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课改”成了整个教育研究领域的“动感地带”。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至少包括两部分,一是观念、理念层面上的构建,主要解决理论基础和理论继承创新的问题;二是具体行动、实施层面的运作,主要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尖锐矛盾。可在笔者看来,与理论上的铺天盖地相比,似乎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响大雷,下小雨”或者“换汤不换药”之嫌。探究出现这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尴尬原因,我想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我们这些在教育前沿冲锋陷阵的同志们对“课改”的信仰问题。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就谈不上前进的动力、创新的激情、奉献的热情。所以在谈改革方案、方法等等之前,建立对“课改”的信仰、热情至关重要,迫在眉睫。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离开改革,我们就很难奢谈什么发展。可以这么说,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课程改革自然也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尤其在改革意识日益增强、改革呼声日趋强烈、改革热情日渐高涨的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客观上需要改革、事实上不断改革的时代,最佳的选择就是真诚地面对课程改革,积极地参与改革。如果以这样一种立足现实的立场来看待课程改革,我们也许就不会再把它视为正常教学的威胁和干扰,而是把它视为个人专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自己日常生活的提升与创新。
既然课程改革是不可避免并且必须的,我们就要坦然接受这样的现实,并融入到课程改革当中去。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说:“善于对待变革,就像正常工作的一部分那样,并非与最新的政策有关,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无法选择存在,但我们可以选择存在的方式。”一味地抱怨,说个人承受得太多,说境况必须改变,这都无济于事。所以,我们不可能等到一切条件都准备好了再去进行课程改革。改革历来都是在不断地创造条件中前进的。适应的程序是开始时要“顺应”,以后再寻找机会改变它;如果一开始就持“逆应”态度,与环境对立,则冲突难以纾解且对自己不利。所以,对在“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漏洞没必要大做文章,以瑕掩瑜甚至一票否决。当然,这里的“顺应”不是“从众”,而是建立在对现实清醒认识和理智判断的基础之上。
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不断改变的过程,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除了具有某些惯常的精神状态之外,还具有一些变动不居的性格。前者一般说来,只要环境不发生变化,它就是稳定的。而后者则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那些分崩离析的要素将通过一种崭新的组合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人格”。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这就要求改革参与者不仅扮演新的角色,还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或管理技能,建立新的工作方式。面对这种全方位的革新和变化,以前的人格开始渐渐解体,这就需要对人格作出新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当新的人格形成之时,也是实现“成长价值”之际。那时候,将如马斯洛所说的那样:人性更加完美,潜能得到发挥,追求更大的幸福、更深的宁静以及高峰体验,走向超越,获得对现实更丰富、更准确的认识等等。如果参与者对课程改革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或未做出积极应答,就会陷人迷茫而不知所措。改革者的畏难情绪和焦虑心理所引发的普遍不适心态和情感障碍,将严重影响其短期内在观念、角色定位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从而妨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新的人格和自我实现途径有很多,“但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对一种强烈信仰的执迷”。所以,改革参与者需要坚定对课程改革的立场,执著对课程改革的信念。
人有对现实的留恋,但也有对理想的追求。驻足现实我们可以享受安逸,但我们可能难以享受幸福。因为,恒久的幸福來自于对未来理想的不懈追求。有了理想便有了精神,有了精神便“可以抵抗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冲击、抵抗时间的侵蚀而常驻人心,给人力量并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改革参与者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改革,在不回避现实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确立理想,并使理想变成现实,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融,那么他就进入了情景交融的美景。一旦进入这样的美景,课程改革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收获,不再是苦役而是喜悦,一切因为课程改革而造成的角色不适与冲突自然也可以化解冰释。
面对不可逆转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勇气,需要信念。下面这个故事,可能会给处于课程改革困顿中的我们打开一扇智慧的窗户: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板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凡几。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这时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采纳这个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是啊,既然改变世界很难,也不必改变,那么我们何不改变自己呢?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离开改革,我们就很难奢谈什么发展。可以这么说,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状态。课程改革自然也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尤其在改革意识日益增强、改革呼声日趋强烈、改革热情日渐高涨的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客观上需要改革、事实上不断改革的时代,最佳的选择就是真诚地面对课程改革,积极地参与改革。如果以这样一种立足现实的立场来看待课程改革,我们也许就不会再把它视为正常教学的威胁和干扰,而是把它视为个人专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自己日常生活的提升与创新。
既然课程改革是不可避免并且必须的,我们就要坦然接受这样的现实,并融入到课程改革当中去。正如迈克尔·富兰所说:“善于对待变革,就像正常工作的一部分那样,并非与最新的政策有关,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无法选择存在,但我们可以选择存在的方式。”一味地抱怨,说个人承受得太多,说境况必须改变,这都无济于事。所以,我们不可能等到一切条件都准备好了再去进行课程改革。改革历来都是在不断地创造条件中前进的。适应的程序是开始时要“顺应”,以后再寻找机会改变它;如果一开始就持“逆应”态度,与环境对立,则冲突难以纾解且对自己不利。所以,对在“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漏洞没必要大做文章,以瑕掩瑜甚至一票否决。当然,这里的“顺应”不是“从众”,而是建立在对现实清醒认识和理智判断的基础之上。
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不断改变的过程,一个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除了具有某些惯常的精神状态之外,还具有一些变动不居的性格。前者一般说来,只要环境不发生变化,它就是稳定的。而后者则具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特别是在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那些分崩离析的要素将通过一种崭新的组合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人格”。课程改革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理念,这就要求改革参与者不仅扮演新的角色,还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或管理技能,建立新的工作方式。面对这种全方位的革新和变化,以前的人格开始渐渐解体,这就需要对人格作出新的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当新的人格形成之时,也是实现“成长价值”之际。那时候,将如马斯洛所说的那样:人性更加完美,潜能得到发挥,追求更大的幸福、更深的宁静以及高峰体验,走向超越,获得对现实更丰富、更准确的认识等等。如果参与者对课程改革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或未做出积极应答,就会陷人迷茫而不知所措。改革者的畏难情绪和焦虑心理所引发的普遍不适心态和情感障碍,将严重影响其短期内在观念、角色定位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从而妨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新的人格和自我实现途径有很多,“但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对一种强烈信仰的执迷”。所以,改革参与者需要坚定对课程改革的立场,执著对课程改革的信念。
人有对现实的留恋,但也有对理想的追求。驻足现实我们可以享受安逸,但我们可能难以享受幸福。因为,恒久的幸福來自于对未来理想的不懈追求。有了理想便有了精神,有了精神便“可以抵抗一切有形或无形的冲击、抵抗时间的侵蚀而常驻人心,给人力量并提升人的精神品位”。改革参与者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课程改革,在不回避现实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确立理想,并使理想变成现实,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融,那么他就进入了情景交融的美景。一旦进入这样的美景,课程改革就不再是负担而是收获,不再是苦役而是喜悦,一切因为课程改革而造成的角色不适与冲突自然也可以化解冰释。
面对不可逆转的课程改革,我们需要勇气,需要信念。下面这个故事,可能会给处于课程改革困顿中的我们打开一扇智慧的窗户:很久以前,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板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凡几。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这时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言: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采纳这个建议。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是啊,既然改变世界很难,也不必改变,那么我们何不改变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