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现在,我能轻松地走进课堂,快乐地和学生决胜课堂,从来不担心学生考不好,我想我是做到了课堂很重要的一点:用好了课堂激励、课堂评价、让课堂气氛流动并充满了活力。用激励扬起了学生自信的风帆,带给了学生终身受益的高贵品质——自信。
激励的第一招——激活沉睡的心灵,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懂事和上进心。学习是需要学生个体积极参与的。学生的个体积极参与是需要解决内在动力的,而每个学生的内在动力是有的——那就是人本身所拥有的上进心。我今年接的是初二升上来的两个普通班。第一天进入六班,唧唧喳喳,热闹非凡,随意接嘴,乱说一气。进入七班,安安静静,死气沉沉 ,无人发言,老师唱独角戏。我没有批评任何一个班级,我表扬了六班的活力,肯定了七班的守纪,很高兴地和他们度过了第一个晚自习。
激励的第二招——课堂培优,树班级正气。我常想,一个优秀并有成效的团队是需要正气的,而这正气就是能者能进入管理层。在我的语文课堂,我很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点,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差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榜样,每个同学为争当一名小组长而努力。记得第一次进入六班和七班的时候,我说你们谁当组长啊,他们都连连摇手,没有一个想当的,当我试图指定一个同学的时候,他那坚决拒绝的神情让我非常黯然。我没有勉强,第一节课,我用序号表明组别。第二次进入班级的时候,我念出他们的作业分,并请最高分的同学做组长,他们没有一个拒绝,并且脸上都露出微笑。我把他们的姓氏写在黑板上说:“在语文课堂上,你们第一次为自己的姓氏争光,希望不甘落后的其他同学在周清的测试中超过他们,也让自己的姓氏写在黑板上。”就这样,在每次周清测试中,我更换不同的小组长,让优生竞争起来,主动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正气蔚然成风。
激励的第三招——课堂辅差,我能行。优生竞争起来了,排在末尾的学生也需要竞争起来。要帮助他们是很难的,但窍门找到了就不难。我记得第一次堂清,我找到了只得4分的杨庆华谈话。“你看这次你在班级是最低分,明天又要测试的,你想明天不是最后吗?”“我不想。”这是我教书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学生这么没有上进心的回答。我说:“你回去吧!”我想可能是我问得不对,学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于是我就去问他的班主任,班主任说:“他天天闹着要回家,不想在这里读了。”原因找到了,我到他的面前跟他说:“不好意思,老师不知道你有原因不想在这里读,所以老师不怪你,不想在这里读还能遵守纪律地坐在这里,很可贵的。相信你一旦留在这里,就一定不会最差。”果真第二次天清,他得了38分,我在班级表扬了他。第三次他得了62分,我在他的堂清上签下了“你的书写很漂亮,你的上进心让我感动。”的评语。第四次的作业,他得了92分。一个最差的学生一周的进步,让他有了自信,有了活力。这不能不令我感动。每一次的测试都有一个最差的学生,我都会谈话,然后在课堂上帮助他们,我每节课都会帮助一个测试最差的学生,而每次测试的最差生也不是同一个人,这样全班学生受到鼓舞,差生之间也竞争起来了,课堂气氛流动起来并充满了活力。
激励的第四招——培养分数荣辱感,诚信进取。“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但是有多少老师用好了这个法宝,在私立校的普通班中,更没有多少学生把这当成命根了。对于差生来说,他们没有了分数荣辱感,失去了诚信,没有了进取。我想做老师的要把这种没有变成有,把失去的找回来。每次测试,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分数可以比别人差,但诚信的学习品德不能丢。”“学习小偷也是小偷,要不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适时给他们进行诚信教育。每次测试完毕,都由学生自报分数,要求他们声音洪亮,培养他们对分数的荣辱感。只要学生有了对分数的荣辱感,在乎了分数,他就会主动学习,不甘落后,进取之心常在。
激励的第五招——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人是多么需要有成功的体验,青少年更是如此。我们做老师的在课堂上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那是我们的罪过。我想体验成功实际上是很容易的。课堂学习目标单一、明确;老师讲解精当、到位;学生消化训练时间充足;测试题目针对性强。让学生体会到:我付出了就有收获。学习实际上是很容易的。我一直坚持老师不可卖弄自己的知识积累,应该好好研究考点,设计好题目,尽一切努力把学习容易化,让课堂勤奋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激励的第六招——及时反馈,家校合作,成功大家享受。分享进步和成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我往往把这种分享及时地扩散到他们的家长。这边的孩子可能不尊敬老师,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尊重他们的家长。有时候,我想不通的是很多老师往往是学生有问题了才用电话沟通家长,这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试想:家长若有时间和能力教好自己的子女,何必花这么多钱送子女到私立学校呢。所以若想建立老师、学生、家长之间良好的关系,你就要记得及时把学生的进步和懂事告诉他们的家长。我努力做好这一点,可谓是皆大欢喜。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让我们拥有光彩的生命,去一下子照亮一种工作,一种职业,甚至其他人的命运而努力。”我将终其一生努力做好这一点。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寻找最佳切入点,用激励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让他们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
激励的第一招——激活沉睡的心灵,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懂事和上进心。学习是需要学生个体积极参与的。学生的个体积极参与是需要解决内在动力的,而每个学生的内在动力是有的——那就是人本身所拥有的上进心。我今年接的是初二升上来的两个普通班。第一天进入六班,唧唧喳喳,热闹非凡,随意接嘴,乱说一气。进入七班,安安静静,死气沉沉 ,无人发言,老师唱独角戏。我没有批评任何一个班级,我表扬了六班的活力,肯定了七班的守纪,很高兴地和他们度过了第一个晚自习。
激励的第二招——课堂培优,树班级正气。我常想,一个优秀并有成效的团队是需要正气的,而这正气就是能者能进入管理层。在我的语文课堂,我很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点,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差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榜样,每个同学为争当一名小组长而努力。记得第一次进入六班和七班的时候,我说你们谁当组长啊,他们都连连摇手,没有一个想当的,当我试图指定一个同学的时候,他那坚决拒绝的神情让我非常黯然。我没有勉强,第一节课,我用序号表明组别。第二次进入班级的时候,我念出他们的作业分,并请最高分的同学做组长,他们没有一个拒绝,并且脸上都露出微笑。我把他们的姓氏写在黑板上说:“在语文课堂上,你们第一次为自己的姓氏争光,希望不甘落后的其他同学在周清的测试中超过他们,也让自己的姓氏写在黑板上。”就这样,在每次周清测试中,我更换不同的小组长,让优生竞争起来,主动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班级正气蔚然成风。
激励的第三招——课堂辅差,我能行。优生竞争起来了,排在末尾的学生也需要竞争起来。要帮助他们是很难的,但窍门找到了就不难。我记得第一次堂清,我找到了只得4分的杨庆华谈话。“你看这次你在班级是最低分,明天又要测试的,你想明天不是最后吗?”“我不想。”这是我教书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学生这么没有上进心的回答。我说:“你回去吧!”我想可能是我问得不对,学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于是我就去问他的班主任,班主任说:“他天天闹着要回家,不想在这里读了。”原因找到了,我到他的面前跟他说:“不好意思,老师不知道你有原因不想在这里读,所以老师不怪你,不想在这里读还能遵守纪律地坐在这里,很可贵的。相信你一旦留在这里,就一定不会最差。”果真第二次天清,他得了38分,我在班级表扬了他。第三次他得了62分,我在他的堂清上签下了“你的书写很漂亮,你的上进心让我感动。”的评语。第四次的作业,他得了92分。一个最差的学生一周的进步,让他有了自信,有了活力。这不能不令我感动。每一次的测试都有一个最差的学生,我都会谈话,然后在课堂上帮助他们,我每节课都会帮助一个测试最差的学生,而每次测试的最差生也不是同一个人,这样全班学生受到鼓舞,差生之间也竞争起来了,课堂气氛流动起来并充满了活力。
激励的第四招——培养分数荣辱感,诚信进取。“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但是有多少老师用好了这个法宝,在私立校的普通班中,更没有多少学生把这当成命根了。对于差生来说,他们没有了分数荣辱感,失去了诚信,没有了进取。我想做老师的要把这种没有变成有,把失去的找回来。每次测试,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分数可以比别人差,但诚信的学习品德不能丢。”“学习小偷也是小偷,要不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适时给他们进行诚信教育。每次测试完毕,都由学生自报分数,要求他们声音洪亮,培养他们对分数的荣辱感。只要学生有了对分数的荣辱感,在乎了分数,他就会主动学习,不甘落后,进取之心常在。
激励的第五招——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人是多么需要有成功的体验,青少年更是如此。我们做老师的在课堂上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那是我们的罪过。我想体验成功实际上是很容易的。课堂学习目标单一、明确;老师讲解精当、到位;学生消化训练时间充足;测试题目针对性强。让学生体会到:我付出了就有收获。学习实际上是很容易的。我一直坚持老师不可卖弄自己的知识积累,应该好好研究考点,设计好题目,尽一切努力把学习容易化,让课堂勤奋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激励的第六招——及时反馈,家校合作,成功大家享受。分享进步和成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我往往把这种分享及时地扩散到他们的家长。这边的孩子可能不尊敬老师,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尊重他们的家长。有时候,我想不通的是很多老师往往是学生有问题了才用电话沟通家长,这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试想:家长若有时间和能力教好自己的子女,何必花这么多钱送子女到私立学校呢。所以若想建立老师、学生、家长之间良好的关系,你就要记得及时把学生的进步和懂事告诉他们的家长。我努力做好这一点,可谓是皆大欢喜。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让我们拥有光彩的生命,去一下子照亮一种工作,一种职业,甚至其他人的命运而努力。”我将终其一生努力做好这一点。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寻找最佳切入点,用激励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让他们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