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文明史中,不断吸收变化,成为东方之奇葩。饮茶在社会活动中,尤以茶馆这一形式最为典型和突出。茶馆可称为大众茶文化的缩影。天地之大,山川之广,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情势之复杂,无不从茶馆中反映出来。
由于迎合了现代人向往返璞归真、追求闲适自然的心态,各种各样的茶艺馆、茶馆、茶楼、茶座、茶苑、茶庭、茶轩等,犹如雨后春笋般从大街小巷里冒了出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地方茶俗都颇具特色。
北京茶馆 时尚温馨
北京的茶馆遍布皇城内外,其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是其它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北京的茶馆在清代达到鼎盛期,集天下之大成,其类别主要有大茶馆、二荤铺、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等,此外还有各类茶摊和季节性茶棚。一些八旗子弟一大早就提着鸟笼去“泡”茶馆。
大茶馆,功能齐全,布置考究,客来即可饮茶,又可品尝各种食物,还可选为生意交往、文人雅集的场所。大茶馆入门为“头柜”,负责外卖和条桌账目;过了条桌即“二柜”,管理“腰栓账目”;最里面还有“后柜”,管理后堂及雅座。
二荤铺(即茶酒馆),既卖清茶,也卖酒饭和各种菜肴。
清茶馆,专卖清茶,每天清晨开门营业,茶客多为八旗子弟和早起活动(北京俗称“遛早儿”)的老人。
书茶馆,以说评书为主,一般分为白天和晚上两场。开书以前卖清茶,开书以后饮茶便与听评书结合。
棋茶馆,茶馆的独特之处,是为爱下棋的茶客提供方便,茶客一边饮茶,一边下棋,还可以看棋。
说到北京的茶馆,有两个地方不能不说,那就是“老舍茶馆”和“茶乐园”,这两个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老北京旧时茶馆、茶园的味道。
老舍茶馆坐落在前门,进门是一式仿古梨木大漆八仙桌,镶贝壳儿的紫檀木椅发出古朴高雅的气息。室内大红灯笼高高挂,突出的是吉祥、福寿的喜庆氛围。宫廷式的小戏台上,演出的是京腔京韵的传统艺术节目,主要是京剧、评书、相声、京韵大鼓等。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各地名茶,又可以品尝京味糕点,欣赏京华韵味。集过去与未来、传统与改革于一身,融茶、艺、游、乐于一体,散发着中国古老茶文化的浓郁馨香,使人流连忘返。
位于天桥的“茶乐园”,精辟的浓缩了当年天桥的各种民间文化娱乐形式。“茶乐园”内设有舞台,台下摆着许多漆黑硬木的八仙桌,有身穿旗袍的服务小姐为顾客巡回斟茶。茶园表演的节目可说是集民俗之大成,有吹奏鼓乐、白沙撒字、古典戏法、相声、杂技、杂耍、口技、摔跤等等,都是民间节术的高手。在茶乐园里,人们结伴聚坐一席,一边喝茶、品尝小吃,一边聊天。当艺人表演到精彩之处,人们便不由自主地连声叫好!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淋漓尽致。
天津茶园 茶不“唱主角”
天津人十分青睐大众化的休闲娱乐场所。天津人习惯将茶馆叫“茶园”。天津的茶园有着天津味的地方特色,天津的茶园很像旧时的戏园子。茶园大门上虽然高挂着“茶”字招牌,但茶园里茶水并不“唱主角”,只赠不卖。来茶园的茶客不是专门来品茶的,而是为了看戏而来,在观赏戏曲时,顺便品茗一下而已。
如果你到天津南市食品街或古文化街走一走,还会看到很有趣的情景,一根长竿上挑着两块棱形木板带红穗组成的幌子,木板上写有“茶汤”二字,旁边的台子上放着一个直径一尺有余的大铜壶,十分特别,壶嘴和壶把上各镶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铜龙,壶身上也雕有铜饰图案。铜壶中心是空的,内烧木炭,水在这种状态下可达到150℃的高温。铜壶旁的小汽笛呜呜作响。一位师傅一手端碗,碗内放有面粉、茶汁和调料,另一只手掀起铜壶,在壶嘴倾斜的同时,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时间碗里的粉末就成了汤状。这就是天津有名的龙嘴大铜壶茶汤。
不仅铜壶特别,“茶汤”的配料也很特别,一般是以高粱米和黄米面为主,辅以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花生仁、果脯等。这些配料在沸滚水的冲泡下,立即形成一碗热气腾腾、茶香喷喷的“茶汤”。
成都茶铺 古香古色
川茶、川菜、川戏声名与共,相得益彰。四川人种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四川名山县蒙山,是我国文学记载的最早的茶树栽培地之一。据说茶圣陆羽写出《茶经》之后才入蜀访茶。见到工艺精湛、品质优良的蒙顶茶后,大为赞赏,于是留下了“若叫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琴茶》诗中说:“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天府之都”的成都人,自古就把赏茶品茗作为人生一大乐事。四川人习惯于把茶馆称为茶铺,走在成都大街上,经常会听到有人以浓浓的川音打招呼:“走,坐茶铺子去。”
四川人喜欢在茶铺子里饮茶的风俗在全国算是有名的,“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这就是成都这一独特风景的写照。
随着成都市区建设的发展,现在茶馆林立,据说已达到一千余家。都市的面貌虽日新月异,但成都的茶馆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风貌。陈设简约却讲究地道。客人不分贫富,不论长幼,皆以上茶馆为首选的休闲方式,既自得其乐,又与众同乐。在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里,四川人喝茶是图个安逸,图个痛快。
四川是产竹之乡,竹茶桌,竹靠椅,就地取材,古朴洁净,茶客们来此想躺就躺,想坐就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成都茶馆另一大景观是摆龙门阵,到茶馆喝茶的多半是洽谈生意,相亲会友,那就得拉开阵势,闲聊闲侃。四川人口才极好,能言善辨,不论是新知旧友见面必侃,这也是四川文化特色之一。成都茶铺内专门给客人泡茶和续水的服务人员,四川人称之叫“堂倌”。这些堂倌个个身怀掺茶技艺,茶铺生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堂倌掺茶技艺是否娴熟老道。茶客只要一进茶铺,堂倌便会先声夺人,端椅子,抹桌子,热情周到地安排座位。待客人坐稳,点出茶名之后,便提来锃亮的紫铜水壶,手夹一摞足有20多副茶具,挥手之间只见茶船(茶托子)满桌开花,一个个有条不紊,恰到好处地摇晃到每个客人面前定位。再把装有茶叶的茶碗一一放在茶船上,接着,左手扣住茶盖,紧贴茶碗,右手将壶中开水冲出,待水将满时,忽地一收一翘,桌上滴水不洒,最后“吧嗒”一声,茶盖翻过来将茶碗盖住。全部动作干净利落,独具一格,妙趣横生,令客人尚未饮茶便茶兴已浓。
广州茶楼 意在“医肚”
广州的茶楼不同于一般的茶馆,其建设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不但供应全国各地名茶,而且还提供各式各样的点心。这是因为广州人不仅爱饮茶,而且对茶点也是非常讲究的。如白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虾仁肠、猪血肠、叉烧包、莲蓉包……让你眼花缭乱,数不胜数。
如今的广州,已从饮早茶发展到早、午、晚茶室。称谓也从“饮茶”、“斗茶”、“品茶”发展为“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即享受的意思。饮茶对广州人来说,不仅仅是物质消费,还是一种精神享受。广州人饮茶之意并不完全在于茶内,饮茶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理自我调节过程。老年人三三两两闲话家常,年轻人则一边“医肚”(即填饱肚子之意),一边海阔天空随意交谈。除了饮食和娱乐消遣的功能外,还有很多生意人在这里洽谈生意,交流信息,联络感情。
广州人饮茶很是自由,没有时间限制,从晨曦来临的早茶,到夜幕笼罩的夜茶,任你选择。饮茶也不一定非要什么理由,兴致来了,便可以邀约几个伙伴:“喝茶去!”饮茶方式各有不同,既可以二人对坐,边吃边聊,也可以几十个人聚在一起,包房包厅。
近些年来,广州市新开业的一些茶艺馆,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精致的茶具,高雅的名人字画、题词,尤其是那些造型别致的紫砂茶壶和茶具,更是集书法、篆刻、绘画、造型等艺术于一身的工艺精品,真是一壶在手,即可闻得阵阵沁香,又可从中领略到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韵味和博大精深,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杭州茶室 品茗赏景
茶,是杭州的一块金字招牌,品茶也成为杭州人日常生活的一种艺术追求。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前杭州城里的茶室就有400多家。
杭州茶馆最大特色是将儒雅的茶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不少茶馆造型别致,粉墙黛瓦,山光竹影,古筝泉鸣,不仅环境优雅,而且茶馆内布置多结合琴、棋、书、画,一应器具均重茶艺特色,讲究中国茶文化清雅、简约、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但最令人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子湖畔的一些小茶楼。
杭州西湖景色秀丽,美不胜收。在西子湖畔茶楼品茗赏景,真乃人生一大享受。到了杭州,如不去湖边的茶楼坐一坐,那就犹如失去了一份游仙境的机会,那又是人生的一大憾事。这些湖边茶楼的特征,是名茶、名水、名景、名山融为一体,儒、道、佛三家相互交融,新风之中融入古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成体系的文化格局合成一起,就使杭州茶室的文化气氛更胜一筹。
扬州茶社 包子飘香
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陵耆老传》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说明在东晋时期,广陵(扬州)街市上就已有卖茶人,且茶客也不少。宋代,扬州的饮茶之风更甚,当时扬州的茶社很多,约有50余家,分布在市区各处及郊外,并出现贡茶。当时扬州时会堂,是专为朝廷制造贡茶的场所。
据《扬州画舫录》载:“吾乡茶肆,甲于天下。”扬州茶肆多,供应的茶点也多,在供应上常常是先上茶后供点心。所以各茶社均推出特色点心来吸引茶客。清代惺庵居士在《望江南》一词中写道:“扬州好,扬州好,茶社客相邀,加料干丝推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这首词简直是一幅风俗画,生动地描绘了茶客们在喝茶之余,又抽烟,又喝酒,又吃肴肉及加料干丝的情景。
扬州人吃早茶,历史之久,风气之盛,在全国早就是位居“领先水平”的。早上六点刚过,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来到各家茶社,开始了吃早茶的第一道程序。扬州人的习俗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是说,扬州人早上喜喝茶,晚上喜进澡堂。
〖编辑:修远〗
由于迎合了现代人向往返璞归真、追求闲适自然的心态,各种各样的茶艺馆、茶馆、茶楼、茶座、茶苑、茶庭、茶轩等,犹如雨后春笋般从大街小巷里冒了出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的地方茶俗都颇具特色。
北京茶馆 时尚温馨
北京的茶馆遍布皇城内外,其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是其它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北京的茶馆在清代达到鼎盛期,集天下之大成,其类别主要有大茶馆、二荤铺、清茶馆、书茶馆、棋茶馆等,此外还有各类茶摊和季节性茶棚。一些八旗子弟一大早就提着鸟笼去“泡”茶馆。
大茶馆,功能齐全,布置考究,客来即可饮茶,又可品尝各种食物,还可选为生意交往、文人雅集的场所。大茶馆入门为“头柜”,负责外卖和条桌账目;过了条桌即“二柜”,管理“腰栓账目”;最里面还有“后柜”,管理后堂及雅座。
二荤铺(即茶酒馆),既卖清茶,也卖酒饭和各种菜肴。
清茶馆,专卖清茶,每天清晨开门营业,茶客多为八旗子弟和早起活动(北京俗称“遛早儿”)的老人。
书茶馆,以说评书为主,一般分为白天和晚上两场。开书以前卖清茶,开书以后饮茶便与听评书结合。
棋茶馆,茶馆的独特之处,是为爱下棋的茶客提供方便,茶客一边饮茶,一边下棋,还可以看棋。
说到北京的茶馆,有两个地方不能不说,那就是“老舍茶馆”和“茶乐园”,这两个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老北京旧时茶馆、茶园的味道。
老舍茶馆坐落在前门,进门是一式仿古梨木大漆八仙桌,镶贝壳儿的紫檀木椅发出古朴高雅的气息。室内大红灯笼高高挂,突出的是吉祥、福寿的喜庆氛围。宫廷式的小戏台上,演出的是京腔京韵的传统艺术节目,主要是京剧、评书、相声、京韵大鼓等。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各地名茶,又可以品尝京味糕点,欣赏京华韵味。集过去与未来、传统与改革于一身,融茶、艺、游、乐于一体,散发着中国古老茶文化的浓郁馨香,使人流连忘返。
位于天桥的“茶乐园”,精辟的浓缩了当年天桥的各种民间文化娱乐形式。“茶乐园”内设有舞台,台下摆着许多漆黑硬木的八仙桌,有身穿旗袍的服务小姐为顾客巡回斟茶。茶园表演的节目可说是集民俗之大成,有吹奏鼓乐、白沙撒字、古典戏法、相声、杂技、杂耍、口技、摔跤等等,都是民间节术的高手。在茶乐园里,人们结伴聚坐一席,一边喝茶、品尝小吃,一边聊天。当艺人表演到精彩之处,人们便不由自主地连声叫好!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在这里发扬光大,淋漓尽致。
天津茶园 茶不“唱主角”
天津人十分青睐大众化的休闲娱乐场所。天津人习惯将茶馆叫“茶园”。天津的茶园有着天津味的地方特色,天津的茶园很像旧时的戏园子。茶园大门上虽然高挂着“茶”字招牌,但茶园里茶水并不“唱主角”,只赠不卖。来茶园的茶客不是专门来品茶的,而是为了看戏而来,在观赏戏曲时,顺便品茗一下而已。
如果你到天津南市食品街或古文化街走一走,还会看到很有趣的情景,一根长竿上挑着两块棱形木板带红穗组成的幌子,木板上写有“茶汤”二字,旁边的台子上放着一个直径一尺有余的大铜壶,十分特别,壶嘴和壶把上各镶有一条栩栩如生的铜龙,壶身上也雕有铜饰图案。铜壶中心是空的,内烧木炭,水在这种状态下可达到150℃的高温。铜壶旁的小汽笛呜呜作响。一位师傅一手端碗,碗内放有面粉、茶汁和调料,另一只手掀起铜壶,在壶嘴倾斜的同时,一股沸水直冲碗内,刹时间碗里的粉末就成了汤状。这就是天津有名的龙嘴大铜壶茶汤。
不仅铜壶特别,“茶汤”的配料也很特别,一般是以高粱米和黄米面为主,辅以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花生仁、果脯等。这些配料在沸滚水的冲泡下,立即形成一碗热气腾腾、茶香喷喷的“茶汤”。
成都茶铺 古香古色
川茶、川菜、川戏声名与共,相得益彰。四川人种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四川名山县蒙山,是我国文学记载的最早的茶树栽培地之一。据说茶圣陆羽写出《茶经》之后才入蜀访茶。见到工艺精湛、品质优良的蒙顶茶后,大为赞赏,于是留下了“若叫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琴茶》诗中说:“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天府之都”的成都人,自古就把赏茶品茗作为人生一大乐事。四川人习惯于把茶馆称为茶铺,走在成都大街上,经常会听到有人以浓浓的川音打招呼:“走,坐茶铺子去。”
四川人喜欢在茶铺子里饮茶的风俗在全国算是有名的,“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这就是成都这一独特风景的写照。
随着成都市区建设的发展,现在茶馆林立,据说已达到一千余家。都市的面貌虽日新月异,但成都的茶馆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风貌。陈设简约却讲究地道。客人不分贫富,不论长幼,皆以上茶馆为首选的休闲方式,既自得其乐,又与众同乐。在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里,四川人喝茶是图个安逸,图个痛快。
四川是产竹之乡,竹茶桌,竹靠椅,就地取材,古朴洁净,茶客们来此想躺就躺,想坐就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成都茶馆另一大景观是摆龙门阵,到茶馆喝茶的多半是洽谈生意,相亲会友,那就得拉开阵势,闲聊闲侃。四川人口才极好,能言善辨,不论是新知旧友见面必侃,这也是四川文化特色之一。成都茶铺内专门给客人泡茶和续水的服务人员,四川人称之叫“堂倌”。这些堂倌个个身怀掺茶技艺,茶铺生意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堂倌掺茶技艺是否娴熟老道。茶客只要一进茶铺,堂倌便会先声夺人,端椅子,抹桌子,热情周到地安排座位。待客人坐稳,点出茶名之后,便提来锃亮的紫铜水壶,手夹一摞足有20多副茶具,挥手之间只见茶船(茶托子)满桌开花,一个个有条不紊,恰到好处地摇晃到每个客人面前定位。再把装有茶叶的茶碗一一放在茶船上,接着,左手扣住茶盖,紧贴茶碗,右手将壶中开水冲出,待水将满时,忽地一收一翘,桌上滴水不洒,最后“吧嗒”一声,茶盖翻过来将茶碗盖住。全部动作干净利落,独具一格,妙趣横生,令客人尚未饮茶便茶兴已浓。
广州茶楼 意在“医肚”
广州的茶楼不同于一般的茶馆,其建设规模宏大,富丽堂皇,不但供应全国各地名茶,而且还提供各式各样的点心。这是因为广州人不仅爱饮茶,而且对茶点也是非常讲究的。如白粥、皮蛋瘦肉粥、鱼片粥、虾仁肠、猪血肠、叉烧包、莲蓉包……让你眼花缭乱,数不胜数。
如今的广州,已从饮早茶发展到早、午、晚茶室。称谓也从“饮茶”、“斗茶”、“品茶”发展为“叹茶”。“叹”是广州的俗语,即享受的意思。饮茶对广州人来说,不仅仅是物质消费,还是一种精神享受。广州人饮茶之意并不完全在于茶内,饮茶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理自我调节过程。老年人三三两两闲话家常,年轻人则一边“医肚”(即填饱肚子之意),一边海阔天空随意交谈。除了饮食和娱乐消遣的功能外,还有很多生意人在这里洽谈生意,交流信息,联络感情。
广州人饮茶很是自由,没有时间限制,从晨曦来临的早茶,到夜幕笼罩的夜茶,任你选择。饮茶也不一定非要什么理由,兴致来了,便可以邀约几个伙伴:“喝茶去!”饮茶方式各有不同,既可以二人对坐,边吃边聊,也可以几十个人聚在一起,包房包厅。
近些年来,广州市新开业的一些茶艺馆,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精致的茶具,高雅的名人字画、题词,尤其是那些造型别致的紫砂茶壶和茶具,更是集书法、篆刻、绘画、造型等艺术于一身的工艺精品,真是一壶在手,即可闻得阵阵沁香,又可从中领略到中华茶文化的独特韵味和博大精深,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杭州茶室 品茗赏景
茶,是杭州的一块金字招牌,品茶也成为杭州人日常生活的一种艺术追求。据有关资料介绍,当前杭州城里的茶室就有400多家。
杭州茶馆最大特色是将儒雅的茶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不少茶馆造型别致,粉墙黛瓦,山光竹影,古筝泉鸣,不仅环境优雅,而且茶馆内布置多结合琴、棋、书、画,一应器具均重茶艺特色,讲究中国茶文化清雅、简约、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但最令人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子湖畔的一些小茶楼。
杭州西湖景色秀丽,美不胜收。在西子湖畔茶楼品茗赏景,真乃人生一大享受。到了杭州,如不去湖边的茶楼坐一坐,那就犹如失去了一份游仙境的机会,那又是人生的一大憾事。这些湖边茶楼的特征,是名茶、名水、名景、名山融为一体,儒、道、佛三家相互交融,新风之中融入古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成体系的文化格局合成一起,就使杭州茶室的文化气氛更胜一筹。
扬州茶社 包子飘香
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陵耆老传》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妪,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说明在东晋时期,广陵(扬州)街市上就已有卖茶人,且茶客也不少。宋代,扬州的饮茶之风更甚,当时扬州的茶社很多,约有50余家,分布在市区各处及郊外,并出现贡茶。当时扬州时会堂,是专为朝廷制造贡茶的场所。
据《扬州画舫录》载:“吾乡茶肆,甲于天下。”扬州茶肆多,供应的茶点也多,在供应上常常是先上茶后供点心。所以各茶社均推出特色点心来吸引茶客。清代惺庵居士在《望江南》一词中写道:“扬州好,扬州好,茶社客相邀,加料干丝推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这首词简直是一幅风俗画,生动地描绘了茶客们在喝茶之余,又抽烟,又喝酒,又吃肴肉及加料干丝的情景。
扬州人吃早茶,历史之久,风气之盛,在全国早就是位居“领先水平”的。早上六点刚过,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来到各家茶社,开始了吃早茶的第一道程序。扬州人的习俗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是说,扬州人早上喜喝茶,晚上喜进澡堂。
〖编辑: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