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培养情感和激发兴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古语说明,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开阅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注重阅读训练。
一、教师要重视阅读
学生阅读水平为什么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归根结底是学生不愿意去读,不想去读。不愿意阅读,阅读水平能够提高吗?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愿意阅读?我想关键的原因恐怕还在我们语文教师。当今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总认为书面考试只是动笔不动口,所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很多老师越来越不关注读的重要性,老师如此学生亦然,阅读重要性的缺失让学生根本不想去阅读课文。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阅读,身体力行,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让学生想去阅读。
二、创氛围、教方法,让学生乐读、会读
1.范读引趣
教师范读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最佳方法之一,有人在赞誉课堂阅读教学艺术时说:“一个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如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情纯正地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了美的享受,那么,他的教学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要让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老师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尤其对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神话、童话、寓言、故事等类型课文,教师通过不同的语调、表情和富有表情的动作读出来,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读抒情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如境始与亲。”老师在阅读指导时,不能教学生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读文章,而要通过自己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一个对话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对话情境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情绪的渲染、精彩的过渡引读如果是细腻的、丰满的,就能起到示范引读的作用,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教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当时的情境,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有些课文感情色彩比较强烈,但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或内容与学生今天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往往不容易体会文章的内蕴和情感。引读使学生对课文情感体验程度逐步加深,产生共鸣,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3.导读激情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对重点句段,难点部分加强导读训练。导读的过程是指导理解,激发情感的过程。如在《我的“自白书”》中有这么一句:“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我抓住句中的逗号作为情感教学的突破口,进行对比导读。我先去掉逗号,让学生读,从语气、语调和情感的表达程度这方面去体会,学生觉得句子没有力,不能很好地体现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再加上逗号,请学生读,学生认为:加了逗号“人”字就突出了,句子显得短促而铿锵有力。逗号还表示强调了诗句中“人”所含的特定含义,它决不是指一般的人,他是指革命者。通过读激起了对革命者无限崇敬的情感。
4.自读悟情
在阅读指导中,当然不能全部是由教师唱主角,阅读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因此,应该让学生自读感悟,把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放在首位。在阅读指导时教师侧重于关注、体验与理解,而不能强行“传授”,应该较好地体现教师在阅读活动中组织者、促进者、对话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应该结合自己的体会与生活体验,把课文内容与“生活感悟”融为一体,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让学生评析鉴赏课文,从而在反复读中领悟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自觉接受课文情感的熏陶,达到悟情明理的境界。一切阅读指导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这无疑是阅读指导的最美好的境界。
5.演读现情
情感和形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真切体验课文蕴含的情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进入情境,还应让学生进入角色。有些课文可采取演“课本剧”的形式通过角色演读,来表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表现人物的形象。
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运用多种“读”的训练方法,去诱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情感,唤起他们对读的兴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阅读”的升华
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学生才能自觉地,无意识地进行阅读,随时随地,不论是课文、古诗、诗歌等等,遇到不同类型的文章都愿意拿过来阅读一番,养成这种用阅读去促进语文学习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何寨校区(055250)
一、教师要重视阅读
学生阅读水平为什么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归根结底是学生不愿意去读,不想去读。不愿意阅读,阅读水平能够提高吗?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愿意阅读?我想关键的原因恐怕还在我们语文教师。当今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功利,总认为书面考试只是动笔不动口,所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我们很多老师越来越不关注读的重要性,老师如此学生亦然,阅读重要性的缺失让学生根本不想去阅读课文。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阅读,身体力行,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让学生想去阅读。
二、创氛围、教方法,让学生乐读、会读
1.范读引趣
教师范读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最佳方法之一,有人在赞誉课堂阅读教学艺术时说:“一个教师,在每篇课文开讲之前,如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感情纯正地给学生范读一遍,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了美的享受,那么,他的教学目的就差不多达到一半了。”要让老师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老师的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老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尤其对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神话、童话、寓言、故事等类型课文,教师通过不同的语调、表情和富有表情的动作读出来,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读抒情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如境始与亲。”老师在阅读指导时,不能教学生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读文章,而要通过自己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一个对话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对话情境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情绪的渲染、精彩的过渡引读如果是细腻的、丰满的,就能起到示范引读的作用,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教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当时的情境,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有些课文感情色彩比较强烈,但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或内容与学生今天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往往不容易体会文章的内蕴和情感。引读使学生对课文情感体验程度逐步加深,产生共鸣,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3.导读激情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应对重点句段,难点部分加强导读训练。导读的过程是指导理解,激发情感的过程。如在《我的“自白书”》中有这么一句:“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我抓住句中的逗号作为情感教学的突破口,进行对比导读。我先去掉逗号,让学生读,从语气、语调和情感的表达程度这方面去体会,学生觉得句子没有力,不能很好地体现革命者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再加上逗号,请学生读,学生认为:加了逗号“人”字就突出了,句子显得短促而铿锵有力。逗号还表示强调了诗句中“人”所含的特定含义,它决不是指一般的人,他是指革命者。通过读激起了对革命者无限崇敬的情感。
4.自读悟情
在阅读指导中,当然不能全部是由教师唱主角,阅读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因此,应该让学生自读感悟,把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放在首位。在阅读指导时教师侧重于关注、体验与理解,而不能强行“传授”,应该较好地体现教师在阅读活动中组织者、促进者、对话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应该结合自己的体会与生活体验,把课文内容与“生活感悟”融为一体,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让学生评析鉴赏课文,从而在反复读中领悟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自觉接受课文情感的熏陶,达到悟情明理的境界。一切阅读指导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这无疑是阅读指导的最美好的境界。
5.演读现情
情感和形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真切体验课文蕴含的情感,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进入情境,还应让学生进入角色。有些课文可采取演“课本剧”的形式通过角色演读,来表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表现人物的形象。
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运用多种“读”的训练方法,去诱发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情感,唤起他们对读的兴趣,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阅读”的升华
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虽然费点时间,但是好处颇多,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领会和记忆读过的书的内容;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资料,便于经常复习,温故知新;勤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习惯,学生才能自觉地,无意识地进行阅读,随时随地,不论是课文、古诗、诗歌等等,遇到不同类型的文章都愿意拿过来阅读一番,养成这种用阅读去促进语文学习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何寨校区(05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