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農村版Facebook
1976年出生的胡伟是河南驻马店人。1995年9月,19岁的胡伟考入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当时胡伟家里十分困难,为了能让他顺利入学,村里很多人帮着凑钱,没钱的端来一盘饺子。从那时起,胡伟就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为乡村做些什么。
1999年大学毕业,胡伟顺利进入北京联想总部。北京的居住成本很高,虽然在联想的收入不错,但扣除每月的房租和交通两项主要支出,一个月的工资所剩无几。承诺给父母的钱无法兑现,孝顺的胡伟内心倍感煎熬。在苦苦支撑了两年后,2001年,胡伟从高大上的联想总部辞职,琢磨着自己创业。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此后的8年,胡伟先后卖过礼品,搞过国际贸易,开过广告公司,但最多也只能勉强糊口,他仍然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最落魄的时候,“付20平方米的房租都困难。”
2009年的时候,胡伟得知为配合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中影集团每个月要在全国69万个行政村播放一部露天电影。胡伟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果断地承包了部分地区露天电影的播放业务,“在电影播放前,插播一个5分钟的广告。”
一年的时间过去,胡伟在广告方面没赚到多少钱,但却有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走遍5000多个村子,包括像贵州毕节这样一些偏远的地方。
行走过程中,胡伟经常与当地的村民一起喝酒聊天,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诸如哪里有新谷种卖,隔壁村的人去年种了一亩多打几百斤谷,鱼塘今年又会包给谁,谁家的闺女选了个好女婿,谁家的儿子今年打工挣了多少钱等等家长里短。
能不能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让农民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村庄,记录自己的故事?村庄也是一个熟人社会,同样需要记录一些图片、言论、文章或者琐碎的事情。一直有着农村情结的胡伟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念头。
说干就干。2010年10月,胡伟仿照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样式,创建了针对农村地区的社交平台“村村乐”,设置有养猪、种植、相亲、寻人等六大栏目,具备交友、晒照片、写日志、发布供求信息等功能,他的目标是要打造一个农村版的Facebook。
创新设立站长制度
为迅速提高村村乐的知名度,2010年春节,胡伟利用年轻人打工返乡之机,采用积分奖励的方式,吸引年轻人到村村乐注册。当时,网上分享、晒照片对农村来说还比较新鲜,通过年轻人的口口相传,网站渐渐被人们知晓。
春节过后,陆续有村民在网站上分享猪怎么养、荔枝怎么种,以及交友、婚恋方面的信息。2011年3月,一名90多岁的台湾老兵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村村乐上寻找他在大陆的弟弟,一个多月后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
这件事不胫而走,加上大学生和外出人员的推广,村村乐立马火了起来。半年过后,注册会员达到20多万人。
随着会员的增多,如何管理的问题逐渐凸显。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胡伟设立了站长制度。每个村“任命”一名站长,负责管理维护村级网站,上传、更新信息。
消息发布后,应聘的人很多,经过审核认证,胡伟从村干部、乡村教师、种养殖大户、大学生村官、个体工商户中选择人员担任站长。这些人具有文化高、学历高、收入高和见识广的优势,是当地的意见领袖,开展工作非常顺利。
站长“上任”后,很快发挥了作用。2011年7月,河南南阳一则“大葱五毛一斤无人问津”的微信刷爆朋友圈。南阳站站长立即将它发布到村村乐网站上。正好洛阳一家公司要用大葱做促销,于是500斤大葱销售一空。
这件事给了胡伟很大启发,他立即推出“一村一品”计划,发动各地站长寻找当地特色农产品,手把手教农民包装,设计品牌,然后在网上售卖。
在得知福建连城的红心地瓜干丰收,以往10块钱一斤,如今跌到5块一斤没人买的消息后,胡伟当即成立促销团,将地瓜干推送到网站首页,并运用营销手段进行包装,取名为“宫廷地瓜干”。结果一周内,连城10吨地瓜干很快找到销路。
但好景不长,网站运营一段时间后,一些站长开始抱怨“光干活不挣钱”。可是此时村村乐主要是在为人做嫁衣,没有任何收益,连网站技术人员、运营人员都是胡伟掏钱雇的,拿什么给站长发“工资”?
因而,要不要把村村乐继续运营下去?胡伟面临两难的抉择。
正当胡伟左右为难之际,2012年底,一家南方家电企业找到胡伟,问能不能为企业做一次市场调查,了解村民的购买喜好。胡伟毫不犹豫地接了订单,然后借助论坛将任务分派给各地站长,明言“如果随便瞎写,一分钱不给”。
不到10天的时间,胡伟就将10 000份真实有效的问卷交到企业负责人手中。
如此高效的速度,企业不敢相信其真实性。在这之前,要做这样一次同等工作量的工作,三个月时间都无法完成。企业负责人将信将疑地找来专家,用专业的统计方法逐一核对,发现数据与真正的需求分布符合。凭着这一单业务,不仅站长赚到了钱,村村乐也收获了第一桶金。
开展刷墙推广活动
与家电企业合作的成功,让胡伟意识到村村乐的商业价值和优势,“与其等企业找上门,不如主动出击。”于是,胡伟未雨绸缪,要求站长在每个村子设立宣传栏张贴广告。他自己出资,在每个村子里打造以超市小卖部为据点的服务中心,提供免费Wi-Fi,由服务中心帮助发宣传页、组织放电影、做免费试用品……服务中心是人们喜欢聚集的地方,没事时都喜欢往小卖部里钻,胡伟正是通过这个渠道,收集到村民的需求,比如农民最常用的电商平台是哪个?最喜欢购买的家电品牌是什么?等等。到2014年,他已经拥有1000万的农民粉丝。
事实证明,胡伟技高一筹。不久,苏宁易购找上门来谈合作,要在全国1000多家苏宁易购服务站周边村庄都能看到企业的广告。
在农村,没有条件像城市那样用LED或者横幅打广告,通常是刷在墙上的,也就是所谓的“刷墙”。有了上次做调查的经验,胡伟立即将“刷墙”工作任务发布在村村乐论坛上,站长报名接活儿,按完成质量获取报酬。
很快,3万个村庄统一刷上了苏宁的广告,比苏宁提出的点增加2万多个。
“刷墙”的推广方式虽然直观有效、价格低,但之前很多大企业并不接受这样的方式。胡伟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刷墙业务没有标准,无法保证效果。
为了对企业负责,确保“刷墙”真实,胡伟和团队成员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接了活儿的站长要定期拍照反馈墙上广告情况,如果不在了或不清晰了要补上,以保障广告效果。
而比起一般的“刷墙”公司,村村乐最大的优势,用胡伟的话说是“村里有人”。“我们直接向企业提供详细的乡村名单,再将客户想要投广告的区域发布到网站,并通知这个区域的站长来完成任务。”
这种“接地气”、高效能的方式,让胡伟的“刷墙”生意越来越好,客户络绎不绝。京东、阿里巴巴、苏宁这些商业巨头都成了胡伟的广告主。
2017年,凭借宣传推广这一业务,村村乐获得约2亿元的营业收入,凈利润为2000万元,村村乐也被称为“最大的刷墙公司”。
除“刷墙”外,随着新媒体发展不断向农村深入,胡伟在网站上发布任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推广APP、门头广告、发传单、放电影、组织广场舞、路演活动、企业调研等。而接受这些任务的站长从中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每月8000~50万元不等,更激发了村民们使用互联网的热情。
经过8年的经营,村村乐成了全农村最大的网站,目前已经覆盖了60多万个村庄,注册用户超过1200万,有10万农民通过村村乐网站赚到了钱。现在的“村村乐”估值达到10亿之多,目前已经完成两轮投资。
胡伟表示,未来他计划挑选各领域最专业的合作伙伴,建立面向农村人、钱、物的服务体系,当好农民创业和财富增值的工具。“通过创办村村乐,我有幸结识全国各地的朋友,吃遍全国各地的美食,尽管很苦,但很有幸福感。”胡伟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