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储备功能及其在近期预后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状况及其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发病72 h内收治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单侧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试验组)106例,NIHSS评分中位数(四分位数)为4(2,5)分。并按照头颅DWI结果将试验组划分为病灶侧106例,非病灶侧106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CO2吸入试验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脑血流速度变化率(CBFV)及搏动指数变化率,以CBFV≥10%为脑血流储备正常,<10%为脑血流储备受损,并比较试验组病灶侧、试验组非病灶侧、对照组3组间的CBFV及搏动指数变化率的差异。应用头颅MRA检测试验组Willis环评估脑结构储备功能并进行分型。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糖尿病、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吸烟及饮酒史等对脑血流储备的影响,并对NIHSS评分、梗死部位及体积与CVR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组均采用药物治疗,3个月后随访并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估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HDL、LDL、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脑血流储备是否正常、NIHSS评分、脑结构储备、梗死部位、年龄等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病灶侧CBFV增加率为5.94% (2.18%,10.49%),搏动指数增加率为10.77% (2.21%, 22.62%),二者均低于对照组[CBFV增加率:11.54% (5.01%,17.96%) ,Z=2.547,P<0.05;搏动指数增加率:48.36% (33.93%,64.51%),Z=6.604,P<0.01]。有无糖尿病史在脑血流储备正常组和受损组中的分布不同,分别为2/14和43.48%(4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5)。试验组脑结构储备分别与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和0.238(P<0.05)。脑血流储备正常组较受损组预后良好,其CBFV正常患者的比例为18.84%(13/69),预后良好但CBFV下降的患者的比例为81.16%(56/69),预后不良但CBFV正常患者的比例为2.70%(1/37),预后不良且CBFV下降的患者的比例为97.30%(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5,P<0.05)。脑结构储备分组中Ⅰ、Ⅲ型患者预后良好占比分别为37.68%(26/69)、5.80%(4/69),Ⅱ型、Ⅳ型预后良好占比分别为43.48(30/69)、13.04(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年龄及脑结构储备是试验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脑血流储备正常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

结论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CVR显著降低,CVR可作为患者3个月预后的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睡眠障碍的特征及多导睡眠图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8月确诊的13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多导睡眠监测、脑脊液、自身免疫抗体等检查的特点。结果13例患者血清和(或)脑脊液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呈阳性,确诊为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其临床表现均符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形态和部位对IMRT肺部剂量学参数的影响,为制订IMRT计划时限定肺剂量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6年行根治性IMRT的NSCLC共208例,按肿瘤形态、部位分为纵条形组(127例)和横条形组(81例)、上肺组(103例)和下肺组(105例),分别采用回归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其对常见肺剂量体积参数(V5、V20、MLD、AVS5、AVS
目的评价磁共振定量测量对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年1—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就诊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进行中脑磁共振定量测量,包括中脑短轴宽度(MW)、中脑短轴/脑桥短轴(M/P)、磁共振帕金森指数(MRPI)。比较上述指标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经典型(PSP-RS)、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3组之间的差异,并比较诊断效能。结果入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卒中类型,具有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近1/3的脑出血患者在早期可出现血肿扩大,与预后直接相关。因此早期预测血肿扩大对于进一步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预测血肿扩大的影像学征象越来越多,如CTA点征、CTA泄露征、CT脑灌注动态点征等。但非增强CT(NCCT)作为脑出血诊断的"金标准",应用极为广泛。现发现的NCCT征象有漩涡征、混杂征、黑洞征、血肿内低密度、岛征及卫星征。
重视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临床转化有助于确立标准化的失眠诊疗实践,后者是针对失眠实施精准处置的关键所在。建议在失眠诊疗的临床实践中重视以下问题:第一,避免短期失眠转化为慢性失眠;第二,首选心理治疗或将其作为综合治疗方案中的主要方法;第三,遵循指南建议实施药物治疗;第四,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目的比较不同认知水平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探索其脑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的55例ALS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者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进行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及DTI扫描。按照其认知功能,ALS患者被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27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ALS(ALS-Cn)、17例ALS伴认知损害(ALS-Ci)及11例ALS合
新型布尼亚病毒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可导致以发热、血小板减少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新型RNA病毒,以蜱为主要传播媒介。我们报道了1例经二代基因测序确诊的新型布尼亚病毒脑炎,临床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抽搐等,伴血小板明显降低及酶学指标显著升高,经积极地抗病毒联合对症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本文旨在提示,在流行季节里,当发现以发热、意识障碍、抽搐等临床表现起病,且合并血小板明显减少者,需考虑到新型布尼亚病毒相
离子通道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与很多原发性癫痫的发病高度相关。至今研究发现977个基因与癫痫相关,其中60个是离子通道基因。主要包括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基因:钠离子通道(SCA1A、SCN1B、SCN2A等)、钾离子通道(KCNA2、KCNC1、KCNT1、KCNQ2、KCNQ3等)、氯离子通道(CLCN2等)及钙离子通道(CACNA1H、CA
已有的证据表明腺苷系统通过抑制促觉醒系统和兴奋促睡眠系统的协同作用而调节睡眠。药理学及遗传学的手段改变腺苷水平、腺苷受体活性均能影响睡眠时间及结构。但是,有关腺苷系统在睡眠障碍患者中是否有改变的研究尚少。为了唤起对腺苷系统的临床睡眠研究的关注,我们就腺苷的一般情况(产生、代谢、外周分布及昼夜节律性)、对睡眠的调节及其机制、腺苷受体对睡眠调节作用的差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文末展望了腺苷系统作为临床
为了筛查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一遗传家系致病基因突变位置及分析其临床表型,笔者用Illumina Miseq测序对NF1一家系的先证者进行了目标区域捕获及分析,寻找可疑突变位点,并行家系成员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了2个罕见变异,除KIF1B基因c.C3649T杂合错义变异(KIF1B: p.P1217S het)外,还发现了NF1基因(NM_000267.3)外显子41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