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万州鱼泉中学 404022)
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直面并回答三个问题,即为何教(教学目标)、教学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教(教学方法)。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领会,以及对传统物理教学利弊的反思与扬弃,我们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各项改革举措,其基本价值取向都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责任,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此时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权和学习的主体责任同时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努力创造学生差异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条件和情景。
一、倡导自主,重视探究,注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教学应该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学资源之间互相交流、启发和补充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多种教学资源的直接联系,丰富和发展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生个体等存在差异,要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必须是多样化的。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先学后教,先实验探究再交流点拨等。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近或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思想和树立科学精神。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也是科学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首先要改变我们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强化学生主体,引导和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获得知识犹如他的机体吸收营养,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应当是科学教育的必然结果。新课程教材设置了《讨论交流》、《科学漫步》、《实验探究》、《做一做》、《说一说》、《STS》等多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栏目,使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交流”、“观察思考”等活动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还可在课外利用图书馆、网站等教学资源,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的显著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前提的,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灌输-接受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以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重视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达成多元目标
作为物理教育的本身,不能仅着眼于物理学科的概念和规律,还要通过物理学的文化,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人类文明中的重大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巨大动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物理思想方法培养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改变过去那种对定理定律的死记硬背的做法,重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们如何发现物理规律的,让学生在了解过程中把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一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专业水平。当外在的权威失去后,当学生知道自己具有哪些权利和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当强权和体罚成为过街老鼠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就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去建立。当课堂向学生开放时,向学生的思维深处开放时,教师能不能驾驭得了课堂,就要看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而不是单单靠所谓的教学机智就解决得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绝不是靠学校规定学几本名著或什么读本就能解决的,这应该是教师的内在要求,应该是自己一辈子的追求,是终身的学习。二是教师要探索实行教学民主的程序、策略,同时要指导学生建立在分工、合作、讨论、交流时需要遵守的规则、规范和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也罢,讨论交流也罢,一定是出于学生内在的需要,而不能是教师出于教学的需要。}随着规则的不断建立和内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纪律的要求就不再是禁止和惩罚,而是放在了注意和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上,放在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吸收别人的观点,学会分工、学会协作。这种规则的确立一定是民主的,有利于全体同学的;而对规则的内化以至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规则看守一切”,在培养公民的民主精神和实施民主的规则方面,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直面并回答三个问题,即为何教(教学目标)、教学什么(教学内容)、如何教(教学方法)。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领会,以及对传统物理教学利弊的反思与扬弃,我们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各项改革举措,其基本价值取向都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责任,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此时的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自主权和学习的主体责任同时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努力创造学生差异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条件和情景。
一、倡导自主,重视探究,注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教学应该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学资源之间互相交流、启发和补充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多种教学资源的直接联系,丰富和发展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由于学习内容和学生个体等存在差异,要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必须是多样化的。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先学后教,先实验探究再交流点拨等。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近或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思想和树立科学精神。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也是科学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首先要改变我们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强化学生主体,引导和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获得知识犹如他的机体吸收营养,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设置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用教材提供的材料,来促成学生自主学习,应当是科学教育的必然结果。新课程教材设置了《讨论交流》、《科学漫步》、《实验探究》、《做一做》、《说一说》、《STS》等多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栏目,使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交流”、“观察思考”等活动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还可在课外利用图书馆、网站等教学资源,进行开放式的自主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的显著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前提的, 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灌输-接受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以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重视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达成多元目标
作为物理教育的本身,不能仅着眼于物理学科的概念和规律,还要通过物理学的文化,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人类文明中的重大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巨大动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物理思想方法培养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改变过去那种对定理定律的死记硬背的做法,重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们如何发现物理规律的,让学生在了解过程中把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一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专业水平。当外在的权威失去后,当学生知道自己具有哪些权利和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当强权和体罚成为过街老鼠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就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去建立。当课堂向学生开放时,向学生的思维深处开放时,教师能不能驾驭得了课堂,就要看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而不是单单靠所谓的教学机智就解决得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绝不是靠学校规定学几本名著或什么读本就能解决的,这应该是教师的内在要求,应该是自己一辈子的追求,是终身的学习。二是教师要探索实行教学民主的程序、策略,同时要指导学生建立在分工、合作、讨论、交流时需要遵守的规则、规范和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也罢,讨论交流也罢,一定是出于学生内在的需要,而不能是教师出于教学的需要。}随着规则的不断建立和内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纪律的要求就不再是禁止和惩罚,而是放在了注意和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上,放在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吸收别人的观点,学会分工、学会协作。这种规则的确立一定是民主的,有利于全体同学的;而对规则的内化以至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规则看守一切”,在培养公民的民主精神和实施民主的规则方面,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