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富豪的帝国梦

来源 :中国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邱文钦
  记录/影 子
  
  深圳这片神奇的热土吸引着四面八方怀揣梦想的人聚集于此。不管你是七尺男儿,还是玲珑娇女;不管你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不管你曾经是强者还是弱势;不管你过去是辉煌还是迷茫,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这里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靠你的打拼,才能逐渐呈现。所有人都得”站直了,别爬下”!
  追逐梦想与学历无关,在深圳特区的八九十年代,对于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来讲同样充满了创业的机会。所谓“七个二行,行行出状元”。这里的代表恐怕非邱文钦莫属了。在深圳说起邱文钦的名字,知道的或许不多,然而提到“都都”文具,几乎无人不晓。是的,邱文钦正是中国最大的文具连锁王国——“都都”文具的创办人。他是一个文盲,却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选准一条创业之路,利用别人的智慧为自己赚钱,文盲照样也能成为亿万富翁,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梦想
  
  1988年,刚刚兴起的打工潮几乎席卷了中国所有的内地城市,许多热血青年纷纷离乡背井,到陌生城市寻找自己的梦想。11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收藏和记忆的日子。那天,邱文钦和19岁的哥哥揣着乡亲们凑起来的240元钱,和很多人胸怀梦想的人一样,踏上了去深圳“捞世界”的路。并在心里暗暗发誓:没有大出息决不回潮州。
  曾经三天三夜没吃过一顿饭,仅仅靠喝自来水充饥;曾经被人当作乞丐赶出来,四处找不到工作;曾经在老乡的建筑工地干了整整一年的搬运工人……第一次挣工资,他们兄弟俩各领到了330元工资,除去90元的生活费,还有240元钱。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挣这么多钱,晚上住在四壁透风的工地上,把揣在怀中的钱拿出来摸了又摸,辛酸和欣慰、感慨与激动交织着一股脑地涌上心头,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第一次当老板,是用当搬运工辛辛苦苦赚来的5000元钱,组织了一个“路边装修队”,举着牌子四处招揽生意;不管刮风下雨,工地远近,都随叫随到,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为什么来深圳?为什么选择在这座城市中苦苦挣扎?这里没有熟悉的朋友,看不到家乡的山山水水,这里一切都是陌生,这里一切都靠自己打拼,辛酸苦辣、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情冷暖,一切的一切都得自己默默忍受、独自承担。有泪,可以流;擦干,继续走!苦不苦?自然苦!累不累?当然累!然而为什么我们还是义无返顾来这里?为什么还要再坚持?为什么?为了追逐他心中的梦想,为了实现他人生的辉煌!说到动情处,这个如今已是亿万身家的潮州汉子,背过身轻拭眼角的泪花。
  “路边装修队”成立后由于他们兄弟俩的木工手艺好,做事又认真负责。由此在装修这个行当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和人缘,许多装修住户,又把他们推荐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于是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好,到了1990年,手中有了一定积蓄,并且已经可以自己扯一千人马独立承揽整个家庭装修工程了。
  
  同路异梦
  
  邱文钦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第一次产生分歧,是关于一家7平方米的名片店。他强烈要求顶下来,哥哥却坚决反对。
  上世纪90年初,深圳刚刚兴起见面互赠名片的风潮。“这个行业至少还要兴盛三五年,绝对有利可图。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我几乎跑遍了深圳罗湖区和福田区的名片店。最后躲在一家5平方米的名片店门外,偷偷地观察了一天:从开门到打烊,走进去的共有49人,成交的生意36宗。每宗按最低成交标准一盒来计算,则共印了36盒。一盒名片当时的价格是18元,除去成本一盒赚大约12元。36乘以12就等于432元。”一天就能赚四百多元钱I邱文钦当即做了决定——干I
  回头来看,哥哥反对也不无道理:装修生意刚刚踏上正轨,这个时候突然去接自己不熟悉的生意,风险太大。同甘共苦,相亲相爱的兄弟第一次红了脸。哥哥终究没能拗过执着的邱文钦,而他绝对也没想到:10年后,自己的装修生意虽然发展得很不错,而弟弟却因为当初的坚持已构筑起了一个庞大的“文具连锁王国”,成了亿万富翁。
  像李嘉诚没有一直在香港小巷里折塑胶花一样,邱文钦最终也没有在深圳一直开那个7平方米的小小名片店。一次偶然的机会造就了他,感谢那个上帝派到他店里来的文具推销员,不然也不会走上今天的路。其实,感谢上帝还不如感谢他自己。“有个推销名片纸的文具推销员来到小店。无意中,看到了这个推销员的文具报价单。名片店经常需要购买文具,到文具店买一支圆珠笔是8毛钱,而单上的价只有4毛5;一卷透明胶带才1毛8,文具店要卖8毛……我悄悄地计算了一下,发现这些文具的平均利润竟然高达200%以上。”自那以后名片店里一边印名片,一边卖文具。
  邱文钦没有料到文具这个小行当里居然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但是让他一个文盲去卖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能行吗?世上无难事,只是它有心人,潮洲人天生不怕输性格的坚定信念,邱文钦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再说自己虽说没有文化,但可以请一些高智商的人来给自己出谋划策,以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信是可以克服自身缺陷的。”如此一想,他的信心就更大了。
  1991年正是深圳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各种各样的公司、写字楼一家接一家地开。文化办公用品的需求量很大,文具市场前景广阔。经过这一番仔细调查,更坚定了邱文钦的决心。又经过一年多的磨练,邱文钦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资金积累逐渐增多,进货渠道也越来越广,并取得了韩国、日本等七、八家国外文化用品公司的代理权。加之他有深圳大企业稳定的用户。自然而然,他的业务量飞速上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直觉告诉邱文钦机会又一次来了!
  
  梦开始的地方
  
  不管大步小步,都要领先一步这是邱文钦的经商之道。1990年,深圳超市经营最先由香港百佳引入。“超市”的自选特点给了消费者较多的自由选购空间,从而使顾客盈门。而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家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有名气的国际连锁店。当时中国文具行业也正面临着大好商机:其一,当时从百货零售领域剥离出来自成一体的文具行业已成为一热门的产业;其二,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其三,随着国内经济及文化教育的发展,必然令文具市场呈现出旺盛的消费势头,整个文具行业将进入一个稳步发展充满机遇的朝阳时期。
  1992年初,邱文钦将手中仅有的7000元钱全部拿出来,用来批发一些新潮、适用的文具用品。制作名片已退至副业,卖文具一跃成了主业。不到一个月,所进的文具被销售一空,赚的钱也是以前的好几倍,邱文钦暗暗庆幸选准了路子,并且开始周而复始地进货、销货,慢,,曼地熟悉了文具这个行业,店里 的货也越进越齐全了。到了第4个月,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又将名片店隔壁的一间10多个平方米的发廊转租了下来,自己装修一新后,成了一间文化用品专卖店。
  1993年,开了自己第二家文具分店。到了1994年,一年之间,他又一口气开了4家连锁分店。1995年,他注册成立”都都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从1993年到1995年3年间,“都都文具”的超市连锁经营方式给这个行业吹来了一股新风,极大地搅动了这个市场,“都都”专业文具小超市在深圳咸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个“先”字令都都发展迅速;一个“信”字,令邱文钦成为了深圳文具界的NO.1。1993年,在深圳的自选百货商场初露锋芒的时候,邱文钦就立马在自己的店里推出了自选文具。在深圳开了第一家都都文具连锁店。一年之内,又接连有三家都都文具连锁店开张。短短三年里,都都的文具超市连锁经营模式成了深圳文具界的奇迹。
  天下原本没有路,在荆棘丛生的地上践踏的次数多了,脚下就有了一条路。在商海里反复筛淘,邱文钦终于找到了一根足可以发家致富、安身立命的”金稻草”。又经过一年多的磨练,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资金积累逐渐增多,进货渠道也越来越广,并取得了韩国、日本等七、八家国外文化用品公司的代理权。加之有深圳大企业做稳定的用户。自然而然,业务量飞速上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宏图惊梦
  
  在连锁事业高歌猛进的时候,也有失策。都都第十九分店的夭折,在邱文钦的心里是一生都引以为戒的痛。那一次,他足足损失了200多万元。1998年,邱文钦看中了深圳东门南路的一栋预计建成有38层高的大厦,门前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当大厦修建到第十层的时候,他在大厦底层高价租下了1000平方米的店面。这个在都都所有连锁店里最大最豪华的的店面,单是装修费,就投入了200多万元。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九分店装修好不久,一把大锁就落在了大厦的建筑王地大门上。因为种种原因,这栋大厦建设搁浅了,成了一栋烂尾楼。三个月90多天里,店里一件文具也没卖出去。
  第十九分店关门的第二天早上,妻子突然发现邱文钦不见了,她慌忙找来了哥哥。还是哥哥最了解邱文钦,他知道邱文钦在哪里。碣石湾畔,宽阔湛蓝的海面上,海边长大的邱文钦正挥动着有力的双臂,与海浪抗争。那天,他带着自己的部下畅游碣石湾。那天,一个新的宏伟计划又提到了都都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深圳文具行业趋向饱和,都都要以品牌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推向全国。
  
  梦想原则
  
  潮州人非常注重团结和乡情,可邱文钦却偏偏炒掉了自己的六叔。
  正因为自己是潮州人,深知任人唯亲的风险。六叔家里孩子多,地里收成又不好,让他当了仓库管理员。因为老板是自己的侄子,六叔并没有把自己当咸一个普通的都都员工。他在上班时间喝酒,在挂着严禁烟火的仓库里抽烟。给了六叔机会,但他并没有珍惜。于是,邱文钦亲自命令人事主管炒掉了六叔。六叔要求见邱文钦,他拒绝了。然而,六叔走的时候,他却不知道邱文钦一直偷偷地站在窗户后面目送他的离去。
  每当周末的时候,都都的搬运工里就会出现一个个子小小的孩子,可员工们哪里知道,这居然是老板的亲生儿子。因为邱文钦要让孩子牢记:他的未来不能依靠父母,要能吃苦,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当儿子靠当搬运工攒下1000多元的时候,邱文钦问他怎么不拿去买喜欢的东西,儿子的回答差点让他和妻子落下泪来:“这钱赚得可不容易,我舍不得花。”
  《都都人)上有邱文钦说的一番有趣的话:请转告那些因种种原因离开都都的员工,在其他地方干得不开心想回来却很难为情的,都都的大门一直是向他们敞开的……想一想<还珠格格》里小燕子几个人跑了出去,皇阿玛找回他们时说的话:你们不知道啊,在寻找你们的日子里,皇阿玛是多么担心和挂念……
  邱文钦自己是个文盲,却深深知道人才和文化的重要性。他的中层管理者,本科生占到了40%以上,高层管理者中不乏硕士、博士。没有读过一天书的他,还成了澳门科技大学MBA班的学生。
  
  美梦成真
  
  10年风雨创业路,邱文钦靠卖这种带有强烈文化色彩的文具用品,而登上了梦想的“珠穆朗玛峰”,在文具这个不起眼的小行当里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大业绩。2003年,都都文具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主要城市里,拥有了50多家连锁店和分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中国文具行业第一品牌,身家早已过亿。
  “是不幸给了我动力,不幸也给了我成功。”从邱文钦坚毅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的坦荡与坚强的信念,“我并不忌讳自己的过去,也毫无保留地向员工讲述自己苦难的过去和四处流浪的孤儿生涯。这样做,是为了让员工们了解都都的过去,珍惜都都的现在,同时激发他们创造都都未来的斗志。”
  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生活却常常以成败来论英雄。10年化蛹成蝶,这个当年建筑工地的上小木匠,却构筑出了中国最大的文具连锁王国——都都文具。他奇迹般的创业故事,足可以使他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打工英雄。
  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小木匠,一跃成为名震中国的文具连锁大王,这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一个创业奇迹。他成功的背后,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成功的企业家不一定都是从大学学堂里培养出来的,有不少是在社会实践中磨砺出来的。一个人,无论他的文化有多低,只有他敢于挑战自我,照样可以获取成功!
其他文献
曾经踌躇满志的企业家一旦跨入了巨富,就会不自觉地在云端“失重”,之后便是在企业战略上难辨东西,决策就在一次次“冲动”中迷失了。有一只表知道时间,两只表就难以确定,三只表则说不清了,钟表定律揭示了选择的困境。当企业跃上一个新高度时,往往有超过三个的战略之“表”戴在企业家手上,哪一个是“北京时间”,应以哪一个为准并不是每个人能清醒知道的。迷失在战略时间中,就像走入了迷宫,正如张海所经历的。    对很
期刊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那散落的“碎片”,我就能拼出适合它的地图。外面触手可及的是从未了解过的城市,我不觉得它的陌生,其实走过城市与城市之间,除了方向定位之外,还有其他的不同……     在中国的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   南通“据江
期刊
产能过剩引发企业利润下降,其代价更多将由非公有制企业来承担。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来自非公有制企业。即便不减员,只要不再吸纳新的劳动力,就会使得整个失业人口急剧增加。  目前,学者们围绕产能过剩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谈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利润下降,通货紧缩,以及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但迄今为止的讨论还存在着一些遗漏。人们一般偏重于分析它的直接影响,而对间接影响却分析不多,尽管后者可能更重要。 
期刊
郭广昌 (上海复星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我觉得首先要锻炼自己荣辱不惊。在别人说你好的时候,你要想想看,也许你并没有那么好;而在别人骂你的时候,你要考虑一下,其实你并没有那么坏。这可能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第一要具备的素质。而我这时候只想表明一下我最近的一些想法,也许别人认为我守旧,但是我觉得企业有时候需要从自身出发适时守旧,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有时应该选择“守旧” 
期刊
最近的感觉尤其不好    问:在过去的两年中,阿里巴巴的新闻一直不断,来自阿里巴巴的具有爆炸性的新闻事件始终吸引着媒体的眼球。无论是成功引入8200万美金风险投资,创下中国互联网私募的新纪录;还是秘密造出叫板国际巨头Ebay的淘宝;还是挟雅虎10亿美金的巨资,鲸吞雅虎中国等。应该说,这两年来,你和阿里巴巴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说句心里话,这种被媒体包围的日子好过吗?  马云:不好,最近的感觉尤其不好
期刊
2005年是中国商界的一个新年。先是5月份,国际徽商论坛在合肥召开,接着6月份浙商论坛在杭州召开,8月份有三场论坛相继开场:苏商论坛、晋商国际论坛、新京商论坛。据说,沪商论坛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一时间各地商人论坛云集。每一个论坛的开场都意味着某地商人集体意识的觉醒。这就是2005年中国商界出现的一股商帮热潮。  一项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企业界人士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存在着以地域识别的
期刊
特邀嘉宾  江南春:分众传媒CEO  虞锋:聚众传媒总裁    整理  廖中华:本刊记者  背景:2006年1月8日,中国最大的户外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分众传媒宣布:以3.25亿美元的代价与其主要竞争对手——聚众传媒达成协议,两者实行合并。具体细则是,分众传媒将向聚众传媒支付9400万美元的现金,以及价值2.31亿美元的新发行股票,交易将在2006年第一季度完成。  关于此次合并,双方都谈到了一
期刊
口述/任运良  记录/陈 彤  经常有人问我,你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不是我,而是我有两个ga柱,有两种灵魂在支持着我。第一,是我的夫人;第二,是与我一起创事业的每一位忠诚的工作人员。并不是我个人的能力强,我只是一个代表。  如果我没有夫人的支持,感情的所在,我就不会有今天。她什么都能包容,错的也能包容,对的也能包容,我想不到的她能想到,比我超前得多。这是很伟大的。    夫人造就了我 
期刊
站在峰顶之上,既有高处不胜之寒,又有俯视众山的岌岌可危。  身后是深情的故土,前方是广阔的天地。出走,就是一种成长。  品牌和营销成为镇脑宁行销全国的得意之“术”,而其后是李一奎高瞻远瞩的独特之“道”。“术”与“道”的高度集合和完美融合,缔造了一个中国市场经济史上无与伦比的“镇脑宁时代”。  而正是“镇脑宁风暴”,为通化东宝的第二个10年奠定了一个起飞的平台。  企业的生存需要健康的肌体,需要科学
期刊
● 一个与阳光相拥的名字。葵,一个遥远、神秘和坚贞的图腾!  ● 从一个濒临倒闭负债逾3000万元的国营企业,到资产超过3亿元中国民营中药企业的中坚,关彦斌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使集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成番论倍的增长,实力迅猛提升,累计实现销售22亿元,前4年平均增速300%,平均每年增长74.41%,创龙江医药行业之最;8年累计实现利润2.7亿元,年平均增长544.71%,位列全省中药行业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