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音,喓喓学草虫之韵。”这就是要求在描写景物时,需抓住景物特征,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描写,力求达到随物赋形、形神毕肖的境界。
一.远远近近,形成立体感。
描写景物就像画一幅风景画,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先画轮廓,再突细节。远景给人以全貌,但不细切,近景给人真切,又缺乏立体感,这就要求作者将观察中的距离伸缩。
如:云团缓缓的移动着,被吞没了多时的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辉煌灿烂,金光耀眼,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荷叶上的青蛙草丛里的蚂蚱和树上的小鸟,都被这突然降临的光明惊醒,欢呼、跳跃、高声鸣唱起来。
本段既有远景勾勒——亮堂堂,又有近景描写——青蛙、蚂蚱、小鸟,是通过远近不同画面组合而成,给人以立体感。经常用到的有如下两种换景方法。
1.定点换景
如: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2.移步换景
如: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二.物物我我,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写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大自然的壮美,更重要的是写出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只有情景交融才能让人感受到你笔下的景物生动,形象,真切,令人陶醉。
鲁迅在《故乡》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有机交融。
三.虚虚实实,意境深远。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雨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
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同时,写景不可能把所有的景物一一写出来,而应截取那些富有代表性的部分,其余留下空白,让读者进行联想。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只截取一支由此而产生时空纵横想象,形成立体感。
四.动动静静,情趣盎然。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如李白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李白借助动态语言描绘出天姥山的气势磅礴,令人赞叹。又如:“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杈叶,像是和狂风乌云去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作者李健吾凭着他那神奇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把泰山松描绘得千姿百态、情趣横生。
五.浓浓淡淡,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又如《鄱阳湖日出》:“如果天气好,还可以看见鄱阳湖上的日出。水天相连的地平线上,由淡青变为淡黄色,渐渐又由淡黄变为绯红、深红、金红,紧接着金光四射,跃出一轮红艳艳的朝阳!霎时间,整个鄱阳湖显得生机勃勃,碧蓝的湖面上金波闪烁,白帆点点。再看看含鄱口左边高耸云霄的五老峰和右边陡峭的犁头尖山,啊,百里鄱阳湖一齐被收揽在这两山夹峙的豁口中了,含鄱口由此而得名。”
再如杨朔《黄海日出处》:“好几天来,一直阴沉沉的要下雨。可是现在,天空像绷紧的淡蓝色绸缎,清澈明亮地笼罩在海洋和陆地上。嫣红与金黄的透明云彩,簇拥着它。一轮旭日,庄严地从水波涟涟、亮光熠熠的海面上升起,而海洋好像在它下面颤抖和脸红起来似的……这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上乘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但由于各人的思想修养、感情陶冶、生活阅历以及种种心理因素不同,必然产生审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是经过作者对自然的认识与创造,是人化的自然,是作者灵魂的写照。
庄贵宾,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莒县。责任编校:王 玲
一.远远近近,形成立体感。
描写景物就像画一幅风景画,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先画轮廓,再突细节。远景给人以全貌,但不细切,近景给人真切,又缺乏立体感,这就要求作者将观察中的距离伸缩。
如:云团缓缓的移动着,被吞没了多时的满月一下子跳了出来,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金盘,辉煌灿烂,金光耀眼,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荷叶上的青蛙草丛里的蚂蚱和树上的小鸟,都被这突然降临的光明惊醒,欢呼、跳跃、高声鸣唱起来。
本段既有远景勾勒——亮堂堂,又有近景描写——青蛙、蚂蚱、小鸟,是通过远近不同画面组合而成,给人以立体感。经常用到的有如下两种换景方法。
1.定点换景
如: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2.移步换景
如: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二.物物我我,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写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大自然的壮美,更重要的是写出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只有情景交融才能让人感受到你笔下的景物生动,形象,真切,令人陶醉。
鲁迅在《故乡》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有机交融。
三.虚虚实实,意境深远。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雨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
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同时,写景不可能把所有的景物一一写出来,而应截取那些富有代表性的部分,其余留下空白,让读者进行联想。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只截取一支由此而产生时空纵横想象,形成立体感。
四.动动静静,情趣盎然。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如李白诗:“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李白借助动态语言描绘出天姥山的气势磅礴,令人赞叹。又如:“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杈叶,像是和狂风乌云去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作者李健吾凭着他那神奇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把泰山松描绘得千姿百态、情趣横生。
五.浓浓淡淡,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又如《鄱阳湖日出》:“如果天气好,还可以看见鄱阳湖上的日出。水天相连的地平线上,由淡青变为淡黄色,渐渐又由淡黄变为绯红、深红、金红,紧接着金光四射,跃出一轮红艳艳的朝阳!霎时间,整个鄱阳湖显得生机勃勃,碧蓝的湖面上金波闪烁,白帆点点。再看看含鄱口左边高耸云霄的五老峰和右边陡峭的犁头尖山,啊,百里鄱阳湖一齐被收揽在这两山夹峙的豁口中了,含鄱口由此而得名。”
再如杨朔《黄海日出处》:“好几天来,一直阴沉沉的要下雨。可是现在,天空像绷紧的淡蓝色绸缎,清澈明亮地笼罩在海洋和陆地上。嫣红与金黄的透明云彩,簇拥着它。一轮旭日,庄严地从水波涟涟、亮光熠熠的海面上升起,而海洋好像在它下面颤抖和脸红起来似的……这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
上乘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但由于各人的思想修养、感情陶冶、生活阅历以及种种心理因素不同,必然产生审美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是经过作者对自然的认识与创造,是人化的自然,是作者灵魂的写照。
庄贵宾,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莒县。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