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冬至话各地饮食文化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到,饺子俏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吃馄饨
  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据《燕京岁时记》载:“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京师人家多食馄饨。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一天吃馄饨的风俗。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
  吃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菜包
  菜包则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篙等物,揉合做成栖,做成半月形,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是自古以来祭冬的祭物,古人叫做环饼(晋代时叫做寒具)。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仔”(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并且享用“冬至圆”,吃了“冬至圆”,带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在从前,祭拜之后还以“冬至圆”粘在门户、器具上,称为“饷耗”。
  吃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其他文献
近日,我来到阿城区松峰山镇三清屯,由在此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户张云亭带领,走进海拔800余米的老母顶子山。从山脚下向上爬了半小时左右,依老张指引在茂密松林里发现了一尊“石人”,身长近2米,头颅缺失,虽然长满青苔但雕刻轮廓仍十分清晰,身着朝服、怀抱笏板,具有典型的古代文臣造型。距此不远,还有另一尊石人、一尊石羊和两处龟趺。龟趺石碑不知去向,龟首也遭到损坏,但其四爪和背甲仍清晰可辨。  在上山途中发现,山
期刊
丰都县一个残疾老农民,只有初中文凭,潜心研究35年,却破解了几何学中2400多年来未曾破解的难题。  “按照他的理论,好像破了千古之谜”  近日,我随丰都县中学资深高中数学教师刘华一起,来到了丰都县高家镇文昌路柿子梯道12号“海峰”的住所。一位穿着旧解放鞋的老农倚在门口,他就是“海峰”——今年已经62岁的残疾农民李亚明。  李亚明的家是移民后的还建房,仍保持着“清水房”的样子。在他妻子的卧室里,有
期刊
江苏常熟支塘镇蒋巷村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农村人性化养老的范例,全村95%老人免费入住村老年公寓。  蒋巷村依托“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方针,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集中居住过渡,传统的居家养老向集中照料过渡。2003年,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分期建造了6幢150套老年公寓房。老年公寓与集中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由村统一配备家具、空调、通讯、厨卫等设施。同时为丰富老人的精神文
期刊
糖果,在现在的生活中,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吃食了。然而,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可是小孩的宝贝,哭鼻子、闹情绪等等都用这个来哄诱,尤其是像我这样穷户人家的孩子来说那就是最大奢望了。在那个年代,糖果是很贵的,我们当时叫它“洋糖”,一角钱十个,而那时一个学期的学杂费才五角钱,书本费等加起来总共不到三元钱,哪有余钱买“洋糖”吃啊。记得我上小学时候,为了解决铅笔、橡皮、墨块、毛笔、作业本
期刊
偷柴禾,现在的人们咋听起来都很不理解,那东西到处都是,还用去偷吗?但是,在那困难的年代,什么都是紧缺的,柴禾也在之列。  那是发生在1976年我初中毕业前的事情。记得是在冬天下过大雪的一个夜晚,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雪,没过了脚腕。那晚学校9点30分散了晚自习,部分同学因家远,或者住在学校的破窑洞,或者就近在学校周围的农户家里几人合租一个窑洞住学,我家邻居的一个窑洞就正好被与我同班的三名同学合租了。
期刊
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  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  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  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  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
期刊
近日,一名年过八旬的东莞老人因为连遭3辆公交车拒载,一怒之下抓起砖头砸向公交车车窗,当街逼停公交车。据了解,其实不少老人均遇到被公交车拒载的经历,导致跌倒、受伤等情况时有发生。  事件回放  遭拒载 八旬老人怒砸公交车  8月21日9时多,东莞大朗的彭老伯喝完早茶准备坐公交车回家。在大朗旺富市场门口等了两辆公交车未停后,他拿起砖块砸向了第三辆拒载的公交车。事后,当地警方介入调解。公交公司表示,不追
期刊
结交李高德华夫妇是我来墨西哥当记者的一大收获。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我见过的世上最好的夫妇。与他们交往的感受,我只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沁人心脾”。因此,我一直有一种冲动,总想把他们的故事告诉给更多的人。  完美的跨国婚姻   现年65岁的李高德华(以下简称李高)是墨西哥很有名望的华裔核物理学家,曾担任该国物理协会主席。他的夫人是美国人,中文名字叫李若丝。两人是上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期刊
人到中年,性沉情淀。今观夕照,感慨万千。忆前事,自是苦乐各半。抬眼望,顿感夕阳无限。四十六载春秋度,成此篇。    生自平门,动荡季,红云漫卷。喜文武,恰逢年少,毛篇京板。初一离家学业苦,戊辰回娶姻缘叹。卅五秋,夫舍业中殂,为儿唤。  人不惑,居两苑,劳燕累,无言恋。雏燕方离巢,语屏抒愿。沉意不知心色旧,放情更喜秋容艳。凝神问,丰韵掩新纹,凭何看?     作者简介:  李爽:我是蓝,女儿是青——
期刊
有这样一群人,相识于网络,结识于文学,因共同的爱好在网络中、现实里吟诗赋文,甚至于一展歌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集速家园【诗情雅趣】。这里是他们的阵地、是他们的舞台。在这里,展现他、展现你、展现自我的风采。    初冬的一个傍晚,夜幕渐渐的垂下,我吃罢晚饭,沿着熟悉的路线,借着路旁的灯光,径直走向朝阳公园。  进入秋季,晚上没有坚持出来。此时来到公园,感觉这里冷清了很多,已没有了往日的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