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与灵感,构成孩童的最初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才会放飞想象,追求生活的本质。所以一个人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就要培养其对事物有意识的美感追求,从起步阶段上说,幼儿的美学教育便是最初的开始。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它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学龄前期、美术教育影响着幼儿的个性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我们 幼儿园教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书中,指出了幼儿园美育的培养目标与要求:“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针对这些目标与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上就要有所侧重,培养幼儿的基本思维,并启发幼儿的创造力,为他们的长大提供最早的对美好事物的概念。
《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也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美术教学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周围的色彩、对环境的美有最初的体验。
农村与城市有着不同的景致,楼房的建筑风格,街道的走向都不相同,农村没有城市那些高楼大厦,也没有立交桥,但农村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秀丽,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挖掘、利用我们农村大自然做教学素材,那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活教材。我们要时刻把握这个得天独厚的好教材。如: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带小朋友熟悉周围的环境,同时,对小朋友日常接触到的事物有意识的启发,如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地、吐芽的枝条、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蝌蚪、胖胖的蚕宝宝、唧唧喳喳的鸟鸣声、背着书包欢快上学的哥哥姐姐。要求小朋友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最直接最简单的描摹,有很多小朋友会相互议论着“白云很美。”“云姐姐,你别走,我要和你拍照。”“小鸟唱歌很好听,我要和你做好朋友。”“我家有蚕宝宝,很可爱。”我们要因势利导:“这么好的景色我们为什么不把它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海边玩,海边的景色更美,看谁捡到最多的贝壳和认识最多的鱼,回来告诉老师。星期天,孩子大部分都去了海边,回来还带好看的贝壳送给我。这样,真的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乐趣,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更好的激起创作的热情。在课堂上作起画来得心应手,内容非常丰富:鸟儿在树上唱歌;海鸥在湛蓝的海面上飞翔;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爸爸和妈妈拉着她的手一起观赏美丽的花朵等等。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也感受到周围环境、生活的美。
这样借助自然环境的美术教学,不仅让幼儿感受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周围环境、生活的美,还让幼儿的视觉、听觉、知觉碰撞在一起,全方位的激发幼儿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例如: 漳浦二幼陈文宛老师到我园送教下乡,上了一节油墨画《春天-桃花》。桃花是我们当地很容易就可以观赏到的植物,她结合季节性和地方性,把中班领域艺术活动《春天-迎春花》生成《春天-桃花》,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通过独特的画种-油墨画,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周围环境、生活的美。事先创设了可以让幼儿参观的桃花展(几副栩栩如生的图片)让幼儿感受春天桃花盛开的意境美,幼儿看到栩栩如生的“桃花”。在绘画结束时,师生一起随音乐《春野》舞蹈,再次让幼儿陶醉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意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环境的美、生活的美。这节课陈老师很成功地让幼儿的视觉、听觉、知觉碰撞在一起,全方位的激发幼儿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并充分的让幼儿体验到生活的美、艺术的美。
二、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美的创作来自对美的体验,而美的体验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内容,我们应当创造多种条件,提供多种感人至深的生活信息,创造美的图画,如:大班主题画:《我的妈妈》《三八节》《快乐的新年》《元宵节》《端午节》等,都是孩子生活中最熟悉也是最有感情的,孩子在描绘这些内容时总是充满真挚而亲切的情感。所以,大班主题画,我都是选择孩子熟悉的物体,画他生活中最有感受的事物,如《我的妈妈》《我的朋友》《我的老师》等。三八节,我让幼儿画主题画《我的妈妈》,我让小朋友描述妈妈长得什么样子时,他们都说“我的妈妈很漂亮,我要把妈妈画得漂亮些。”我趁机渗透爱的教育,我说“妈妈每天为你们做哪些事情?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每天很亲苦,你们要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这些美术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妈妈的爱,能从小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朋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把美术与生活紧密的结合,更好的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三、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多种手段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作品富有个性。
首先,在美术活动指导中,我们教师不能用领导者的身份凌驾与幼儿之上,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做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不断的给幼儿提供尝试创作的条件,引导幼儿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使作品呈现丰富多彩。使他们的画更趋多元化、丰富化。如:在引导幼儿绘画《月亮姐姐》时,我给幼儿观看关于一些太空的动画片后。组织幼儿讨论到太空后你会看到什么?孩子们发挥了无穷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月亮姐姐在梳头,很漂亮”有的说:“我看到月亮姐姐在数星星。”有的说:“我看到月亮躲在树后面,跟我们捉迷藏。”等等。在充分讨论后让孩子把他们说的画下来,画完后把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并讲给小朋友听,他们讲的津津有味,小朋友也听得入迷,丰富的想象力超乎我的意料,可以达到幼儿和我们老师互动的效果。
其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一次美术活动《美丽的花园》中,我示范讲解好以后,幼儿开始操作了,看着有些孩子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太阳要画圆,才好看!花瓣要靠在一起。”
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别帮我,我能行!”我有点脸红了,原来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他们并不需要老师过分的帮助。我常认为孩子会喜欢老师的指导,并且已经在我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他们的话又提醒了我,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当我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他也希望自己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看,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纲要》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展示评价时,给孩子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鼓励他们起来说说,他们画的是什么?表达什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一种积极情绪。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有时刻牢记《纲要》精神,以一颗童心走近孩子的心灵,去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自信的笑容吧!
《纲要》的理论知识是我们平时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的支撑点,也为我们的工作指引了方向。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美术教学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我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感受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周围的色彩、对环境的美有最初的体验。
农村与城市有着不同的景致,楼房的建筑风格,街道的走向都不相同,农村没有城市那些高楼大厦,也没有立交桥,但农村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秀丽,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挖掘、利用我们农村大自然做教学素材,那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活教材。我们要时刻把握这个得天独厚的好教材。如: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带小朋友熟悉周围的环境,同时,对小朋友日常接触到的事物有意识的启发,如蓝蓝的天、绿绿的草地、吐芽的枝条、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蝌蚪、胖胖的蚕宝宝、唧唧喳喳的鸟鸣声、背着书包欢快上学的哥哥姐姐。要求小朋友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最直接最简单的描摹,有很多小朋友会相互议论着“白云很美。”“云姐姐,你别走,我要和你拍照。”“小鸟唱歌很好听,我要和你做好朋友。”“我家有蚕宝宝,很可爱。”我们要因势利导:“这么好的景色我们为什么不把它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呢?”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海边玩,海边的景色更美,看谁捡到最多的贝壳和认识最多的鱼,回来告诉老师。星期天,孩子大部分都去了海边,回来还带好看的贝壳送给我。这样,真的让幼儿充分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和乐趣,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更好的激起创作的热情。在课堂上作起画来得心应手,内容非常丰富:鸟儿在树上唱歌;海鸥在湛蓝的海面上飞翔;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爸爸和妈妈拉着她的手一起观赏美丽的花朵等等。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也感受到周围环境、生活的美。
这样借助自然环境的美术教学,不仅让幼儿感受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周围环境、生活的美,还让幼儿的视觉、听觉、知觉碰撞在一起,全方位的激发幼儿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例如: 漳浦二幼陈文宛老师到我园送教下乡,上了一节油墨画《春天-桃花》。桃花是我们当地很容易就可以观赏到的植物,她结合季节性和地方性,把中班领域艺术活动《春天-迎春花》生成《春天-桃花》,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环境,通过独特的画种-油墨画,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周围环境、生活的美。事先创设了可以让幼儿参观的桃花展(几副栩栩如生的图片)让幼儿感受春天桃花盛开的意境美,幼儿看到栩栩如生的“桃花”。在绘画结束时,师生一起随音乐《春野》舞蹈,再次让幼儿陶醉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意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环境的美、生活的美。这节课陈老师很成功地让幼儿的视觉、听觉、知觉碰撞在一起,全方位的激发幼儿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激情并充分的让幼儿体验到生活的美、艺术的美。
二、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美的创作来自对美的体验,而美的体验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内容,我们应当创造多种条件,提供多种感人至深的生活信息,创造美的图画,如:大班主题画:《我的妈妈》《三八节》《快乐的新年》《元宵节》《端午节》等,都是孩子生活中最熟悉也是最有感情的,孩子在描绘这些内容时总是充满真挚而亲切的情感。所以,大班主题画,我都是选择孩子熟悉的物体,画他生活中最有感受的事物,如《我的妈妈》《我的朋友》《我的老师》等。三八节,我让幼儿画主题画《我的妈妈》,我让小朋友描述妈妈长得什么样子时,他们都说“我的妈妈很漂亮,我要把妈妈画得漂亮些。”我趁机渗透爱的教育,我说“妈妈每天为你们做哪些事情?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每天很亲苦,你们要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这些美术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妈妈的爱,能从小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朋友间要互相团结友爱。把美术与生活紧密的结合,更好的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三、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作的快乐,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多种手段鼓励幼儿大胆创新,作品富有个性。
首先,在美术活动指导中,我们教师不能用领导者的身份凌驾与幼儿之上,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做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不断的给幼儿提供尝试创作的条件,引导幼儿的思维经历单向、多向、正向、逆向、侧向等过程,使作品呈现丰富多彩。使他们的画更趋多元化、丰富化。如:在引导幼儿绘画《月亮姐姐》时,我给幼儿观看关于一些太空的动画片后。组织幼儿讨论到太空后你会看到什么?孩子们发挥了无穷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月亮姐姐在梳头,很漂亮”有的说:“我看到月亮姐姐在数星星。”有的说:“我看到月亮躲在树后面,跟我们捉迷藏。”等等。在充分讨论后让孩子把他们说的画下来,画完后把自己的作品编成故事并讲给小朋友听,他们讲的津津有味,小朋友也听得入迷,丰富的想象力超乎我的意料,可以达到幼儿和我们老师互动的效果。
其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一次美术活动《美丽的花园》中,我示范讲解好以后,幼儿开始操作了,看着有些孩子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太阳要画圆,才好看!花瓣要靠在一起。”
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别帮我,我能行!”我有点脸红了,原来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他们并不需要老师过分的帮助。我常认为孩子会喜欢老师的指导,并且已经在我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他们的话又提醒了我,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当我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他也希望自己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发生在我一个人身上,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看,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纲要》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展示评价时,给孩子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鼓励他们起来说说,他们画的是什么?表达什么?表达出自己内心的一种积极情绪。
总之,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只有时刻牢记《纲要》精神,以一颗童心走近孩子的心灵,去感悟他们的内心世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激发幼儿想象,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让他们在有趣的艺术活动中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自信的笑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