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认知起点紧扣行文思路

来源 :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well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说明
  《三峡》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篇山水小品文的首篇。从创作时间看,本文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节选,成文较早;从后世影响看,该书对历代山水小品文滋养巨大,倍受推崇。因此,《三峡》列为本单元首篇,合情合理。
  课前预习,学生集中反馈一个困惑:既然本文选自《水经注》,当然以写“水”为主,但为什么只有第2、3段写水?据此,本课教学可立足学生这一认知起点,直接切入第2、3段,解读本文如何写夏水和春冬之水,然后才学习第4段秋天之水与第1段的“连山”,进而体会作者由山到水、由夏水起笔的写作用意。为了避免落入小组翻译或串讲串译的窠臼,拟精心设计以写“水”为主线的问题链,从而拎起全文,以问题驱动品读,以品读帮助记诵。最后,顺势研读《水经注》对历代游记散文的影响,以此作结,为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角度阅读教学创意:引读三峡之“水”——解读如何写“水”——研读“水”之影响。
  二、教学目标
  1. 积累重要文言词句。
  2. 通过以写“水”为切入点,能读懂全文,理解写作顺序与表现手法,进而背诵全文。
  3. 能体会三峡山水之美,激发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引读三峡之“水”
  三峡是长江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以奇险秀丽著称。本文作者郦道元是北魏时期地理学家,为给前朝《水经》作详注,专门撰写了《水经注》一书,详细介绍全国的江流水文情况。
  1. 读准加点的字的读音
  略无阙处 quē 通缺,中断
  曦月xī 太阳
  襄陵 xiānɡ 漫上
  沿溯 sù 逆流而上
  朝发白帝 zhāo 早上
  素湍 tuān 急流
  绝巘 yǎn 高峰
  怪柏 bǎi 柏树
  飞漱 shù 冲荡
  属引 zhǔ 连接
  泪沾裳 chánɡ 下裙
  2. 朗读课文,试说说你从文中依次读出了哪几个季节?哪一段开始写水?
  明确:本文依次写了夏、春冬等季节(秋季段学生尚不能明确),从第2段开始写“夏水”。
  (二)解读如何写“水”
  第2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 夏水的特点分析:“襄陵”“阻绝”,直接描写江水之大;“朝发”“暮到”“乘奔御风”,夸张地写出船行之快,这是间接描写江水之急。
  虽:即使;奔:飞奔的马(动词用作名词,词类活用)
  2. 读译文,背课文(屏显)
  (读)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阻断了,有时皇上的命令急于宣布,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江陵,中间一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也没那么快。
  (背)至于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春冬之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 春冬之水的特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从动静、颜色、俯仰,写出春冬之水“清”的特点,给春冬之时的三峡带来很多趣味。
  绝:极、很;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2. 读译文,背课文(屏显)
  (读)春冬季节,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绿色的潭水,倒映着影子,极高的山峰大多生长着奇怪的柏树,大大小小的瀑布,飞速地冲荡下来,___________,有很多趣味。
  (背)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绝巘多生怪柏,________,飞漱其间,________,良多趣味。
  第4段: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秋天之水的特点:“霜”,指秋季;“涧肃”指溪涧水枯,变得寂静。秋天水枯溪寂,猿啸是直接描写,渔歌是间接描写,烘托秋天三峡悲凉的气氛。
  旦:早上;属引:牵连不断;绝:消失
  2. 读译文,背课文(屏显)
  (读)每到天气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木寒冷,山涧寂静,常常听到高处猿猴的长啸,接连不断,非常凄凉,________________。所以渔人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背)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常有高猿长啸,_________,空谷传响,________。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1段: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 写山的特点:“七百里”“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长;“隐天蔽日”——写山之高;“亭午夜分”“见曦月”——写山之狭。先写山,为下文详写三峡的水做好了铺垫。
  自:在;阙:通缺,缺口;亭午:中午;夜分:半夜;曦:太阳
  2. 小结写作顺序:本文按由山到水、季节变换的顺序写三峡。先写山,是为下文写水的特点作铺垫;在四季描写中,先写夏水,是为了突出夏水最大、最急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 比较和体会画线句子的文学韵味
  A.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亭午夜分,方见曦月。   简析:A句用“非、不”表达双重否定,强调山高且狭,而且骈句与散句结合,非常灵活。B句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C.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D.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简析:C句“良多趣味”,在前面描摹之后,直接抒发情感,充分表达出作者对三峡山水的欣赏喜爱之情,D句则缺乏这种效果。
  (三)研读“水”之影响
  《水经注》虽为介绍我国江流水文的地理著作,但对后世游记散文影响巨大。
  1. 名家评价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明末清初学者张岱: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
  2. 山水游记散文一览
  [南朝]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北宋]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南宋]周密《观潮》
  [明代]袁宏道《满井游记》
  [清初]张岱《湖心亭看雪》
  3. 山水小品文发展
  游赏山水→寄情山水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仍然要寻觅阅读教学的角度。本课的教学,便是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紧扣作者的行文思路,以如何写“水”作为全课的教学起点。于是,文中哪里写“水”,写出“水”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安排这样的写“水”顺序,就成为這节课的问题链。文中第2、3段直接写“水”,但到了第4段时,学生就出现了困惑:这一段到底有写水吗?这个冲突很重要。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辩论,且故意站在反方,问:“山涧很安静,怎么能说有写水呢?”一步一步去引导,最后学生说出“山涧安静是因为冬季的水枯干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个冲突是质疑第一段:这一段完全没有写水,而是写山,可以不这样写吗?在辩论中明确了第1段的作用和全文的写作顺序。这样,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紧扣作者的行文构思,文言文教学起来就不会“散”,而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整体感强。
  本课教学还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突破了串讲串译的窠臼。常见的小组合作翻译或教师翻译,在本次课堂上没有出现,代之以有认知冲突的关键问题链的讨论,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二是曲问的运用。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堪称经典,曲问在其中增色不少。究其原因,就是利用了文言文与现代文意思表达上的距离。在本节课中,有意设置曲问,故意站在反方,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气氛,解决了学生的疑问。
  三是从形声字的角度帮助理解重点句。比如“清荣峻茂”一句,仅让学生按注释来理解,印象不深,但如果指导学生从形声字的角度来理解,四个字的形旁其实都已经点明了写景对象,如“清”的形旁是“水”,“荣”的形旁是“木”,“峻”的形旁是“山”,“茂”的形旁是“草”,学生就会牢牢记住这句话的翻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其他文献
【摘 要】地处广州市沙湾古坝区域的德贤小学,积极挖掘本土文化,活化小学语文课程内容,开展《古坝“韩氏家训”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的课题研究。文章主要从“课前拓展,为融入家训做好铺垫”“课中拓展,为融入家训搭建平台”“课后拓展,为融入家训提供保障”三方面来积极探索将“韩氏家训”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韩氏家训;融入策略;拓展  广州市沙湾镇古坝村韩氏族人以韩琦的《立身正家
期刊
【摘 要】广州市沙湾镇古坝村韩氏族人以韩琦的《立身正家格言》为修身之本,遵守着“和家族、明人伦、孝父母、爱兄弟、崇学业、行周恤、扶患难、辨异端”的韩氏家训,在各行各业上努力打拼,精耕细作,养成“明德立贤”的家风、人生取向和良好品质。小学生的思想、思维形成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因此,开展德育教育也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能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又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要从培养人的角度去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积极寻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效率的对策并加强指导。文章主要阐述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力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指导;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阅读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应从儿童早期开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茂名市江滨小学课题组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并提出了四个策略:因地制宜,创设课外阅读的场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重视阅读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开展形式多样的閱读活动。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学生拥有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关键,自信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浓厚的写作兴趣、积极的写作态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给予信任、善用评价、体验成功等途径,利用作文教学及相关环节培养学生的作文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自信心;培养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
期刊
【摘 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出:作文难不在“教”,而在“不教”。的确,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学会观察与积累,开发学生的语言天赋,激发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在文本中找准习作训练点夯实写作技巧,提升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并及时给予评价,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方式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作文的“不教境界”》一文中说过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的根本。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部编版教材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文章着重从五个方面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感悟亲情之可贵;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激发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品德培养;立德树人 
期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教师、家长都是直接转化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只有家校之间进行长时间的有效、有策略的合作,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起一个精彩的舞台。  一、家校互动  亲子活动,开放共同成长的交流舞台,让家校合作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每个学年
期刊
【摘 要】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及确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策略被推上了日程。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的校园法治教育也因此被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阐述了校园法治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以此明确校园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就如何开展校园法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校园法治教育;创新思路  一、校园法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
期刊
【摘 要】语言用于交际,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学习英语的同时必须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现今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往往忽略了语法教学。但如果教师在学生未能很好地理解语法时便盲目地进行听说能力的强化训练,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到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渗透语法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口语表达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