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美术活动课不同于美术课堂教学
在我国美术教学中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虽然具有便于管理、便于组织教学等优势,但是对于满足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需求,培养综合性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明显欠缺。而美术活动课则是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美术兴趣特长的教学活动,它只是在整个美术教学当中的一个小分支,它不受课程标准的束缚,有着极大的自由发展的余地。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在美术的前提下,对一部分对学习美术有较高兴趣的学生的一种再提高,因而,对于这样一部分学生的教学相对来说则更注重特色性、创造性的教学。
二、对农村中学学生美术基础和对美术认识现状的分析
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农村中学学生美术基础较薄弱。原因在于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美术教师几乎没有,大多数美术教师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任,美术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忽视了美术课的综合教育功能,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勇于创造的能力。
其次、由于美术被认为是一门副课,农村学校经费又有限,在美术教育上的投入自然少而又少,导致美术器材严重不足,有些农村小学甚至无法开设正常的美术课堂教学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往往造成农村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匮乏,缺乏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另外、就生活环境而言,居住在农村的儿童与现代社会艺术的接触极其片面,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开阔,美术知识的积累有限,再加上美术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脱节,学生自身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对于组织画面缺乏足够的信心。
在了解了农村中学生美术基础及对美术的认识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对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活动的目的进行合理定位。
三、在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活动课的目的及意义
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以学校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有意无意的把培养技艺高超的画家作为教育的目标,以为这样就是进行了美术素质教育,从而忽视了美术课的综合教育功能。真正的素质教育则是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造力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人。而其中美育的功能不可小视。
从另一方面来说,美术学科课程外的美术活动课的开展,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丰富多采的美术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
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活动课的目的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帮助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指导他们的头脑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让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关心和热爱,逐步提高他们审美修养。
四、如何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美术活动课教学
〔一〕因材施教,活动课教学必须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
前面已经提到,农村学生经济条件差、美术基础单薄、表现力贫乏、对美术创作缺乏信心,所以我们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采用他们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下面将我的一些具体教学形式作一点介绍:
⒈农村学生创作的好帮手——报纸。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发现报纸上有大量的图片特别适合农村孩子使用,这些图片种类繁多、构图独特,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农村孩子往往对积累素材进行创作大伤脑筋,原因在于他们的见识面比较窄,信息的获取比较少。我在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年来订阅的大量报纸中的图片,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学会收集图片,积累创作素材,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提高审美情趣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在创作时,又可以以新闻图片为素材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图片,通过自己的理解领悟后,再进行大胆的重新组合、加工修改,甚至加入自己想象的内容,创造出更鲜明的主题和更具特色的新形象,使图片得到升华。有趣得是,学生们即使取材同一幅图片,结果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在主题上大相径庭,就连表现形式和手法上都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各具特色的创新能力,也使农村学生对美术创作由害怕转变成具有浓厚的兴趣。
⒉废旧材料的使用。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由于美术材料的贫乏和技巧的不足,使相当多的学生对美术课丧失了兴趣。那么在活动课中多种材料的出现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农村地区,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以减轻农村孩子的经济负担。如:利用废旧的年画或挂历进行剪贴画制作;收集塑料饮料瓶制作出漂亮的立体装饰品美化生活;就连农村最常见的鸡、鸭蛋的壳,还有美丽的鸡毛,都能提供给学生创作的空间,这样既刺激了学生的美术活动积极性,又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获得美的经验,并对他认识其它美术作品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因地制宜开发乡土教材
由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距,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就当前各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中设计的课程而言,我们农村美术教师有着一致的看法,即与农村教学实际相脱节。因而,在我们农村的美术活动课中,急需补充乡土教材来弥补现有美术教材内容的不足。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由于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乡镇,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最了解的是农村风光、农村生活,如何发挥这样的特点并体现在我们的美术活动课中呢?我认为作为农村美术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寻找地理环境特色。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野外去写生,通过现场写生、现场指导,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在美术活动课中对学生家鄉地理特色的深入挖掘,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更能在此基础上起到热爱家乡这一主题的教育。
⒉发现人文环境下的风土人情。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农村,农民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创造着美。
五、重视美术活动课成果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我们重视活动课的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创作能力、感情、知觉、美感的逐步提高,而不只是美术技巧的提高。
我认为,对美术活动课的评价首先应体现在创新精神上。艺术贵在创新,在评价中加大对创造性成分的评价,对那些虽然技法不是很熟练但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具有独创特点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应对其作品进行没有竞争目的的展示。展示可分两种:第一、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作品,第二、展览一系列的活动成果作品。总之,在作品的评价上应该对学生的发展个人的需要和意图加以了解,然后才能得到一个合理正确的评价,唯有这样,才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的作品。促进学生美术兴趣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个性。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开展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活动课,我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农村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并期望通过美术活动课这一形式使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更全面、更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美术教学中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虽然具有便于管理、便于组织教学等优势,但是对于满足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需求,培养综合性人才,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明显欠缺。而美术活动课则是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美术兴趣特长的教学活动,它只是在整个美术教学当中的一个小分支,它不受课程标准的束缚,有着极大的自由发展的余地。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在美术的前提下,对一部分对学习美术有较高兴趣的学生的一种再提高,因而,对于这样一部分学生的教学相对来说则更注重特色性、创造性的教学。
二、对农村中学学生美术基础和对美术认识现状的分析
首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农村中学学生美术基础较薄弱。原因在于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美术教师几乎没有,大多数美术教师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任,美术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忽视了美术课的综合教育功能,从而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勇于创造的能力。
其次、由于美术被认为是一门副课,农村学校经费又有限,在美术教育上的投入自然少而又少,导致美术器材严重不足,有些农村小学甚至无法开设正常的美术课堂教学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往往造成农村学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匮乏,缺乏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另外、就生活环境而言,居住在农村的儿童与现代社会艺术的接触极其片面,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开阔,美术知识的积累有限,再加上美术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脱节,学生自身产生了一种畏惧感,对于组织画面缺乏足够的信心。
在了解了农村中学生美术基础及对美术的认识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对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活动的目的进行合理定位。
三、在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活动课的目的及意义
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以学校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有意无意的把培养技艺高超的画家作为教育的目标,以为这样就是进行了美术素质教育,从而忽视了美术课的综合教育功能。真正的素质教育则是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造力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人。而其中美育的功能不可小视。
从另一方面来说,美术学科课程外的美术活动课的开展,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在丰富多采的美术活动中,增多了学生交往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
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活动课的目的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帮助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指导他们的头脑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让学生逐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关心和热爱,逐步提高他们审美修养。
四、如何在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美术活动课教学
〔一〕因材施教,活动课教学必须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
前面已经提到,农村学生经济条件差、美术基础单薄、表现力贫乏、对美术创作缺乏信心,所以我们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采用他们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活动。下面将我的一些具体教学形式作一点介绍:
⒈农村学生创作的好帮手——报纸。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发现报纸上有大量的图片特别适合农村孩子使用,这些图片种类繁多、构图独特,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农村孩子往往对积累素材进行创作大伤脑筋,原因在于他们的见识面比较窄,信息的获取比较少。我在进行教学时利用多年来订阅的大量报纸中的图片,有意识的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学会收集图片,积累创作素材,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水平,提高审美情趣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
在创作时,又可以以新闻图片为素材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图片,通过自己的理解领悟后,再进行大胆的重新组合、加工修改,甚至加入自己想象的内容,创造出更鲜明的主题和更具特色的新形象,使图片得到升华。有趣得是,学生们即使取材同一幅图片,结果创作出的作品不仅在主题上大相径庭,就连表现形式和手法上都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各具特色的创新能力,也使农村学生对美术创作由害怕转变成具有浓厚的兴趣。
⒉废旧材料的使用。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由于美术材料的贫乏和技巧的不足,使相当多的学生对美术课丧失了兴趣。那么在活动课中多种材料的出现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农村地区,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以减轻农村孩子的经济负担。如:利用废旧的年画或挂历进行剪贴画制作;收集塑料饮料瓶制作出漂亮的立体装饰品美化生活;就连农村最常见的鸡、鸭蛋的壳,还有美丽的鸡毛,都能提供给学生创作的空间,这样既刺激了学生的美术活动积极性,又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获得美的经验,并对他认识其它美术作品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因地制宜开发乡土教材
由于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距,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就当前各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中设计的课程而言,我们农村美术教师有着一致的看法,即与农村教学实际相脱节。因而,在我们农村的美术活动课中,急需补充乡土教材来弥补现有美术教材内容的不足。我们都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由于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乡镇,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最了解的是农村风光、农村生活,如何发挥这样的特点并体现在我们的美术活动课中呢?我认为作为农村美术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寻找地理环境特色。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野外去写生,通过现场写生、现场指导,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在美术活动课中对学生家鄉地理特色的深入挖掘,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更能在此基础上起到热爱家乡这一主题的教育。
⒉发现人文环境下的风土人情。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农村,农民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创造着美。
五、重视美术活动课成果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我们重视活动课的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创作能力、感情、知觉、美感的逐步提高,而不只是美术技巧的提高。
我认为,对美术活动课的评价首先应体现在创新精神上。艺术贵在创新,在评价中加大对创造性成分的评价,对那些虽然技法不是很熟练但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具有独创特点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应对其作品进行没有竞争目的的展示。展示可分两种:第一、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作品,第二、展览一系列的活动成果作品。总之,在作品的评价上应该对学生的发展个人的需要和意图加以了解,然后才能得到一个合理正确的评价,唯有这样,才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的作品。促进学生美术兴趣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个性。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开展农村初级中学美术活动课,我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究,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农村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并期望通过美术活动课这一形式使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更全面、更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