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0-04-30
  [作者简介]龙剑梅(1965-),女,湖南涟源人,博士生,湖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接受与传播研究、课堂传播研究。
  
  [摘 要]对话作为适应现代大学课堂传播规律的新型教学形态,对大学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策略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以对话为中介,不断将文本知识信息转化、生成为学生的能力,在主体与文本的对话运动中有效实现文本价值的“现代”转换,实现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二是构建主体之间对话的情境,确保主体之间话语权的平等,从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 对话策略;大学课堂教学;中国古代文学;主体;文本
  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0)04-0056-04
  
  一、对话策略对大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
  
  大学课堂教学主要依赖话语这一传播媒介得以实现,话语是教师表达思想和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对话作为适应大学课堂传播规律的新型教学形态,重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师生协作的和谐性,在活泼开放、自由灵动的课堂意义空间与话语氛围中实现学生、教师与教学文本之间的互动与建构,不断生成新的话语信息,实现课堂话语的增值,形成课堂教学的信息互流与话语体系。“教学的本质是思维的对话,是教师、学生基于课程的思维对话” 。“经由思维对话,学生得以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知识得以转化为智慧,积极的情感体验得以生发,基本的道德素养得以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得以逐步实现”[1]。大学课堂教学的对话既有深层的,也有显在的,思维对话是一种深层的精神交往与心与心的默契,而当其表现为有声语言时,则在师生平等与自由的话语活动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益。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中,应有宏观的如文学史规律、文体研究视角的观照,也应有微观的作家作品的细研微察,并注意宏观与微观的交融并进,从而既帮助学生形成大气浑厚的思维风格,又使学生对知识有很好的经纬缜密的掌握” [2],其丰富的蕴涵、文本的多义和理解的不确定性等,使其课堂教学具有复杂性,远非教师主导课堂就能圆满完成,而应有师生充分而灵活的互动,因此引进对话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呼唤。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是经过时代淘洗和读者选择之后的文化精品,饱含丰富的社会、人生底蕴,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生成性还是生命个体的体验性,都无法脱离课堂内的多维对话与沟通而单独实现。正是在对话中,学生不断达成动态的逐步递进的学习目标,既以此实现自身的学习价值,也是能力培养的生成过程。
  (2)改变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从学科发展看,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里最为典型的传统学科和基础学科,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以知识的获取为目标,互动性和参与性不够,缺少质疑精神、批判意识和时代感。传统意义上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乏味,正在于作为生命个体的学生参与度不够,对各种课堂因素特别是文本内容缺乏适当而有力的激活,没有生动的知识信息传播过程作为支撑。
  (3)优化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新路径。“对话教学是在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对话,在经验共享、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引进对话教学策略,确立共同的目标和话题,平等参与,真诚交流,充分调动各种课堂传播因素,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从而“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通过教师、学生、书本之间的对话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 [3],提升审美体验,生成文化感悟,促进知识建构的逐步完善和学生人格精神的不断提升。
  
  二、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作为生命个体的师生与静态的古代文学文本之间必然会发生不同联系,通过阅读、阐释、传受等活动进行对话,以生动的情感激活教学内容,生成具有现代意义的信息链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课堂活动主体与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意识、文本内在美质之间的对话,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是作为知识接受者的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读者与历代鉴赏者、阐释者、评论者的对话。作品的意义世界和审美内质随课堂话语空间的延伸而不断拓展与完善,在动态的话语生成中形成某一作品的接受史。因此,大学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进入与文本的对话活动之中。
  (1)以对话为中介,不断将文本知识信息转化、生成为学生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所选讲的名家名作,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和无以穷尽的阐释价值,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典型文本,是渗入青少年心灵深处、勃发其生命潜质的养料;其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和生成系统,把文本的知识信息转化为学生的能力,需经历一个质的提升过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消费语境下,任何经典均无理解的终极,只有在接受和阐释中永恒延续,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与再创造中不断去除其意义遮蔽,敞开审美之境,生成新的活性因子,从而实现文学的传播价值,动态延续文学阅读史的构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就是对文学经典价值的激活,是生命主体在吸纳文学审美信息、接受其人性熏陶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观照文化心理,锻铸精神品格,锤炼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文化厚重感的思维方式,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强化民族认同与自信,实现文化价值和创新精神的提升。如,中国古代文学蕴涵以仁义礼智信为重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精神意旨,学生在学习、吸纳后,经过心理感悟和品味、生活践履和创新,就可融入到自我道德体系与价值观念之中,内化为实际的能力素养。这就是对话教学的创造性品质所在,“意味着教学从传递知识到生成知识的转换,体现了教学的创造性追求” [4]。因此,大学课堂对话,通过影响人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与时代对接和生活的交互转换中,既延续、传递文本的精神意旨,又对之进行改造、创新,在代代相承的文化互生系统中生成新的文化基因和生命潜能,在历史价值与当下形态的不断延续中转化为一种人生体验和精神涵养,构建价值观念,提升人格境界,完善自我品性。
  (2)在主体与文本的对话运动中,有效实现文本价值的“现代”转换。一方面,大学课堂教学并不在于对既有知识的把握,而是以之为思维活动的立足点,将文本信息予以现代意义上的延伸和拓展,并紧密结合相关的社会知识、文史背景、生活体验、个人感悟、人生思索等,引导学生主动介入文本,拷问古代文学在现代媒介、文化消费浪潮与日盛的读者浅阅读现象冲击下的存在状态,探究古代文学对现代创新型复合人才成长的作用,把握古代文学对写作能力提高的启示,对其在新的文化背景与时代条件下的发展特点作出新的评价与品鉴。如此,学生的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和认知水平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形成内外兼容的新的意义空间,实现古代文学作品价值与意义的现代转换。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进一步延伸,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其价值理念及其意义的终极性追问,在古今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文本意义。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自身状态予以思考,对照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所体现出的价值理念,观照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状态与人生追求,实现课堂传播更深层次的意义——从话语表层结构及其意义阐释到文本深层意蕴旨归的终极性追问,从教育教学话语的传播到人生价值取向与生命意义的渗透和相互影响。这就是由大学课堂传播所表征出的深层对话。 
  (3)正确把握和消除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信息阻隔。中国古代文学文本既是固定的知识信息载体,也是开放的存在;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文本的接触都需要一个过程,往往存在一定的信息阻隔。教师因其长期的知识贮备和教学准备,与文本的对话具有先在优越性,阻隔会缩小到最低程度,而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时往往存在疑惑和不解,阻隔不可避免,特别是教师对文本内容的处理及课堂教学状态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质量。这种阻隔的消除,教师起着关键的导引作用,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接受层次,了解其需求与兴趣,从而对文本所呈现知识信息的难易程度合理布局,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在学生正常的接受能力下,课堂传受的知识,其难易应是以合理的比例分层次的……教学中暂时的‘接受隔阂’恰留给学生日后更多的反思收获”。可以说,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话语阻隔,一方面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不断迈向新的知识高点、提升自我的平台,另一方面则可能导致其丧失信心和动力,教师应及时把握并尽力消除,将其降低到学生可承受的程度。
  
   三、主体之间的对话
  
  主体之间的对话就是指大学课堂教学中传播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有着同样的生命发展诉求,处于平等地位,但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认知水平有全面的了解” [5],以更具传播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和对话活动的引导者,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进入对话状态,实现对于自身生命发展的自主追求。
  (1)主体之间的对话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中介,具有丰富的表意功能,在流动中形成生动的情景和意义丰富的话语场。“对话不仅是教育交往的方式,而且也是教育情境,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他们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相互交往活动,因此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 [6]。无论是有声的显在语言,还是无声的深层精神交往,师生在课堂对话中都会在语言的交汇、思想的碰撞中为特定情景所感染和同化,其间教师应充分认识其意义,主动而积极地创设教学话语情景,因为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唤醒学生的认知系统,使之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7]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师生的交流与对话通过知识生成、情感互动、心理呼应、审美形象建构等多种途径得以实现,教师通过诸如作者生平、作品解读、审美意境、创作规律、文学批评等课堂主题或专题创设话语传播情境,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对话、实现师生彼此交流的同时,更使学生清楚认识身心发展需求、知识价值取向等问题,从而“打通从现代重返古代的时光隧道”,“寻找时间两端的民族思想契合点”,“缩短当代人与古代人之间的思想距离” [8],全面发展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审美活动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真正契合课堂教学目标并使之得以实现。这种情景和氛围的创设正是通过对话得以完成的,教师借以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并不断深入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领悟。教学传播过程中课堂内部的对话性,始终在文本、师生主体之间等多维平台开展,既应突出教师作为“传播者”的主导与引导作用,又要激发和发挥学生作为接受者的质疑和批判意识,使学生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直面问题和探究知识的勇气,具有将文学现象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批判思考能力,实现个体的最大化成长。
  (2)主体之间的话语权是平等的。“课堂上对话的话权主要表现为掌控权、移交权、获取权” [9]。对于师生双方而言,各种权利都是平等的,其中话语权的主控者是教师,话语的展开方式、话语权的流动、话语时间的把握等,整体上都由教师安排。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话语机会的拥有,合理布局课堂话语;学生则应有话语自信,主动与教师交流,并形成课堂活跃而有序的话语场。“平等”本身就是对话精神的内涵[10], 教师不能有话语霸权,对学生的发言特别是一些质疑予以忽视、漠视甚至压制。至于话语权如何在学生中有序流动并达到传播的目的,如何引导学生的话语表达并合理设置话题、合理安排时间等,都有赖于教师的艺术化处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言文特点、内容理解的难度、时代与社会背景的差异等原因,在学生的话语表达中,可能存在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缺乏自信而产生胆怯,急于表达而情绪激动,问题尖锐而形成交锋,偏离主题而导致冷场,过于自我表现而难得认同等,均应由教师予以适当把握,以话语为主线对课堂整体情绪与场景进行有效调控,在话语权的流动与话语的交锋变化中形成课堂传播场。学生拥有话语机会,教师调控话语传播场域,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活力。同时,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由教师与学生双方特有的角色定位和课程特性所决定,教师在话语表达和内容选定上有先在的框架,学生往往将教师的话语当成指挥棒和展开思路的线索,跟随教师的话语进行联想和想象,其对话语权的把握一般在教师之后,有时还是由教师有计划予以安排的。但教师的主导性话语必须是聚合性的,能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形成聚合力,将其思路大体扭结在一条主线上,使其分散的思绪具有相对的集中性,沿着教师的思维主线进行辐射和展开,在聚合中实现平等。这样,既能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和思维总纲,同时又能沿着主线形成思维张力,因为“对话是持续的,没有终点的,对话的过程是开放的、动态的。对话教学就是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来创造新意义,生成新意义”[11]。没有话语的平等,“对话”教学就无从谈起。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正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共同推动下,在历史时空与现实立场的交汇中,在古代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与创造中,生命主体超越自我,提升能力,实现学习目标。因而,话语权的平等实际上是大学课堂教学中人格精神的平等。
  
  [参考文献]
  [1] 徐建敏. 教学的本质是思维对话[J]. 中国教育学刊,2009(6):42-43.
  [2] 潘晓彦. 课堂教学效果应具有生命意义——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58-159.
  [3] 张豪锋,王小梅.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设计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0(2):46-50.
  [4] 陈庆晓. 论对话教学内涵、基本类型及特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155-156.
  [5] 许瑞. 对话教学的结构元素[J]. 广东教育,2003(9):20.
  [6] 金生鈜. 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0.
  [7] 霍雅娟. 论信息时代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 教育与职业,2009(26):129-130.
  [8] 高方. 双重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78-180.
  [9] 黄伟. 教学对话中的师生话语权——来自课堂的观察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6):41-44.
  [10]童顺平. 论对话教学的课堂重构—基于对话精神的探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4-136. 
  [11]沈小碚,郑苗苗. 论对话教学的时代特征[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2-145.
  (责任编辑 黃建新)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10-04-27  [作者简介]姜国钧(1962-),男,湖南宁乡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史、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学是象牙塔的说法过时了。[p7]    基本学术价值    学术自由  2、所有形式的言论自由,都可以根据两个基本理由来判断。就个人而言,他所选择的言论和写作权力作为一种自由形式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助于丰富和激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零散。为提升大学生毕业生创业与就业能力,地方本科高校必须探索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新途径,形成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温州模式”案例研究显示,地方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应以地方多元人才目标需求为导向,把创业教育活动纳入教学主渠道,构建校企互动、校内联动的创业教育实施体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作为一所基督教大学,哈町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宗教教育,将宗教与大学教学、生活融为一体,以此培养他们对上帝的信仰。陈国海教授于2009年访问哈町大学期间,就哈町大学的宗教教育对Burks校长、James副校长和Milo主任进行了访谈。该校领导认为宗教教育和对上帝的信仰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哈町大学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良好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哲学内涵是深刻而全面的,它不只是价值观的问题,更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统一。高校在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同时,必须厘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在管理制度的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与和谐化建设等方面融人其思想内蕴,全面推动高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创新。  [关键词】“以人为本”;制度建设;法治化;制度化;和谐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学术年会于2009年12月11日至13日在株洲召开。会议围绕“高校教学方法及其改革”这一主题,取得了如下共识: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切入点;教学方法具有普适性与多样性的双重特征;健全高校教学保障体系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
期刊
[摘要]教师与哲学家具有同一性:他们的哲学思考是“我”的思考,而不是“他”的哲学思想的复述;他们的思考对象是现实问题而不是作为理解现实问题的哲学理论;他们思考的工具是与现实问题相关的生活语言而不是哲学术语。教师与哲学家的差别仅仅在于:哲学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与相应的理论成果。教师与哲学家的界限更多地是人为的,其本质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其后果是教师丧失了哲学思考的习惯与能力,阻断了教师通向哲学家
期刊
[摘要]哲学概念中的预成论,视教师角色是圣人,是教育者,是专家。于是,教师成了道德的说教者,成了科学知识与真理的奉送者,成了学生认知与人格结构的塑造者。然而,生成论则从教师角色生成的角度,对预成论视野中的教师角色概念进行现代性反思,秉承教师角色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精神存在,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观点。认为教师是认知、评价、决策与实践的生成者,与学生共享生命的资源;教师是道德、审美与信仰的生成者,与学生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发生了局部变化,主要特征是开始由高度的统一性向多样化演变,由中央高度集权向地方分权转变。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看,这些变化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和广大考生四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走向四方利益的均衡是高考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高考制度;高等教育大众化;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利益均衡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通过把握人们的媒体观、人生观、社会观与隐私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比较真实、具体地了解其隐私观的实际状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据此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大学生的隐私观念有所增强,这主要表现为对隐私及隐私权的一般性接受或认同,但在隐私的具体涵义及可能范围方面,则显得认识较为模糊,而且个体差异也比较大;虽然很多大学生的公共性意识都有提升,但与此同时,也还有不少大学生对于公
期刊
[摘要]斯滕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斯滕豪斯;课程观;研究假设;行动研究;过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