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X线检查诊断价值以及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X线表现、中医治疗以及临床随访。所有病例均经电子纤维胃镜病理证实。结果:43例反流性食管炎X线表现为钡剂呈细流样反流进入食管内,食管中下段管壁粗糙不光整,部分可见小龛影管壁边缘呈小锯齿状。中医治疗以散郁行滞、降逆为主。结论:X线食管双对比造影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有比较高的价值。中医辩证治疗有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食管炎 气钡双对比造影 电子纤维胃镜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因胃、食管反流所致反流物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以胸骨后灼热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并发食管消化性溃疡及狭窄甚至发生癌变。因此对本病及时准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们对反流性食管炎的X线检查与胃镜检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治疗本病4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谈一些初步体会。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共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3月。其中23例曾经用过西药治疗,均无明显效果。
诊断标准:①X线检查43例均采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患者左侧躯体抬高30°~40°时可见钡液逆流入食管内,或胃泡内侧贲门口处可见一鸟嘴状钡剂影突出时,嘱患者深呼气,钡剂呈细流进入食管内[1]。X线表现为早期食管中下段轻微痉挛性改变,进展期表现为管壁粗糙,糜烂,可见小星芒状龛影,管壁边缘呈小锯齿状。黏膜肥厚、紊乱。食管蠕动正常。②胃镜检查:内镜下可见排空的食管被反流而入胃内容物再度充盈。食管下段黏膜充血,水肿,质较脆,触及易出血,表现有糜烂及溃疡[2]。病程长者可见较深的慢性溃疡,粘膜呈颗粒状。43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治疗:以X线、内镜诊断为依据,结合望、闻、问、切资料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不同的证型,制定相应的治则,依法用药。① 肝胃郁热型:症见胃脘灼热疼痛,以胸骨后为主,反胃泛酸嘈杂,咽下不适,伴胁肋胀满,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则:疏肝泄热,和胃降逆;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瓦楞子。②寒湿中阻型:证见胸骨后疼痛,反流清涎,咽下哽涩,口不渴,或喜热饮,头眩头悸,苔白腻,脉弦滑而紧。治则:散寒祛湿,温中降逆,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加减。③脾胃虚寒型:胸骨后隐痛,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大便溏簿,舌谈苔白,脉虚弱。治则:温中健脾温胃降逆。方用理中丸加吴萸、丁香、半夏、陈皮。
结 果
43例患者,其中18例属肝胃郁热型,12例属寒湿中阻型,13例为脾胃虚寒型。全部病例经X线或胃镜复查。X线表现反流消失,食管黏膜规则光滑,管壁边缘光整,胃镜下见无反流,黏膜淡红色,黏膜下血管清晰为治愈。食管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糜烂溃疡面缩小为好转。其中治愈32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且慢性胃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扩约肌关闭不全,不能維持食管胃连接部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从而使酸性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炎症[1]。多发生在食管中下段,以下段为主[3]。临床症状主要为烧心,胸痛;以胸骨后疼痛为主,此为胃内反流物对食管上皮下感觉神经末梢刺激所引起。[4]。部分患者有反酸、恶心、咽部异物感。X线检查,一般采用卧位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为食管黏膜粗糙,不光整,但黏膜无中断征象,管壁蠕动正常无僵硬感此点可与早期食管癌进行鉴别。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对病程较长者要进行定期复查且需做病理检查以防癌变。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上无专门论述,它分属于“胃痛”、“返酸”、“嘈杂”、“胸痛”等范畴。治疗上用消胆胺,胃复安,H2受体桔抗剂,但疗效不十分满意而且易复发。重症者须经手术治疗。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均可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失去正常的平衡协调状态而发生疾病。对于疾病的治疗,以“治病求本”为原则。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相当的治疗原则。本病发生的机理不外中焦郁滞,胃气上逆,治疗上当以散郁行滞,降逆为大法,并辨其寒、热、虚、实,对不同的症型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九如.胃食管返流. 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2):118
2 周岱云等.上消化道纤维内镜临床应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2
3 魏良洲.胃食管返流病.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4~97
4 徐国明,李照坤.上消化道内镜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6~237
关键词 食管炎 气钡双对比造影 电子纤维胃镜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因胃、食管反流所致反流物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以胸骨后灼热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并发食管消化性溃疡及狭窄甚至发生癌变。因此对本病及时准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们对反流性食管炎的X线检查与胃镜检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治疗本病4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谈一些初步体会。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共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3月。其中23例曾经用过西药治疗,均无明显效果。
诊断标准:①X线检查43例均采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患者左侧躯体抬高30°~40°时可见钡液逆流入食管内,或胃泡内侧贲门口处可见一鸟嘴状钡剂影突出时,嘱患者深呼气,钡剂呈细流进入食管内[1]。X线表现为早期食管中下段轻微痉挛性改变,进展期表现为管壁粗糙,糜烂,可见小星芒状龛影,管壁边缘呈小锯齿状。黏膜肥厚、紊乱。食管蠕动正常。②胃镜检查:内镜下可见排空的食管被反流而入胃内容物再度充盈。食管下段黏膜充血,水肿,质较脆,触及易出血,表现有糜烂及溃疡[2]。病程长者可见较深的慢性溃疡,粘膜呈颗粒状。43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治疗:以X线、内镜诊断为依据,结合望、闻、问、切资料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不同的证型,制定相应的治则,依法用药。① 肝胃郁热型:症见胃脘灼热疼痛,以胸骨后为主,反胃泛酸嘈杂,咽下不适,伴胁肋胀满,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则:疏肝泄热,和胃降逆;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瓦楞子。②寒湿中阻型:证见胸骨后疼痛,反流清涎,咽下哽涩,口不渴,或喜热饮,头眩头悸,苔白腻,脉弦滑而紧。治则:散寒祛湿,温中降逆,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加减。③脾胃虚寒型:胸骨后隐痛,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大便溏簿,舌谈苔白,脉虚弱。治则:温中健脾温胃降逆。方用理中丸加吴萸、丁香、半夏、陈皮。
结 果
43例患者,其中18例属肝胃郁热型,12例属寒湿中阻型,13例为脾胃虚寒型。全部病例经X线或胃镜复查。X线表现反流消失,食管黏膜规则光滑,管壁边缘光整,胃镜下见无反流,黏膜淡红色,黏膜下血管清晰为治愈。食管黏膜充血,水肿减轻,糜烂溃疡面缩小为好转。其中治愈32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100%。且慢性胃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食管下端扩约肌关闭不全,不能維持食管胃连接部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从而使酸性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炎症[1]。多发生在食管中下段,以下段为主[3]。临床症状主要为烧心,胸痛;以胸骨后疼痛为主,此为胃内反流物对食管上皮下感觉神经末梢刺激所引起。[4]。部分患者有反酸、恶心、咽部异物感。X线检查,一般采用卧位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为食管黏膜粗糙,不光整,但黏膜无中断征象,管壁蠕动正常无僵硬感此点可与早期食管癌进行鉴别。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对病程较长者要进行定期复查且需做病理检查以防癌变。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上无专门论述,它分属于“胃痛”、“返酸”、“嘈杂”、“胸痛”等范畴。治疗上用消胆胺,胃复安,H2受体桔抗剂,但疗效不十分满意而且易复发。重症者须经手术治疗。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均可作用于人体,引起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失去正常的平衡协调状态而发生疾病。对于疾病的治疗,以“治病求本”为原则。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确立相当的治疗原则。本病发生的机理不外中焦郁滞,胃气上逆,治疗上当以散郁行滞,降逆为大法,并辨其寒、热、虚、实,对不同的症型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九如.胃食管返流. 中华放射学杂志,1989,23(2):118
2 周岱云等.上消化道纤维内镜临床应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62
3 魏良洲.胃食管返流病.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94~97
4 徐国明,李照坤.上消化道内镜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