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新课程在我市能否顺利实施,除了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外,我认为“目标教学”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
目标教学,如果从1986年9月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应邀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算起,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我国各地都有人在学习布卢姆理论,他们结合我国国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了实验。众多的实验报告已充分显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由此,笔者认为目标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推行势在必行。
一、 目标教学的理论依据体现了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目标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策略”“形成性评价”三方面理论。这是布卢姆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部分,这些理论所代表的全新观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与新课程的一些实施要求相一致、相吻合。
1. 目标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观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而这种学习又必须是以教师为主导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而布卢姆等人的目标教学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这三个领域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讲,认知领域是知识技能方面,是智力活动因素,属智育。情感领域是非智力活动因素,虽不完全恒等于德育,但与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至于布氏学派重视研究动作技能领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作技能。布氏学派三个领域目标反映了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反映了人的发展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合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与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也是一致的。
2. 目标教学符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观
新课程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的发展。长期以来,全球性的基础教育将选拔功能当成唯一功能,使整个教育成为升学服务的应试教育。布卢姆严厉地批判了以往学校教育淘汰、筛选儿童的性质,指责那种只为少数可能达到最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准备阶梯的教育是最大的浪费。他说: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体获得发展。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性。学校的主要资料应当用于增进每个人的工作能力,而不是用于预测或选拔英才。
3. 目标教学符合新课程的学生观
新课程强调“为了一切学生”,强调学生的差异,主张实行分层教学,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都是正态分布曲线,即两头小中间大。教师认为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天经地义、不能改变的,随着年级的增高出现两极分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布卢姆在经过大面积实验后认为,学生学习中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学生成绩差异日益增大,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结果。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够领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够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可以全力学会教学给他们的所有东西,他们没有学会,是因为没有正式的程序保证教师的讲解适应学生的需要。”布卢姆崭新的学生观使教师教有希望,学生学有信心,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布卢姆这一理论观点适应了我们今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适应了我们今天新课程的要求。
二、 目标教学模式普遍适用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1. 教学目标的超脱性适合新课程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不受教学内容异同的影响,不受学生年龄、年级、教学类型的限制。分类理论能把凡是具有相同行为水平的教育目标显示出来。也就是说,教育目标适用的范围十分宽泛,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学科,各类学校可以普遍学习使用,同样也适用新课程。
2. 教学方法可容性适用新课程
运用目标教学这种模式允许并且提倡学习、应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不排斥任何一种有实效的、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为了带领学生高效快捷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用现成的或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目标教学与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目标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既方便自然,又可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新课程强调运用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从事教学。
因此,只要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全面性、具体性、恰当性和可操作性,注意教学目标的落实、评价与反馈,目标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多种人才,培养全面人才,对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全面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具有不可或缺的保证作用,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有深远意义的。同时,目标教学在应用中也必将更加完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成熟。
(赣榆县青口第四中学)
目标教学,如果从1986年9月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教授应邀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算起,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我国各地都有人在学习布卢姆理论,他们结合我国国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了实验。众多的实验报告已充分显示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由此,笔者认为目标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推行势在必行。
一、 目标教学的理论依据体现了新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我们知道,目标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策略”“形成性评价”三方面理论。这是布卢姆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部分,这些理论所代表的全新观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与新课程的一些实施要求相一致、相吻合。
1. 目标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观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而这种学习又必须是以教师为主导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而布卢姆等人的目标教学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这三个领域的关系就一般意义讲,认知领域是知识技能方面,是智力活动因素,属智育。情感领域是非智力活动因素,虽不完全恒等于德育,但与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至于布氏学派重视研究动作技能领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因为他们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动作技能。布氏学派三个领域目标反映了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反映了人的发展的三个组成部分。三者合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与我们强调的素质教育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也是一致的。
2. 目标教学符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观
新课程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学生的发展。长期以来,全球性的基础教育将选拔功能当成唯一功能,使整个教育成为升学服务的应试教育。布卢姆严厉地批判了以往学校教育淘汰、筛选儿童的性质,指责那种只为少数可能达到最高层次教育的学生准备阶梯的教育是最大的浪费。他说: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体获得发展。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性。学校的主要资料应当用于增进每个人的工作能力,而不是用于预测或选拔英才。
3. 目标教学符合新课程的学生观
新课程强调“为了一切学生”,强调学生的差异,主张实行分层教学,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都是正态分布曲线,即两头小中间大。教师认为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是天经地义、不能改变的,随着年级的增高出现两极分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布卢姆在经过大面积实验后认为,学生学习中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学生成绩差异日益增大,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结果。他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够领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也能够学会——只要向他们提供适当的前期和当时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可以全力学会教学给他们的所有东西,他们没有学会,是因为没有正式的程序保证教师的讲解适应学生的需要。”布卢姆崭新的学生观使教师教有希望,学生学有信心,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布卢姆这一理论观点适应了我们今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适应了我们今天新课程的要求。
二、 目标教学模式普遍适用的特点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1. 教学目标的超脱性适合新课程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体系不受教学内容异同的影响,不受学生年龄、年级、教学类型的限制。分类理论能把凡是具有相同行为水平的教育目标显示出来。也就是说,教育目标适用的范围十分宽泛,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学科,各类学校可以普遍学习使用,同样也适用新课程。
2. 教学方法可容性适用新课程
运用目标教学这种模式允许并且提倡学习、应用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不排斥任何一种有实效的、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为了带领学生高效快捷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用现成的或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目标教学与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目标教学使用电教手段,既方便自然,又可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新课程强调运用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从事教学。
因此,只要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全面性、具体性、恰当性和可操作性,注意教学目标的落实、评价与反馈,目标教学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多种人才,培养全面人才,对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全面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具有不可或缺的保证作用,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有深远意义的。同时,目标教学在应用中也必将更加完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成熟。
(赣榆县青口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