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的低调和奢华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福路夹在大名鼎鼎的淮海中路和复兴西路中间,它是那样短而窄的一条马路,这个路名在大多数人耳边刮过的时候,风力微乎其微,很多出租车司机都很茫然,而在另一部分入耳边刮过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那小一部分人,用上海切口说,是“懂经”的。因为他们了解,永福路除了历史悠久、人文环境优雅以外还有两幢美丽的西式小洋房,那就是如雷贯耳的英国和德国领事馆。
  多少年前在国门紧闭的时候,永福路是那样的寂静,不通公共汽车,也难得有其他车辆经过,住户很少。尤其是湖南路到复兴西路那一段,有全副武装的部队战士日夜站岗巡逻。那些士兵一律的年轻英俊,身材挺拔,遥遥相对,站在英、德领事馆门口,就像欧洲美男子阿波罗雕塑似的,秀美而高贵。
  后来国门打开了,很多年轻的和已经不年轻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拼命学英语,学德语,然后来到永福路244号英领馆和181号德领馆门口排队,等待一周一次与签证官面谈。排队的时候,队伍里压抑着一股紧张和兴奋的感情,但没有多少人会互相交谈,他们心里都有一些底,不愿意透露给竞争对手。他们的表情矜持,有一些高傲在里头。当手机还叫“大哥大”的时候,他们常常掏出来看一看,显摆一下,外松内紧。而手机变到玲珑精致以后,他们反倒偷偷地掏出来,走到街角压低声音说话了,外紧内松。
  永福路的原名是古神父路,路上的法国梧桐树都很有些年头,一到冬天,树干上会卷起一小块一小块的树皮,露出它坚硬古老的内在。春天到了,老树皮便又返出青绿色,上面有一个个圈圈,像哪个动物的眼睛,又像是一树干一树干的迷彩装。夏天,梧桐树冠张开它巨大的伞盖,遮蔽烈日。骑车的人,经过永福路会有一阵阴凉拂面而来,好感油然而生,就像遇见素净的二八佳人。而秋天常常是一夜之间来到的,夜闻风雨声,醒来推窗看,梧桐树干飘摇,黄叶已是一地铺满,金灿灿里带着些许的忧郁。
  说起来德国人还是古板,领事们搬去另外的地方办公了,馆还保留着,是一幢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西班牙式花园住宅,现已被列为国家优秀历史建筑。英国人就比他们决绝多了,拜拜以后就没有了影子。英国领事馆原址占地三亩,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搬走的时候花园已经破败不堪。据说一个叫汪兴政的上海第一代服装设计师走过路过被它吸走魂灵,买下来,经过三年隆重装修,改变成叫“雍福会”的高级会所。“中西合璧、冲突而和谐”是汪先生在这件大艺术品设计上的刻意追求。雍福会的主楼是典型的复古西洋建筑,但是漫步其中很多人都会以为置身一个古老传统的中国大家族的宅院。其中的装饰亦中亦西,混杂斑驳,民间摆设都是从江浙两广独具慧眼淘来的,时不时的还有佛教元素忽现。在2004年雍福会一举被评为全球最佳会所第二名。亚洲华尔街日报对它的评价是:“给你了解二三十年代上海豪门的奢华生活。”
  雍福会内有吃有喝有玩乐,可以说是上海最高级的夜生活消遣场所之一。价格处于顶端级,采取会员制,门口警备森严。一到晚上,点点蜡烛燃起,月亮似的灯在树上点亮,一道明黄一道橙红的布幔开路,高级轿车便烟似的驶来。名媛绅士如各国使领馆的大使、领事,在商界活跃的企业家、金融家、艺术家、设计师以及和这些圈子若即若离的影视明星们款款而来,而窈窕美女配大腹便便的老板也屡见不鲜。有一个妙龄少女住在贴邻,她的同学无不羡慕,献计让她每晚去轿车面前假装跌跤,好像改变命运是分分秒秒的事情。还有好笑的是,现在上海时尚界出了句流行问候语:昨天阿拉在雍福会,侬呢?
  永福路123号是上海教育出版社。进进出出的知识分子均穿着整齐、严谨,戴一副眼镜,中规中矩,这些编辑是需要牢靠一点的,因为他们负责编写小孩子的教材,下一代成才都靠他们的良心。出版社门口有个书店,每年有两次最繁荣的时候,就是中小学学期前。他们供应一种叫“教参”的东西,原本是给教师看的,而家长却要想方设法弄回家给小孩子看,早早地掌握老师教学的走向,领先一步。有一次队伍如长蛇般,有一个住在隔壁的记者新闻敏感性发作,赶快回家拿出相机去拍。结果被一群家长痛打,眼镜都掉在地上踩碎了。
  永福路复兴西路转角是一幢颇为雄伟、敦实的六层公寓,叫良友公寓。良友公寓有三个出入口,两个门牌是复兴西路,一个是永福路。良友公寓实在住过一些名人,比如著名外国文学翻译家、电影厂厂长、驾机投奔祖国的飞行元老、纺织界科学院士……有子女在国外发展的更是不在少数。良友公寓虽然上了点年纪,但是骨架端的是健朗,物业公司每年都要为它搭脚手架刷新一次,兴致之至在面西的地方绘上一幅巨大的青藤绿叶图。
  良友公寓的对面有一幢四层楼豪宅,属于解放前上海滩报业大王史量才的私宅。宽阔的前厅,明亮的中厅,玻璃屋顶天棚。外立面灰色,端庄敦厚,屋檐、窗栏欧风设计。主人旅居国外难得回家,每当宴请宾客,整幢宅院霓虹闪烁,人影憧憧。主宾穿着中式服装,有胡琴声、喝彩声传出来。年卅晚上和年初五,那个院子是永福路上鞭炮放得最酣畅的。
  过了复兴西路的永福路52号还有一幢著名建筑,是建于1932年的西班牙式建筑,高两层,有地下室。墙面为弧线形水泥拉毛粉刷,较平缓的屋顶铺设西班牙筒瓦。南立面有半圆拱券敞廊,敞廊上二层露台设有棚架,整体舒展而开敞,地中海建筑风味浓郁。上海电影厂文学部曾经设在那里,是很多文学青年的圣地。这块宝地几经易手,现在属于上海电影集团。如今,拱形门廊、铁花门楣、壁龛都修复过了,室内室外幽雅协调,原汁原味。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永福电影放映厅,时不时地会放一两场内部电影。有时候花园里热闹非凡,在开着模拟的派对,原来是近水楼台拍电影。所以你如果细心,可以在一些老上海的电影里抓到这幢房子的画面。
  永福路的街坊平和安详,常常会有一掠而过的老人让你觉得面熟,他们的脸上往往浮着些见过世面的宽容,晚饭过后,有年纪很老的夫妇挽着手臂出来散步,喁喁私语,好像美国电影《金色池塘》里的简·方达和凯瑟琳·赫本。也有贵妇或者保姆牵了爱犬出来溜达,永福路上的狗也显得十分文雅,或婀娜或懒散,款款而行,轻易不会朝行人乱吠。8点半钟的时候,暮色落下,居委会的摇铃声准时而至,煤气呀,门窗呀,大家要当心呀,一声声温软的劝告隔窗穿入,细丝般抚慰你的心灵。
  一条永福路,典雅、美丽、奢华尽在不言中。
其他文献
恋上韩剧症候群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韩剧,如同陷入热恋般无可救药。据调查显示,长长剧集,如同恋爱病菌,带来不同症候群。    冷漠级  高危人群:大多数男性,单身或从来不陪老婆女友看电视者  典型症状:谈及韩剧态度冷漠,故而得名。被问及平时看不看韩剧时,回答是不看,斩钉截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当在其面前历数一大堆经典韩剧名称时,其脸部表情茫然空洞,不知所指。    轻度级  高危人群:甚少做“沙
期刊
理由1:偶像  韩剧中的明星往往长得特别对得起观众,女主角一律温柔贤良淑德,美丽可人,男主角绝对白马王子,英俊帅气。怎么说看如此明星排场的韩剧也是一种视觉享受,人气偶像自然带来韩剧人气的节节高升。    受众1:爱上男主角  kk(女,18岁,学生)  我最喜欢元彬了,自从看了《蓝色生死恋》之后就迷他迷得不行。我还特意去买了《蓝色生死恋》的碟片来珍藏,温习无数次,每次元彬出场都可爱帅气得不得了。凡
期刊
大大喇喇的洪晃真麻烦    我并不排斥采访洪晃这类人,此辈凌驾于世态人情之上,你怎么问、怎么写,他们都会泰然处之,不会跟你过不去。我喜欢跟这类人打交道,彼此都不累,活儿也容易做。但是,洪晃“激怒”了我,我跟她的助理金英约定6月25日采访,临到采访时突然变卦,金助理说她去了上海,下周再接受我的采访。一周过后,我做好了采访准备,金助理打电话却又告诉我,洪晃还是没空接受我的采访,并向我推荐了另外一个人。
期刊
在“超女”热席卷全国之后,接踵而来的一波热潮,也是同出湖南的《大长今》。“想唱就唱,唱得漂亮”变成了乍一听,像似在唱“武大郎,武大郎,武呀大郎……”  就算人家过去是个武大郎吧,今天可是蛹化蝴蝶,成为美男子裴勇俊了。  记得在清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朝鲜使臣代表李朝皇帝到承德祝贺乾隆七十寿辰,其中有一个叫朴趾源的秀才,把他的中国见闻写了本《热河日记》的书。书中记载的中国普通农家是“虽
期刊
而莲安不属于锦上添花,亦不是雪里送炭。她是我生命中一扇门,轻轻推开,无限天地。我便知道她是等着的人。    1    我喜欢丰盛而浓烈地活。良生,也许那只是我的幻觉。  莲安17岁的时候,在广州的酒吧里以唱歌谋生。有些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做怎么样的事情,但有些人不是。对莲安来说,唱,是轻易的事情。只是用来谋生。她与男友保罗一起住在地下室里,白天他出去倒卖盗版碟片,她在阴暗闷热的地下室旅馆里睡觉,晚
期刊
彭扬,1984年出生,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大一学生。高中时起在《人民文学》《当代》《青年文学》《上海文学》《芙蓉》等杂志发表文章。曾获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大赛“少年美文大奖”,日本第九届“少年村上春树文学奖”,英国“维吉尼亚·伍尔芙”文学基金奖,首届《青年文学》“校园文学之星”文学奖等18个国内外奖项。有三部文学作品被拍成电视剧,五部文学作品被改成广播剧。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文字,受到文学大师大江健次郎
期刊
劳特累克,一直以暖昧、局外与沉溺的双重性眼睛,去观察他周围的环境——酒店、舞厅和商业招贴,他只是描绘,却从来不置评。一种正在身边展开的生活,只具有诱惑力,或是反面:拒斥力,而评议,总显苍白,有时则是表现出虚拟的强大。如果评议现实,仅仅是宣泄不满,那也许有望诞生愤怒的诗,但那种修辞很快会蜕变成假装,特别是当今这个一切都旨在表演,企图吸引别人目光的时刻。  反感于商业文明,把罪恶的源头追溯到欧洲早期工
期刊
那时候他不到二十岁,身强力壮,吃东西狼吞虎咽。有些事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关于吃,也一样——谁相信他曾一口气吃掉四十只生煎包子?  当然,更多时候,吃的享受是隐蔽的单独的。那会儿他同所有同龄人一样,身边的钱非常有限,大家凑在一起吃一顿,这种奢侈的事多半是偶一为之。他记得,每到夏天,在回家的路上,他总是忍不住要去一家小杂货店,花八分钱喝一杯散装啤酒,有时则是连喝两杯。那会儿他在一家小厂当工人,每天单调的
期刊
几乎每天他都搭乘巴士回家,尽管说起来这并不必要。年迈的父母现在仍居住在市中心一幢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旧宅里,黑漆的铁门,窗格中嵌着彩色玻璃,还有嘎吱嘎吱的楼梯总是间或作响。  他的父母身体都很健朗,所以其实并不需要每天去看他们。至于那旧房子,已经不适合继续居住和缅怀,它年久失修,车辆从街上驶过,整幢楼房就会摇晃。再说屋内墙粉剥落,光照不足,壁炉是早已封死了。  可是,无端地,他仍然喜欢坐巴士回家,
期刊
人到中年,颐影自怜;肚子渐大,越看越烦。本想戒饭,越戒越谗;实在没招,戒酒戒烟!  唉,遭罪!  3年前,我出差到承德,和大连一位大哥住在同一房间。他穿着裤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胸部以上是平的,到了小腹一带,轰然凸出,呈弧形。我问他是不是病了?他不屑地说,什么呀?我这是发福,你将来也会这样的。那时我还以青年自居。可是今天,那个混蛋的讦语竟应验了。  所以,经典中年男人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肚子不饶人,大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