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妈妈最近因胸闷去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发现有早搏。张妈妈很紧张,认为自己得了冠心病,整天唉声叹气。
李小姐前不久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体检,不料被发现有早搏。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她患了心肌炎,建议她休息一个月,并接受正规治疗。李小姐一下子懵了,打算下个月结婚的她,突然之间得了心脏病,这婚还能不能结?
邱老伯最近因自己感觉“心脏跳跳停停”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房颤。邱老伯从来没听到过“房颤”这个名词,想不明白自己好好的为什么会得这种怪病,终日垂头丧气,不愿意接受治疗。
……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心血管疾病。由于人们对其了解较少,故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后,不少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不知所措。其实,心律失常有很多类型,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发生过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机会更多。然而,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也并非每一种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
忠告一:心律失常≠心脏病。
心律失常表现为一种突发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憋闷、气促、手足麻木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不适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查中被发现。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常见的有下列5种: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疾病、风心病等;②各种不良刺激,如情绪激动、疲劳、饮酒、喝浓茶和咖啡等;③药物因素,如使用洋地黄、奎尼丁,及某些抗肿瘤药物等;④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⑤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此可见,虽然大多数心律失常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但发生心律失常并不一定说明患了心脏病,正常人也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值得一提的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老年人易发生心律失常。不少老人认为自己有心律失常,就是患上了“冠心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冠心病会导致心律失常,但心律失常不全是冠心病导致的。除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纤维老化、窦房结功能低下等器质性因素以外,一些非器质性因素,如情绪变化、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对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首先应仔细寻找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切忌轻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若必须用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严密观察,安全第一,因为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易发生不良反应。
忠告二:仅心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心律失常。
普通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常用的方法,但有些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发作,数分钟的普通心电图常难以捕捉到。一般地说,对于有心脏不适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正常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其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目前,国内部分医院还开设了电话心电图监测,通过遥控心电图装置来记录患者日常的心电图变化。
忠告三: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不需要用药。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该怎么治疗,应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来决定。医生一般会综合病史、症状、体检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考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否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发展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等情况,来决定治疗策略。
由于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的风险,故使用时应慎重。一般地说,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不影响心脏功能且存在明确不良刺激因素的心律失常,常被视为功能性。此类患者若无明显不适症状,不主张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即使有不适症状,也主张先消除不良刺激因素,解除顾虑,稳定情绪,注意观察,必要时再给予短期药物治疗。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伴或不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的心律失常,大多为病理性,应高度警惕,并及时、规律用药。
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患者关注。虽然从理论上说,抗心律失常药物确实存在导致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但患者绝不能因噎废食。一般地说,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忠告四:治疗心律失常,不能只靠药物。
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心脏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泵血功能,减轻或消除不适症状,预防猝死。心律失常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应标本兼治。首先应该力争明确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病因,积极消除不良诱因和治疗基础心脏疾病,此乃“治本”。而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治标”性质,虽然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只是心律失常治疗的一部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待心律失常的态度相当重要,切忌过度焦虑,病急乱投医,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用药上,而忽视了病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和诱因(疲劳等)的防治。在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础上,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安排好工作和休息时间,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小知识: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坐飞机吗?
搭乘飞机时,气压和重力的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飞机起飞时,人体呈超重现象,血液受重力作用,较多位于身体下部,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荷加重。同时,高空气压较低,人体血液中氧分压降低,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心律失常患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不适宜乘飞机旅行。反之,没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心律失常患者,只要在旅行前保持充足睡眠;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注意抬高下肢,身体轻微前倾,平稳呼吸;飞行途中适当饮水,保持镇静,还是可以安全出行的。
李小姐前不久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体检,不料被发现有早搏。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她患了心肌炎,建议她休息一个月,并接受正规治疗。李小姐一下子懵了,打算下个月结婚的她,突然之间得了心脏病,这婚还能不能结?
邱老伯最近因自己感觉“心脏跳跳停停”去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房颤。邱老伯从来没听到过“房颤”这个名词,想不明白自己好好的为什么会得这种怪病,终日垂头丧气,不愿意接受治疗。
……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心血管疾病。由于人们对其了解较少,故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后,不少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不知所措。其实,心律失常有很多类型,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发生过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生机会更多。然而,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也并非每一种心律失常都需要治疗。
忠告一:心律失常≠心脏病。
心律失常表现为一种突发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憋闷、气促、手足麻木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不适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查中被发现。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常见的有下列5种: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疾病、风心病等;②各种不良刺激,如情绪激动、疲劳、饮酒、喝浓茶和咖啡等;③药物因素,如使用洋地黄、奎尼丁,及某些抗肿瘤药物等;④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⑤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由此可见,虽然大多数心律失常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但发生心律失常并不一定说明患了心脏病,正常人也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值得一提的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老年人易发生心律失常。不少老人认为自己有心律失常,就是患上了“冠心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冠心病会导致心律失常,但心律失常不全是冠心病导致的。除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纤维老化、窦房结功能低下等器质性因素以外,一些非器质性因素,如情绪变化、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对于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首先应仔细寻找导致心律失常的病因和诱因,切忌轻率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若必须用药,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严密观察,安全第一,因为老年人对药物耐受性差,易发生不良反应。
忠告二:仅心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心律失常。
普通心电图是心律失常诊断的最常用的方法,但有些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发作,数分钟的普通心电图常难以捕捉到。一般地说,对于有心脏不适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正常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其做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目前,国内部分医院还开设了电话心电图监测,通过遥控心电图装置来记录患者日常的心电图变化。
忠告三:部分心律失常患者不需要用药。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该怎么治疗,应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来决定。医生一般会综合病史、症状、体检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考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否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发展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等情况,来决定治疗策略。
由于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的风险,故使用时应慎重。一般地说,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不影响心脏功能且存在明确不良刺激因素的心律失常,常被视为功能性。此类患者若无明显不适症状,不主张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即使有不适症状,也主张先消除不良刺激因素,解除顾虑,稳定情绪,注意观察,必要时再给予短期药物治疗。而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伴或不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的心律失常,大多为病理性,应高度警惕,并及时、规律用药。
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患者关注。虽然从理论上说,抗心律失常药物确实存在导致原有心律失常恶化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潜在风险,但患者绝不能因噎废食。一般地说,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忠告四:治疗心律失常,不能只靠药物。
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心脏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泵血功能,减轻或消除不适症状,预防猝死。心律失常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应标本兼治。首先应该力争明确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病因,积极消除不良诱因和治疗基础心脏疾病,此乃“治本”。而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治标”性质,虽然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只是心律失常治疗的一部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待心律失常的态度相当重要,切忌过度焦虑,病急乱投医,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用药上,而忽视了病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和诱因(疲劳等)的防治。在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基础上,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安排好工作和休息时间,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小知识:心律失常患者可以坐飞机吗?
搭乘飞机时,气压和重力的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影响。飞机起飞时,人体呈超重现象,血液受重力作用,较多位于身体下部,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荷加重。同时,高空气压较低,人体血液中氧分压降低,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心律失常患者在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不适宜乘飞机旅行。反之,没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的心律失常患者,只要在旅行前保持充足睡眠;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注意抬高下肢,身体轻微前倾,平稳呼吸;飞行途中适当饮水,保持镇静,还是可以安全出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