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美国已形成了以“融合”、“国家认同”为核心、并坚定反对民族歧视、民族隔离的民族政策。文章将探讨美国种族政策的成功之处,对中国认识和制定民族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民族政策;中国;启示
一、美国的种族政策概况
当今美国是多国移民形成的新民族,在族群众多的前提下,为了减少族际冲突,当前美国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以多元社会的需求、多元文化的相互惠利的前提下实行“大熔炉”模式,不设任何“加盟国”或“自治州”,而是通过联邦制实现联邦与地方的分权、分治,强调所有公民的“个人自治”而不仅仅是“区域自治”。虽然美国偶尔也有种族歧视,如2014年的弗格森案白人警察枪杀黑人事件,但总的来说美国的“大熔炉政策”基本实现了民族融合目标,对我国制定民族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美国的种族政策成功的原因
(一)构建国家认同
美国把“融合”、“国家认同”作为种族政策的核心,“国家认同,指国民对本国家的文化、制度、价值、利益和身份的一种自觉的认可和接受”,使移民美国化,去除人们的“族群意识”代之以强化“美国公民意识”,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构建国家认同,实现“合众为一”的目标,如通过统一语言等方式将外来移民从情感和利益方面进行同化。美国的国家认同构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移民前最重要的宣誓效忠美利坚,使得虽然经常出现种族冲突,却很少出现严重的民族分离主义。
(二)无特殊民族政策
在美国几乎不存在专门针对少数族群的特殊政策。美国种族政策规定,法律面前,各种族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美国通过的《民权法案》表明,通过建立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等机构,给予黑人和其他种族平等的选举权、就业权等。在美国现有法律体系下,少数族群没有特殊的、优于其他民族的权利,使得各族群不会以‘民族权利’为借口要求自治,这也为美国避免出现民族分离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
(三)反对民族分裂
以华盛顿、杰斐逊为代表的美国开国元勋提出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开始,就一直强调反对种族隔离、民族分裂,影响最大的当属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肯定性行动”,“肯定性行动”指的是美国政府在就业、教育等若干社会生活领域中制定的以反歧视为目标的向部分弱势群体作适度倾斜的社会政策。“肯定性行动”政策及相关法令的出台,目标在于通过法律的限制,消除对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在教育、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对待。
此外包括还有鼓励国内交流与交融,如族际通婚等,这些都有利于美国种族/民族政策的施行。
三、美国种族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在全球化发达的今天,中国国家主权日益受到侵犯和削弱,国家认同受到挑战。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盛行新兴生活方式的今天,像一些固守传统生活方式、社会流动性慢且宗教信仰氛围浓郁的民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容易出现困惑与迷茫等不良反应。这些族群则必然从他们熟悉的传统文化、族裔联系以及宗教中寻找认同或归属,导致出现地方性认同如族群认同、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的现象,产生“认同性危机”的时候则容易发生很多民族冲突。其次,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大,导致民族矛盾恶化。如新疆地区同样存在财富向一部分人集中的情况,贫富差距悬殊,并且中央的扶贫政策落不到实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容易引发人们不公平感,同时这些问题被东突恐怖分子、国内外分裂势力等加以利用导向了民族问题。三是民族优惠政策赋予了少数民族特权,增强了其“特权意识”和“民族意识”,反而不利于国家归属感的培养。四是优惠政策会让少数民族人们产生懒惰心理,消磨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不利于少数民族能力提高及本地区发展与繁荣。最后民族优惠政策让汉族觉得不公平,如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容易激发汉族的不满情绪,不利于民族团结。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国家统一问题,虽则中美两国意识形态不同,但还是有很多借鉴之处。
解决民族问题根本任务在于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构建国家认同体系,其主要途径是文化认同建设和政治认同建设。文化认同建设方面应该塑造公民共享的文化价值体系,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自觉,最后达到费老所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政治认同建设方面以法律为准绳解决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坚持依法治国;并且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政治认同的维护和强化,只有做到利益均衡、政治权利平等,人们不公平感就会减低,冲突就会减少。其次,就如在美国几乎不存在专门针对少数族群的特殊政策一样,我国的民族政策亟需调整,政策应偏向于民族教育、就业、医疗事业,所有民族绝对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任何特权的资格,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能互相歧视。所有民族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无一例外,使得“公民权”代替“民族权”,淡化“民族特权”,强调公民平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民族融合,减少冲突。
参考文献
[1] 楚树龙,李扬.美国的民族/种族政策及其启示[J].现代国际关系,2012(6).
[2] 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3] 张敏杰.美国的“肯定性行动”及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J].浙江学刊,2007(5).
[4] 李俊清.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与现实——基于现代国家建构历程的民族问题透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2).
关键词:美国;民族政策;中国;启示
一、美国的种族政策概况
当今美国是多国移民形成的新民族,在族群众多的前提下,为了减少族际冲突,当前美国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以多元社会的需求、多元文化的相互惠利的前提下实行“大熔炉”模式,不设任何“加盟国”或“自治州”,而是通过联邦制实现联邦与地方的分权、分治,强调所有公民的“个人自治”而不仅仅是“区域自治”。虽然美国偶尔也有种族歧视,如2014年的弗格森案白人警察枪杀黑人事件,但总的来说美国的“大熔炉政策”基本实现了民族融合目标,对我国制定民族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美国的种族政策成功的原因
(一)构建国家认同
美国把“融合”、“国家认同”作为种族政策的核心,“国家认同,指国民对本国家的文化、制度、价值、利益和身份的一种自觉的认可和接受”,使移民美国化,去除人们的“族群意识”代之以强化“美国公民意识”,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构建国家认同,实现“合众为一”的目标,如通过统一语言等方式将外来移民从情感和利益方面进行同化。美国的国家认同构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移民前最重要的宣誓效忠美利坚,使得虽然经常出现种族冲突,却很少出现严重的民族分离主义。
(二)无特殊民族政策
在美国几乎不存在专门针对少数族群的特殊政策。美国种族政策规定,法律面前,各种族成员的权利与义务一律平等。美国通过的《民权法案》表明,通过建立就业机会均等委员会等机构,给予黑人和其他种族平等的选举权、就业权等。在美国现有法律体系下,少数族群没有特殊的、优于其他民族的权利,使得各族群不会以‘民族权利’为借口要求自治,这也为美国避免出现民族分离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
(三)反对民族分裂
以华盛顿、杰斐逊为代表的美国开国元勋提出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开始,就一直强调反对种族隔离、民族分裂,影响最大的当属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肯定性行动”,“肯定性行动”指的是美国政府在就业、教育等若干社会生活领域中制定的以反歧视为目标的向部分弱势群体作适度倾斜的社会政策。“肯定性行动”政策及相关法令的出台,目标在于通过法律的限制,消除对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在教育、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对待。
此外包括还有鼓励国内交流与交融,如族际通婚等,这些都有利于美国种族/民族政策的施行。
三、美国种族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在全球化发达的今天,中国国家主权日益受到侵犯和削弱,国家认同受到挑战。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盛行新兴生活方式的今天,像一些固守传统生活方式、社会流动性慢且宗教信仰氛围浓郁的民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容易出现困惑与迷茫等不良反应。这些族群则必然从他们熟悉的传统文化、族裔联系以及宗教中寻找认同或归属,导致出现地方性认同如族群认同、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的现象,产生“认同性危机”的时候则容易发生很多民族冲突。其次,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的尖锐性,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大,导致民族矛盾恶化。如新疆地区同样存在财富向一部分人集中的情况,贫富差距悬殊,并且中央的扶贫政策落不到实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容易引发人们不公平感,同时这些问题被东突恐怖分子、国内外分裂势力等加以利用导向了民族问题。三是民族优惠政策赋予了少数民族特权,增强了其“特权意识”和“民族意识”,反而不利于国家归属感的培养。四是优惠政策会让少数民族人们产生懒惰心理,消磨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不利于少数民族能力提高及本地区发展与繁荣。最后民族优惠政策让汉族觉得不公平,如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容易激发汉族的不满情绪,不利于民族团结。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国家统一问题,虽则中美两国意识形态不同,但还是有很多借鉴之处。
解决民族问题根本任务在于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构建国家认同体系,其主要途径是文化认同建设和政治认同建设。文化认同建设方面应该塑造公民共享的文化价值体系,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自觉,最后达到费老所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政治认同建设方面以法律为准绳解决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坚持依法治国;并且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有利于政治认同的维护和强化,只有做到利益均衡、政治权利平等,人们不公平感就会减低,冲突就会减少。其次,就如在美国几乎不存在专门针对少数族群的特殊政策一样,我国的民族政策亟需调整,政策应偏向于民族教育、就业、医疗事业,所有民族绝对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任何特权的资格,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能互相歧视。所有民族所有的人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无一例外,使得“公民权”代替“民族权”,淡化“民族特权”,强调公民平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民族融合,减少冲突。
参考文献
[1] 楚树龙,李扬.美国的民族/种族政策及其启示[J].现代国际关系,2012(6).
[2] 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1).
[3] 张敏杰.美国的“肯定性行动”及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J].浙江学刊,2007(5).
[4] 李俊清.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与现实——基于现代国家建构历程的民族问题透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