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挫折心理探究

来源 :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u0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生活在今天的中学生是最幸福的。然而,长期生活在 “蜜罐”里的的中学生,在现代社会就越容易受到伤害,更易受到挫折。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充满风险的社会,人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如升学竞争、岗位竞争、就业竞争等等,而且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面对成功,人们往往倍受激励,更加努力,而面对失败则往往垂头丧气,难以接受。因此,作为倍受关注的中学生一代,如何直面失败和挫折,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深刻思考的问题。
  
  1 挫折对于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挫折也是如此,它对于人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对于人格的积极的影响在于:由挫折引起的适度的紧张和压力,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不断调整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以更好的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人正是在与挫折的不断斗争中才变得更加成熟、更有毅力、更坚强,人格和心理的发展会更加充分、健康和完美。世界上有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化挫折的压力为动力而功成名就的。因此,挫折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历史名人、伟人、科学家在挫折中成长的实力来教育学生一定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 但是,强烈的、持续的挫折打击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则是极为不利的。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就是由于受到挫折的连续打击而又不能很好的调适而产生的。因为挫折后的个体不能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挫折影响着个体的自我意识和对环境的正确认知;影响着个体的思维活动和情绪反应;影响着个体能力的发展和抱负水平等等。如果挫折的出现过于强烈或频繁,就会使人处于一种高度的持久的紧张状态之中,最终导致大脑机能紊乱而产生心理失衡及心理疾病,甚至导致突然的自杀行为,一些高校大学生因不能承受学习、生活、就业压力而自杀就是很好的例证。
   人们常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生活中,失败放在谁身上也不会轻松的,除非他就没有准备赢。不少考试失利、失恋痛不欲生的实例实在令人胆寒,谁也不愿意面对失败,最好没有失败。然而,天又不测风云,地有旦夕祸福。认识挫折实在所难免的,挫折就象一门学科,是人生的必修课,这门课的学分的高低决定你的人生幸福和人格是否完美。
  
  2 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挫折的产生与中学生心理发展有关,也与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从心理方面来看,中学生之所以产生挫折,是与其心理特点有极大的关系。进入初中,学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于人格化的过程中。这种不平衡性特征使他们不能恰当地处理生活学习方面的问题,从而产生挫折感。
   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初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有人称为“猖狂期”、“青春骚动期”。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偏激,好走极端;热情,但易冲动;勇敢但偏于蛮干和草率。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常常感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表现出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由于生理上的变化,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带来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的发展,初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凡事有自己的见解,不轻信、不盲从,但有时固执己见,听不进良言和批评。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打击,从而产生挫折感。从学习方面说,挫折的产生与初中生的学习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应该说初中生的大部分挫折产生于学习当中。学习是中学生阶段的中心任务,学习生活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因而,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经常成为他们挫折的根源。初中生学习的挫折主要来自课业负担过重,考试成绩不理想,理想抱负难以实现。同样的成绩,例如80分,对于有的同学来说可能很满足,而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产生挫折感。
   由于每个人的基础知识的差别,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不一样,造成每个学生的成绩不同。尽管事实是这样,但是,有的学生就认为自己的成绩差就是失败,对自己就是一种不公平。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时间,别人能够学会,而我不能,从而产生失望、焦虑、苦闷。更多的情况是,由于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现实学习成绩,对自己学习中挫折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失去努力赶上的信心,造成学习中的连续受挫,形成恶性循环。
   可见,挫折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关键就在于当挫败来临时,你怎样去面对它。作为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在一旁开导他,鼓励他,让他迎难而上,打败挫折。针对不同的挫折,教师对症下药,告诉学生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必经的过程,让他信心十足地去打这场战役,直至胜利为止。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退出了时代舞台,必须改变传统的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构建符合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几方面的情境创设,在实现课程改革新目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提高品德修养。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教学情境; 创设; 激发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学生就业实习的调查分析,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生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和引导、顶岗实习的教育指导及社交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关键词】 中职生;就业力;思想教育;专业技能;文化基础;实习指导;社交能力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基础,也是中职学校
期刊
【摘要】   中学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探究性实验作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新知识,并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力有积极作用。本文就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现状和策略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
期刊
有人曾评价说:“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日记是灵魂的密室,日记是忠实的朋友,日记是作家的摇篮。”我们期待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当捧起自己写完的一本本日记,总掩饰不住收获后的喜悦,是人生不可小视的财富。  日记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为何不愿写日记,如何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日记质量,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一、孩子不愿写日记,我估计原因有以下几
期刊
面对当今这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我们已无法用过去所学的,教现在的学生去适应未来的世界,只靠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已无法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我们要求继承传统,更希望推陈出新。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    1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自然的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如何让思想品质课回归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呢?对此,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教学一线的探索和尝试,我认为充分利用身边的时政热点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感
期刊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不少老师经常抱怨现在学生个性太强,有时不仅不听话,甚至还会公然顶撞老师。这种“犟”劲十足的学生常常让我们老师非常头痛。他们固执任性,稍不注意就和老师、同学发生正面冲突,在班集体中造成很坏的影响。这种现象在学校虽不算普遍,但为数也不少,而且还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的日趋复杂,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话已不再是考虑老师的话是否正确,还会考虑在心理上能否接受,这就要
期刊
【摘要】   和田地区在职中小学教师中,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还不能完全使用“双语”完成教学任务。自治区提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事业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后,城镇和乡村基本普及学前“双语”教育,学前“双语”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质量和效益有明显提高。我地区双语教学基本上适应了自治区“双语”教学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使我地区“双语教学”更加活起来的肤浅认识。  【关键词】 双语教学;教师;学生;活
期刊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挥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是学校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且要做当学生的慈母。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下面我就来谈谈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1 要以身作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班主任不论在学习、生活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起到表率作
期刊
摘 要:当今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常处于“爱”的包围中。但他们并不真正懂得“爱”,更少回报“爱”。面对此现象,结合语文特点,指点学生理解“爱”、感受“爱”、学会“爱”。  关键词:爱; 语文; 学会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爱也是教育的生命,教育的灵魂。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生动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爱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所展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