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第二期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期间,我们认真聆听了黄文峰、洪成文、赵希斌等八位教授关于在学校管理、高效教学、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讲座。通过现场参观北京市朝阳区新升小学在绿色环保教育方面的特色做法和成功探索,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教育因文化精彩
学校是文明的摇篮,是育人的圣地。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品位,张扬的是一所学校的个性,蕴含的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展示的是一所学校的魅力。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其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地懂得:文化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的魂。文化因教育而传承,教育因文化而精彩。要想创办特色校、精品校、名牌校,必须让文化返璞于校园,真正让文化归真于师生心灵,从文化入手,坚持用精神文化统领全局,努力以制度文化规范师生行为,精心将环境文化孕育师生的心灵,积极丰富学校的课堂文化和课程建设,不断激发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
质量是学校生命,教师是学校主体
育人为本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质量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第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第四,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第五,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创办品牌学校,育人是第一要务,质量是前提和基础,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紧抓不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而要从以上两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则必须把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名师、名家、名学科作为着力点和成长点。因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引领学生发展,学校才能最终发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人们重视课堂教学而在实践层面却存在诸多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仅仅看教育的表面成果。尤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学校等各种教育机构,老师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危险,无论你将孩子的素质升多高,只要成绩和升学率上不去,一切都是徒劳。这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口号变成一纸空文。一阵子求活,带来了表面的多动和热闹,一阵子高效,课堂又变成了知识的仓库和变化多端的训练。课堂没有生命,没有情趣,没有生成,没有智慧,主要问题是课堂没有健康和积极的文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应该让文化在课堂生根。
因此,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研究课堂教学现状,探索教学发展规律,以实现课堂“活、情、实、美”的和谐统一为目标,确立开放、民主、科学、艺术的教学指导方针,使课堂的生命性、情感性、知识性、智慧性得到多维发展,助推学校的内涵提升。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要彻底地改变这种只有口号的现象,才能使中国真正地走向富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单位: 河南省许昌市学府街小学)
教育因文化精彩
学校是文明的摇篮,是育人的圣地。校园文化体现的是一所学校的品位,张扬的是一所学校的个性,蕴含的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展示的是一所学校的魅力。
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其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地懂得:文化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的魂。文化因教育而传承,教育因文化而精彩。要想创办特色校、精品校、名牌校,必须让文化返璞于校园,真正让文化归真于师生心灵,从文化入手,坚持用精神文化统领全局,努力以制度文化规范师生行为,精心将环境文化孕育师生的心灵,积极丰富学校的课堂文化和课程建设,不断激发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激情。
质量是学校生命,教师是学校主体
育人为本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质量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第三,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第四,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第五,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创办品牌学校,育人是第一要务,质量是前提和基础,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紧抓不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而要从以上两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则必须把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名师、名家、名学科作为着力点和成长点。因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引领学生发展,学校才能最终发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人们重视课堂教学而在实践层面却存在诸多问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关注的同时我们不能仅仅看教育的表面成果。尤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学校等各种教育机构,老师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危险,无论你将孩子的素质升多高,只要成绩和升学率上不去,一切都是徒劳。这就使得“素质教育”的口号变成一纸空文。一阵子求活,带来了表面的多动和热闹,一阵子高效,课堂又变成了知识的仓库和变化多端的训练。课堂没有生命,没有情趣,没有生成,没有智慧,主要问题是课堂没有健康和积极的文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的场所,应该让文化在课堂生根。
因此,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研究课堂教学现状,探索教学发展规律,以实现课堂“活、情、实、美”的和谐统一为目标,确立开放、民主、科学、艺术的教学指导方针,使课堂的生命性、情感性、知识性、智慧性得到多维发展,助推学校的内涵提升。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要彻底地改变这种只有口号的现象,才能使中国真正地走向富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单位: 河南省许昌市学府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