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学校师生提出了各种教育创新方法。其中,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难点,在适应小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背景下,教师对于授课方式及课堂上课模式也要做出相应调整。文章通过对采取多样化方式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探讨,来对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小学数学中实际问题一直被视为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解决问题”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所谓解决问题,即是学生将自己在课堂学习上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上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较多,首先其具有工具性和应用性。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能够巩固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得到创新精神的锻炼,掌握数学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相关的体系。
一、构建方法体系,轻松创新“选”方法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了解一些特殊方法,构建起问题解决的方法体系,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灵活选取最适合的解决方法。
例如,四年级下册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我们让学生先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要计算出鸡和兔的只数,可以采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列方程……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再对这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假设法的使用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学生容易将鸡和兔的条件混淆[1]。“列方程”学生容易理解,但是解方程的过程比较难;画图法也容易理解,但有一个缺点,总量不能太大,否则画图就非常麻烦。而数形结合的“列表法”虽然方法比较繁琐,但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当情境、数据变化时,“列举法”依然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分析学生的差异化,对症下药“找”方法
如同在世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的树叶一样,世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在一个班级里,有好、中、差生是不可避免的,怎样磨合解决问题在各类学生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呢?这是我们很多教师最难以把握的尺度[2]。讲详细,好的学生觉得多烦;讲略点,差的学生像听天书。我认为把问题和条件理顺后,让学生齐做,然后下到学生中去对差生多加辅导,好的学生稍以点拨,让学生都感到这个问题已都可以解决,达到了解决的效果,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致极佳,使好、中、差学生都能够良好地解决好问题。也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对症下药,才能使教学计划更加完善合理,才能具体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才能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上课过程中,解决每位学生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做主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主人公作用,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同时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将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
三、理解问题的题意,循序渐进想“寻”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当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当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步骤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可见,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将现实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及回顾反思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足够重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的教学。为此,笔者觉得要做好以下两点。
1.抓好起步,打好基础,重视三个基本步骤的教学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地让学生学习解决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3]。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弱,而且题目比较容易理解,要求也不高,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我们可以针对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让学生经历从了解步骤、理解步骤再到熟练步骤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起“解决问题”的步骤模型。
2.选择合适题材,侧重某个步骤的教学
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意识中已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模型。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应选择合适题材及时引导学生针对三个步骤中的某一部进行有侧重的探究,达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和回顾反思的多元目标。
四、创新生活体验,发散思维想方法
现实生活中随处都是数学问题,如装修房子需要計算房间的铺地板砖和墙砖数量的时候,而往往很多学生即使学了但一到实际中就是一片茫然了,好多人是很常见的在“纸上做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联系,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实际地思考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教学,加强学生的体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4]。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不规则石块”的计算时,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教师要提前准备实验课用的不规则石块、水、玻璃容器和量尺,在学生动手实验的时候,有的学生先把不规则石块放在玻璃容器之后再倒水,也有的同学先把玻璃容器里倒好水再把不规则石块放进去,运用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计算出不规则石块的体积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实验很有兴趣,就会积极地去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五、加强实践与反思,潜移默化“用”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初始教育阶段,学生对一些固定的模式还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解答,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在面临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数学的学习来解决,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演变成数学问题,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完问题后要进行回顾与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案?这种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完成自我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观点时,要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5]。
结束语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决问题培养,让学生养成相关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安排相关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同时可以使用在实际生活中,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整体基础,保证学生可以达到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庆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南北桥,2020,(7):6.
[2] 李丽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家长(上旬刊),2019,(12):160-161.
[3] 詹丽琴.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探究[J].速读(上旬),2019,(10):232.
[4] 梁进群.基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7):101-102.
[5] 王秋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9,(32):147.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小学数学中实际问题一直被视为联系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解决问题”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所谓解决问题,即是学生将自己在课堂学习上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用在日常生活上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特点较多,首先其具有工具性和应用性。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能够巩固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得到创新精神的锻炼,掌握数学整体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相关的体系。
一、构建方法体系,轻松创新“选”方法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了解一些特殊方法,构建起问题解决的方法体系,使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灵活选取最适合的解决方法。
例如,四年级下册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我们让学生先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要计算出鸡和兔的只数,可以采用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列方程……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再对这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假设法的使用对于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学生容易将鸡和兔的条件混淆[1]。“列方程”学生容易理解,但是解方程的过程比较难;画图法也容易理解,但有一个缺点,总量不能太大,否则画图就非常麻烦。而数形结合的“列表法”虽然方法比较繁琐,但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当情境、数据变化时,“列举法”依然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分析学生的差异化,对症下药“找”方法
如同在世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的树叶一样,世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在一个班级里,有好、中、差生是不可避免的,怎样磨合解决问题在各类学生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呢?这是我们很多教师最难以把握的尺度[2]。讲详细,好的学生觉得多烦;讲略点,差的学生像听天书。我认为把问题和条件理顺后,让学生齐做,然后下到学生中去对差生多加辅导,好的学生稍以点拨,让学生都感到这个问题已都可以解决,达到了解决的效果,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致极佳,使好、中、差学生都能够良好地解决好问题。也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对症下药,才能使教学计划更加完善合理,才能具体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才能被学生接受和喜欢。
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当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在上课过程中,解决每位学生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做主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主人公作用,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同时帮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将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
三、理解问题的题意,循序渐进想“寻”方法
新课标指出:“教学应当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当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步骤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可见,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将现实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及回顾反思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足够重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的教学。为此,笔者觉得要做好以下两点。
1.抓好起步,打好基础,重视三个基本步骤的教学
人教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地让学生学习解决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即: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回顾反思[3]。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弱,而且题目比较容易理解,要求也不高,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我们可以针对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让学生经历从了解步骤、理解步骤再到熟练步骤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起“解决问题”的步骤模型。
2.选择合适题材,侧重某个步骤的教学
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意识中已逐渐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模型。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应选择合适题材及时引导学生针对三个步骤中的某一部进行有侧重的探究,达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和回顾反思的多元目标。
四、创新生活体验,发散思维想方法
现实生活中随处都是数学问题,如装修房子需要計算房间的铺地板砖和墙砖数量的时候,而往往很多学生即使学了但一到实际中就是一片茫然了,好多人是很常见的在“纸上做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联系,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实际地思考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教学,加强学生的体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4]。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不规则石块”的计算时,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教师要提前准备实验课用的不规则石块、水、玻璃容器和量尺,在学生动手实验的时候,有的学生先把不规则石块放在玻璃容器之后再倒水,也有的同学先把玻璃容器里倒好水再把不规则石块放进去,运用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计算出不规则石块的体积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实验很有兴趣,就会积极地去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五、加强实践与反思,潜移默化“用”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初始教育阶段,学生对一些固定的模式还会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教师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全方面的解答,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在面临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数学的学习来解决,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演变成数学问题,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完问题后要进行回顾与反思。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案?这种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完成自我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观点时,要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5]。
结束语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决问题培养,让学生养成相关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安排相关教学计划,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同时可以使用在实际生活中,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整体基础,保证学生可以达到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庆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南北桥,2020,(7):6.
[2] 李丽英.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家长(上旬刊),2019,(12):160-161.
[3] 詹丽琴.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探究[J].速读(上旬),2019,(10):232.
[4] 梁进群.基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7):101-102.
[5] 王秋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9,(3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