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能够阅读、鉴赏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诗,包括由诗衍生出的词曲类作品,在初中教材的各册都有安排,六册教材选用的诗词曲有三四十首。这些作品,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灵,驱动学生对美的追求,起着独特的作用。在讲授诗词曲时,常要涉及“意境”这个词。学生往往一知半解的听着老师一再强调:“学习和欣赏诗词曲,最关键之处在于要能领会其中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如何在古典诗词曲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意境呢?
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诗歌的根本,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景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以,无论是教学古典诗歌,还是鉴赏、复习古典诗歌都要了解古典诗歌的这个特征。在古典诗词曲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其意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呢?
(一)走进作者,探知意境
古诗词曲的创作,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才可能探知。在教曹操的《观沧海》时,先引导学生读,从诗作表面,学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雄奇,而要深层次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则要了解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了。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和注解中略有谈及,教师还可向学生补充介绍:《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又很含蓄。学生了解了这些,诗人通过大海吞吐日月的形象表达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引导学生探知诗歌的意境,走进作者,走进其写作背景是领悟诗歌意境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抓关键词,领会意境
读任何作品,都不能把作品肢解分析。读诗词亦然。那种一句一句分析,甚至用白话解释诗词句曲方法,破坏了作品的意境美,无任何意义。领会诗词曲的意境,应该抓关键词语,由词语入手,分析作品写了哪些事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理清这些事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由此,在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而走进这幅画面所传递出的意境。如马致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会带给读者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从词语入手去细加体会。这首小令一共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却写到了十种事物,外加一个“断肠人”。在上课时,我先提醒学生注意事物前所加的修饰词语,发现修饰词的感情色彩特别浓郁,尤其是“枯”、“老”、“昏”、“古”、“瘦”、“夕”、“断肠”这几个词。是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呢?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便会七嘴八舌地用“伤感”“凄凉”“悲伤”等同类词语来形容这些词语所带给他们的感受了。能够说出这些感受,学生对这首曲就大致理解了。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修饰的事物,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用景物叠加的方式,渲染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传达出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境界里,一个“断肠人”正踽踽独行,作品所表达的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便不难理解了。
可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和深刻。
(三)把握意象,体味意境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因此,说到诗歌的意境,就不能不谈诗歌的意象,因为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或条件。
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评价的依据,是鉴赏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有象征性意象: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梅花凌冬傲雪,含有品行坚强的风骨;菊花临霜不凋,含有孤芳自赏的孤高;寒蝉的凄清,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秋风的萧瑟,含有凄清忧愁之绪等等。有比喻性意象,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如鸳鸯表示爱情,归雁表示思乡,长亭表示离别等等。还有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情具体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高亢激烈的声响:“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声响是在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的声音,如水浆的冲击声,如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声,这样的“大音”,白居易自然无法让读者听到,但它用文字描绘出视觉形象,来勾引起人的听觉联想,无形化作有形,描绘出一系列鲜明的通感性意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即使远隔千年,依然令人悚然惊心。
创造意象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准确、鲜明、生动的意象能构筑诗歌有机的整体,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因此,无论是阅读诗歌、教学诗歌、复习诗歌都要把握诗歌的意象。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词意境的关键。只要掌握了意象和意境这两把钥匙,加以疏通诗面,把握诗意,正确解读并悟透古典诗歌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四)结合体验,开拓意境
好的诗、词、曲,都言近而意远。要领会其中的意境,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达到“人我合一”的境界。例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郊游的体验,似乎词中的主体就是自己,耳边甚至还能回响着迷路时惊慌失措的尖叫声、虚惊过后的欢笑声,从而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和伙伴们一起郊游时的天真烂漫的乐趣,更能激起我们对往事的怀念。
前文谈到,学生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可以很快地用一些带抑郁色彩的词语去形容作品中描绘的境界,也正是利用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秋日黄昏之景,人所共见,自有感受;远离故土,夜色渐浓,望着人家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却不知自己今夜落于何处,此时,将自己化作作品的主体,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学生们自会答出“想家”“孤独”等类词语了。
由此看来,在教授诗词曲时,常引导学生结合人生体验,以第一人称方式,站在作者的位置,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境。
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之所以令人百读不厌,就在于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都能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因此,在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培育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时,作为一个站在语文前线的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若能从这几方面入手,应该会对学生体味意境,感悟诗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美境有所帮助。“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摸索﹑实践,相信诗意会在语文课堂上缤纷,诗情会在人生之路上绚烂!
李杰,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石在中
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王国维曾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诗歌的根本,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客观景物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以,无论是教学古典诗歌,还是鉴赏、复习古典诗歌都要了解古典诗歌的这个特征。在古典诗词曲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其意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呢?
(一)走进作者,探知意境
古诗词曲的创作,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才可能探知。在教曹操的《观沧海》时,先引导学生读,从诗作表面,学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雄奇,而要深层次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则要了解诗人写作此诗的背景了。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和注解中略有谈及,教师还可向学生补充介绍:《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又很含蓄。学生了解了这些,诗人通过大海吞吐日月的形象表达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引导学生探知诗歌的意境,走进作者,走进其写作背景是领悟诗歌意境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抓关键词,领会意境
读任何作品,都不能把作品肢解分析。读诗词亦然。那种一句一句分析,甚至用白话解释诗词句曲方法,破坏了作品的意境美,无任何意义。领会诗词曲的意境,应该抓关键词语,由词语入手,分析作品写了哪些事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理清这些事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由此,在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而走进这幅画面所传递出的意境。如马致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会带给读者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从词语入手去细加体会。这首小令一共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却写到了十种事物,外加一个“断肠人”。在上课时,我先提醒学生注意事物前所加的修饰词语,发现修饰词的感情色彩特别浓郁,尤其是“枯”、“老”、“昏”、“古”、“瘦”、“夕”、“断肠”这几个词。是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呢?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便会七嘴八舌地用“伤感”“凄凉”“悲伤”等同类词语来形容这些词语所带给他们的感受了。能够说出这些感受,学生对这首曲就大致理解了。然后再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修饰的事物,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用景物叠加的方式,渲染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传达出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境界里,一个“断肠人”正踽踽独行,作品所表达的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便不难理解了。
可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和深刻。
(三)把握意象,体味意境
诗歌的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因此,说到诗歌的意境,就不能不谈诗歌的意象,因为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或条件。
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蕴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中的“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不屈服于环境,傲然倔强,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倔强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的意象,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也是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评价的依据,是鉴赏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意象是多种多样的,有象征性意象:诗人通过象征体的运用,使思想感情具体化,引起读者深思,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如梅花凌冬傲雪,含有品行坚强的风骨;菊花临霜不凋,含有孤芳自赏的孤高;寒蝉的凄清,含有凄惨萧索之情;秋风的萧瑟,含有凄清忧愁之绪等等。有比喻性意象,它借助鲜明、生动的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从而增强诗的表达效果。如鸳鸯表示爱情,归雁表示思乡,长亭表示离别等等。还有通感性意象:即用通感形象使情具体化,从而获得一种新奇的艺术感觉。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高亢激烈的声响:“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声响是在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的声音,如水浆的冲击声,如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声,这样的“大音”,白居易自然无法让读者听到,但它用文字描绘出视觉形象,来勾引起人的听觉联想,无形化作有形,描绘出一系列鲜明的通感性意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即使远隔千年,依然令人悚然惊心。
创造意象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准确、鲜明、生动的意象能构筑诗歌有机的整体,能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因此,无论是阅读诗歌、教学诗歌、复习诗歌都要把握诗歌的意象。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词意境的关键。只要掌握了意象和意境这两把钥匙,加以疏通诗面,把握诗意,正确解读并悟透古典诗歌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四)结合体验,开拓意境
好的诗、词、曲,都言近而意远。要领会其中的意境,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达到“人我合一”的境界。例如,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郊游的体验,似乎词中的主体就是自己,耳边甚至还能回响着迷路时惊慌失措的尖叫声、虚惊过后的欢笑声,从而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和伙伴们一起郊游时的天真烂漫的乐趣,更能激起我们对往事的怀念。
前文谈到,学生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可以很快地用一些带抑郁色彩的词语去形容作品中描绘的境界,也正是利用了自己的人生体验。秋日黄昏之景,人所共见,自有感受;远离故土,夜色渐浓,望着人家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却不知自己今夜落于何处,此时,将自己化作作品的主体,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学生们自会答出“想家”“孤独”等类词语了。
由此看来,在教授诗词曲时,常引导学生结合人生体验,以第一人称方式,站在作者的位置,设身处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境。
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之所以令人百读不厌,就在于其言外之意,味外之旨,都能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因此,在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培育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时,作为一个站在语文前线的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若能从这几方面入手,应该会对学生体味意境,感悟诗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美境有所帮助。“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摸索﹑实践,相信诗意会在语文课堂上缤纷,诗情会在人生之路上绚烂!
李杰,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石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