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文学批评是最有偏见的文学批评”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chengsh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说过一句有趣的话,“最好的历史学家是最有偏见的历史学家”,这句话在当代中国流传甚广,关键在于“偏见”二字。可惜的是,这二字在咱们因“人心惟危”不得不“允执厥中”的中国颇不受用。尤其是近百年“辩证唯物论”盛行并极端化,凡事都务必辩证来看、客观来说,理工思维甚嚣尘上,一分为二好似切蛋糕。藉此,文学批评遂找机会凑热闹,大肆抱团取暖,彼此捧臭脚,行文四平八稳,说话不着边际,针砭杂文被挤到墙角,稍显锋利笔端之论述,动辄被打压耻笑,金圣叹、吴楚材批才子古文“偏见”之遗风,早已荡然无存。每每笔者拿起当下文学评论文章诵读之后,总掩卷而叹:莫说明清名士,纵然昔日如罗隆基、胡风之“偏见”文学批评,当今安在焉?
  所幸的是,看到这本薄薄的《新文学档案:1978—2008》(以下简称《新文学档案》)之后,不由得竟让我改变了“当今安在焉”的看法。最先知道这本书,乃是只知书名,未见内容,皆因先前一位台湾朋友告知,佛光大学中文系陈信元教授将此书与陈思和、王万森、洪子诚、朱栋霖等名家的著作同列“参考书目”,且更与钱理群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一道,列为“现当代文学”专业必读书。内行人一眼可知,如此抬举殊显《新文学档案》不但“精”,更“偏”具特色——笔者不禁疑惑,既“精”又“偏”,会是什么样的文学史或文学批评?
  待到笔者借来一读,这本不足三百页的小册子倒真是有些地方非但令人畅快淋漓,更是振聋发聩。其“偏见”之风格,倒真个不由得令心头快意袭来,让读者如当头棒喝。在此,笔者愿反弹琵琶,索性从这五个字的书名入手来谈谈个人浅见,哪怕牵强附会,也倒愿与读者诸君分享一二。
  首先,《新文学档案》首当其冲便是“新”。这里的新,主要是风格新,亦与“偏见”息息相关。散文化的语调,小说家的笔法,哀婉处令人动容,幽默处令人莞尔;东扯西拉,却有关联,旁敲侧击,不失根源,笔调清新,行文雅驯。笔者深知,这种“偏见”的文笔若是在传统的文学史中,是会被一帮老头儿们大喊“要不得”的,但在《新文学档案》里,却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文章写来就是让人读的,连胡适老先生都说:文章读来舒服第一,管他要得要不得!
  “风格新”,说来容易,做来却很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晓明、陈思和与李劼等人鼓吹的“重写文学史”,不外乎就想为老成守旧的文学史书写注入一点点“新风格”,结果立意虽好,操作却难,最后不得不了无声息了事。毕竟一批治当代文学史的学者、研究人员苦于受到上有“师门”、下有“兄弟”的束缚,虽然高喊“重写”,但说出来的话仍然是新瓶旧酒,最多加一点西方理论、弄几句“解构结构”,如此忽悠糊弄,谈何“风格新”?譬如对于“后现代”的照搬照抄、糊弄大众,已然成为了学界公愤。只是不同的是,在《新文学档案》里,对于“后现代”也有其评价与认识,但是该著却是立足对“当代文学”影响这一范畴,可见其立意之新。《新文学档案》这样阐释“后现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尽管批评、研究的实践要晚于后现代理论的传入近十年,但在詹姆逊访华之后,中国的各级作家协会、出版单位与文学研究机构还是举行了各种座谈,商谈中国文学创作形式革新的可能性。特别是经历了伤痕文学的中国的青年作家,虽然对于“后现代”知之甚少,但因为整个大环境,大家还是都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变迁与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作家们深知这早已不是之前那个“一人能领导”的专制时代,如何描摹这个与西方社会相差无几的时代,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去适应?
  
  恕笔者直言,在当下批评界,“说后现代”装门面的多,“用后现代”做实事的少,“懂后现代”为己所用的则少之又少,若是晓得后现代究竟对于中国有什么影响,那么更是凤毛麟角。在这里,《新文学档案》没有去论述“后现代”一二三四,而是画龙点睛地直接指出“后现代”对于当代中国的影响——“如何描摹这个与西方社会相差无几的时代”,即“该用什么样文学形式去适应”八十年代风起云涌的中国社会?
  其次,《新文学档案》贵在重新定义“文学”。以前我们说文学,研究对象不外乎作家、作品、流派与事件,但现在在《新文学档案》里,出版、影视、娱乐、文化与政策,一概全部被列为文学的考察对象。这种“偏见”的立意,只是不晓得又要被多少人诟病、讽刺。但须知在这“内容为王”的今天,有多少文学作品可以单纯地只以文学作品存在呢?又有谁可以说,《新文学档案》的“偏见”,不正恰恰是对最真实文学本质的“正视”呢?
  苏州大学教授、评论家王尧在《书写文学史的“三重立场”——新文学档案·序》中这样说:
  
  在韩晗看来,“文学本体”就是可以反映文学、服务文学的一种文学存在形式。文学是抽象的概念,但文学本体却是真实、客观存在的概念。在《新文学档案》中,文学本体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被扩大化了——作家、作品、思潮、现象、文学批评甚至文学生产模式,都成了可以分析的对象。强调文学本体的多元化,恰恰是当下文学评论与文学理论最需要的一种研究范式。
  
  王尧教授一针见血指出了其研究“文学本体”的多元化。实际上,这是《新文学档案》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一次值得肯定的贡献。笔者拙以为,所谓“重写文学史”,实际上重写的是“文学”,而不是“历史”,毕竟“历史”已经发生,如何重写?那么重写“文学”的范式为何?落实到实处,便是对于“文学本体”的重写。之前我们强调政治对于文学的影响,现在我们就要强调商品、资本对文学的影响,之前我们强调“好作家出好作品”,现在我们要肯定出版机构与市场的意义,这些都是“文学”这个范畴里的新生事物,《新文学档案》注意到了,我们不应当忽视这个值得肯定的注意。
  最后,立足于“档案”是《新文学档案》最引人注目的闪光之处。笔者以为,一本当代文学史,“偏见”不是不可以,但不是吹捧、辱骂与意气用事,借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所谓带有“偏见”的批评家,乃是既是雕塑师,又是助产士,其职能在于把文学史中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去除掉,然后促使读者在面对一些有价值的文学本体时,可以催生出新的审美快乐。而这正需要大量的文本、史实甚至历史档案、原始照片作为支撑。《新文学档案》以“档案”为立足点,不正显示出该著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吗?
  在这本书中,近百幅图片以及作者本人亲力亲为的访谈、见闻,构成了这本书有别于其他文学史的一大亮点。别的不说,且不见现在多少文学批评家用二手资料?又有多少批评家嚼剩饭、吃残羹?“读三行写三页”的文学批评,已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新文学档案》不但拒绝用这类方式写作,而且更是将这种“批评策略”尖刻地“批评”了一番——当批评家被批评家批评的时候,批评才真的变得有意义:
  
  当作家脱离文学思维,且同时批评不能解读文本(或者不为文本所解读)时,作家、文本与批评家三者之间就会呈现出“三者相互独立”的景象。这是“文学市场化”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呈现出的表征危机。但是,从更深层次的文学本质来看——这一切当是由另一种接受关系决定的,即从读图时代到畅销时代的“双轴位移”。
  
  当然,并非《新文学档案》就真的完美无缺、堪称圭臬。譬如在论述“八十年代”的时候,无意中漏掉了“美学热”,这是不应该的,在论述“九十年代”时,又缺乏了对于“新启蒙”运动的评介与梳理,笔者认为,这两件大的思潮运动直接建构了所谓“新时期”文学的若干体系与准则,在一本研究“新时期文学”的书中,缺乏对这两次思潮运动的足够认识,这是值得批评的。
  但毕竟瑕不掩瑜,在面对每年数百卷“当代文学史”出版热潮的当下,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写作,写作姿态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了“被写作”即研究问题的本身。
  掩卷而叹,笔者发现,《新文学档案》的作者韩晗,今年才二十五岁,而且已然是中国作协成员、武大文学博士,这本书完稿时他才二十三岁!这样的盛年,这样的风华正茂,却能写出这样有着思想性的作品,且让海峡对岸将其与陈思和、洪子诚等名家同列,这是韩晗的机遇。无怪乎北大教授张颐武盛赞《新文学档案》“出手不凡,很有见地”,诚哉斯言!
  笔者从事当代文学、比较文学教研多年,不论学识只论年龄,谬称前辈恐无不当,因此,我只寄望年轻、先锋的韩晗,今后行文、治学之风,当与《新文学档案》的“偏见”一脉相承,切莫被这世道磨了锐气、折了灵光,最后落一个少年得志但老手颓唐的结局。如若今日之韩晗将这份对文学、对理想的“偏见”可持之以恒、长此以往地执著下去,非但韩晗之大幸,更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大幸焉!
  
  (韩晗:《新文学档案:1978—2008》,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其他文献
不久前,读了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其中一则史料颇能反映明代社会风尚与政策变化的关系。现摘录其文如下:    近年丙戌丁亥间,巡城御史杨四知者,出榜禁杀牛,引太祖所定充军律,悬赏购人告发。时九门回回人号满剌者,专以杀牛为业,皆束手无生计,遂群聚四知之门,俟其出,剚刃焉。四知惴甚,命收其榜,逾月始敢视事。〔1〕    丙戌丁亥,指万历十四年十五年(1586?1587)。此则史料要在二点,一是到万
近代词媛吕碧城(1883—1943,原名贤锡,字兰清,又字明因、圣因,安徽旌德人),此生封笔之作三首“怀人”,严复居其一(另外两人为净土宗硕德印光法师与袁世凯),重要程度可见。严复对吕碧城究竟意味着何种角色?坊间于此关注不算少。例如专门有学者将“严复与女性”之类选题作为研究对象,读者自可参阅。然初次在黄克武先生《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中发现其将“吕碧
政治暗杀,是清季至民国的一大社会风景,有成功有未遂,此伏彼起,接二连三。被暗杀的对象,有在朝也有在野,有革命也有反革命,有政治领袖也有文化名流,还有手握兵权而叱咤风云的军人。由于暗杀而引起的社会动荡和历史转变也不算少,其中,民国初年的宋教仁遇刺案,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暗杀史上影响最大、后果最严重的一起。  以往对宋案的解读,只限于宋的政治主张和袁世凯及其属下的执政意图,多从议会道路、政党政治与独裁心胸
“咸同中兴”名臣曾国藩功业与学问显赫,治家、教子也常为人称道,其家族克勤克俭、爱敬如仪,不信僧道,尊奉儒家之仁义道德。然其子辈、曾孙辈却一反家传信仰,或佛、耶同礼,或崇拜基督,是时代使然,抑或心性所向、机缘巧合,还是承续“三教同源”理路而别有新解,颇值玩味。辛亥革命那年的圣诞节,其曾孙女曾宝荪在杭州圣公会受洗,成为基督徒,这是曾氏家族的一个“异数”。时年十八岁的曾宝荪作此选择,给她日后的思想、职业
湘人周实,挑过土,拖过板车,打过铁,也出过诗集《剪影》和长诗《小石头》,散文集《写给phoebe的繁星之夜》、《无法安宁》,写过长篇人物传记《刘伯温三部曲》(天象、天命、天意)和《李白三部曲》(蜀道难、将进酒、临路歌),发表了一系列血淋淋的、或可称之为酷刑类小说集的《刀俎》和让人不安的诡异小说《性比天高》;当年主编杂志《书屋》,一时间群贤毕至,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堪与《读书》媲美的另一人文荟萃之处,
继《翁月卿书法作品集》问世以后,翁先生新近又整理出版了多年来她自己创作撰写、且绝大部分是今年春上书写的作品选集,从而给读者送来了一份厚礼——一份不可多得的审美愉悦。  翁月卿先生其人其字有三奇:  一奇是她的传奇的家世。翁先生出身于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常熟翁氏家族。她的曾祖父翁心存,是前清咸丰朝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她的祖父翁同爵任湖北巡抚,这也是翁先生一家落籍湖北的原因。她的伯祖翁同书任安徽巡
(一)    怙丧恃失伯扶孤,乳母夫盲岁岁劬;  最忆严君身后好,一乡清誉一箱书。    这是葛崇岳先生七言古风体自传诗《苦乐歌》中的一节,全诗共一百一十二行。痛失父母,本来是人世间一件最可悲伤的事,但诗作者却为自己庆幸,因为他嗣后得到了家族中慈爱的伯父以及虽然身世贫贱但同样心地仁慈的乳母的悉心扶养和照料,并没有因为父母早殁而导致慈亲般关爱的稍减,并且他还格外感谢父亲身后为他留下的一箱书籍以及流播
一    《窃听风暴》,英文为The Lives of Others,直译为《别样生活》、《别人的生活》,无疑是2006年最成功的德国电影,在素有“德国奥斯卡”之称的罗拉奖评选中,它荣获十一项提名,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等七个重要奖项,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部影片由弗洛里安·多纳斯马克导演、编剧,讲述柏林墙倒塌之前东德秘密警察大规
顾颉刚、钱穆乃民国史学界的两位大师级人物。顾颉刚以发起“古史辨”运动,创办《禹贡》等杂志而名声大噪;钱穆则以《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等书而垂世至今。关于两人间的交谊,之前已多有论述。  钱穆从中学教员一跃而为学界所知所重,实与顾颉刚有莫大的关系。当年胡适、傅斯年极力邀请顾颉刚执教于北京大学,而顾氏则以北大为“是非之地”的理由拒绝,并勉力推荐了当时已著有《先秦诸子系年》的后起之秀——钱穆,可以
二十世纪是人类战争历史的最大舞台,有史以来,所有的战争形式,所有的战争起因,所有的战争结果,所有的战争武器。在这百年中无不统统展现一番。从大刀长矛到原子弹,从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制度革命、皇权反复到边境冲突、领土纠纷、族群屠戮、资源掠夺、夺位争权、阶级斗争,从国破家亡、山河沦陷、种族灭绝、改朝换代、易帜投降到割弃领土、出让主权、归顺统一、革命成功,从地道战、游击战、阵地战、闪电战到恐怖分子的城市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