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通过从学生的就业入手,确定服装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的目标入手,设计服装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发展入手,评价服装专业课的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使中职服装课教学更有效,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服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多年的服装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传统的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学的服装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为此,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设计,让服装专业课教学变得更有效,使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能更快地适应市场。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从学生的就业入手,确定服装专业课的教学目标
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专业、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
技能等不同层次的目标。新世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导向,该教学导向则是建立在“以能力为本位”理念基础上的。
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初、中级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我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的农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建立的美术基础差,审美意识弱,也就很少有机会去从事对美术基础有较高要求的服装款式设计工作。服装专业毕业生中,90﹪的学生选择了做一名流水操作工,除此之外的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主要还有服装打板、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板放码、跟单、质检、服装产品生产流水线的组织与技术管理等。基于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能力要求,结合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和服装材料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服装工艺和服装结构确定为教学的总体目标。
同时,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甚至首先被考察的是非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做人,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二、从教学的目标入手,设计服装专业课的教学过程
中职服装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教学过程是为学生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的要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中职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学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差,信心不足,在学习上自觉性低,依赖性强,学习无计划,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制力。其实,中职学生在智力方面与普高学生不会存在太大的区别,只是在实际知识中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生困难,有的甚至丧失信心。如果我们教师能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及时发现并珍惜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相信这些特长和潜力能够被开发,真诚地欢迎基础、背景、个性、志趣相异的中职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那学生对服装专业课的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2.整合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把握教学内容与就业应用的联系;其次,要分析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更新补充合适的专业知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装美术设计、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要改变服装专业课教学孤立随意、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必须相互结合起来同步进行教学。例如,新生刚开始在款式图的绘画教学时,同步进行的是女裙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教学重点就放在女裙比例、外形、分割、腰省的表现上。服装专业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训模块更是将服装设计、服装制板、服装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极大地克服了服装专业课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教学更有效。
3.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获得良好学习成果的前提是学习者愿意接受和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和帮助,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感觉和兴趣。
(1)实施成功教学法,增强学生信心
做中职学校的服装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过急,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起步“浅,慢,少”,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大大增强了学习服装的兴趣。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慢慢地入门会做一些简单的服装,逐步培养起了他们对服装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2)实施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在中职服装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服装专业知识枯燥,同时,传统的教学手段落后、方式陈旧,技能训练目标僵化,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现在有了“多媒体”这个教学的得力助手,难题便迎刃而解。例如,在服装设计课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要介绍许多服装款式,却找不到很多的实物进行演示。于是,学生会觉得服装设计课就是讲理论,因此缺乏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差些。为此,我们把要讲述的服装设计图在电脑中设计出来,并在电脑中呈现出模拟的效果图,学生通过电脑呈现的模拟效果图就可以理解服装设计的要领;在结构制图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结构图存储在计算机中,即调即用,从而实现制图课之间的顺畅衔接,学生可在计算机上完成服装结构图的绘制,使电脑制图代替手工制图,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制图质量;在缝制工艺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制作各类服装制作工艺的模拟动画,教师反复演示,学生可边看演示边做,反复比较,逐渐领会制作要领,这样教师可抽出时间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在服装CAD课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服装CAD软件系统学习服装款式设计、样片设计、放码、排料和工艺单设计,并把这些技能融为一体,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CAD操作能力。多媒体技术与服装专业教学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适应与时俱进、飞速发展的社会,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从学生的发展入手,评价服装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模拟应用练习,也有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美术设计、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等综合训练的考察。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总之,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视听并举,去感染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利用实验工场实践的机会,在综合能力培养中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真正成为服装行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君达.学生的学习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
[关键词]中职服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多年的服装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传统的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思维无法得到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学的服装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磨合。为此,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设计,让服装专业课教学变得更有效,使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能更快地适应市场。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从学生的就业入手,确定服装专业课的教学目标
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专业、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
技能等不同层次的目标。新世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导向,该教学导向则是建立在“以能力为本位”理念基础上的。
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在服装企业从事服装款式与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裁剪、整烫、等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初、中级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我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的农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建立的美术基础差,审美意识弱,也就很少有机会去从事对美术基础有较高要求的服装款式设计工作。服装专业毕业生中,90﹪的学生选择了做一名流水操作工,除此之外的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主要还有服装打板、服装裁剪、样衣制作、CAD制板放码、跟单、质检、服装产品生产流水线的组织与技术管理等。基于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的特点及能力要求,结合中职服装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把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掌握基本的服装美术设计和服装材料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服装工艺和服装结构确定为教学的总体目标。
同时,在劳动力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企业录用人才不会只以技能高低为标准,而十分看重应聘者的全面素质,甚至首先被考察的是非专业能力。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懂得“学做人重于学做事”的道理,让他们在学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做人,有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二、从教学的目标入手,设计服装专业课的教学过程
中职服装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教学过程是为学生设计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的要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中职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学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差,信心不足,在学习上自觉性低,依赖性强,学习无计划,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制力。其实,中职学生在智力方面与普高学生不会存在太大的区别,只是在实际知识中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生困难,有的甚至丧失信心。如果我们教师能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及时发现并珍惜存在于他们身上的个性特长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相信这些特长和潜力能够被开发,真诚地欢迎基础、背景、个性、志趣相异的中职生,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那学生对服装专业课的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2.整合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把握教学内容与就业应用的联系;其次,要分析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更新补充合适的专业知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服装美术设计、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要改变服装专业课教学孤立随意、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必须相互结合起来同步进行教学。例如,新生刚开始在款式图的绘画教学时,同步进行的是女裙的结构和缝制工艺的教学,款式图的绘画表现教学重点就放在女裙比例、外形、分割、腰省的表现上。服装专业学生毕业前的综合实训模块更是将服装设计、服装制板、服装工艺融为一体。教学内容的交叉整合极大地克服了服装专业课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教学更有效。
3.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获得良好学习成果的前提是学习者愿意接受和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和帮助,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感觉和兴趣。
(1)实施成功教学法,增强学生信心
做中职学校的服装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过急,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起步“浅,慢,少”,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大大增强了学习服装的兴趣。很多学生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到慢慢地入门会做一些简单的服装,逐步培养起了他们对服装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2)实施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在中职服装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服装专业知识枯燥,同时,传统的教学手段落后、方式陈旧,技能训练目标僵化,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现在有了“多媒体”这个教学的得力助手,难题便迎刃而解。例如,在服装设计课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要介绍许多服装款式,却找不到很多的实物进行演示。于是,学生会觉得服装设计课就是讲理论,因此缺乏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差些。为此,我们把要讲述的服装设计图在电脑中设计出来,并在电脑中呈现出模拟的效果图,学生通过电脑呈现的模拟效果图就可以理解服装设计的要领;在结构制图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结构图存储在计算机中,即调即用,从而实现制图课之间的顺畅衔接,学生可在计算机上完成服装结构图的绘制,使电脑制图代替手工制图,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制图质量;在缝制工艺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制作各类服装制作工艺的模拟动画,教师反复演示,学生可边看演示边做,反复比较,逐渐领会制作要领,这样教师可抽出时间巡回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在服装CAD课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服装CAD软件系统学习服装款式设计、样片设计、放码、排料和工艺单设计,并把这些技能融为一体,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CAD操作能力。多媒体技术与服装专业教学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适应与时俱进、飞速发展的社会,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从学生的发展入手,评价服装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模拟应用练习,也有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美术设计、结构制图、缝制工艺等综合训练的考察。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总之,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并茂、视听并举,去感染学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利用实验工场实践的机会,在综合能力培养中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真正成为服装行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张君达.学生的学习与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