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反面论证非优化的教学活动的方法,探讨教学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人才的含义,指出因理解上的差异,技能和能力混淆,致使基础课程教学片面强调技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之后进一步分析了能力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之一,基础课程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其培养学习者能力的优势,在主要偏差上加以改正。
[关键词]基础课程 教学 优化 偏差
[作者简介]杨桂红(1964- ),女,山东郯城人,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蔡进宝(1971- ),男,江西上犹人,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江西 赣州 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01-02
如今的基础课程教学,如政治、外语、大学语文等,在系统优化方面,存在着一些方法论上的错位及意识上的含混,其表现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教学与教育目标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致使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之间不相吻合。二是对人才的含义缺乏动态的认识。近些年来,尽管不少人对人才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但缺乏正确认识的教育者仍大有人在,以至于为教学而教学的做法比较普遍。
一、认识上的差异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教学本质问题,关于教学本质问题,由于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错位,理论上还存在着差异,但教学本质上必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活动。教育目标呈动态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服务于社会,若教学活动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则市场所需人才,必然难以得到满足。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不是人才太少,而是符合条件的人才太少。教学的另一要点在于如何实现教育目标。教育专家强调系统论和方法论,充分说明教学本身不是孤立的,任何系统间的割裂,都会影响教育成果的产出。教育系统论中,教育目标是核心,教学过程的一切——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无不围绕目标而运转。遗憾的是,系统中的割裂现象比较严重,其中最突出的是基础课程教学,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基础课程本身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导致优化组合的差异。系统论中,关键之一是优化,教学型的大学优化什么、怎么优化的问题必须以市场的需求来衡量,脱节就意味着目标未能得到有效实现,意味着必须进行调整和改治。纵观当今人才市场,最缺乏的是高级人才。所谓高级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同時还要做到可以借助外语更好地从事工作和学习。培养能动手、善思考、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正是21世纪中国的教育目标。
就能力而言,在概念上出现了含混,多以技能而代之,误以为能做某事即有能力。这实质上是在量与质之间未能加以明辨,其中外语教学事例典型,听、说、读、写技能成了复合型人才的标志之一,却无形中将外语教学从人文教育的宗旨中划将出去。人文教育的宗旨在于将人培养成理性的思想者。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西方人文教育值得借鉴,它们在古典人文教育中强调把理智的发展当做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是进行最高形式的理性训练。《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由此可见,任何人文学科都不能置于教育目标之外,相反,更应该重视各自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
外语教学的人文地位必须从技能向能力转变。关于技能与能力之分,Klenz指出“技能”学习无须过多牵涉人的情感、信仰或动机。因此一个人心胸是否开阔、态度是否积极公正客观、是否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都不影响他的学习技能。任何技能,只要反复练习,都可以达到熟练程度。而思维能力则不然,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多数人很难自行破除影响,良好思维能力者,可以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了解,其观点公正、客观、开放;可以分析或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对各种观点、言论、证据等进行价值上的和可信度的评估。因此,新世纪教育的目的不仅教知识,更要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二、教学实施上的差异
教学围绕教育目标,必须承载教育目标的所有内容,而非片面执行部分职能。教育目标的抽象内容,有待于教学过程加以具体化,这个具体化过程又是一体化的,即不同学科之间必须能够渗透,而非仅仅同学科内部的关联,这样才能突出系统的作用,趋于优化。优化本身就体现了方法论,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可以取得最大期望值的组合,是科学实验证明了的,还是经验论的?是具有普遍性,还是特殊的现象?
本文着重讨论基础课程,因为基础课具有统学的规定性,能够促进人文教育本质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一般会讨论课程本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问题在于,课程本身的理论和实践还不够,还要研讨某一科与其他科之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赵文华(2005)在其《高等教育系统论》一书中,就兼用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观点与方法,将理论推演与事实剖析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哲学,它是基础的基础,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论,具体学科应以什么实践方法来发挥并实现它的强大功能。为此,教育专家强调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基础课就应该能够在它们之间充当桥梁。以外语教学为例,如果我们只注意本身的技能学习,又怎么能发挥出系统论中的作用呢?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的确需要重新反思:可能与不可能、现实和非现实、必然与偶然。
首先要明确的是,外语教学在教育系统里充当着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更主要是因为它设有阅读和写作。遗憾的是,写作的强大学习功能,未能从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Halliday et al(1984)认为,写作能表达和记录思想,促进思维活动,将模糊思想转化成清晰概念,从而促进理解的建构。因此,写作能探索问题,表达异议,发现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并构建知识。
外语教学,虽与语文教学在语言上不同,但目的相近,除了理解和赏析篇章外,还肩负着对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外语理性篇章阅读,甚至更有优势,往往能够积极调动学习者的认知参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理性思维被忽视,被动吸收信息特别普遍。技能与能力概念的含混,使公共英语(CE)和专业英语(EM)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的表现。
1.阅读仅仅是为了吸收信息。外语阅读教学重在消化、吸收和评估。吸收,不仅是吸收信息,更主要是吸收直至内化思维方式和方法。理解是必须的,但不应该是唯一的,事实上,由于应试的要求,学习者普遍为理解而读,阅读理解题型在应试教学中,对学习者起到了误导作用。教学者主角的情况没能更乐观,在加深误解中,教学者充当了主角,阅读过程因此变成了被动吸收信息的过程,表达方式、思维能力的训练被搁置到一边,阅读和写作的真正作用,不仅没有传达给学习者,有些教学者自身就欠缺,因此,对于篇章内容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以及观点是否全面全然没有顾及,致使学习者普遍缺乏理性的评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由于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就缺乏创造性能力,因为创造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做出评价,是评判性思维的要旨,未能发现问题,何以谈创造性?把阅读看成技能,和把写作看成技能一样,都是没有从根本上领悟教学本质的问题,其结果之一是阅读和写作被割裂开来,在“写作是输入的产物”上不能自圆其说,这也正好解释了模板写作盛行一时的原因。模板写作即套路写作,体现的只是写作评估的结构方面,与思想内容没有更多联系。模板写作为学习者布置思维框架,并在许多大型考试中,如CET、雅思、托福中,帮助他们度过了一时的应试难关,但模板写作只能是应试的产物,因为它断阻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周泽雄于2005年认为,思维方式的单一性和趋同性易造成写作方法的雷同。写作方法一旦雷同,就会助长思维的惰性,使得学习者的思维在定式与发展之间停滞。
2.写作被当成纯技能。在外语教学中,写作普遍被当成了纯技能学习,这种做法是否得当迫使我们要对写作的特点和目的加以明确。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性,其目的在于通过写作表达思想,无论题材如何,一个写作者都必须是理性的思想者。写作固然是技能,因为有熟能生巧一说,但是写作一旦被当成是纯技能的东西,就说明这个教学活动出现了偏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写作仅仅是技能,岂不是可以以口语替代?Elbow(1983)强调,“没有思维,写作往往没有实质性内容而显得空泛”。宇文所安(2004)曾针对我国思维现象指出:作为集文学与批评为一体的essay文体,必须是能够提出比较深刻的重大问题的,这些问题不能够被简化。其真实含义在于,指出我们的一些文体写作因思维不足而缺乏实质性内容,这无疑给我们的写作教学以启示,并迫使我们对现有的模板写作进行反思,纠正写作是技能的错误认识。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他因素的作用,相反,正如Huitt(1999)指出的,“在新的世纪,只要是研究教与学过程,都要透彻研究认知方法。”换言之,缺乏对认知方法系统研究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思维进入课堂和课堂融入思维是否令人感到缺憾,还可以从某些水平考试中找到证据,一些较为高级的英语水平考试的作文考题,一方面严格遵守质量原则,试图要考生讨论尽可能新颖且较为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有相当的思维能力方能做到不轻易简化;另一方面,它折射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与之相反的一番情景,即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以及模式化写作造成的简化问题现象。前者是我们高级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后者却是实际和理论相背离的写照,歷年TEM8考试的写作情况就能说明问题。首先,每年的作文题都可以称得上是不容简化的较为重大的问题。其次,占卷面20%的写作,其实际总平均恰好反映出写作教学不尽如人意的一面。与简化问题的模板写作相反,Jernsted(2004)认为,进行批判性思维写作的过程,学生必须对各种方案进行推断,因此不可能得出简单结论。然而数据显示,2002~2005年,全国TEM8写作平均分数分别是11.93、11.59、12.01、11.01,四年平均分为11.785。其中理工类与师范类之间无甚差别可言,前者四年平均分为11.705,后者为11.632,两者相差不到0.1。在对写作进行评估时,Masao(1999)指出:比起一些机械的语法错误或不同的信息,具有事实证据的批判性、逻辑性及推导性的内容要重要得多。可见,语法错误是写作评估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因此,写作教学应该加强主要因素的培养。
三、结语
显然,在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新世纪,人才的标志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我们学习的历史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用发展眼光和科学态度看待一些旧的概念。关于人才的含义,我们也应该动态地认识,并因此重新审视我们的基础课程教学,对于基础课程的作用,我们要更好地反思。在反思中,我们必须加强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学的本质必须对教育目标负责,并为社会服务。教学过程围绕教育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来,才不至于培养与需求之间出现差异。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学过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课程的强大功能。基础课程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一定要重视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纠正错误的认识,使我们的各门教学在教育系统论中更好地发挥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367.
[2]和学新.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J].宁夏大学学报,2001(1).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Halliday W. et al.The Reading-Science Learning-Writing Connection:Breakthroughs, Barriers, and Promises[J].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84(31):877-93.
[5]Dale Flynn.The Value of Writing in the Science Classroon[J].CWC Bibliography,1995(5).
[6]Huitt W.The Cognitive System[M].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teractive,1999: 10-11.
[7]Masao K.A Technical Writing Course Aimed at Nurt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M].Cambridge Language Consultant,1999.
[关键词]基础课程 教学 优化 偏差
[作者简介]杨桂红(1964- ),女,山东郯城人,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蔡进宝(1971- ),男,江西上犹人,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江西 赣州 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01-02
如今的基础课程教学,如政治、外语、大学语文等,在系统优化方面,存在着一些方法论上的错位及意识上的含混,其表现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教学与教育目标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致使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之间不相吻合。二是对人才的含义缺乏动态的认识。近些年来,尽管不少人对人才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但缺乏正确认识的教育者仍大有人在,以至于为教学而教学的做法比较普遍。
一、认识上的差异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教学本质问题,关于教学本质问题,由于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错位,理论上还存在着差异,但教学本质上必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活动。教育目标呈动态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服务于社会,若教学活动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则市场所需人才,必然难以得到满足。目前的劳动力市场,不是人才太少,而是符合条件的人才太少。教学的另一要点在于如何实现教育目标。教育专家强调系统论和方法论,充分说明教学本身不是孤立的,任何系统间的割裂,都会影响教育成果的产出。教育系统论中,教育目标是核心,教学过程的一切——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无不围绕目标而运转。遗憾的是,系统中的割裂现象比较严重,其中最突出的是基础课程教学,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基础课程本身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导致优化组合的差异。系统论中,关键之一是优化,教学型的大学优化什么、怎么优化的问题必须以市场的需求来衡量,脱节就意味着目标未能得到有效实现,意味着必须进行调整和改治。纵观当今人才市场,最缺乏的是高级人才。所谓高级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同時还要做到可以借助外语更好地从事工作和学习。培养能动手、善思考、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正是21世纪中国的教育目标。
就能力而言,在概念上出现了含混,多以技能而代之,误以为能做某事即有能力。这实质上是在量与质之间未能加以明辨,其中外语教学事例典型,听、说、读、写技能成了复合型人才的标志之一,却无形中将外语教学从人文教育的宗旨中划将出去。人文教育的宗旨在于将人培养成理性的思想者。所谓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西方人文教育值得借鉴,它们在古典人文教育中强调把理智的发展当做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是进行最高形式的理性训练。《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由此可见,任何人文学科都不能置于教育目标之外,相反,更应该重视各自在人文教育中的地位。
外语教学的人文地位必须从技能向能力转变。关于技能与能力之分,Klenz指出“技能”学习无须过多牵涉人的情感、信仰或动机。因此一个人心胸是否开阔、态度是否积极公正客观、是否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都不影响他的学习技能。任何技能,只要反复练习,都可以达到熟练程度。而思维能力则不然,由于思维定式的作用,多数人很难自行破除影响,良好思维能力者,可以对问题和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和了解,其观点公正、客观、开放;可以分析或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对各种观点、言论、证据等进行价值上的和可信度的评估。因此,新世纪教育的目的不仅教知识,更要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二、教学实施上的差异
教学围绕教育目标,必须承载教育目标的所有内容,而非片面执行部分职能。教育目标的抽象内容,有待于教学过程加以具体化,这个具体化过程又是一体化的,即不同学科之间必须能够渗透,而非仅仅同学科内部的关联,这样才能突出系统的作用,趋于优化。优化本身就体现了方法论,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可以取得最大期望值的组合,是科学实验证明了的,还是经验论的?是具有普遍性,还是特殊的现象?
本文着重讨论基础课程,因为基础课具有统学的规定性,能够促进人文教育本质的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一般会讨论课程本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问题在于,课程本身的理论和实践还不够,还要研讨某一科与其他科之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赵文华(2005)在其《高等教育系统论》一书中,就兼用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观点与方法,将理论推演与事实剖析紧密结合起来。比如哲学,它是基础的基础,为其他学科提供方法论,具体学科应以什么实践方法来发挥并实现它的强大功能。为此,教育专家强调了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基础课就应该能够在它们之间充当桥梁。以外语教学为例,如果我们只注意本身的技能学习,又怎么能发挥出系统论中的作用呢?事实上,我们在这方面的确需要重新反思:可能与不可能、现实和非现实、必然与偶然。
首先要明确的是,外语教学在教育系统里充当着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不仅因为它是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更主要是因为它设有阅读和写作。遗憾的是,写作的强大学习功能,未能从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Halliday et al(1984)认为,写作能表达和记录思想,促进思维活动,将模糊思想转化成清晰概念,从而促进理解的建构。因此,写作能探索问题,表达异议,发现解决问题,做出决定,并构建知识。
外语教学,虽与语文教学在语言上不同,但目的相近,除了理解和赏析篇章外,还肩负着对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培养。外语理性篇章阅读,甚至更有优势,往往能够积极调动学习者的认知参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理性思维被忽视,被动吸收信息特别普遍。技能与能力概念的含混,使公共英语(CE)和专业英语(EM)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的表现。
1.阅读仅仅是为了吸收信息。外语阅读教学重在消化、吸收和评估。吸收,不仅是吸收信息,更主要是吸收直至内化思维方式和方法。理解是必须的,但不应该是唯一的,事实上,由于应试的要求,学习者普遍为理解而读,阅读理解题型在应试教学中,对学习者起到了误导作用。教学者主角的情况没能更乐观,在加深误解中,教学者充当了主角,阅读过程因此变成了被动吸收信息的过程,表达方式、思维能力的训练被搁置到一边,阅读和写作的真正作用,不仅没有传达给学习者,有些教学者自身就欠缺,因此,对于篇章内容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以及观点是否全面全然没有顾及,致使学习者普遍缺乏理性的评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由于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就缺乏创造性能力,因为创造的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并对问题做出评价,是评判性思维的要旨,未能发现问题,何以谈创造性?把阅读看成技能,和把写作看成技能一样,都是没有从根本上领悟教学本质的问题,其结果之一是阅读和写作被割裂开来,在“写作是输入的产物”上不能自圆其说,这也正好解释了模板写作盛行一时的原因。模板写作即套路写作,体现的只是写作评估的结构方面,与思想内容没有更多联系。模板写作为学习者布置思维框架,并在许多大型考试中,如CET、雅思、托福中,帮助他们度过了一时的应试难关,但模板写作只能是应试的产物,因为它断阻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周泽雄于2005年认为,思维方式的单一性和趋同性易造成写作方法的雷同。写作方法一旦雷同,就会助长思维的惰性,使得学习者的思维在定式与发展之间停滞。
2.写作被当成纯技能。在外语教学中,写作普遍被当成了纯技能学习,这种做法是否得当迫使我们要对写作的特点和目的加以明确。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性,其目的在于通过写作表达思想,无论题材如何,一个写作者都必须是理性的思想者。写作固然是技能,因为有熟能生巧一说,但是写作一旦被当成是纯技能的东西,就说明这个教学活动出现了偏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如果写作仅仅是技能,岂不是可以以口语替代?Elbow(1983)强调,“没有思维,写作往往没有实质性内容而显得空泛”。宇文所安(2004)曾针对我国思维现象指出:作为集文学与批评为一体的essay文体,必须是能够提出比较深刻的重大问题的,这些问题不能够被简化。其真实含义在于,指出我们的一些文体写作因思维不足而缺乏实质性内容,这无疑给我们的写作教学以启示,并迫使我们对现有的模板写作进行反思,纠正写作是技能的错误认识。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他因素的作用,相反,正如Huitt(1999)指出的,“在新的世纪,只要是研究教与学过程,都要透彻研究认知方法。”换言之,缺乏对认知方法系统研究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思维进入课堂和课堂融入思维是否令人感到缺憾,还可以从某些水平考试中找到证据,一些较为高级的英语水平考试的作文考题,一方面严格遵守质量原则,试图要考生讨论尽可能新颖且较为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有相当的思维能力方能做到不轻易简化;另一方面,它折射出我们的课堂教学与之相反的一番情景,即思维能力培养不足以及模式化写作造成的简化问题现象。前者是我们高级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后者却是实际和理论相背离的写照,歷年TEM8考试的写作情况就能说明问题。首先,每年的作文题都可以称得上是不容简化的较为重大的问题。其次,占卷面20%的写作,其实际总平均恰好反映出写作教学不尽如人意的一面。与简化问题的模板写作相反,Jernsted(2004)认为,进行批判性思维写作的过程,学生必须对各种方案进行推断,因此不可能得出简单结论。然而数据显示,2002~2005年,全国TEM8写作平均分数分别是11.93、11.59、12.01、11.01,四年平均分为11.785。其中理工类与师范类之间无甚差别可言,前者四年平均分为11.705,后者为11.632,两者相差不到0.1。在对写作进行评估时,Masao(1999)指出:比起一些机械的语法错误或不同的信息,具有事实证据的批判性、逻辑性及推导性的内容要重要得多。可见,语法错误是写作评估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因此,写作教学应该加强主要因素的培养。
三、结语
显然,在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新世纪,人才的标志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我们学习的历史环境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用发展眼光和科学态度看待一些旧的概念。关于人才的含义,我们也应该动态地认识,并因此重新审视我们的基础课程教学,对于基础课程的作用,我们要更好地反思。在反思中,我们必须加强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教学的本质必须对教育目标负责,并为社会服务。教学过程围绕教育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来,才不至于培养与需求之间出现差异。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学过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课程的强大功能。基础课程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一定要重视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纠正错误的认识,使我们的各门教学在教育系统论中更好地发挥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367.
[2]和学新.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J].宁夏大学学报,2001(1).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Halliday W. et al.The Reading-Science Learning-Writing Connection:Breakthroughs, Barriers, and Promises[J].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84(31):877-93.
[5]Dale Flynn.The Value of Writing in the Science Classroon[J].CWC Bibliography,1995(5).
[6]Huitt W.The Cognitive System[M].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teractive,1999: 10-11.
[7]Masao K.A Technical Writing Course Aimed at Nurt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M].Cambridge Language Consultant,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