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现代企业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国有施工企业,多年实施的党政同台管理的体制,也决定了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以尊重员工、关爱员工、依靠员工为基础,不断强化党政双方同向同轴、同频共振、同心协力的“三同”效应,实现以人的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持企业科学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施工企业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加大,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人才流动更为频繁,严峻的形势使施工企业面临艰巨挑战。企业要得到壮大,首先就是在把各种人力的价值追求和才干与企业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像家庭一样,给职工以关爱和鼓励,尊重与信任,满足职工正常的需求,这样职工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设中,才能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对于顺利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和企业发展目标,推动全面建设和谐施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企业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一个全新视角来介入企业管理,追求的是企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三者之间的共同和谐。
施工企业具有生产环境艰苦、工作地点流动、人员队伍复杂等主要特点,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转变领导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企业领导更加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彻底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切实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将人才开发、激励与绩效考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有效结合,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员工自学成才,扩大激励覆盖面,做实绩效考评,从而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个人的发展也能得到支撑和保障,形成“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施工企业党政双方坚持“以人为本”应把握的重点工作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目标,是我国人文社会转型、走向现代文明的根本标志,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作为国有施工企业,实施的是党政双方同台管理的体制,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为了员工,党政同向同轴
在企业行政管理团队的眼里,员工作为“岗位人”,其劳动积极性靠责任明示、制度规范、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来实现,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党组织领导的眼里,员工作为“主人翁”,其主观能动性靠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先锋作用、思想觉悟来实现,称之为发挥政治优势。项目党政的两个“一把手”,很多时候因为思维角度、工作内容、管理重点的不同,常常出现人与事、思与行的“两张皮”现象;也常常在“哥俩好”的艺术中寻求“两张皮”的归一之法。
“一切为了员工”的新定位,成为新时期工程项目图生存、求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企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政工作同向同轴,同向是前提、同轴是基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向,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满足员工多种多样的需求,保障员工全面发展的权益,做实项目、争取效益,做优品牌、滚动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培育能干的职工队伍,形成超强的施工实力,打造完美的市场诚信;同轴,是在求真务实的合力中,实施基层党委班子和经理层团队的一岗双责、协同作战、彼此补台、相互配合,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科技创新、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环境和谐等方面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在廉政建设中,开诚布公,彼此为“镜”,廉洁自律;在管理过程中真心关爱员工,紧紧依靠员工,确保员工尊严做人,快乐做事,全面发展。
(二)关爱员工,党政同频共振
为了员工,重在关爱员工。施工企业普遍实施的工程项目,既是员工作为自然人赖以生存、创造财富的根基,又是员工作为社会人实现自我完善、体现社会价值的平台。
关爱员工,需要党政同频共振。施工企业要和谐发展,就要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建设,按责任成本上交企业利润,按社会责任实现员工全面发展。其中,员工作为项目主体,全面发展是第一要素;换言之,项目以员工为主体,争效益靠员工双手,增实力靠员工才智,创品牌靠员工汗水,求发展靠员工拼搏;只有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才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企业利润上交,实现区域滚动发展。项目党组织把舵定向抓大事,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要把落地宗旨意识与体现员工主体地位融为一体,通过四好班子建设、执行三重一大、管理责任分工、相互协调配合,使整个领导班子拧成一股绳,以“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为切入点,通过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三工建设,营造温馨家园,关爱困难员工,为员工提供解忧愁、有实惠、利发展、高水平的服务;通过深化民主管理,落实“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通过以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为基础,以“自利利他、合作共建”为原则,以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为目的,保障合法权益,满足多层次需求,推动“共赢”发展,让每位员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好环境、工作生活的好心情、身心健康的好体魄,进而从彼此依存、相互关爱、温暖满意的幸福感中激发尽职尽责、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决策层率先垂范,管理层身先士卒,作业层全力以赴,形成项目团队的向心力和建设施工的生产力。
(三)依靠员工,党政同心协力
为了员工,必须依靠员工。为实现企业协调发展,党政双方必须同心协力,把工作重心从“关爱员工”向“依靠员工”转移,在员工队伍建设上积极作为。
党政同心协力,同心是关键。人心齐,泰山移。同心,是达到思维一致、思路一样、思想统一。同心,就是要让员工在思想上知晓企业“双重角色、双重任务”的新定位;在思维上明白“员工与企业、依靠与关爱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思路上懂得“多劳才能多得,水涨才能船高”的发展路径;就是要让员工认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建筑业责无旁贷、建设者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认同“只有做实项目、争取效益、增强实力、做优品牌、滚动发展,才能立足社会、自我完善、创建幸福、共享幸福”的因果关系,认同“只有争先创优、安全高效、文明和谐,才能增业绩、求利润、育人才、练队伍、出成果,才能提升施工实力、技术能力、发展财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发展理念。协力,包括技术的竞争力、团队的执行力、氛围的向心力。三力并举,体现在施组计划、资源布局、工艺工法、拳头产品、高难精尖的核心技术,体现在规章制度制定、宣传、落实、督查的管理能力,體现在行为激励、领导示范、典型引领的群体气候,是项目施工实力、员工队伍素质、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完成施工任务、获取项目效益、实施滚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党政同心协力,要以党建活动、精细管控为平台,以培训教育、工地宣传为手段,把建规章制度、抓规范管理作为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全体员工知晓、理解目标任务和规章制度;通过督查、评价、奖惩,让员工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合同要求、操作规范、责任目标;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劳动竞赛、创新平台,让员工展示才智,体现价值,完善自我;通过竞赛评比、评先选优、总结考核,让员工在环境氛围的熏陶中、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中、在精神价值的认同中,由外部约束的“要我做”升华到内在自觉的“我要做”,实现思维、行为、氛围的有效融合。
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是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乃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施工企业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结合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进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管理制度措施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运行规范,从而营造和谐共荣的企业氛围和长治久安的发展环境,形成良好有效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永保良性循环的状态。
一、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施工企业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加大,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人才流动更为频繁,严峻的形势使施工企业面临艰巨挑战。企业要得到壮大,首先就是在把各种人力的价值追求和才干与企业的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像家庭一样,给职工以关爱和鼓励,尊重与信任,满足职工正常的需求,这样职工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设中,才能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对于顺利实现“十三五”宏伟蓝图和企业发展目标,推动全面建设和谐施工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企业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的理念从一个全新视角来介入企业管理,追求的是企业、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三者之间的共同和谐。
施工企业具有生产环境艰苦、工作地点流动、人员队伍复杂等主要特点,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转变领导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企业领导更加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彻底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切实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创造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需要企业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手段将人才开发、激励与绩效考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有效结合,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员工自学成才,扩大激励覆盖面,做实绩效考评,从而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员工个人的发展也能得到支撑和保障,形成“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施工企业党政双方坚持“以人为本”应把握的重点工作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目标,是我国人文社会转型、走向现代文明的根本标志,与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作为国有施工企业,实施的是党政双方同台管理的体制,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为了员工,党政同向同轴
在企业行政管理团队的眼里,员工作为“岗位人”,其劳动积极性靠责任明示、制度规范、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来实现,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党组织领导的眼里,员工作为“主人翁”,其主观能动性靠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先锋作用、思想觉悟来实现,称之为发挥政治优势。项目党政的两个“一把手”,很多时候因为思维角度、工作内容、管理重点的不同,常常出现人与事、思与行的“两张皮”现象;也常常在“哥俩好”的艺术中寻求“两张皮”的归一之法。
“一切为了员工”的新定位,成为新时期工程项目图生存、求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企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政工作同向同轴,同向是前提、同轴是基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向,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满足员工多种多样的需求,保障员工全面发展的权益,做实项目、争取效益,做优品牌、滚动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培育能干的职工队伍,形成超强的施工实力,打造完美的市场诚信;同轴,是在求真务实的合力中,实施基层党委班子和经理层团队的一岗双责、协同作战、彼此补台、相互配合,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科技创新、政治工作、后勤保障、环境和谐等方面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在廉政建设中,开诚布公,彼此为“镜”,廉洁自律;在管理过程中真心关爱员工,紧紧依靠员工,确保员工尊严做人,快乐做事,全面发展。
(二)关爱员工,党政同频共振
为了员工,重在关爱员工。施工企业普遍实施的工程项目,既是员工作为自然人赖以生存、创造财富的根基,又是员工作为社会人实现自我完善、体现社会价值的平台。
关爱员工,需要党政同频共振。施工企业要和谐发展,就要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建设,按责任成本上交企业利润,按社会责任实现员工全面发展。其中,员工作为项目主体,全面发展是第一要素;换言之,项目以员工为主体,争效益靠员工双手,增实力靠员工才智,创品牌靠员工汗水,求发展靠员工拼搏;只有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觉性,才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企业利润上交,实现区域滚动发展。项目党组织把舵定向抓大事,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要把落地宗旨意识与体现员工主体地位融为一体,通过四好班子建设、执行三重一大、管理责任分工、相互协调配合,使整个领导班子拧成一股绳,以“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为切入点,通过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三工建设,营造温馨家园,关爱困难员工,为员工提供解忧愁、有实惠、利发展、高水平的服务;通过深化民主管理,落实“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通过以主动依法科学维权为基础,以“自利利他、合作共建”为原则,以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为目的,保障合法权益,满足多层次需求,推动“共赢”发展,让每位员工有一个安全卫生的好环境、工作生活的好心情、身心健康的好体魄,进而从彼此依存、相互关爱、温暖满意的幸福感中激发尽职尽责、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决策层率先垂范,管理层身先士卒,作业层全力以赴,形成项目团队的向心力和建设施工的生产力。
(三)依靠员工,党政同心协力
为了员工,必须依靠员工。为实现企业协调发展,党政双方必须同心协力,把工作重心从“关爱员工”向“依靠员工”转移,在员工队伍建设上积极作为。
党政同心协力,同心是关键。人心齐,泰山移。同心,是达到思维一致、思路一样、思想统一。同心,就是要让员工在思想上知晓企业“双重角色、双重任务”的新定位;在思维上明白“员工与企业、依靠与关爱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思路上懂得“多劳才能多得,水涨才能船高”的发展路径;就是要让员工认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建筑业责无旁贷、建设者任重道远”的历史使命,认同“只有做实项目、争取效益、增强实力、做优品牌、滚动发展,才能立足社会、自我完善、创建幸福、共享幸福”的因果关系,认同“只有争先创优、安全高效、文明和谐,才能增业绩、求利润、育人才、练队伍、出成果,才能提升施工实力、技术能力、发展财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发展理念。协力,包括技术的竞争力、团队的执行力、氛围的向心力。三力并举,体现在施组计划、资源布局、工艺工法、拳头产品、高难精尖的核心技术,体现在规章制度制定、宣传、落实、督查的管理能力,體现在行为激励、领导示范、典型引领的群体气候,是项目施工实力、员工队伍素质、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完成施工任务、获取项目效益、实施滚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党政同心协力,要以党建活动、精细管控为平台,以培训教育、工地宣传为手段,把建规章制度、抓规范管理作为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全体员工知晓、理解目标任务和规章制度;通过督查、评价、奖惩,让员工认真落实、严格执行合同要求、操作规范、责任目标;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劳动竞赛、创新平台,让员工展示才智,体现价值,完善自我;通过竞赛评比、评先选优、总结考核,让员工在环境氛围的熏陶中、在物质奖励的刺激中、在精神价值的认同中,由外部约束的“要我做”升华到内在自觉的“我要做”,实现思维、行为、氛围的有效融合。
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是新时期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乃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施工企业党政主要领导一定要结合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进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管理制度措施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运行规范,从而营造和谐共荣的企业氛围和长治久安的发展环境,形成良好有效的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永保良性循环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