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巧巧教文言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恩樵,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江苏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语五人行”成员之一,是《教师博览》《语文教学通讯》《江苏教育》等杂志的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曾刊发其关于语文教学经历与主张的长篇报道。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著作9部。曾应邀到10多个省市作讲座和上观摩课百余场。坚守语文教学常识,探索生态语文教学,思考不辍,实践不止,形成了简约、平易、灵动、智慧的语文教学特色。
  《与朱元思书》的教学重点放在哪里呢?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解释文中的文言字词,还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多种方法呢?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还是感受作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以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呢?如果是前者,这样的文言文学习太简单化了;如果是后者,对于一名初一二的学生来说,又谈何容易?
  我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中,轻松而灵巧地设计“诵读”“亲睹”“发现”三个环节,将教学的重点落在文言语感的积累上,让学生将文言文学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趣有料。
  一、诵读:十遍变读尽显口诵心惟
  诵读,作为语文学习,尤其是古诗文学习的重要的基础性方式,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充分地运用起来,而且要创造性地运用。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润物无声般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以起到口诵心惟、其义自见的目的。
  《与朱元思书》总共只有150个字,诵读一遍也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变式,让学生先将文章诵读十遍,将《与朱元思书》的字字句句深播在学生的心田里。这十多分钟的读远远胜过教师十多分鐘的讲。那么,我是如何设计《与朱元思书》诵读的呢?
  一读,纠错诵读,即让学生在原生态的情况下诵读。课始,学生翻开课本,请两三位学生相继诵读课文,遇到读错的地方或不会读的地方,由同学或者教师纠错。这次诵读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为目的。
  二读,顺畅诵读,在纠错诵读的基础上,班上同学,两两结对,将文章诵读给对方听。这次诵读与第一次诵读目的均在于将文章读得无错无梗,滚瓜烂熟。
  三读,古版诵读,就是将《与朱元思书》的全文去掉标点,然后再从右往左竖式排版,形成古籍排版的样式,让学生诵读。
  四读,书法诵读,出示一幅《与朱元思书》的楷书书法作品,让学生诵读。第三次诵读,意在以诵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古文之“古”风,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文化熏陶。
  五读,骈偶诵读。《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文,其语言形式是四六句的形式。这种形式是要让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诵读好好地感受一下。我先出示一段精要解说的文字:
  [骈偶与“四六”]:两马并驾叫“骈”。两人作伴叫“偶”。所谓“四六”,指骈体文一般是用四字句与六字句。柳宗元说:“骈四俪六,锦心绣口。”本文四字句为主,穿插六字句与五字句,整齐又活泼。
  学生看完这段话后,就来诵读《与朱元思书》,让学生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感受骈偶形式之美。
  六读,结构诵读。《与朱元思书》的结构是典型的总分结构,我也是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来体会的。我将文章总写的部分独立在PPT页面的左侧中部,然后,将写“奇山”与“异水”的部分分列在右侧的上部与下部,总分结构一目了然,将“口诵”与“心惟”结合起来,学生很自然就领会到了。
  七读,书信诵读。《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文不对题”的文章,题目叫“与朱元思书”,但是从文中压根儿就看不出是书信。为此,我巧妙地将本文“恢复”成“给朱元思的一封信”,让学生再读。
  我在正文前加了这么一段:
  元思吾兄:
  暌(kuí)违日久,至以为念。近日,吾游富春江,景致优美,甚是欢喜,亦感慨良多。略说一二,以邀元思兄得暇来访,陪你一游。
  又在文末写道:
  书不尽意,余言后叙。驰函寓意,伫(zhù)望示复,何日重逢同游富春江,登高延企。
   吴均
  乙申仲秋
  这两段文字一头一尾加在原文中,还原成了书信的样式,让学生诵读,不仅妙趣横生,也让学生感受一下古体书信的意味。
  八读,拟题诵读。既然《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文不对题”的文章,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文题相切呢?我让学生给原文重新拟题。经过讨论,学生基本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就是以“奇山异水富春江”为题,接着以此为题再诵读课文。
  九读,背诵赛读。以不同的目标,八遍诵读之后,《与朱元思书》就应该从书页上转移到学生的脑子里了,于是,便来背诵赛读,先是填空式背诵,接着就是比赛背诵。
  十读,对对诵读。最后,还要提升诵读的品位,以对对子的方式,再让学生诵读。我给出上联:
  奇山多峻险树泉鸟蝉猿聚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学生一起,结合原句边读边对,于是便对出这样的下联:
  异水碧清急舟影鱼石藻集经纶世务人窥溪忘反。
  横批是:
  天下独绝
  十次诵读课文,以诵读的方式,以语文的方式,轻轻松松,不仅让学生《与朱元思书》如出己口,而且在诵读之中,对本文的书写之美、结构之美、言语之美、内容之美等也有了真切的体验。
  二、 亲睹:廿幅图片尽示妙文佳处
  在诵读的基础上如何再深入一步理解《与朱元思书》呢?我的做法是用20幅富春江的图片,让学生“亲临”富春江边,“亲睹”富春江的奇山与异水,在“亲睹”中,真切地领略吴均笔下富春江的美。
  我将文章分解成若干片段,根据片段内容配上洽宜的图片,图文互补并茂,然后,根据这个片段的文字内容设计合适的积累、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有趣自然。
  我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比释“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我让学生比较“飘”与“漂”和“任意东西”与“顺流直下”表达效果的不同。
  学习“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我让学生仿句:
  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言: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理解“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我让学生读读柳宗元《小石潭记》里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读郦道元《水经注》中的“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还要讲什么呢?这样读读比比,学生不仅在积累,而且在意会。
  理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就伴读郦道元《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赏读“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就引入《世说新语》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以及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里“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诗句。
  感受“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我让学生将后面的六字句凝缩为四字句,即“鸣蝉千转,连连不穷;飞猿百叫,续续无绝”。
  对于本文的重点语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我则与学生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作者写这句话有何用意?进而引导学生,明白作用有三:一是侧面写景,二是表明心态,三是劝慰友人。
  由此观之,《与朱元思书》整篇的学习,以图文互补为教学策略,以比释积累、言语训练以及句意深析等为方式,让学生逐一理解妙文的佳点,从而更深一层地理解文意。
  三、发现:一篇札记尽抒个性理解
  如果说“诵读”是让《与朱元思书》的文字播散在学生的心田上并孕育出土,“亲睹”是让《与朱元思书》的文字在学生的心田里自然生长,那么,“发现”则是让《与朱元思书》的文字经学生的心田之土结出属于学生自己的文字果子。
  “诵读”也好,“亲睹”也罢,其实还是在吸收,而“发现”则是输出了。我让学生回顾《与朱元思书》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学习中自己的略有所“悟”之处,然后用一段完整的语言来写出这“悟”。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这样的“沉淀”的环节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且很有价值。
  我要求学生写阅读札记,一定根据自己的“悟”的内容拟正标题,副标题一定是“——《与朱元思书》阅读札记”。
  这样的阅读札记式的写作,不在篇幅的长短,不在有何独到的见解,要义在于通过这种赏评式的写作,不断地培养学生理解与分析文章的能力。阅读札记式的写作,日积月累,那是远胜于每课练习一张试卷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兵希中学)
  责任编辑 敖子君
其他文献
最近读了一些书,日本作家石川拓治写的《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木村阿公的奇迹苹果》这本书令我回味良久。书中主人公木村是一位倒插门女婿,他不施肥、不打农药,傻瓜一样地种苹果,坚持了10年,终于成功地种出了“奇迹苹果”。这种苹果不会腐烂,香甜久远,能长久保存。木村的“傻瓜”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大家都希望吃到“汇聚了生产者灵魂”的苹果,甚至想自杀的人、黑道大哥都想从他种“奇迹苹果”的经历中得到“精神的营
期刊
新年刚过,看到网络上这样一段话:“小时候的年,是爸买回来的肉,是妈给我做的新衣裳,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是那噼里啪啦金花四溅的一挂小鞭儿。的确,小时候的年是内心期盼的,而现在的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饭菜却谁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当作白天的混乱。生活越来越好,可那份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现在的我们是笑着笑着就哭了。”  看到这段话,不禁让我产生一
期刊
2019年4月30日,农历己亥年春季的尾巴,乍暖还寒。一场春雨,点亮了春天所有的葱绿,以“竹”为特色建设校园文化的广昌县苦竹九年制学校,在雨后显得格外精神。学校正与饶明生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全县2019年度“名师带学科”第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全县各小学的50余名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让数学活动在课堂中生长”为主题的数学教学问题。通过让学生亲手烙烙饼感悟数学问题《优化》的奥妙,让学生通过“比一比
期刊
导 读: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总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随着学生的思想路径,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联想,学会对话,学会思考。这样的课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传承经典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好古诗词是每位语文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然而,很多时候因为方法单一,古诗词教学味同嚼蜡,学生
期刊
《小石潭记》仅有193字,多次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堪称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基于此,在学科专家的引导下,我参与了这篇课文三课(备课、上课、评课)两反思(反思教学设计、反思课堂教学)的课例研究,三次修改并执教这篇课文,对这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逐渐明朗起来。  一、共同备课明确教学点和教学内容  (一)查阅文献,解读课文  1.主题解读  通过查阅文献,我发现,解读者们普遍认同《小石潭记》景物描
期刊
当下课程改革仍然普遍存在课程管理薄弱、课程改革意识不强、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等现状。为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著名课程改革专家杨四耕指出,学校课程变革要有“零度”思维。“零度”思维就是回到初心的思维,回到课程原点的思维,就是理性关注丰富生动的课程变革实践的思维。  一、零杂烩:统筹规划,关联整合  杨四耕教授指出,当前碎片化、大杂烩的课程改革现象还普遍存在,很难发挥整体育人的效果,而采用“课程群
期刊
本节作文指导课是在江苏省第五届苏派作文教学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上执教的,其训练点为“怎样选材”(统编版初一下学期第四单元)。本节课设计的主要设想就是“三精”,即精选例文、精准指导与精要训练。精选例文就是精心设置教学支架,为学生学会选材提供给力的参照;精准指导就是紧扣目标,循序渐进,攻其一点;精要训练就是课堂凸显学生的训练活动,精讲多练。  一、明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怎样写好作文,
期刊
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人格魅力和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母爱、童真、大自然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肥皂泡》一文以童真为主题,它是本次悦读课堂的核心议题“1”。在“1+X”式名家名作悦读中,相机引进“X”,即冰心关于童真的文章《儿时的游戏——打水漂(节选)》和《雨后》的阅读,有效地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认识冰心,感受童年的无限快乐。  教学过程:  【板块一:“1”的教学】  一、激趣导入,欣赏泡泡之美
期刊
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围绕着“将相和”这个题目,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既独立完整又紧密相联的故事和简洁而又巧妙的过渡,構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大故事。历史名篇“1”,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学生在“1”中感受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同时,整理归纳,渗透学法。随之,巧妙迁移“X”《背水
期刊
自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定位为“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的课文,但就目前的课堂实践来看,自读课文的教学尚不尽如人意:或是精雕细琢地上成教读课,或是干脆让学生自由阅读。如何领会自读课文的教材定位,强化学生已有阅读经验,进而沉淀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呢?袁爱国老师执教《动物笑谈》时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引导自读的做法,让人获益匪浅。  【片段一】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学的《动物笑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