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目前金融危机所横扫的地区,无论是美国雷曼兄弟的破产还是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遭遇危机,尽管其原因有很多,但共同的是它们的风险管理都出了漏洞。金融危机警示着我国农村信用社,要发展,就必须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经营理念,这样才能走出一条规范、稳健、持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农村信用社 金融危机 “三农”问题 信用风险 发展
1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我国经济实体。受宏观经济影响,大部分沿海企业都主動缩小生产规模,有的甚至关停。金融是与经济最为密切的行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变化及各级政府为经济“保增长”纷纷出台各项经济金融措施都影响到银行的业务经营,需要结合实际主动应对。本身“体弱”的农村信用社更不能坐观云卷云舒。新形势下,立足县域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趋利避害,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发展承载能力,需要我们迫切的思考和在实践中探索。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形势以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业务经营方面
1.1.1 “三农”大环境不容乐观 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出现压缩人力成本的迹象,成批量的农民工被迫返乡,而农村经济毕竟尚欠火候,就业容纳能力有限,将失去或减少务工性工资收入;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化程度低,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呈低迷徘徊趋势,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又在增长,由此将进一步降低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务农收入;农业产业化链条脱节,产前、中、后的加工、服务、销售等渠道不畅通,粗放型农业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市场物价的上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增大,农民的增收空间将更加狭窄。在大环境下,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信社的业务经营及风险防控势必受到影响。
1.1.2 小额农贷的发展空间受限 长期以来,小额农贷以其操作简便、额度小、风险小而分散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成为农信社的“金字招牌”。但在连续增加支农投入高基数上,加之当前不景气的市场新形势,市场有效需求主体趋于饱和,其利率也远远高于行业内其他贷款,成本较高,加之民间借贷盛行等因素,导致深度推广较困难,继续加大“三农”投放难度加大,小额农贷的市场需求遭到“瓶颈”效应,形成挤压。
1.1.3 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 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合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益等彼此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信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的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1.1.4 市场竞争白热化升温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化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市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信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同杯“分羹”的生存风暴愈演愈烈,“竞合”时代全面来临。
1.1.5 深化改革面临阻力增加 当前农信社深化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给农信社的改革带来的冲击不可说不大,对农信社实现稳定发展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在信用社各项经营都面临很大考验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增资扩股,进一步壮大信用社实力,进而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向现代银行迈进,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1.2 风险管控方面 首先是外部金融环境趋于恶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增加带来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无业可就,无事可干,少数人因生活无着而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铤而走险,这些都对金融资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构成了威胁,对安防设施简陋、位置偏远的信用社挑战更大。
其次是既投信贷资金风险性增大。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信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
再者,由于小额农贷萎缩,县域优质中小企业短缺,加之近些年县域房地产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信用社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投资在房地产行业。而当前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导致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农信社试图通过业务规则的调整刺激房地产需求,旨在将不良资产收回,不至于形成呆坏账;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如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问题。
2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应对策略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像海啸一样席卷全球金融市场, 2008年9月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地,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政府支持的房贷巨头被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随后,又传出花旗银行申请破产保护。这一系列事件预示金融危机已愈演愈烈,且已冲击到各国的金融业及实体经济。无论是雷曼兄弟的破产还是美国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遭遇危机,尽管其中翻船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的风险防范管理出了漏洞。美国金融危机警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强化经营理念,走出一条规范、稳健、持续的发展之路。这需要在强化农信社风险防范,强化农信社科学创新,强化农信社有序竞争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P231-232.
[2]顾祥林,孟建斌.中国农村信用社模式之选择[N].金融与经济.1991年第10期P7-8.
[3]赵越.加入WTO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积极对策[N].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年第16卷第2期P20-22.
[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P258-260.
[5]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与对策.河北金融网[DB/OL].http://www.hb261.com/news/ll/2009525/10345796585.html.
[6]论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风险及对策.信用中国网[DB/OL].http://www.ccn86.com/news/topic/20061109/20325.shtml.
[7]当前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对策思考.范文大全网[DB/OL].http://www.fwdqw.com/Article/ws/200701/96614.html
[8]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报告直通车[DB/OL].http://www.reportbus.com/Article/JR/200705/Article_44168.html.
关键词:中国农村信用社 金融危机 “三农”问题 信用风险 发展
1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我国经济实体。受宏观经济影响,大部分沿海企业都主動缩小生产规模,有的甚至关停。金融是与经济最为密切的行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变化及各级政府为经济“保增长”纷纷出台各项经济金融措施都影响到银行的业务经营,需要结合实际主动应对。本身“体弱”的农村信用社更不能坐观云卷云舒。新形势下,立足县域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趋利避害,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发展承载能力,需要我们迫切的思考和在实践中探索。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形势以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业务经营方面
1.1.1 “三农”大环境不容乐观 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出现压缩人力成本的迹象,成批量的农民工被迫返乡,而农村经济毕竟尚欠火候,就业容纳能力有限,将失去或减少务工性工资收入;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化程度低,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呈低迷徘徊趋势,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又在增长,由此将进一步降低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务农收入;农业产业化链条脱节,产前、中、后的加工、服务、销售等渠道不畅通,粗放型农业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市场物价的上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增大,农民的增收空间将更加狭窄。在大环境下,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信社的业务经营及风险防控势必受到影响。
1.1.2 小额农贷的发展空间受限 长期以来,小额农贷以其操作简便、额度小、风险小而分散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成为农信社的“金字招牌”。但在连续增加支农投入高基数上,加之当前不景气的市场新形势,市场有效需求主体趋于饱和,其利率也远远高于行业内其他贷款,成本较高,加之民间借贷盛行等因素,导致深度推广较困难,继续加大“三农”投放难度加大,小额农贷的市场需求遭到“瓶颈”效应,形成挤压。
1.1.3 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 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合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益等彼此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信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的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1.1.4 市场竞争白热化升温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化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市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信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同杯“分羹”的生存风暴愈演愈烈,“竞合”时代全面来临。
1.1.5 深化改革面临阻力增加 当前农信社深化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给农信社的改革带来的冲击不可说不大,对农信社实现稳定发展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在信用社各项经营都面临很大考验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增资扩股,进一步壮大信用社实力,进而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向现代银行迈进,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1.2 风险管控方面 首先是外部金融环境趋于恶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增加带来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无业可就,无事可干,少数人因生活无着而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铤而走险,这些都对金融资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构成了威胁,对安防设施简陋、位置偏远的信用社挑战更大。
其次是既投信贷资金风险性增大。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信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
再者,由于小额农贷萎缩,县域优质中小企业短缺,加之近些年县域房地产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信用社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投资在房地产行业。而当前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导致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农信社试图通过业务规则的调整刺激房地产需求,旨在将不良资产收回,不至于形成呆坏账;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如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问题。
2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应对策略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像海啸一样席卷全球金融市场, 2008年9月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地,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政府支持的房贷巨头被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随后,又传出花旗银行申请破产保护。这一系列事件预示金融危机已愈演愈烈,且已冲击到各国的金融业及实体经济。无论是雷曼兄弟的破产还是美国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遭遇危机,尽管其中翻船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的风险防范管理出了漏洞。美国金融危机警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强化经营理念,走出一条规范、稳健、持续的发展之路。这需要在强化农信社风险防范,强化农信社科学创新,强化农信社有序竞争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P231-232.
[2]顾祥林,孟建斌.中国农村信用社模式之选择[N].金融与经济.1991年第10期P7-8.
[3]赵越.加入WTO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积极对策[N].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年第16卷第2期P20-22.
[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P258-260.
[5]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与对策.河北金融网[DB/OL].http://www.hb261.com/news/ll/2009525/10345796585.html.
[6]论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风险及对策.信用中国网[DB/OL].http://www.ccn86.com/news/topic/20061109/20325.shtml.
[7]当前农村信用社现状及对策思考.范文大全网[DB/OL].http://www.fwdqw.com/Article/ws/200701/96614.html
[8]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报告直通车[DB/OL].http://www.reportbus.com/Article/JR/200705/Article_4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