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版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响应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为学生创设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建立和谐的师主关系、组织有趣的实验操作、建立多种评价方式等一系列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的方法措施,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数学课堂积极参与、放胆交流,共同探究、敢于创新,在这样新型开放的课堂中既获取了数学知识和方法,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随着教学方式的优化和新型开放的课堂的建立,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增强,学生在实践中使得数学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幅提高,从而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优化 教学教学 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 学习方式 参与 探究 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2011年版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及新课标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响应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让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情绪下学习数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为学生创设探究合作的问题情境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如七年级上册“打折销售”一课的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我创设了“小小百货商店”的情景:把学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标上价钱。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买卖商品的模拟活动,让其中的一人当售货员,其他的同学当顾客,“顾客”要把选中的商品按售货员打折后的价钱付款给“售货员”,若给的钱数不对,其他同学要指出,角色要互换。然后,我提出问题:甲乙两件商品卖出价都是60元,店主说其中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请大家通过计算回答:这笔生意中店主是盈利了还是亏本了?让各组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若是店主怎样打折正好可以盈利?有几种不同的打折方法?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打折销售这类比较难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学七年级“探索规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让学自主观察课件、摆小棒、讨论,归纳出的规律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巩固本节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活动交流就获取了数学知识和方法。
三、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在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可以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组织有趣的实验操作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盡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如,七年级教学“多彩的图形世界”一章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得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掌握得快,而且记得牢,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如七年级教材中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课,例1式子旁的文字是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运算方法,通过教师的教读,学生齐读,抽读,同桌互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述,然后在例2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摆学具,在小组内互说运算方法,进而再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对运算方法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述。从这些小细节里面,也让我深深明白了教材编写者们的编写理念,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意会与言传的必要性,通过对知识的文字语言描述,同学们看法、思维交互推进,完善了自我认识。
五、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在新型开放式的教学中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如,在七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中“有趣的七巧板”一课的教学时,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学具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图案,而每个学生所拼的图案都是被认可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在这样课堂上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同时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樂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如当某位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X氏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XXX,你真棒!”;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为强化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红旗状,一个红旗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旗子”,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同学就对他说“对对对,这面红旗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再努力。”通过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护其学习和创新的热情。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袋囊,而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我们数学教师都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和思考的机会,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每一个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的学习中,去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随着教学方式的优化,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的增强,学生在实践中使得数学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必将使数学课堂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也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 作者:王升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作者:傅道春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教学》作者:蒋春林 中学数学教育
关键词:优化 教学教学 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 学习方式 参与 探究 创新能力 课程改革
2011年版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及新课标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现代社会,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探索的精神、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比其获得有限的知识更有价值。为了适应新世纪的发展,响应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整体效率,让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情绪下学习数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为学生创设探究合作的问题情境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如七年级上册“打折销售”一课的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我创设了“小小百货商店”的情景:把学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标上价钱。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买卖商品的模拟活动,让其中的一人当售货员,其他的同学当顾客,“顾客”要把选中的商品按售货员打折后的价钱付款给“售货员”,若给的钱数不对,其他同学要指出,角色要互换。然后,我提出问题:甲乙两件商品卖出价都是60元,店主说其中一件赚了20%,另一件亏了20%,请大家通过计算回答:这笔生意中店主是盈利了还是亏本了?让各组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若是店主怎样打折正好可以盈利?有几种不同的打折方法?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打折销售这类比较难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才会更高。可见,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如,教学七年级“探索规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让学自主观察课件、摆小棒、讨论,归纳出的规律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游戏巩固本节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活动交流就获取了数学知识和方法。
三、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在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可以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组织有趣的实验操作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使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创造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盡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显而易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在探索知识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如,七年级教学“多彩的图形世界”一章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然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得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掌握得快,而且记得牢,从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如七年级教材中有理数的乘方这一节课,例1式子旁的文字是用文字语言来描述运算方法,通过教师的教读,学生齐读,抽读,同桌互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表述,然后在例2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摆学具,在小组内互说运算方法,进而再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对运算方法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述。从这些小细节里面,也让我深深明白了教材编写者们的编写理念,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意会与言传的必要性,通过对知识的文字语言描述,同学们看法、思维交互推进,完善了自我认识。
五、建立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在新型开放式的教学中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一个学生的观点都是受尊重的。如,在七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中“有趣的七巧板”一课的教学时,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学具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图案,而每个学生所拼的图案都是被认可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在这样课堂上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同时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樂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如当某位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X氏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对他说“XXX,你真棒!”;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为强化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我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红旗状,一个红旗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旗子”,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同学就对他说“对对对,这面红旗属于你。”如果答错了,就对他说“错错错,请你继续再努力。”通过这些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保护其学习和创新的热情。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袋囊,而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我们数学教师都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和思考的机会,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每一个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探索创新的学习中,去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随着教学方式的优化,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的增强,学生在实践中使得数学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必将使数学课堂效率大幅提高,同时也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的步伐。
参考文献
《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 作者:王升教育科学出版社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作者:傅道春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教学》作者:蒋春林 中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