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需要做到“依托行业瞄准专业定位、依托岗位重构课程体系、依托任务创新教学设计”。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区域经济尤其是区域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了解社会发展背景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 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首要工作。高职院校应“依托行业瞄准专业定位、依托岗位重构课程体系、依托任务开展教学设计”, 在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咨询指导下, 顺应企业发展方向设定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时调整, 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独特格局, 主动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一、依托行业瞄准专业定位
由于长期受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体现“区域性”“职业性” 和“实践性”,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不明显,与区域经济的契合度不高。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条件,与社会接轨不密切,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专业增设一哄而上,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功利色彩严重,短视行为明显,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1. 产业调研与分析。专业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方案的制订与调整, 主要受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因此,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首先要做到对产业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深入了解。主要体现在专业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格局和支柱产业分布, 与区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应,这种结合要带有一定前瞻性, 甚至要引领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有什么样的特色产业, 这个地区的高职院校就会办与之相对接的相关专业, 而且这些专业往往会办得很有特色, 成为品牌特色专业, 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决定的。
2. 行业企业调研与分析。产业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 必须与一定产业背景下的具体行业协会及其所属骨干企业开展实质性的互动。校企互动的逻辑起点是企业要有用人的需求。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全方位合作。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一是为了对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和方向性进行定位; 二是为了对职业岗位群和岗位素养进行明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这其中的特点。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 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及人才输送到社会后所需要附加的核心价值, 并善于整合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 打造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依托岗位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没有课程的支撑就无法养成专业技能和实现培养目标。当前高职课程体系大多数还是本科的“压缩饼干”, 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另外,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变更没能跟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 缺乏前瞻性。
课程如何设计, 首先要确定目标岗位及由岗位目标的需要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群) 的要求, 明确从业人员的能力目标, 设计课程体系, 并最终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使专业人才培养既达到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 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考虑下面因素: 一是市场定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发展变化, 准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技术发展趋势,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必须符合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因此,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首先要明确目标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再根据职业岗位(群) 的定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按照岗位的具体任职要求和工作过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系统, 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有系统基础知识培养和系统动手能力培养内容的课程体系。专业市场分析主要考虑专业发展趋势、区域特征和差异化三个因素, 形成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人才培养的区域性、前瞻性和不可替代性。
对目标岗位(群) 既要抓住核心岗位, 更要开发发展岗位, 并由此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核心岗位一般是专业性的、主要的就业岗位, 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本专业的核心能力; 发展岗位应是学生通过对专业能力的拓展后获得的岗位。因此,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系统既要包括核心课程和学生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储备的拓展课程, 同时要开设拓展学生素养的通识课程。
三、依托任务创新教学设计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在能力目标确认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 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进行。教学实施要从职业岗位(群) 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 树立以任务(非学科) 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和课程价值观、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观、对学生能力养成过程全程关注的多元评价观。
打破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完整性组织课程内容,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因此, 每一门课程必须明确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做到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设计教学,使课程教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使每一门课程的开发与整个课程体系相一致, 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 前后衔接。还要理顺课程与课程间、课程内项目与项目间的工作逻辑主线, 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来组织综合课程标准, 依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来决定主要讲授哪些知识点, 专业课程要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进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构建知识的关系, 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强项在于其动手设计制作与创造实践方面,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 为此, 我们要遵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转变教学模式, 挖掘学生的潜能, 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设计教学首先需要把工作过程分解为工作任务, 然后以完成工作任务来实现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围绕完成工作任务展开。而对学生的评价, 就空间来说需要放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 就评价主体来说则需要引入行业和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 就评价内容来说则需要由知识向能力转移。
【参考文献】
[1] 戴勇. 产学合作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12) .
[2] 肖化移. 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海峰. 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 职业技术教育, 2003(7) .
[4] 应智国. 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 教育与职业, 2006(5) .
【作者简介】严新, 安徽芜湖人, 南华工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职业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区域经济尤其是区域产业结构对接是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条件。了解社会发展背景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 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首要工作。高职院校应“依托行业瞄准专业定位、依托岗位重构课程体系、依托任务开展教学设计”, 在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咨询指导下, 顺应企业发展方向设定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时调整, 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独特格局, 主动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一、依托行业瞄准专业定位
由于长期受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体现“区域性”“职业性” 和“实践性”,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不明显,与区域经济的契合度不高。高职院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没有认真分析区域产业背景、行业格局、企业需求和自身条件,与社会接轨不密切,明显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专业增设一哄而上,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功利色彩严重,短视行为明显,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没有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1. 产业调研与分析。专业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方案的制订与调整, 主要受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其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因此,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首先要做到对产业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深入了解。主要体现在专业的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格局和支柱产业分布, 与区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应,这种结合要带有一定前瞻性, 甚至要引领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一个地区有什么样的特色产业, 这个地区的高职院校就会办与之相对接的相关专业, 而且这些专业往往会办得很有特色, 成为品牌特色专业, 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决定的。
2. 行业企业调研与分析。产业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 必须与一定产业背景下的具体行业协会及其所属骨干企业开展实质性的互动。校企互动的逻辑起点是企业要有用人的需求。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全方位合作。对行业企业的调研一是为了对专业开设的可行性和方向性进行定位; 二是为了对职业岗位群和岗位素养进行明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这其中的特点。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 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及人才输送到社会后所需要附加的核心价值, 并善于整合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 打造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依托岗位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没有课程的支撑就无法养成专业技能和实现培养目标。当前高职课程体系大多数还是本科的“压缩饼干”, 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另外,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变更没能跟上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 缺乏前瞻性。
课程如何设计, 首先要确定目标岗位及由岗位目标的需要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根据职业岗位(群) 的要求, 明确从业人员的能力目标, 设计课程体系, 并最终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使专业人才培养既达到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 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要考虑下面因素: 一是市场定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发展变化, 准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技术发展趋势,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技能必须符合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因此,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首先要明确目标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再根据职业岗位(群) 的定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按照岗位的具体任职要求和工作过程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系统, 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有系统基础知识培养和系统动手能力培养内容的课程体系。专业市场分析主要考虑专业发展趋势、区域特征和差异化三个因素, 形成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和核心竞争力, 实现人才培养的区域性、前瞻性和不可替代性。
对目标岗位(群) 既要抓住核心岗位, 更要开发发展岗位, 并由此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核心岗位一般是专业性的、主要的就业岗位, 其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就是本专业的核心能力; 发展岗位应是学生通过对专业能力的拓展后获得的岗位。因此,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系统既要包括核心课程和学生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储备的拓展课程, 同时要开设拓展学生素养的通识课程。
三、依托任务创新教学设计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在能力目标确认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设计, 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进行。教学实施要从职业岗位(群) 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出发, 树立以任务(非学科) 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和课程价值观、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观、对学生能力养成过程全程关注的多元评价观。
打破依据知识的逻辑性、完整性组织课程内容,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因此, 每一门课程必须明确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 做到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设计教学,使课程教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 使每一门课程的开发与整个课程体系相一致, 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 前后衔接。还要理顺课程与课程间、课程内项目与项目间的工作逻辑主线, 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来组织综合课程标准, 依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来决定主要讲授哪些知识点, 专业课程要明确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进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构建知识的关系, 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强项在于其动手设计制作与创造实践方面,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 为此, 我们要遵照职业教育的规律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转变教学模式, 挖掘学生的潜能, 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设计教学首先需要把工作过程分解为工作任务, 然后以完成工作任务来实现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围绕完成工作任务展开。而对学生的评价, 就空间来说需要放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 就评价主体来说则需要引入行业和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 就评价内容来说则需要由知识向能力转移。
【参考文献】
[1] 戴勇. 产学合作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关系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12) .
[2] 肖化移. 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 张海峰. 论高职专业开发的目标、原则与机制[J]. 职业技术教育, 2003(7) .
[4] 应智国. 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 教育与职业, 2006(5) .
【作者简介】严新, 安徽芜湖人, 南华工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 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