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制作与应用新论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别
  调查报告,在各行各业实际工作中被广泛运用。新闻宣传工作也十分重视运用这种形式。它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一种分量较重的文体。如果把各种新闻文体比作十八般武艺的话,那么调查报告就是一种重武器,战斗力较强,影响也较大。它对当前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提出新鲜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真相、探讨事物发展规律为使命,在实际工作和新闻报道中被广泛运用。
  进入21世纪,人们的视野、知识、经验与20世纪相比,又有突破性的发展。各方面都在变革、在转轨,各种观念在互相撞击。整个社会变化多、矛盾多、新事物多、难题多、议论多、困惑多、设想多、未知领域多、漏洞空子多、案件多……五光十色,七嘴八舌,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我们正在做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情,只有靠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所以调查报告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发展。
  调查报告和消息、通讯同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是真人真事,思想性比较强,时间上要求迅速及时。它们的不同点是:消息主要用叙述的语言报道事件一般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等;通讯较多地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通过对具体人物、事件、状貌的刻画,给读者以感染和启迪;调查报告则是对大量事实的介绍和分析、综合,从中引出经验教训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在多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视觉化、交互式多媒体形态。2011年第95届美国普利策新闻奖14个奖项中有12个奖项的定义在原有评判标准上增加了“采取任何可使用的新闻手段,包括文字报道、视频、数据库、多媒体、互动演示或综合上述手段的任何形式”的表述。事实上,调查报告不仅在报纸上,而且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许多杂志上已被广泛应用。
  调查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从内容与作用来看,两者都必须配合形势与任务,反映实际工作与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都必须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针对性、指导性。但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也有明显的不同。
  (一)写作目的不同。调查报告要求综观全局,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报道对象进行调查,探求规律性的东西,以求指导面上的工作。而工作总结往往只着眼于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回顾以往,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题材范围不同。调查报告的题材范围比较广泛,工作、现象、问题、心态、看法等都可调查;而工作总结主要只局限于本单位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叙述人称不同。调查报告一般要求用第三人称,以客观的立场、口吻来写;工作总结则惯用第一人称,主观的因素比较突出。
  调查报告的类别,大体上有以下八种:
  (一)基本情况的调查。就某一个重要问题,对社会作全面的、深入的调查,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为党和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措施、策略作参考。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国际金融问题等等,要有全面的、系统的了解,有确切的数据、比例,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社会基本情况心中无数,若明若暗,或了解、判断错了,就不会有正确的领导工作。比如说,农民工进城生活状况调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情况调查,退休教师生活状况调查,妇女干部培养和使用状况调查,小学生学业负担状况调查,城市中产阶级现状调查,等等。有的是关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基本情况的调查。如根据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调查报告就要调查人们对此有些什么认识,社会在哪些方面存在不和谐因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什么,什么地方做得比较好,有什么新经验,等等。
  有的产业报除了在报刊上刊登本行业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前景瞻望的调查报告之外,还把基本情况的调查作为课题研究,衍生出一些影响行业发展决策的信息产品。如《中国黄金报》每年都力争出版一些涉及行业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国黄金珠宝首饰消费调查白皮书》《中国彩色宝石消费调查》《中国农村黄金消费调查》《中国黄金珠宝首饰待业人才报告》等。这些调查报告,也为报刊的深度报道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市2012年6月11日颁布的《上海市土地调查实施办法》规定:土地调查是指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的调查、监测、统计、分析的活动。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市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典型经验的调查。“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才能取得领导的主动权。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常常比新闻中报道的典型经验更细致、更完整、更有规律性的认识。其中有些是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问题,提供新鲜经验;有些则是在原有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或水平,都可以及时写成调查报告,加以推广。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能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提供具体经验和办法,政策性、指导性较强。
  (三)新生事物的调查。社会发展过程中会不断涌现出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调查报告可以比较完整、全面地总结群众实践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说明它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它的发展规律,可以促使新生事物迅速成长、普遍发展。如提倡建设社区网络管理体系,有哪个单位做得好,就可以写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在报道一个新生事物时,常常尖锐地提出一个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强烈的反响。
  (四)发展过程的调查。指某一地区、单位历史进程的调查,如厂史、乡史、村史、县史等;以及某一重要项目、重大工程、重点产品、重要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查。作者通过大量材料和有序编排,加深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历史性认识,往往问题集中,矛盾突出,对比鲜明,材料丰富,是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好材料。当然,新闻媒介发表的这一类调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是整本大套、面面俱到的流水账。   (五)揭示问题和真相的调查。有些重要的、倾向性的问题需要予以揭露,如矿难、食品安全、干部腐败、金融诈骗、中国律师犯罪调查,以及“共和国脊梁”评选黑幕的调查等,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有些群体性事件,需要把真相公之于众,以澄清混乱,引导舆论。还有一些揭露问题的调查,不适合于新闻媒介公开传播,但作为内部参考,对领导机关很有价值,其作用有时会超过公开报道。也有的调查报告,是先发内参,然后再研究如何公开报道。
  (六)求证性调查。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越来越丰富、快捷,一些不实信息也不时出现,使现代人感到困扰和无奈。一些媒体就此开展了一事一调查的采访报道,以及时澄清事实,还原真相。《人民日报》2011年开设“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栏目回应社会的新需求。9月14日发表的《豆浆机是使用工业润滑油吗?》一文,记者通过方方面面的调查采访,对豆浆机使用工业润滑油的传闻作了厘清,结论是“可能性较小”。又如2012年10月14日央视播出的《金条掺假传言调查》纠正了网上传言。这就体现了主流媒体对微博爆料的引领作用。求证,包括证实和证伪两类,均为舆论纷扰时代所必需。
  (七)对比性调查。有时,新闻媒介也发表两个单位或两件事情的对比调查,既介绍了有关的情况和经验,也揭露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因为对比鲜明,所以有说服力、有吸引力,启迪作用也大。从2011年5月17日起,《南方日报》在“南方调查”栏目,推出了《“双到”扶贫AB面》系列调查性报道,采用正反对比的独特设计,以A面报道扶贫工作的先进典型,B面则报道扶贫工作差的单位和地区,有典型、有事实、有数据,每期还配发评论。这样理性化、立体化、鲜活化的调查性报道,切中时弊,醒人耳目。所发报道的题目也体现了“新”和“实”,可感可触。如《驻村干部不驻村,扶贫难免“走过场”》《企业“举牌”赢掌声更要兑现责任》《输血扶贫不根除,脱贫难保生命力》《扶贫要花钱,更要花心思》,这样的调查点中要害、对比鲜明,要人不看也难。
  (八)舆情调查。又称民意调查或民意测验。在社会民主化、信息公开化的过程中,舆情调查是政府、机构、企业进行决策的先决条件。通过舆情调查了解公众对重要事件、重要方针政策的普遍意见和态度,对机构工作状况的评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褒贬,其目的在于把握社情民意,对工作进行决策、调整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特别是新兴媒体的普及应用,舆情调查越来越对实际工作起到重大影响和作用,成为政治、政策、经济、市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舆情调查常用设计问卷、抽样或随机选择对象、数据统计和分析等方法,获得重要的数据,定量分析成为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它特别排斥主题先行和主观臆测。
  二、调查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深入第一线,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
  调查研究,掌握充分的材料,是进行写作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文章就是发言。我们写调查报告一定要把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放在首位,大量地、详细地占有材料。目前不少新闻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走基层搞调查,有的总结出:下去了还要多走几步,多问几人,多守几天,多想几时;要忍得住艰苦,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曲折,同时不能忘了跳出来思考、分辨,以免被纷繁的人事现象所迷惑。具体地说:
  1.要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反对唯心论的先验论。调查报告的一切结论,应该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先有“框框”,后找材料印证一下,必然要犯错误。如有的记者揭露“地沟油真相”,不能凭传说和印象写调查报告,而要真正从实际出发,了解地沟油的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各地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从掏捞、粗炼、收购、深加工、批发、零售有一条什么样的地下产业链;地沟油泛滥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根治这一顽疾,等等,需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查清楚,作详细周密的调查与研究,才能动手写作。
  2.深入深入再深入,学习学习再学习。入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识蛟龙。调查研究,要有掘地三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怕磨破几层皮,跑坏几双鞋。不要浅尝辄止,手中只有一星半点材料,就急于作概括、下结论。调查研究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为了向被调查者学习,获取真情真知。不管调查者资格多老、水平多高,都不能摆臭架子,而要甘当小学生,否则人家就不买你的账。你为什么去调查?因为你不了解,不了解的人向了解的人调查,就是要向对方请教。诚则灵,傲则败。
  3.从具体问题着手进行调查。要善于把大问题化开来,化成许多小问题。笼统的大问题往往使对方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就近发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融洽气氛,再引入正题,不要一下子把人问闷。
  4.要处处做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些重要线索和材料的获得,有时看起来很偶然、很容易,实际上正是时时留心、长久思索的必然结果。如《新民晚报》的一篇调查性报道:
  小皮匠:城市生活离不开
  ——对传统城市服务业的微型调查
  现象:本市某居民新村的一个市级文明小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设施便利,小区大门口有一位皮匠师傅,皮具、雨伞、拉链都能修,一到双休日,生意格外兴隆。如今,小区大门修葺一新,皮匠原来摆摊的地方安装了地灯,皮匠只好从此处“下岗”。居民问,我们找谁去修东西?
  这是近日读者向本报反映的一个问题。记者了解发现,“皮匠下岗”在城市生活中无独有偶,作为一种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皮匠上岗”究竟难在哪里?
  调查:在市中心寻找皮匠真不容易。南京西路梅龙镇对面的小弄堂里原本有一位皮匠师傅。现在,有人说师傅上年纪了不做了,也有人说师傅搬到别处去了。经人指点,在陕西北路近延安路一个狭小弄堂里,记者终于找到了另一位皮匠师傅。隔了两三个街区,其他小区的居民居然知道“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懂手艺的皮匠师傅,足见“物以稀为贵”。
  这位徐姓师傅说,自己做皮匠手艺有几十年了,“小皮匠”虽不是什么大手艺,可人们日常生活总是离不开的。平常也听同行们说,在小区里服务,最担心的就是“影响”小区的形象,其实,皮匠们知道保持周围环境整洁,是自己继续上岗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多数人都能自觉“打扫门前雪”。他建议,如果既要环境好,又要生活方便,可以在小区里专辟一个“服务区”,服务者跟小区签好协议,责权明确,不是大家都方便了吗?徐师傅说,自己至今也没有带过徒弟,“小皮匠”手艺太小,如今的年轻一代恐怕不会把这小手艺看成一件好营生。如果带了徒弟,他可不想让徒弟们面临无处“上岗”的尴尬。   结论:现代城市的繁荣和舒适,一个标志就是市民能否享受便捷的服务。小皮匠们从事的是一种传统的服务业,皮匠的手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城市资源,皮匠也是城市的一种人力资源,怎么把这种资源配置好,跟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的确很“搭界”。(记者 姚丽萍)
  这篇微型调查就是处处做有心人、从具体问题着手进行调查的一例。讲的是城市服务业,但切入点是“小皮匠”,人们可以举一反三。
  5.要选择调查对象,分门别类。不同对象用不同的方法调查,不“一锅煮”。个别调查谈话易深入,但不能做到多人相互启发,引发更多话题,开座谈会人多议论多,可以相互启发、补充谈话内容,但有些话题在人多的场合有时不便讲;选择观点相近的三两个、四五个人一起谈,可取上述二者之长,而补二者之短。一切以不同调查要求和对象而变。调查者要有调查提纲(大纲、细目),调查哪些问题,向什么人调查,这些人的基本情况,先找谁、后找谁,哪些问题适宜于个别谈,哪些问题要开座谈会,都要心里大体有数,切不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二)占有材料的具体要求
  1.既要掌握间接材料,又要掌握第一性的直接材料。间接材料是别人的东西,其中有许多是有价值的,可以节省我们许多劳动,应当注意运用。但光靠现成的书面材料或听领导介绍是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一定要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听、去看,甚至尽可能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掌握第一性资料。常言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下基层要多走“岔路小道”,多看“后院角落”,获取真情、实话。第一性资料最生动、具体、说明问题。把间接材料和第一性资料联系起来、结合起来,对我们理解事物和表现事物大有好处。到基层、到群众中调研,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确保主动性、自主性,防止和避免“被调研”现象,即完全听任有关方面的安排,以致看不到许多真情实况。看到的都是一些光鲜亮丽的示范点、“样板间”,走不出富村、富民和所谓“大手笔”的形象工程“围城”,这样如何研究问题?
  2.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一切新鲜的经验教训都是从现实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写调查报告必须着重挖掘现实材料。但要深刻地认识事物,透彻地说明事物,还必须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了解一件事物产生、发展的历史,把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结合起来。而不管是现实材料还是历史材料,都是为了说明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经验教训。关于历史性的调查报告,自然应以历史材料为主,但也要认真调查现实情况,并考虑到现实的针对性,才能为新闻媒介所刊用。
  3.既要了解面的材料,又要了解点的材料。为了说明事物的面貌,使人们得到一个总的印象,需要有面上的材料;为了反映事物的具体情况,使人们深入了解一个问题,需要有点的材料,把点的材料和面的材料结合起来,就能互相印证,把事情讲得清清楚楚,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具有说服人的力量。
  4.既要了解正面的意见和材料,又要了解反面的意见和材料。要善于听真话。习近平同志说,听真话是一种智慧。他指出,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
  在调查过程中,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好话、坏话、正确的话、错误的话,都要耐心细致地听。当然,除了揭露性的调查之外,一般的调查都应以了解正面材料和意见为主;但反面的材料和意见,常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说明正面的东西,而且可以启发我们把问题的各个方面想得更周到、更透彻,阻止简单化和片面性。记者在调查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多方面进行考察、了解,要尖锐地注意对方是否为了迎合你的需要而向你提供某个材料。一定要善于鉴别哪些是真实材料,哪些是虚假材料。
  《人民日报》2011年5月27日发表评论文章提出,政府应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指出:
  那些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焦的热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这些体量更大的冰块,才是让冰尖浮出水面的庞大基石,也才是决定社会心态的“潜意识”、“核心层”。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
  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一些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
  媒体和记者对这种“沉没的声音”的关注、挖掘、发现和反映,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贡献。
  2012年中央电视台从国庆长假开始播放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寻常百姓的镜头,共同的问题是“你幸福吗?”,即兴回答五花八门。这个“幸福”调查原生态播出,鲜活质朴,原汁原味,不作过滤、不作概括、不作结论,让众人思考、联想,透视出真实的魅力,颇有新意。这是一种对调查报告固有模式的突破,有些题材可以一试。当然,这种稍显突兀、生硬的调查方式也不宜滥用。
  (三)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和提炼
  只有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才能挖掘出新问题,总结出新经验,引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当我们迈开双脚下去调查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客观实际是很复杂的:现象和本质,主流与支流,不那么清楚;人们对事物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既不能主观武断,又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只是罗列现象,使自己的调查“像挂了一篇猪肉账,像乡下人上街听了许多新奇故事,又像站在高山顶上观察人民城廓”。这就要求我们耐心细致地了解事情的各个侧面,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对丰富的感性材料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找出主要矛盾,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进行科学的总结,引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用来指导全局。
  1.分析要有正确的立场。对同一个事物,由于立场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所谓立场,主要是指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有一个时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或上访上诉的现象增多。有些人去调查往往从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出发,认为群众“难弄”“不顾全局”“不明真相”,甚至称老百姓是“刁民”“民风彪悍”“被一小撮人所蒙蔽所利用”,等等,而没有设身处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这样的调查就不能真正抓到问题的本质和要害,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激化矛盾,误导决策。   又如,根据“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的精神,高校要“去行政化”,要淡化官本位。记者若去高校调查,会众说纷纭。有些官员比较开明,赞成改革;有些官员则认为“行政化”有什么不好,校长书记兼个学术委员会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一元化领导,蛮有必要的嘛!或者说不当主任也可以当个委员嘛!可不少教师会说,即使不当主任,当个委员,开会时往桌旁一坐,你这个校长书记的身份仍有影响,你说了什么,其他委员很难当面反对,那所谓的“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又怎能体现?还不是你操纵吗?遇到这种情况,记者既要听取多方意见,又要站在改革的立场上,站在广大教职工的立场上,有分析、有主见,而不随波逐流。
  2.分析要有辩证的方法。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即使有了丰富的材料,也难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过去有一些调查报告,对复杂的事物不是进行辩证的分析,而是好就绝对的好,坏就绝对的坏,往往抓住一点,讲死讲绝,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结果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歪曲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反映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不但没有正确的指导性,反而变成误导。如开发区热、股票热、期货热、豪华别墅热……有的地方已经热过了头,传媒还在那里推波助澜唱赞歌,这就是一种偏颇,“一窝蜂”。热中还需有冷,讲一分为二,讲辩证法,才真正有益于实际工作。我们当然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对矛盾的双方同时强调,等量齐观,平分秋色,更不能搞折衷主义。但任何时候都要注意到,既要掌握重点,又要顾及全面,这样才能避免踩“跷跷板”,当“摇头电风扇”。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14期刊登的调查报告《海南东方土地腐败情况调查》,就是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一个案件的方方面面,对事实作了详细的描绘和辩证的分析,从“商人‘私征’土地,村官代人‘买地’,国土局长‘炒地’,市长授意‘圈地’”这四个方面,揭示了海南东方土地腐败问题的利益链。如果只抓住一点或两点、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调查报告就有偏颇,就不准确。只有实事求是,全面辩证,才有准确性和说服力,也才能对实际工作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对人民群众有较大的启迪作用。
  这种调查,无疑是抓住了上自中央领导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多花一点时间,调查个一清二楚,是值得的。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有些新闻记者受社会大环境浮躁、急功近利的影响,不愿意作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习惯于抄抄摘摘或现抄现卖,这对于媒体和记者本人都是没有好处的。
  (四)对材料的恰当运用
  要鲜明地突出观点,恰当地运用材料,力争使事实和道理紧密糅合,使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
  调查报告中的结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脑子里固有的,而是在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从客观实际和实践所积累的大量材料中分析提炼出来的。所以,观点和材料之间本来就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写作时就要把这种联系反映出来。特别是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重要观点,一定要有精确的、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作根据,才能立得住。要学会用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要有明确的观点去统率材料,使观点和材料水乳交融。常用的方法有:
  1.用一个典型的事例来反映一个重要观点。有时一个重要的典型事例,胜过笼统的总结、说教。
  2.用一组排比材料从不同角度说明一下观点。这种方法,往往在一个观点需要用若干不同的典型材料,从不同的侧面来多方面加以说明时使用,可以把观点阐述得更深刻。
  3.用对比材料阐明一个观点。任何一个新事物、一项正确的政策、一项先进的经验,都是跟旧事物以及错误的政策和经验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通过典型事例的对比、数字的对比、群众语言的对比等,可把观点讲得更加鲜明突出。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的消息《南浦南原两村党支部作用不同效果不同》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实际上是一篇精练的对比性调查报告。新闻的开头是这样的:“今天上午,这个镇一条山沟两个相邻的山村同时发生了两个事件:一个是晋中首富南浦村投资800万元的炭黑生产线投产了,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南原村变卖集体最后一点家当——村党支部的办公窑洞。”这个典型的事例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坚持和放弃党的领导的不同结果。
  4.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观点。能够用具体明确的数字表达的内容,就尽量具体,不要满足于定性分析和模糊语言的表达。精确的统计数字,可以增加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为了说明事物的面貌和实质,记者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掌握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怎样才能运用好数字呢?
  (1)百分比。当几个数字汇列时,有时绝对数字庞杂繁琐,难以记忆,要点不明。如果运用百分比的方法,就会更醒目、有力;有时还能有助于记者从事物的总体上把握事实,反映量变到一定时候引起的质的变化,可以透过现象洞悉问题的本质,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有时百分比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只反映某些事物的表象,也要学会舍弃。如果是非用不可的数字和百分比,但又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的,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解读。总之,既要有百分比的概念,又不是“百分比崇拜”。
  (2)数字比较。同样内容和性质的数字,作纵的比较或横的比较,可以突出所报道的主要数字。通过比较还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互相关系和变化,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比较,可以使数字更好地“说话”。如2012年上海书展开幕前夕,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的《新媒体环境下上海市民阅读现状调查报告(2010—2011)》显示,上海市民阅读的主要方式仍是传统(纸质)阅读,“传统(纸质)阅读”的首选率达到56.69%,高出第二位的“网络阅读”24.63个百分点,有75%的被调查者认为纸质读物(包括书、报、刊)拥有最好的阅读效果。上海书展的人山人海和惊人销量,以新的事实有力地支撑了这个调查的结论。
  调查研究要防止简单的数字比较,在学会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出实质性的、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14日刊登乾羽的文章说:
  最近,有关中美物价比较的报道,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怎样的物价对比才靠谱?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比如,物价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反映负担,物价比较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收入的水平。在比较中美物价水平时不能流于表面的数字,以为数字高就是物价高,数字低就是物价低,还必须考虑到数字对应的收入水平。如此,才能算客观公正。   而且,比较的不应只是表面数字,还应该有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我的一位记者朋友前段时间刚刚去过美国,回来之后其感叹的内容,不是美国的物价有多么便宜,而是物价所反映的社会价值观——物价其实就是一根指挥棒,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呈现。为何美国涉及人工和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服务,会有那么高的价格?这体现了对人和知识的尊重。对于社会而言,最大的财富到底是什么?是人而不是工具,只有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所以涉及人工的服务须有高价。而对于社会发展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是创新而不是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让更多的资本实现增值,所以,涉及知识产权的服务和商品也会有较高的价格。这种定价完全遵循着市场的理念。
  其实,价格比较不是为了得出谁高谁低这样表面的结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了解公众的诉求,了解定价的规律。这就需要舆论引导者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比较,而不是玩数字游戏。
  (3)演化数字。对一些抽象的或难以理解的数字,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事例作比喻,或者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使之具体、浅显,具有亲切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用生动恰当的具体形象使干巴巴的数字“活”起来的方法,就叫演化数字。如写“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每秒能运算几千万或几亿次”。这样写,许多读者、听众脑子里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如果演化一下,这样写:“也就是说,几千个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运算题目,电子计算机只要几分钟或几秒钟就能完成。”这样,受众一看一听就明白了。在对数字进行演化时,要注意科学性,不因追求生动性而损害科学性。
  (4)衬托和引申。在必要时使用衬托手法,交代与数字有关的历史背景或具体条件,使之起到绿叶衬花、烘云托月的作用,使数字更具体、形象、深刻。有时,对于数字作合乎逻辑的设想、推理、引申,也能巧妙地把数字所包含的意义充分揭示出来,并增强数字的知识性、趣味性。
  (5)图表。为使数字醒目、形象,便于读者记忆和比较,常运用图表的方法来表现和说明,以生动直观打动读者。往往许多复杂的问题,列一张图表就一目了然。
  调查报告具体地用数字说明问题,就比较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调查报告中运用数字要严肃谨慎,力求做到精确无误,留有余地,力避浮夸。不要随便使用“创造历史最高纪录”“达到国际水平”“取得突破”“是一个里程碑”等说法,不要把估计和打算当作统计数字,不要孤立地运用数字。记者收集数据要警惕下面一副对联描述的情况:上联是“下级骗上级级级掺水水到渠成”,下联是“上层压下层层层加码马到成功”,横批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记者要有独立的思考和辨析。要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来运用数字说明问题,要注意数字与数字之间合乎逻辑的联系,不能互相矛盾。在一篇调查报告中,数字不宜太多。不要用那些技术性很强、一般人看不懂的数字。有些不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就不必用。有些数字,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不要以为数字一引就万事大吉了。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有一篇《农民日报》的评论,题为《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很有见地。我们平时常说的农民人均收入,市民储蓄、住房面积人均数的提高百分比,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人均”之中又是很不均的。有的一个人的增长数相当于其他10个人的总和。所以调查报告运用数字切忌简单化。此外,有些数字本身还不完全确切,应加上“近”“约”“多”“弱”“左右”等字样,不要图省事,影响数字的准确性。但这一类字眼也应尽量少用,最好一是一,二是二。至于几百、几千之类的大的概数,更不宜用。但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越具体越好,有的数字太细了反而不能准确地反映某一特定事物,就应避免。
  调查报告运用数字、图表、图示,要抓住要点、一目了然。不要太专业化、复杂化。因为调查报告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不是科学实验报告,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经济状况的专业调查和分析。
  三、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调查报告主要以事实和结论来吸引读者,不过分追求写作技巧,以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好。如中宣部新闻局课题组写的《坚持正确导向 提高引导水平——关于新闻宣传质量的调研》,在开场白之后,就分为四个部分:“新闻宣传的现状和特点”“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主要经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关于加强宏观管理,改进宣传方法,提高宣传质量的建议”。这四个部分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很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并无什么特殊的技巧(调查报告刊于1996年第3期《新闻战线》和《中国记者》)。
  调查报告写作的具体格式大体如下:
  (一)前言
  1.问题的提出。首先说明为什么要调查这一问题。
  2.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方法作必要的交代。
  3.介绍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等,点明调查的意义、影响和作用。
  (二)主体
  调查报告的主体要内容充实,材料丰富,观点鲜明,有说服力。要纲举目张,多用小标题,重要观点列于段首;要有叙有议,以叙事为主,以观点带材料,切忌罗列材料没有观点,切忌光有空论而无有力的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写出一些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在抽象的叙述之中,一旦穿插了人的活动,文章就会生动起来,给人们的印象也会深刻得多。
  主体部分的表现形式有:横式,列出几条主要观点或主要经验,然后分别以恰当的材料加以说明之;纵式,按照事实本身发生、发展、结局的顺序来记述和论述,从过程中拎出某些重要观点;纵横结合式、纵横两式互相穿插配合,以观点统率各种材料。
  (三)结语
  是作者对调查的问题作出的总的概括,点明调查的总结论,要求抓住要害,点明实质,提出方向,启示读者。结语视调查的目的而掌握重点,不必千篇一律。可以是总括全文法,可以是提出问题或建议法,可以是指明出路和方向法,也可以是自然结尾法(即不再另加一个尾巴,写完即止)。
  (四)标题
  1.直书其事题。如《××局长收受贿赂的情况调查》《××事件真相》《一个勤政廉洁的党支部》等。
  2.虚实结合题。如《当好国有资产企业的“老板”——深圳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做法》。   3.透视延伸题。如《假冒伪劣商品为何屡禁不止——××市的调查》《降价大战说明了什么?》《岂能让国有资产白白流失?》等。
  四、调查报告文本的应用如何与时俱进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既然是一种重头文章,在当今报纸版面或电视频道、网络频道相当宽裕的条件下,往往不是单独发一篇有头有尾的文章,而是配套成龙组成一组或一个版面、一档节目强力推出。如《深圳特区报》常用一个版面推出“新闻调查”专栏或专版。几篇报道既是可以联成一篇的大调查报告,又是用框线隔开、可以拆开单独成篇的小文章。图片及说明也是既可独立又可作为整个调查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被置于视觉中心地位,富有冲击力。有时整个版面或一档节目主要由视频、图片组成,文字和口播语言成为附属部分这种现代化的媒体处理方法,使调查报告化整为零,又集零为整,在版面、节目上张扬个性,增强视觉冲击力,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并能更从容地、全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一个事物、一个问题,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如前文关于调查报告的种类所述,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网络海量信息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便捷、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又被“多、杂、乱”现象搞得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信息越丰富,通往真相的道路越迷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及时发出权威、准确、观点正确的信息,引领网上舆论。于是在新闻实践中探索出一种类似调查性报道的“求证式报道”。这是调查报告的新发展、新形式。它主要是针对网上一些众人关注的信息进行调查核实、进行证实与证伪,把真相告知大众。如2011年5月,网爆全国“路桥费排行榜”舆论哗然。“中国网事”编辑以此为线索,策划组织河南、山东、浙江、广东、海南的新华社记者实地调查,独家发出《“买路钱”,万民怨:网传全国“路桥费排行榜”实地调查记》,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又如2010年底,美国一家网站传: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大片房屋空置,有可能是中国最大的“鬼城”,众皆惊疑一片。而当时河南正谋划大手笔中原经济区的开发,郑东新区正是经济区的金融中心和总部基地。上述网传在国内外负面影响极大。河南日报大河网“焦点网谈”编辑部立即组织网友提出实际事实和亲身体验,从挤公交、看亮灯、数空调等具体事实,在求证中消除网络杂音,还事实以本来面目。有的报纸如《钱江晚报》专门于2010年底开辟“真相”栏目,发表调查求证式报道,这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调查报告的新形式。它比过去传统的调查报告机动灵活,可以随时出击,引导信息时代的网络舆论。而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在运用调查报告文本上互联互动、互纠互补,最终达到媒体自纠的传播效果。
  五、调查报告制作和应用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架子太大,篇幅太长。有的是调查的目的性不够具体、明确,题目定得很大,看不出要害和关键在哪里。有的是过多地在调查报告中叙述一般性的工作过程与做法,针对性不强。
  有的人觉得调查报告这种形式都是大型的报道,不明确写调查报告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可以大、中、小型兼收并蓄,而不必都是长长的一大篇。也可以把大问题化开来,作调查系列报告,而不必都是一锤子买卖。
  (二)开掘不深,缺少见解。调查报告既然是媒体传播中的重武器,就必须重在内容上开掘深广,见解独到。但在实践中由于调查不深入或只调查而不注意分析研究,抓到一些浮皮潦草的材料就凑合成篇,报告停留在表面现象和现成结论上,没有着力挖掘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所以提不出新颖独到的见解,对读者启发不大。
  有的调查报告照搬基层单位的工作总结、情况简报,没有立足全局,吃透材料,提炼出有深刻指导作用和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思想或经验。一句话,没有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只是一般性的情况报告。
  (三)简单片面,违反政策。由于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没有对问题的各个方面作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致使有些结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有时在政策思想上,有时在对比材料的运用上,出现简单片面、违反政策的现象。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宣传意图出发来写调查报告,而忽视实事求是、一分为二,以及一种倾向可能掩盖另一种倾向的问题。这样,就必然会损害调查报告的科学性。
  (四)注重揭露,忽视建设。调查报告中,相当一部分是揭露问题的,这肯定有其必要性,从权力的腐败到社会道德的滑坡,不揭露则危害无穷。但揭露丑闻、报道真相,不只是为了解气泄愤,而是为了重建公平、法治、和谐的社会,所以调查报告要重在以理性、建设性的视角观察社会,厘清问题,着眼未来,探索前进的方向、道路和办法。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商务传播学》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52001)
  (吕继红为上海商学院教授;周胜林为复旦大学教授)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育是师范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要在尊重舞蹈艺术规律和舞蹈艺术创造性的前提下,改革学前专业舞蹈教育的培养模式,建立符合学前专业特点的教材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说法简单,做法也简单,就是学生在课堂1/3时间内学完教材,其余2/3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语文主题学习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1+X”.rn
期刊
主题发言rn进入中年级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习作时头脑空空荡荡,虽绞尽脑汁却始终落笔无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必要的习作素材,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学生并非从情感上乐
期刊
传统的课堂,信息的传递往往是以单向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则被动接收,渐渐变成了“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如今有了“雨
期刊
钱海源这人,不怕得罪人!他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画,就画。他一直以为,这是应该而必要的。这好,没有空洞,没有虚伪。前几年,他因为生病身体不好,连走路都很艰难,那时候,文章
[教材思考]rn《全神贯注》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明确目标,不懈追求”,单元选取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教师授
期刊
一、新教材rn“天地人,你我他”.部编新教材开篇第一课《天地人》简约到只有六字,着实让人耳目一新.rn二、新教法rn怎样穿新鞋,走新路,即利用新教材,上出新教法,创课打响了第
期刊
灵动美艺轩:2004年9月在长沙成立以来,一直深受客户的信赖与好评,店内艺术品种繁多、规格齐全、风格各异,能满足各种阶层客户的需要。为画廊、宾馆、大厦、酒楼公司及个人爱
语文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热火朝天的学习场景、纷繁复杂的学习流程.然而,却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因此得到了有效提升?我们认为,纷繁复杂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思路清晰
期刊
一、概述桔梗为常用中药之一,在我省野生分布很多,但药用量大,目前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急需发展种植。几年来我省的安达、海林等地和黑龙江中医学院在药圃种植都生长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