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不能设身处地的替孩子着想。而我们的社会不是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组成的吗?我们自己不正是也很普通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孩子的普通呢?我们都应该明白,孩子的快乐和健康比什么都宝贵。
正确的东西是从不断地总结错误中得到的
在教子过程中,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挑剔是大多数家长常犯的错误。这些家长时时刻刻地盯着孩子,当他们有些事情做得不好或不对时,就急切地去纠正,直到他们完全无误才肯罢休。
家长对孩子进行的严格要求和训练是想让孩子的行为和做事达到完美无缺。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就不难理解人类的行为都基于本能的反应,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长们多关心孩子表现优秀的一面,并不断地给予鼓励,那么孩子犯错的次数一定会越来越少。相反,家长老是挑孩子的错,不仅会使孩子留下自己常犯错的印象,还会使其对犯错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心理可导致孩子拒绝做任何事。恐惧的压力会使孩子变得无能,他们认为凡事难以做得完美是因为自己愚笨和无能。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家长应该认识到正确的东西是从不断地总结错误中得到的,孩子们也是一样,只有从不断的犯错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学习和成长。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减少犯错误的次数,那么他们将永葆学习的勇气。一次的犯错并不能否定下次的成功。
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成为不断的批评和训斥,以及逼迫孩子把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都用来学习。这样,孩子会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其学习兴趣和记忆力都要下降。
家长的苛刻还体现为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一旦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一味指责。这也是一种不宽容的表现。
在成人世界,有一种常被人们运用的技术——头脑风暴法。各种各样的设想——只要能想得到——不断地从人们的头脑中冒出来。但有一条规定就是:“不许对别人的想法吹毛求疵。”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主意,如果被上司或者同事不屑一顾否决了,心里就会犯嘀咕:“这样的想法不知又会被别人说什么,还是不说出来为好。”久而久之,主意也就想不出来了,以至于江郎才尽。相反,如果去赞同他人的观点:“很不错,就那么办吧!”则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设想不断出现。当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无聊的想法,但其中肯定不乏许多闪光的有益的建议和设想。孩子的绘画和作文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父母无意中流露出失望,就会挫伤孩子画画、写作文的积极性。我们需要做的是认同他、鼓励他,培养其对画画和作文的兴趣。
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
一位帮助美国家庭带孩子的留学生,在人称“儿童的天堂”的美国,所见所闻,令他大开眼界。
我为姓科尔的一对美国夫妇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老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我总是把他的手指拔出来。科尔夫人惊讶地说:“怎么了,他并没有妨碍你呀!不要阻止他,让他享受吧。”我很奇怪,我说吮手指不卫生,你不怕孩子染上疾病?她说:“正因为这样,你应该多给孩子洗洗手。”为了说服我,她还告诉我她吮手指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她的父母从来没有干涉过,直到她自己觉得不再是一种享受为止。
一次,我陪孩子看连环画,那孩子老是把书往嘴里塞,我阻止他,科尔夫人立刻说:“没关系,这书是用棉布做的,能洗,你就让他啃吧!”我仔细一看,果然,纸张是由厚厚的布做的,咬不破,撕不坏。她说,美国有的书一咬一抓还会散发出食物的香味,引起儿童更大的兴趣。为了提供孩子用嘴撕书的享受,有人正试验一种能吃下去的书,又香又甜,又有营养。“你们中国人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这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她说,“我们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自由地发展,个性强,胆子大,敢冒险,这样才好。”我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总应该让孩子对错误的事有所约束吧?比如撕书,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不”,科尔夫人连连摇头,“对1岁以内的孩子做这样的要求显然太高了。你能使他了解书是什么,那么你才能要求他不撕书,如果你没法让他理解这一点,却用强制的方法阻止他,这就是不明智了。我们既要让婴儿看书,又不怕他撕书,所以,就创造出了这种布做的书。”我听了,无言以对。
与这些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未免过于苛刻了。这些都源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不能设身处地的替孩子着想。今天我们的这个社会不正是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组成的吗?我们自己不是也很普通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孩子的普通呢?我们都应该明白,孩子的快乐和健康比什么都宝贵。
孩子只有在主动、积极、愉悦的心境下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父母的宽容常常会得到孩子的感激和加倍的补偿、回报,适当的激励也会使孩子产生不懈进取的动力。
我们的孩子已经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做父母的真正爱孩子的做法应该是在他们承受压力时适时的减压,帮助他们放松。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要首先自己放松,自己不是龙,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成龙?大人孩子终日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如何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是对父母真诚的劝告。
(编辑 王诗园)
正确的东西是从不断地总结错误中得到的
在教子过程中,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挑剔是大多数家长常犯的错误。这些家长时时刻刻地盯着孩子,当他们有些事情做得不好或不对时,就急切地去纠正,直到他们完全无误才肯罢休。
家长对孩子进行的严格要求和训练是想让孩子的行为和做事达到完美无缺。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就不难理解人类的行为都基于本能的反应,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长们多关心孩子表现优秀的一面,并不断地给予鼓励,那么孩子犯错的次数一定会越来越少。相反,家长老是挑孩子的错,不仅会使孩子留下自己常犯错的印象,还会使其对犯错产生恐惧感,这种恐惧心理可导致孩子拒绝做任何事。恐惧的压力会使孩子变得无能,他们认为凡事难以做得完美是因为自己愚笨和无能。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家长应该认识到正确的东西是从不断地总结错误中得到的,孩子们也是一样,只有从不断的犯错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学习和成长。如果能正确引导孩子减少犯错误的次数,那么他们将永葆学习的勇气。一次的犯错并不能否定下次的成功。
有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成为不断的批评和训斥,以及逼迫孩子把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都用来学习。这样,孩子会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其学习兴趣和记忆力都要下降。
家长的苛刻还体现为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一旦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一味指责。这也是一种不宽容的表现。
在成人世界,有一种常被人们运用的技术——头脑风暴法。各种各样的设想——只要能想得到——不断地从人们的头脑中冒出来。但有一条规定就是:“不许对别人的想法吹毛求疵。”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主意,如果被上司或者同事不屑一顾否决了,心里就会犯嘀咕:“这样的想法不知又会被别人说什么,还是不说出来为好。”久而久之,主意也就想不出来了,以至于江郎才尽。相反,如果去赞同他人的观点:“很不错,就那么办吧!”则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的设想不断出现。当然,不可避免会有一些无聊的想法,但其中肯定不乏许多闪光的有益的建议和设想。孩子的绘画和作文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父母无意中流露出失望,就会挫伤孩子画画、写作文的积极性。我们需要做的是认同他、鼓励他,培养其对画画和作文的兴趣。
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
一位帮助美国家庭带孩子的留学生,在人称“儿童的天堂”的美国,所见所闻,令他大开眼界。
我为姓科尔的一对美国夫妇带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老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吮吸,我总是把他的手指拔出来。科尔夫人惊讶地说:“怎么了,他并没有妨碍你呀!不要阻止他,让他享受吧。”我很奇怪,我说吮手指不卫生,你不怕孩子染上疾病?她说:“正因为这样,你应该多给孩子洗洗手。”为了说服我,她还告诉我她吮手指的习惯一直持续到上小学,她的父母从来没有干涉过,直到她自己觉得不再是一种享受为止。
一次,我陪孩子看连环画,那孩子老是把书往嘴里塞,我阻止他,科尔夫人立刻说:“没关系,这书是用棉布做的,能洗,你就让他啃吧!”我仔细一看,果然,纸张是由厚厚的布做的,咬不破,撕不坏。她说,美国有的书一咬一抓还会散发出食物的香味,引起儿童更大的兴趣。为了提供孩子用嘴撕书的享受,有人正试验一种能吃下去的书,又香又甜,又有营养。“你们中国人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这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她说,“我们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自由地发展,个性强,胆子大,敢冒险,这样才好。”我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总应该让孩子对错误的事有所约束吧?比如撕书,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不”,科尔夫人连连摇头,“对1岁以内的孩子做这样的要求显然太高了。你能使他了解书是什么,那么你才能要求他不撕书,如果你没法让他理解这一点,却用强制的方法阻止他,这就是不明智了。我们既要让婴儿看书,又不怕他撕书,所以,就创造出了这种布做的书。”我听了,无言以对。
与这些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未免过于苛刻了。这些都源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不能设身处地的替孩子着想。今天我们的这个社会不正是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组成的吗?我们自己不是也很普通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容忍孩子的普通呢?我们都应该明白,孩子的快乐和健康比什么都宝贵。
孩子只有在主动、积极、愉悦的心境下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父母的宽容常常会得到孩子的感激和加倍的补偿、回报,适当的激励也会使孩子产生不懈进取的动力。
我们的孩子已经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做父母的真正爱孩子的做法应该是在他们承受压力时适时的减压,帮助他们放松。要做到这一点,家长要首先自己放松,自己不是龙,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成龙?大人孩子终日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如何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十全十美的人,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是对父母真诚的劝告。
(编辑 王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