比较由表3可知,按照延边地区2015年春耳的实际收购价格70元/kg计算,处理Ⅱ每袋的经济效益是3.21元,处理Ⅲ每袋的经济效益是4.09元,处理Ⅲ比处理Ⅰ增加收入0.23元/袋,处理Ⅲ比处理Ⅱ增加收入0.88元/袋。按照延边州2015年的黑木耳种植规模15.74亿袋计算,处理Ⅲ比处理Ⅱ可增收13.85亿元,效益非常可观。表3不同处理的黑木耳效益比较3小结与讨论
该研究表明,处理Ⅲ(三棱孔)方式耳芽分化率高,整齐度好,在3个打孔方式中平均产量最高,为58.39 g/袋,经济效益最高,为4.09元/袋。修翠娟等[3]人研究证实“V”形口的单耳率高,品质好,商品性状好,采后处理容易,出耳不易流耳,但并未对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该研究在“V”形口的基础上对打孔方式进行了创新,从产量和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了适合延边州黑木耳栽培的打孔方式,将来可从黑木耳品质角度对打孔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 姚方杰,边银丙.图说黑木耳栽培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95-98.
[2] 李楠,李玉.黑木耳代用料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菌物研究,2008,6(3):183-186.
[3] 修翠娟.黑木耳栽培袋开孔应注意的问题[J].农家科技,2012(6):19.
[4] 李宏偉.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50-95.
[5] 陈钦宏,丁坦连,俞爱英.不同袋料栽培对黑木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