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特征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研。首先提出特征课程的概念,然后对该专业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对特征课程体系进行了构建,包括教学科目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确定。以期能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字]高职 会计电算化 特征课程体系 构建
为了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许多高职学校陆续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由于该专业教育和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专业的定位与传统会计专业的定位常常混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职业技能上没有体现出专业优势和特色,导致该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形成了“会计不太精,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按照供需规律,当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对供给的调整就势在必行了。
一、特征课程概念的提出
笔者认为,每一个专业都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突出本专业特色和优势的课程群,以区别于其他专业,并依据现实人才需求灵活进行专业定位。这一课程群称之为特征课程,它是一个系统,而非单一的某门课程。
构建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特征课程体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具职业性,更有利于突出培养人才的时代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满足企业上岗的要求。尤其对于传统专业为了适应新职业环境而产生的新方向教学,特征课程体系就更能体现各个方向教学的职业性和区别于其他方向的知识优势。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特征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1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与职业或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2)具有热爱本职工作和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3)具有所在职业或岗位相关领域内的活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具有评价吸收和利用国内外最新管理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根据以上四点,笔者认为高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包括会计实务能力、企业信息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从而充分体现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不同与传统财会专业的特征,突出了专业优势。
2 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在目前或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方向教学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财政部在1994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落后的状况,而在课程设置中则要审时度势,根据当前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笔者认为在特征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要能够体现教学的优势,通过学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能适应电算化的职业环境。笔者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了解以下知识:
(1)会计软件的操作、评价、维护技能,因此,高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常用会计软件,并具备掌握会计软件的常见问题维护技能。这是对该专业毕业生的最低要求。
在学会对常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的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应当由表及里,学会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评价。
(2)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会计信息子系统又与其他各个子系统联系极为密切,抛开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而单独去谈会计软件,就很难理清会计与其他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联系,而要直观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又必须介绍典型的管理软件(如ERP等),使学生从中熟悉这类软件的功能结构,并且领略现代管理的新理念。
(3)计算机安全知识。计算机安全控制是未来信息管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面临网络的复杂环境,黑客的攻击防不胜防,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网上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存储、保障网上电子结算安全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以及信息加密与解密的基本原理,保证系统本身的安全,保证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安全、可靠和正确的,这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必须掌握的问题。
(4)电算化会计综合知识,笔者认为,高职学校的教学课时有限,而且学生今后就业主要面向会计工作,因而强求学生熟练编程意义不大,结合我国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以某一模块(比如帐务处理模块)为例,将整个系统开发工作进行一遍,让学生理解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思想,理解系统开发的步骤,当然相应地也会接触到编制程序,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一些直观的印象而已,在教学中,不必专门花时间来介绍VF,因为有关Windows、VF等的基本知识应该在公共基础课如计算机基础中已有介绍。
(5)网络知识。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资源共享的需要,组建局域网的技术以及常见网络问题的维护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该拥有的技能,这一技能应该成为该专业学生优于传统会计专业学生的择业优势。
(6)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并非纸上谈兵,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人员,必须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业务形式,更需要学习操作网上的相关软件,才能了解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要求。
(7)财务工作中常用的其他软件。除了会计核算软件外,财务工作中的常用应用软件,如收银系统、纳税申报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运用面广、简单易学,所以笔者认为在特征课程教学中也应该加入这些内容。
三、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特征课程体系的思路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和特征课程知识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三年制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假设每学期实际授课周数为17周的前提下,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如下会计电算化专业特征课程体系:(见表)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认,学生面临的是一个真实而又千变万化的信息化世界,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学年之内考虑到会计电算化领域的所有变化,即使能够考虑到,那“明天”的世界又将如何?当会计电算化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变了,他们能“适者生存”吗?学生在学习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而从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到形成会计电算化能力,最终具备会计学科能力。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以取得更有价值的教学效果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字]高职 会计电算化 特征课程体系 构建
为了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型中、高级会计人才,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许多高职学校陆续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但由于该专业教育和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专业的定位与传统会计专业的定位常常混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职业技能上没有体现出专业优势和特色,导致该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形成了“会计不太精,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的,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按照供需规律,当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时,对供给的调整就势在必行了。
一、特征课程概念的提出
笔者认为,每一个专业都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制定突出本专业特色和优势的课程群,以区别于其他专业,并依据现实人才需求灵活进行专业定位。这一课程群称之为特征课程,它是一个系统,而非单一的某门课程。
构建高职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特征课程体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具职业性,更有利于突出培养人才的时代性。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很快满足企业上岗的要求。尤其对于传统专业为了适应新职业环境而产生的新方向教学,特征课程体系就更能体现各个方向教学的职业性和区别于其他方向的知识优势。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特征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
1 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与职业或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2)具有热爱本职工作和尽职尽责的职业道德。(3)具有所在职业或岗位相关领域内的活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具有评价吸收和利用国内外最新管理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
根据以上四点,笔者认为高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能力上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包括会计实务能力、企业信息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电算化能力,从而充分体现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不同与传统财会专业的特征,突出了专业优势。
2 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在目前或今后的一段时间里,高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方向教学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财政部在1994年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落后的状况,而在课程设置中则要审时度势,根据当前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笔者认为在特征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要能够体现教学的优势,通过学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能适应电算化的职业环境。笔者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了解以下知识:
(1)会计软件的操作、评价、维护技能,因此,高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常用会计软件,并具备掌握会计软件的常见问题维护技能。这是对该专业毕业生的最低要求。
在学会对常用会计软件的操作与维护的同时,该专业学生还应当由表及里,学会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与评价。
(2)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系统,会计信息子系统又与其他各个子系统联系极为密切,抛开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而单独去谈会计软件,就很难理清会计与其他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联系,而要直观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又必须介绍典型的管理软件(如ERP等),使学生从中熟悉这类软件的功能结构,并且领略现代管理的新理念。
(3)计算机安全知识。计算机安全控制是未来信息管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面临网络的复杂环境,黑客的攻击防不胜防,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网上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存储、保障网上电子结算安全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以及信息加密与解密的基本原理,保证系统本身的安全,保证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安全、可靠和正确的,这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中必须掌握的问题。
(4)电算化会计综合知识,笔者认为,高职学校的教学课时有限,而且学生今后就业主要面向会计工作,因而强求学生熟练编程意义不大,结合我国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以某一模块(比如帐务处理模块)为例,将整个系统开发工作进行一遍,让学生理解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思想,理解系统开发的步骤,当然相应地也会接触到编制程序,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一些直观的印象而已,在教学中,不必专门花时间来介绍VF,因为有关Windows、VF等的基本知识应该在公共基础课如计算机基础中已有介绍。
(5)网络知识。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资源共享的需要,组建局域网的技术以及常见网络问题的维护也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应该拥有的技能,这一技能应该成为该专业学生优于传统会计专业学生的择业优势。
(6)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并非纸上谈兵,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人员,必须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业务形式,更需要学习操作网上的相关软件,才能了解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要求。
(7)财务工作中常用的其他软件。除了会计核算软件外,财务工作中的常用应用软件,如收银系统、纳税申报系统、进销存管理系统等,运用面广、简单易学,所以笔者认为在特征课程教学中也应该加入这些内容。
三、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特征课程体系的思路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职业能力和特征课程知识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在三年制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假设每学期实际授课周数为17周的前提下,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如下会计电算化专业特征课程体系:(见表)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承认,学生面临的是一个真实而又千变万化的信息化世界,我们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学年之内考虑到会计电算化领域的所有变化,即使能够考虑到,那“明天”的世界又将如何?当会计电算化所依赖的客观环境变了,他们能“适者生存”吗?学生在学习期间已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可能终身受用。而从学习会计电算化知识到形成会计电算化能力,最终具备会计学科能力。中间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具备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以取得更有价值的教学效果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