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0多年来,古灶窑火生生不息,窑宝不断。它是一道最具灵性的光,联结着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制陶人。
在佛山石湾东平河畔,有座古灶依山而建,宛如卧伏长龙,俗称“龙窑”。因其坐北向南巧得南风,就命名为“南风灶”,后因随着灶龄的增长,又得名为“南风古灶”。
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
神奇窑火越百年
迈过一道沉实的巨大木门,骤然止步,传说中的南风古灶就这样一无遮拦地闯进视线。在南国平坦宽阔的地形里,古灶依山丘向上铺排,颇有凌云气势。灶尾攀生着一棵巨大的榕树,虽然紧贴的窑温达千摄氏度,但是几百年来古榕枝叶茂盛,颇为神奇。据说,这树是“飞来榕”,为护佑南风古灶而生。
制陶老人说,这窑自诞生之时起,就有灵性。相传,明正德年间,霍氏家族建造南风古灶,第一窑点火之时,恰逢佛山状元伦文叙回乡兴建的祖祠“南伦世祠”建成烧鞭炮。当地人以伦文叙为骄傲,二者同年同日有庆事,是百年难遇的吉日良辰,人们遂将1506年定为古灶的起建年份。据说,石湾曾有107条窑灶,但是炼制出来的陶器都不及南风古灶出品。后来,历经岁月风霜、战争磨难和现代窑烧技术革新,许多古灶消逝,南风古灶神奇地存活了下来,且至今使用,更被当地人拜敬为圣窑。
往事如风,古灶静默,当又一窑新品出炉时,500年的命脉才显示出勃勃生机。只见制陶人忙碌着从古灶里搬出盆盆罐罐,古朴的器物还带着窑烧的余温。南风古灶主烧日用陶,如茶壶、茶杯、皿、碗、罐、缸、大盆等,不少产品出口海外。石湾人用陶的历史上千年,也许一个普通人家的腌菜缸子都是南风古灶50年甚至100年前的出品,可见其耐用度。
南风古灶至今仍保留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沿袭古法生产,以木柴为燃料,由烧窑师傅人工操纵炉火。泥、灰、釉在柴火的作用下完美结合,经长时间的高温熔融,形成自然的灰釉陶,偶有“窑变”的效果,色彩神韵千变万化。
在2006年的亚洲艺术节期间,南风古灶成功烧制大型陶艺“亚洲艺术之门”。该陶艺高16.8米,由2839块陶件组成,煅烧面积为837平方米,用泥160吨。这是南风古灶首次烧制如此大型的城市陶艺,足足烧了7窑,耗柴80吨,对只用柴烧的南风古灶来说,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突破。窑工们说,古灶的生命力旺盛,还能再烧500年。
如今,南风古灶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誉为“活的文物,移不动的国宝。”它就像一面精神旗帜,是陶艺人心中的圣地。
老街深处有人家
沿着古灶侧边窑基,拾级而上,翻过古灶脊背,眼前是一片古色犹存的明清时期老式建筑。房子密密集集,对门即可握手。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条蓝线。小路蜿蜒其间,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当年,无数人家因这古灶聚居在此,热闹而平凡地生活,家长里短、陶工技艺都是透明的话题。如今,石湾陶瓷名扬海内外,制陶人的后代在快速扩张的城市里上演着另一种精彩。古老的街区安静了下来,轻轻推开一扇半掩的门,四壁挂着尘灰,人去楼空。打造南风古灶风景区的管理方将这里重新定位,作为“国际艺术家村”。空置的房子配置给来自各方的艺术人士,作为他们工作室,可以来此布展、创作。偶尔,在斑驳的门楣上,可以看到某某工作室的招牌。
沿着窄窄的弄堂闲走,一转角,突然撞到一个张牙舞爪的钢铁机器人,瞬间时空错乱。原来,这是进驻街区的一家民间工艺品设计企业。走进工作室,陈旧的老宅被年轻的设计者弄出了后现代感觉,简单的空间里,笔记本电脑与老式电话、废旧沙发与怪诞机器人,各种不搭调的事物安然共生。设计师说,这些传统与现代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市场,敢想敢做就有未来。
与年轻人不同,77岁的霍流芝依然坚守传统文化。霍流芝是霍氏第十八代传人, “我们的始祖在山西也是经营陶器烧制,固有‘霍州窑’之称。后始祖被逼南迁逃难,扎根于石湾,便依山傍水建造了南风灶。”霍流芝说。祖辈留下的古灶让他倍感荣耀,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霍流芝义无反顾地回到南风古灶研究古灶文化。
霍流芝的工作室是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子,石墙、木门,没有窗户。陋室的三面墙上都贴满了反映古灶历史的工笔画、古灶的剖面图等。霍流芝指着一幅平面图说:“南风古灶的建造结构呈抛物线状,避忌了灶火往上直冲而呈抛物线走势,达到火温均匀,因此燒制的陶器质量上乘。”在这里,他孤独地坚持着,熬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古灶历史资料,创作了长达240米的《石湾传说》硬笔彩绘画作品,向世人重现了千年陶都的辉煌。
一转眼,30多年过去,这位研究古灶的民间学者已到古稀。他至今记得,小时候和邻里小朋友守在土灶不远处的地塘上,观看古灶灶尾窜出的一股股熊熊火焰,“那是我心中最美丽的火焰!”
最和谐的双生花
触摸祖辈留下的痕迹,陶瓷往事生动地浮现在眼前。而如果要了解整个石湾乃至南国陶瓷的文化脉络,就一定要从旧街区走出来。
来到一对巨大的陶瓷门神跟前,这个讲述文化的广东首个行业博物馆——石湾陶瓷博物馆就到了。这对标志性的公仔门神是“世界最大的一对陶瓷浮雕门神”, 高约2.76米、宽1.45米,极具石湾公仔特色,它们由陶艺大师钟汝荣操刀,集中采用了石湾艺术陶瓷主要的装饰手法。“石湾公仔”是人们对石湾艺术陶瓷的俗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湾就开始了艺术陶器的产生,明清时期,就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其品类繁多,包括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是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2006年“石湾公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博物馆,立即被铺满陶博馆整个外墙的巨幅陶瓷壁画所震撼。只见东平河上,桅杆刚刚拉起,风帆鼓动,两岸的人们恬静而忙碌地生活、劳作,连人们脸上的汗珠都细致入微。这件名为《东平河图录》的作品由陶艺家张温帙创作,总长42.6米,高2.6米,由539块陶板组成,“图录”再现了明末清初的石湾生活场景。行走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一部生动多样的陶瓷生活、艺术画卷,慢慢舒展在眼前,你无法不惊叹制陶人的智慧。
博物馆建在著名的石湾公仔街上,刚刚感受过博大的陶瓷文化,走出博物馆就能让你直接触摸到最真实的陶瓷产品。文化与商业在这里相辅相生,相互促进,成为最和谐的双生花。
在霍流芝的大型彩绘作品里,旧石湾公仔街在明末清初有着极为繁盛的景象。如今,现代石湾公仔街依然热闹,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型的陶艺产品交易集散地。现代公仔街是青一色的锅耳屋、青砖墙、麻石路……店铺林立,销售各种陶瓷产品。石湾公仔大多浑厚、粗犷、质朴、率真,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石湾公仔收藏者。
现代制陶人将传统题材进行了加工再创作,就连小小的陶瓷“钓鱼翁”,都可以制作出大大小小各种造型的上百款产品。在题材上的翻新创作,丰富了现代陶瓷市场,难怪前来淘货的人们都会大包小包带走无数心仪。更壮观的是,每天无数载重货车在这里进进出出,成千上万的陶瓷产品从这里输往世界各地。“石湾瓦,甲天下”现代人石湾陶瓷延续着这样的精彩。
人人都是陶艺家
人人都可以作陶艺家?在南风古灶,这根本就不是疑问。景区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特色陶艺品,有名家的,也有普通民众的,奇思妙想都融入到作品中。这些作品大多来自南风古灶内的国际陶艺交流区。
建在古灶旁有国际陶艺交流区是世界各国陶艺人的聚会地,有近百家国际国内院校和机构都在此挂牌,将此地作为创作基地。普通陶艺爱好者不仅可以在此见到来创作的专业机构,还可以自得其乐,作一次陶艺家。这块空旷的场地可以同时提供近千人玩陶,体验制陶的乐趣。购买一些陶泥,租一个制陶的转盘,系上围裙,就可以动手制陶了。偶尔,大师经过你身边,指点一二,说不定就醍醐灌顶成陶艺家了。制好的胚体放在这里,由窑工专门烧制成型。
在粗犷的工作台上,我们看到好多成品、半成品的陶罐、陶瓶、陶盆。陶艺爱好者们还会制作一些方正的小陶瓷片,瓷片上有浮雕的花朵、小动物,有抒情的字句,有手印和签名……五花八门的小陶片被管理方收集起来,镶嵌在景区各处的墙上,拼接成独特风格的陶艺墙。当你再次来到南风古灶,说不定就能看到自己的大作傲然地向世人展示,成为这里永恒的风景。
南风徐起,新的一窑即将点火,在此工作了40年的烧窑技工虾叔进进出出地忙碌着。虾叔曾经为监烧“亚洲艺术大门”一连几天少吃少睡守在灶旁。伺弄老灶这么多年,“我总认为它是一个很有灵性的灶。”虾叔说。老灶的灵性给了老一代制陶人信心,也给后来人无限空间。
在佛山石湾东平河畔,有座古灶依山而建,宛如卧伏长龙,俗称“龙窑”。因其坐北向南巧得南风,就命名为“南风灶”,后因随着灶龄的增长,又得名为“南风古灶”。
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且延续使用至今最古老的龙窑。
神奇窑火越百年
迈过一道沉实的巨大木门,骤然止步,传说中的南风古灶就这样一无遮拦地闯进视线。在南国平坦宽阔的地形里,古灶依山丘向上铺排,颇有凌云气势。灶尾攀生着一棵巨大的榕树,虽然紧贴的窑温达千摄氏度,但是几百年来古榕枝叶茂盛,颇为神奇。据说,这树是“飞来榕”,为护佑南风古灶而生。
制陶老人说,这窑自诞生之时起,就有灵性。相传,明正德年间,霍氏家族建造南风古灶,第一窑点火之时,恰逢佛山状元伦文叙回乡兴建的祖祠“南伦世祠”建成烧鞭炮。当地人以伦文叙为骄傲,二者同年同日有庆事,是百年难遇的吉日良辰,人们遂将1506年定为古灶的起建年份。据说,石湾曾有107条窑灶,但是炼制出来的陶器都不及南风古灶出品。后来,历经岁月风霜、战争磨难和现代窑烧技术革新,许多古灶消逝,南风古灶神奇地存活了下来,且至今使用,更被当地人拜敬为圣窑。
往事如风,古灶静默,当又一窑新品出炉时,500年的命脉才显示出勃勃生机。只见制陶人忙碌着从古灶里搬出盆盆罐罐,古朴的器物还带着窑烧的余温。南风古灶主烧日用陶,如茶壶、茶杯、皿、碗、罐、缸、大盆等,不少产品出口海外。石湾人用陶的历史上千年,也许一个普通人家的腌菜缸子都是南风古灶50年甚至100年前的出品,可见其耐用度。
南风古灶至今仍保留传统的陶瓷烧制工艺,沿袭古法生产,以木柴为燃料,由烧窑师傅人工操纵炉火。泥、灰、釉在柴火的作用下完美结合,经长时间的高温熔融,形成自然的灰釉陶,偶有“窑变”的效果,色彩神韵千变万化。
在2006年的亚洲艺术节期间,南风古灶成功烧制大型陶艺“亚洲艺术之门”。该陶艺高16.8米,由2839块陶件组成,煅烧面积为837平方米,用泥160吨。这是南风古灶首次烧制如此大型的城市陶艺,足足烧了7窑,耗柴80吨,对只用柴烧的南风古灶来说,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突破。窑工们说,古灶的生命力旺盛,还能再烧500年。
如今,南风古灶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誉为“活的文物,移不动的国宝。”它就像一面精神旗帜,是陶艺人心中的圣地。
老街深处有人家
沿着古灶侧边窑基,拾级而上,翻过古灶脊背,眼前是一片古色犹存的明清时期老式建筑。房子密密集集,对门即可握手。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条蓝线。小路蜿蜒其间,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当年,无数人家因这古灶聚居在此,热闹而平凡地生活,家长里短、陶工技艺都是透明的话题。如今,石湾陶瓷名扬海内外,制陶人的后代在快速扩张的城市里上演着另一种精彩。古老的街区安静了下来,轻轻推开一扇半掩的门,四壁挂着尘灰,人去楼空。打造南风古灶风景区的管理方将这里重新定位,作为“国际艺术家村”。空置的房子配置给来自各方的艺术人士,作为他们工作室,可以来此布展、创作。偶尔,在斑驳的门楣上,可以看到某某工作室的招牌。
沿着窄窄的弄堂闲走,一转角,突然撞到一个张牙舞爪的钢铁机器人,瞬间时空错乱。原来,这是进驻街区的一家民间工艺品设计企业。走进工作室,陈旧的老宅被年轻的设计者弄出了后现代感觉,简单的空间里,笔记本电脑与老式电话、废旧沙发与怪诞机器人,各种不搭调的事物安然共生。设计师说,这些传统与现代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市场,敢想敢做就有未来。
与年轻人不同,77岁的霍流芝依然坚守传统文化。霍流芝是霍氏第十八代传人, “我们的始祖在山西也是经营陶器烧制,固有‘霍州窑’之称。后始祖被逼南迁逃难,扎根于石湾,便依山傍水建造了南风灶。”霍流芝说。祖辈留下的古灶让他倍感荣耀,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霍流芝义无反顾地回到南风古灶研究古灶文化。
霍流芝的工作室是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子,石墙、木门,没有窗户。陋室的三面墙上都贴满了反映古灶历史的工笔画、古灶的剖面图等。霍流芝指着一幅平面图说:“南风古灶的建造结构呈抛物线状,避忌了灶火往上直冲而呈抛物线走势,达到火温均匀,因此燒制的陶器质量上乘。”在这里,他孤独地坚持着,熬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古灶历史资料,创作了长达240米的《石湾传说》硬笔彩绘画作品,向世人重现了千年陶都的辉煌。
一转眼,30多年过去,这位研究古灶的民间学者已到古稀。他至今记得,小时候和邻里小朋友守在土灶不远处的地塘上,观看古灶灶尾窜出的一股股熊熊火焰,“那是我心中最美丽的火焰!”
最和谐的双生花
触摸祖辈留下的痕迹,陶瓷往事生动地浮现在眼前。而如果要了解整个石湾乃至南国陶瓷的文化脉络,就一定要从旧街区走出来。
来到一对巨大的陶瓷门神跟前,这个讲述文化的广东首个行业博物馆——石湾陶瓷博物馆就到了。这对标志性的公仔门神是“世界最大的一对陶瓷浮雕门神”, 高约2.76米、宽1.45米,极具石湾公仔特色,它们由陶艺大师钟汝荣操刀,集中采用了石湾艺术陶瓷主要的装饰手法。“石湾公仔”是人们对石湾艺术陶瓷的俗称。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湾就开始了艺术陶器的产生,明清时期,就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其品类繁多,包括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是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2006年“石湾公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进入博物馆,立即被铺满陶博馆整个外墙的巨幅陶瓷壁画所震撼。只见东平河上,桅杆刚刚拉起,风帆鼓动,两岸的人们恬静而忙碌地生活、劳作,连人们脸上的汗珠都细致入微。这件名为《东平河图录》的作品由陶艺家张温帙创作,总长42.6米,高2.6米,由539块陶板组成,“图录”再现了明末清初的石湾生活场景。行走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一部生动多样的陶瓷生活、艺术画卷,慢慢舒展在眼前,你无法不惊叹制陶人的智慧。
博物馆建在著名的石湾公仔街上,刚刚感受过博大的陶瓷文化,走出博物馆就能让你直接触摸到最真实的陶瓷产品。文化与商业在这里相辅相生,相互促进,成为最和谐的双生花。
在霍流芝的大型彩绘作品里,旧石湾公仔街在明末清初有着极为繁盛的景象。如今,现代石湾公仔街依然热闹,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型的陶艺产品交易集散地。现代公仔街是青一色的锅耳屋、青砖墙、麻石路……店铺林立,销售各种陶瓷产品。石湾公仔大多浑厚、粗犷、质朴、率真,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石湾公仔收藏者。
现代制陶人将传统题材进行了加工再创作,就连小小的陶瓷“钓鱼翁”,都可以制作出大大小小各种造型的上百款产品。在题材上的翻新创作,丰富了现代陶瓷市场,难怪前来淘货的人们都会大包小包带走无数心仪。更壮观的是,每天无数载重货车在这里进进出出,成千上万的陶瓷产品从这里输往世界各地。“石湾瓦,甲天下”现代人石湾陶瓷延续着这样的精彩。
人人都是陶艺家
人人都可以作陶艺家?在南风古灶,这根本就不是疑问。景区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特色陶艺品,有名家的,也有普通民众的,奇思妙想都融入到作品中。这些作品大多来自南风古灶内的国际陶艺交流区。
建在古灶旁有国际陶艺交流区是世界各国陶艺人的聚会地,有近百家国际国内院校和机构都在此挂牌,将此地作为创作基地。普通陶艺爱好者不仅可以在此见到来创作的专业机构,还可以自得其乐,作一次陶艺家。这块空旷的场地可以同时提供近千人玩陶,体验制陶的乐趣。购买一些陶泥,租一个制陶的转盘,系上围裙,就可以动手制陶了。偶尔,大师经过你身边,指点一二,说不定就醍醐灌顶成陶艺家了。制好的胚体放在这里,由窑工专门烧制成型。
在粗犷的工作台上,我们看到好多成品、半成品的陶罐、陶瓶、陶盆。陶艺爱好者们还会制作一些方正的小陶瓷片,瓷片上有浮雕的花朵、小动物,有抒情的字句,有手印和签名……五花八门的小陶片被管理方收集起来,镶嵌在景区各处的墙上,拼接成独特风格的陶艺墙。当你再次来到南风古灶,说不定就能看到自己的大作傲然地向世人展示,成为这里永恒的风景。
南风徐起,新的一窑即将点火,在此工作了40年的烧窑技工虾叔进进出出地忙碌着。虾叔曾经为监烧“亚洲艺术大门”一连几天少吃少睡守在灶旁。伺弄老灶这么多年,“我总认为它是一个很有灵性的灶。”虾叔说。老灶的灵性给了老一代制陶人信心,也给后来人无限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