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为了让幼儿理解“摩擦力”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园开展了“哪个跑道更快”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把小汽车放在不同材质的路面上(砂纸、硬纸板、瓦楞纸、塑料板、绒布等制成的路面)滑行,感受小汽车在不同路面上的速度差异。最后根据小汽车停留的位置做相应记录,体验摩擦力的大小。
【案例描述一】欣欣先摆出砂纸制成的路面。让小汽车从滑道中滑下。小汽车沿着砂纸路面滑行了一段,停下来了。随后她更换不同材质的路面,逐个实验。只见欣欣一边操作一边念叨着:“这个快,这个慢。”然后就要结束活动了。教师走过去问:“小汽车在哪个路面上跑得最远啊?”欣欣不假思索地答道:“塑料板。”停了一下,又说:“硬纸板。”教师又问:“那为什么同样的小汽车。同样的滑道,小汽车停的位置不一样呢?”欣欣想了一会儿,答道:“因为路面不一样吧。”
【案例分析】显然,幼儿只在乎小汽车跑得快与慢,但还没明白是什么因素在“左右”小汽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停止的距离远近不同,教师预设的目标并没达到。经研讨后发现:一是操作程序过于繁杂,不同材质的路面搬来搬去,致使幼儿不能及时关注操作结果;二是缺乏有效的记录方法。幼儿不能有效地记录自己每次操作后的结果。因此,我们对活动进行了调整:1将“路面”更换为“滑道”并事先布置好不同材质的滑道。2增加记录方法:制作与滑道相同材质的小方块,小汽车停在哪个位置,就在哪个位置摆上小方块,最后根据方块的前后顺序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案例描述二】乐乐将小汽车放在塑料板滑道上,试着滑了一下,不放心,又实验了2次一3次,才取出塑料板小方块在小汽车停留处做记录。然后逐个在砂纸、瓦楞纸等滑道上进行实验。当在绒布滑道上实验时,小汽车“搁浅”在滑道上下不去,乐乐自言自语:“为什么这个下不去呢?”教师适时地问:“想想看,为什么刚才小汽车能在硬纸板滑道上开下去呢?”“哦,我知道了。因为硬纸板比较光滑,这个比较粗糙。”乐乐茅塞顿开。教师趁热打铁,问:“你知道哪个滑道摩擦力最小吗?”乐乐观察了一下自己做的记录,发现塑料方块摆在最前面。就说:“小汽车在塑料滑道上跑得最远,摩擦力就最小:这个(绒布滑道)都开不了车,摩擦力就最大。”乐乐在教师逐层引导下,得出结论:“越光滑的滑道,摩擦力越小,小汽车跑得越快。”
【案例分析】整改后的活动让幼儿直接在不同材质的滑道上进行实验,省去了更换材料这一环节,既简化了操作程序,又节省了操作时间。而运用“小方块”进行记录,则简明易懂,使幼儿能直观地根据小方块所在的不同位置做出科学的判断。
【案例反思】幼儿的科学是行动中的科学。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确保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适宜的记录方式。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对概念进行梳理。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探索的结论。但抽象及单纯文字式的记录都不适合幼儿,教师应根据具体科学活动和幼儿特点探索运用适宜的记录方式。如案例二中的记录方式。不仅利于幼儿操作。而且便于幼儿观察,从中“窥透”材料中蕴含的原理。
2适时点拨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每一位幼儿都是学习、探索的主体,教师则处于隐性指导的地位。因为幼儿年龄小,他们的科学探索活动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假如没有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帮助,则可能会失去探索真理的良机。若案例二中教师没有问乐乐“为什么刚才小汽车能在硬纸板滑道上开下去呢?”的问题,则乐乐就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且,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表象的、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将粗浅、零碎的经验组合起来,使之向高一层次提升。
3允许幼儿出错。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正确,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如:案例一中的欣欣只注意到快与慢。而对教师预设的“摩擦力”没有半点理解;案例二中的乐乐也是在实验了多次后才得出结论。遇到上述情况,教师要耐心等待,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多引导幼儿实验,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
【案例描述一】欣欣先摆出砂纸制成的路面。让小汽车从滑道中滑下。小汽车沿着砂纸路面滑行了一段,停下来了。随后她更换不同材质的路面,逐个实验。只见欣欣一边操作一边念叨着:“这个快,这个慢。”然后就要结束活动了。教师走过去问:“小汽车在哪个路面上跑得最远啊?”欣欣不假思索地答道:“塑料板。”停了一下,又说:“硬纸板。”教师又问:“那为什么同样的小汽车。同样的滑道,小汽车停的位置不一样呢?”欣欣想了一会儿,答道:“因为路面不一样吧。”
【案例分析】显然,幼儿只在乎小汽车跑得快与慢,但还没明白是什么因素在“左右”小汽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停止的距离远近不同,教师预设的目标并没达到。经研讨后发现:一是操作程序过于繁杂,不同材质的路面搬来搬去,致使幼儿不能及时关注操作结果;二是缺乏有效的记录方法。幼儿不能有效地记录自己每次操作后的结果。因此,我们对活动进行了调整:1将“路面”更换为“滑道”并事先布置好不同材质的滑道。2增加记录方法:制作与滑道相同材质的小方块,小汽车停在哪个位置,就在哪个位置摆上小方块,最后根据方块的前后顺序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案例描述二】乐乐将小汽车放在塑料板滑道上,试着滑了一下,不放心,又实验了2次一3次,才取出塑料板小方块在小汽车停留处做记录。然后逐个在砂纸、瓦楞纸等滑道上进行实验。当在绒布滑道上实验时,小汽车“搁浅”在滑道上下不去,乐乐自言自语:“为什么这个下不去呢?”教师适时地问:“想想看,为什么刚才小汽车能在硬纸板滑道上开下去呢?”“哦,我知道了。因为硬纸板比较光滑,这个比较粗糙。”乐乐茅塞顿开。教师趁热打铁,问:“你知道哪个滑道摩擦力最小吗?”乐乐观察了一下自己做的记录,发现塑料方块摆在最前面。就说:“小汽车在塑料滑道上跑得最远,摩擦力就最小:这个(绒布滑道)都开不了车,摩擦力就最大。”乐乐在教师逐层引导下,得出结论:“越光滑的滑道,摩擦力越小,小汽车跑得越快。”
【案例分析】整改后的活动让幼儿直接在不同材质的滑道上进行实验,省去了更换材料这一环节,既简化了操作程序,又节省了操作时间。而运用“小方块”进行记录,则简明易懂,使幼儿能直观地根据小方块所在的不同位置做出科学的判断。
【案例反思】幼儿的科学是行动中的科学。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确保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适宜的记录方式。科学活动中的记录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对概念进行梳理。记录获得的信息能使幼儿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把抽象的信息变成具体的图表,有助于幼儿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出探索的结论。但抽象及单纯文字式的记录都不适合幼儿,教师应根据具体科学活动和幼儿特点探索运用适宜的记录方式。如案例二中的记录方式。不仅利于幼儿操作。而且便于幼儿观察,从中“窥透”材料中蕴含的原理。
2适时点拨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每一位幼儿都是学习、探索的主体,教师则处于隐性指导的地位。因为幼儿年龄小,他们的科学探索活动经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假如没有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帮助,则可能会失去探索真理的良机。若案例二中教师没有问乐乐“为什么刚才小汽车能在硬纸板滑道上开下去呢?”的问题,则乐乐就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而且,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表象的、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将粗浅、零碎的经验组合起来,使之向高一层次提升。
3允许幼儿出错。在科学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正确,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如:案例一中的欣欣只注意到快与慢。而对教师预设的“摩擦力”没有半点理解;案例二中的乐乐也是在实验了多次后才得出结论。遇到上述情况,教师要耐心等待,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多引导幼儿实验,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