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一棵大树常年造福人类,最终却被人类“杀戮”的故事,表达出了作者对大树的惋惜,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深层思考和判断。这篇文章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长于叙述和描写,少有议论,形象生动,读来意味深长。自然而然,笔者就选择了情境教学的方式切入文本。
一、赏读诗歌,激趣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原创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学生热烈鼓掌)
师:假如我是一棵树,生活在城市里、马路边、十字路口,那么,我又会遭遇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著名的台湾散文家王鼎钧,一起走近那树,认识那树,读懂那树。
【设计意图】短短一分半钟的演绎,既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朗读示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顺利切入了文本。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师:课文,我们刚才都读过了吧,现在一起来读一下标题。
(学生齐读标题)
师:读得还不错,但是语气还没到位。哪个同学概括下,本文围绕“那树”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写了一棵树常年为人类造福,最后却被人类砍倒的故事。
师:说得好,言简意赅。如果在“砍”字前加一个修饰词的话,可以用什么?
生(异口同声):无情地。
师:如此,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标题呢?
生:气愤、惋惜。
(学生再读标题,气氛有些悲壮)
【设计意图】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个环节,老师带着学生紧扣标题,三问三答,言简意赅,帮助大家迅速把握住了文意,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授课也是如此。精心设计导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导入的方法,因人因文而异,关键就是要“紧扣标题”做文章。
三、速读课文,读懂大树
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很简单,就是三个部分:认识一棵树、审视一群人、学习一种写作手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前五段,并说说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树,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幻灯片提示:可从外形、生长环境、品格、遭遇、作者对树的感情等方面概括)
师:老师举个例子,“我看到了一棵历史悠久的树,从文中……”
生(自发齐读):“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它就立在那里……”
生:我看到了一棵历经沧桑的树,文中说“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像生铁铸就的模样……”
师:说得好。那么,“铸”是什么意思?
生:铸造的意思,一般指打铁吧!
师:打铁,就意味着千锤百炼,看得出,这棵树的确历经沧桑而依然绿意盎然。了不起!请有感情地读一遍。
(生读)
生:這是一棵任劳任怨的树,我从文中“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发现的。
师:饱受委屈,却依然在雨后滴翠。与其说这是一棵树,不如说它是人,是甘为我们遮风挡雨、任劳任怨的人。是谁呢?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树”呢?
生:父母,还有别的亲人。我开始重新思考和父母的关系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围绕“认识一棵树”,引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寻找、归纳“那树”的坚固、任劳任怨等优秀品质,一起感受作者的深情,为下文“那树”被砍伐做铺垫。同时,因势利导,适时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他们思考亲情和责任,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四、品读课文,审视人类
师:树是大自然的强者,是人类的朋友,为我们提供绿荫和心灵的庇护,可是,它最终倒在了人类的斧锯之下,这是一个悲剧。那么,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生:人类。
(教师幻灯片展示:审视一群人)
师:接下来,我们读一读课文,说说在这场悲剧中,最先提到了哪些人?他们对树的毁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
师:这里面有几种人?
生:两种,司机和乘客。
师:“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这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运用讨论的方式,一唱一和,通过揣摩反问句,围绕司机和乘客们的态度,思考、审视人性复杂,甚至是阴暗的一面。
师:司机和乘客们的态度,无疑为下文“那树”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那么,在树的悲剧中,谁是罪魁祸首?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说一说。
生:醉酒者、交通专家、“脍”子手。
师:什么手?对,是“刽”子手,不是“脍”子手(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一遍)。刽子手指的是谁?本以为是指伐木工人。刚才同学们讨论后知道了,交通专家和伐木工人都是“刽子手”。那么,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刽子手们的残忍呢?
生:第9段中,“于是人死。……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师:你从这里面读出了什么?
生:人类的凶残。
师:你们觉得这段话写得好吗?老师将它改一下,这样可不可以?(教师读改句:于是人死。……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根部锯下去,撒了一圈白色的粉末……)
生:老师改了几个词,分别是“咬”“嚼”“骨粉”等。不可以这样改,因为改后表现不出人类的冷酷无情。
师:说得不错,请你读一遍。(甲生读毕,乙生评价,后者也读了一遍,渐入佳境。)下面,我们全班有感情地读一读,先读改句,再读原句,比较、品味这段话里包含的情感。
生:令人忧伤,人类很无情。 师:还有没有这类句子,请找出来,读读品品。
生:“两星期后,……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这段话也进一步体现出了人类的残忍。
(生读,对比读,品析感情)
师:面对人类的暴行,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反复阅读文本,我们完全能体会到作者的悲愤、不平,但是,他有没有直接发表议论?对,没有,他只是大段大段地叙述和描写。这正是王鼎钧散文的特点,长于表达,融悲愤于平淡,化深沉于言外,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运用变换句子、对比阅读等方式,步步追问,活跃了课堂气氛,犹如石子投池,激起了学生思想的涟漪,从而有了鲜活的课堂生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王鼎钧长于叙事的散文特点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大树遭遇不公命运的愤懑之情。当然,这更引发了深深的思考:新时代下,人类的文明进程和环境保护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师:作者除了写人,还提到了一种动物,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称呼它的?
生:蚂蚁,“弱小而坚韧的民族”。
师:这充分表现出了作者对蚂蚁的尊重,为什么呢?假如大树和蚂蚁都能说话,在大树的弥留之际,蚂蚁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
生:它们依依不舍……
师:这段话似乎是道听途说,并不是真有其事,可是作者却写了出来,老师想删掉它,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用蚂蚁的重情重义批判了人类的无情无义。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一段对话,视角精准,别出心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表达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对比手法的妙处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大树的感情,升华了主题。接着,教师又围绕“树的悲剧真的不可避免吗”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思考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五、因地制宜,指导写作
师:这篇文章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来表现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生:托物言志。
师:那么,什么是托物言志?我们在哪些课文中学习过这种写作手法呢?
生:比如《爱莲说》,文中通过“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出作者洁身自好的品格。
师:《那树》是不是这种写作手法呢?通过对比,我们就会发现,《那树》主要是表达一种认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不像《爱莲说》一样“言志”,所以,我们把这种写作手法叫托物寓意。同学们还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品析吗?
生:比如最后一句:“现在,日月光华,……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生讨论,师总结)
师:这个句子告诉我们,人类的“忘性”是很大的,忘记了大树的贡献,忘记了曾经对它的伤害、杀戮,发人深省。同时,作者于平淡之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悲哀、愤恨的情绪。这就是托物寓意。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例,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力求“一课一得”,完成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目标。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师: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幻灯片展示)。
作业:除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外,你觉得引颈受戮的树,还象征什么?比如那山、那小河、那古建筑……运用你学到的“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小练笔。
【教学反思】
《那树》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文质兼美,富含哲思。而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文章很长,那么,如何长文短教呢?为此,笔者设计了3个目标,并将其融入3个板块中,即“认识一棵树”“审视一群人”“学习一种写作手法”,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这篇散文的含蓄美、沉郁美,品味王鼎鈞长于叙事的散文特点,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赏析语言”这一方面。比如,紧扣标题,围绕“砍”字做文章,为下文让学生认识人类无情的一面蓄势;在“认识一棵树”部分,通过赏析“那树”的历经沧桑,默默奉献,从而读懂它的坚固与无私;在“审视一群人”的环节中,紧抓几个关键句子,通过变换句式、对比读等方法,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复杂而深沉感情的同时,也感悟到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妙处。这一做法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切入点,让他们在读懂文章的同时,提高了阅读水平、鉴赏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第三中学)
投稿邮箱:729628267@qq.com
一、赏读诗歌,激趣导入
(教师配乐朗诵原创诗歌《假如我是一棵树》,学生热烈鼓掌)
师:假如我是一棵树,生活在城市里、马路边、十字路口,那么,我又会遭遇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跟着著名的台湾散文家王鼎钧,一起走近那树,认识那树,读懂那树。
【设计意图】短短一分半钟的演绎,既给学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朗读示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顺利切入了文本。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师:课文,我们刚才都读过了吧,现在一起来读一下标题。
(学生齐读标题)
师:读得还不错,但是语气还没到位。哪个同学概括下,本文围绕“那树”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写了一棵树常年为人类造福,最后却被人类砍倒的故事。
师:说得好,言简意赅。如果在“砍”字前加一个修饰词的话,可以用什么?
生(异口同声):无情地。
师:如此,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标题呢?
生:气愤、惋惜。
(学生再读标题,气氛有些悲壮)
【设计意图】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这个环节,老师带着学生紧扣标题,三问三答,言简意赅,帮助大家迅速把握住了文意,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授课也是如此。精心设计导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于导入的方法,因人因文而异,关键就是要“紧扣标题”做文章。
三、速读课文,读懂大树
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很简单,就是三个部分:认识一棵树、审视一群人、学习一种写作手法。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前五段,并说说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树,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幻灯片提示:可从外形、生长环境、品格、遭遇、作者对树的感情等方面概括)
师:老师举个例子,“我看到了一棵历史悠久的树,从文中……”
生(自发齐读):“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它就立在那里……”
生:我看到了一棵历经沧桑的树,文中说“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像生铁铸就的模样……”
师:说得好。那么,“铸”是什么意思?
生:铸造的意思,一般指打铁吧!
师:打铁,就意味着千锤百炼,看得出,这棵树的确历经沧桑而依然绿意盎然。了不起!请有感情地读一遍。
(生读)
生:這是一棵任劳任怨的树,我从文中“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发现的。
师:饱受委屈,却依然在雨后滴翠。与其说这是一棵树,不如说它是人,是甘为我们遮风挡雨、任劳任怨的人。是谁呢?如此,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样的“树”呢?
生:父母,还有别的亲人。我开始重新思考和父母的关系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围绕“认识一棵树”,引领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寻找、归纳“那树”的坚固、任劳任怨等优秀品质,一起感受作者的深情,为下文“那树”被砍伐做铺垫。同时,因势利导,适时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引导他们思考亲情和责任,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四、品读课文,审视人类
师:树是大自然的强者,是人类的朋友,为我们提供绿荫和心灵的庇护,可是,它最终倒在了人类的斧锯之下,这是一个悲剧。那么,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生:人类。
(教师幻灯片展示:审视一群人)
师:接下来,我们读一读课文,说说在这场悲剧中,最先提到了哪些人?他们对树的毁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
师:这里面有几种人?
生:两种,司机和乘客。
师:“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这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运用讨论的方式,一唱一和,通过揣摩反问句,围绕司机和乘客们的态度,思考、审视人性复杂,甚至是阴暗的一面。
师:司机和乘客们的态度,无疑为下文“那树”的悲剧埋下了伏笔,那么,在树的悲剧中,谁是罪魁祸首?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说一说。
生:醉酒者、交通专家、“脍”子手。
师:什么手?对,是“刽”子手,不是“脍”子手(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一遍)。刽子手指的是谁?本以为是指伐木工人。刚才同学们讨论后知道了,交通专家和伐木工人都是“刽子手”。那么,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刽子手们的残忍呢?
生:第9段中,“于是人死。……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师:你从这里面读出了什么?
生:人类的凶残。
师:你们觉得这段话写得好吗?老师将它改一下,这样可不可以?(教师读改句:于是人死。……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根部锯下去,撒了一圈白色的粉末……)
生:老师改了几个词,分别是“咬”“嚼”“骨粉”等。不可以这样改,因为改后表现不出人类的冷酷无情。
师:说得不错,请你读一遍。(甲生读毕,乙生评价,后者也读了一遍,渐入佳境。)下面,我们全班有感情地读一读,先读改句,再读原句,比较、品味这段话里包含的情感。
生:令人忧伤,人类很无情。 师:还有没有这类句子,请找出来,读读品品。
生:“两星期后,……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这段话也进一步体现出了人类的残忍。
(生读,对比读,品析感情)
师:面对人类的暴行,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反复阅读文本,我们完全能体会到作者的悲愤、不平,但是,他有没有直接发表议论?对,没有,他只是大段大段地叙述和描写。这正是王鼎钧散文的特点,长于表达,融悲愤于平淡,化深沉于言外,值得我们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运用变换句子、对比阅读等方式,步步追问,活跃了课堂气氛,犹如石子投池,激起了学生思想的涟漪,从而有了鲜活的课堂生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王鼎钧长于叙事的散文特点的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大树遭遇不公命运的愤懑之情。当然,这更引发了深深的思考:新时代下,人类的文明进程和环境保护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师:作者除了写人,还提到了一种动物,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称呼它的?
生:蚂蚁,“弱小而坚韧的民族”。
师:这充分表现出了作者对蚂蚁的尊重,为什么呢?假如大树和蚂蚁都能说话,在大树的弥留之际,蚂蚁会对大树说些什么呢?
生:它们依依不舍……
师:这段话似乎是道听途说,并不是真有其事,可是作者却写了出来,老师想删掉它,可以吗?
生:不可以。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用蚂蚁的重情重义批判了人类的无情无义。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一段对话,视角精准,别出心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表达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对比手法的妙处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大树的感情,升华了主题。接着,教师又围绕“树的悲剧真的不可避免吗”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思考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五、因地制宜,指导写作
师:这篇文章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来表现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
生:托物言志。
师:那么,什么是托物言志?我们在哪些课文中学习过这种写作手法呢?
生:比如《爱莲说》,文中通过“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出作者洁身自好的品格。
师:《那树》是不是这种写作手法呢?通过对比,我们就会发现,《那树》主要是表达一种认识、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不像《爱莲说》一样“言志”,所以,我们把这种写作手法叫托物寓意。同学们还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品析吗?
生:比如最后一句:“现在,日月光华,……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生讨论,师总结)
师:这个句子告诉我们,人类的“忘性”是很大的,忘记了大树的贡献,忘记了曾经对它的伤害、杀戮,发人深省。同时,作者于平淡之中隐隐地流露出一种悲哀、愤恨的情绪。这就是托物寓意。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例,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力求“一课一得”,完成了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目标。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师: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幻灯片展示)。
作业:除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外,你觉得引颈受戮的树,还象征什么?比如那山、那小河、那古建筑……运用你学到的“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小练笔。
【教学反思】
《那树》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文质兼美,富含哲思。而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文章很长,那么,如何长文短教呢?为此,笔者设计了3个目标,并将其融入3个板块中,即“认识一棵树”“审视一群人”“学习一种写作手法”,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这篇散文的含蓄美、沉郁美,品味王鼎鈞长于叙事的散文特点,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赏析语言”这一方面。比如,紧扣标题,围绕“砍”字做文章,为下文让学生认识人类无情的一面蓄势;在“认识一棵树”部分,通过赏析“那树”的历经沧桑,默默奉献,从而读懂它的坚固与无私;在“审视一群人”的环节中,紧抓几个关键句子,通过变换句式、对比读等方法,让学生在体会作者复杂而深沉感情的同时,也感悟到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妙处。这一做法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切入点,让他们在读懂文章的同时,提高了阅读水平、鉴赏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第三中学)
投稿邮箱:7296282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