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努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启迪智能,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提高效率 诀窍
高中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难度大,学生学起来吃力。加上地理又是小科,一些学生对其不够重视,因而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效果。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诀窍。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学生爱学的前提。老师的语言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鉴于此,老师的语言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不但要准确,而且要优美。例如,在讲“绪论”一节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学科,那就是地理科学。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地理。”一语道破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学们深深被这巧妙生动的语言吸引住了,他们听得那么专注,连上课最爱说话的几个学生也一改常态,认真听讲了,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又如,在讲高中地理第三册第五章第二节“长江”时,上课铃声响后,同学们与老师相互问好,我用满怀激情的语调诵唱:“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唱毕,我说:“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会唱《长江之歌》吗?这首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下面咱们一起学习长江的基本情况。”就此引入新教材,板书课题。如此巧妙、生动、形象的导语,使学生进入境界,从而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通过演示、操作直观教具,能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变为熟悉的东西,把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易于掌握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中地理第三册第六章第二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中“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过去的教法就是老师念念,学生看看。学习了“走进新课程,研究新教法”以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根据南水北调等输水路线示意图,通过精心设计,论证研究,制成了能明、能暗、能动、能静的可活动字教板,并染上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等10种颜色,学生一目了然。还有“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等图。十几年来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制作教具60多件,其中精制12件。科学“研制”、“拼凑”、“演示”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利用课文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本中的图表一般说来包括地图、示意图、照片等。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同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高中地理第三册第三章节的内容“我国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的学习,老师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分析,并不时地提出疑难问题,老师圆满回答,可加深学生对地震和火山的认识。学生观察不细分析不到的问题,老师要反问学生,扩大学生的思维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竭动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要。可从培养以下五种意识做起。
一是主人意识。主人意识是指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主人,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由教师或家长强制地去学。主人意识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只有成为今天学习的主人,才能成为明天工作和生活的主人,因此,主人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
二是主见意识。成为主人必须有主见。主见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面对各种问题有自己正确或成熟的看法和意见。服从大多数会禁锢学生的主见和创新思维。因此,要鼓励学生从经验主义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尊重自己的思维,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大胆地创新。
三是参与意识。要有创新、有发展,就必须参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热情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看似与学习无关紧要的活动,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体育活动、课外游戏、郊游、参观革命圣地和日常生活中处处留意就会得到启发与创新。
四是平等意识。传统教育遵循“师道尊严”的思想,常常使学生与教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严肃地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循规蹈矩顺从地学。创新精神要求学生敢于突破传统的、权威的思维框架,建立自己的思维观,把自己摆在与教师同等的地位上。
五是问题意识。创新行为源于问题的产生。提问“怎么回事”,探索原因,找规律,再问个“为什么”,这样一次次经常地提问,就形成了问题意识。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观念,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有所发展,在客观事实和真理面前平等地对待、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新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自觉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树立自警、自立、自强的信念,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知识、觉悟、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尽快提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教学法.东方教育出版社,2011、06.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提高效率 诀窍
高中地理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难度大,学生学起来吃力。加上地理又是小科,一些学生对其不够重视,因而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效果。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诀窍。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学生爱学的前提。老师的语言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鉴于此,老师的语言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不但要准确,而且要优美。例如,在讲“绪论”一节时,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学科,那就是地理科学。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地理。”一语道破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学们深深被这巧妙生动的语言吸引住了,他们听得那么专注,连上课最爱说话的几个学生也一改常态,认真听讲了,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又如,在讲高中地理第三册第五章第二节“长江”时,上课铃声响后,同学们与老师相互问好,我用满怀激情的语调诵唱:“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唱毕,我说:“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都会唱《长江之歌》吗?这首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下面咱们一起学习长江的基本情况。”就此引入新教材,板书课题。如此巧妙、生动、形象的导语,使学生进入境界,从而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通过演示、操作直观教具,能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变为熟悉的东西,把难以理解的东西变得易于掌握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中地理第三册第六章第二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中“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过去的教法就是老师念念,学生看看。学习了“走进新课程,研究新教法”以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根据南水北调等输水路线示意图,通过精心设计,论证研究,制成了能明、能暗、能动、能静的可活动字教板,并染上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等10种颜色,学生一目了然。还有“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等图。十几年来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制作教具60多件,其中精制12件。科学“研制”、“拼凑”、“演示”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利用课文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本中的图表一般说来包括地图、示意图、照片等。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同步”,能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高中地理第三册第三章节的内容“我国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的学习,老师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分析,并不时地提出疑难问题,老师圆满回答,可加深学生对地震和火山的认识。学生观察不细分析不到的问题,老师要反问学生,扩大学生的思维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不竭动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极其重要。可从培养以下五种意识做起。
一是主人意识。主人意识是指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主人,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由教师或家长强制地去学。主人意识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只有成为今天学习的主人,才能成为明天工作和生活的主人,因此,主人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前提。
二是主见意识。成为主人必须有主见。主见意识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面对各种问题有自己正确或成熟的看法和意见。服从大多数会禁锢学生的主见和创新思维。因此,要鼓励学生从经验主义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尊重自己的思维,坚持自己的正确见解,大胆地创新。
三是参与意识。要有创新、有发展,就必须参与。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热情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看似与学习无关紧要的活动,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体育活动、课外游戏、郊游、参观革命圣地和日常生活中处处留意就会得到启发与创新。
四是平等意识。传统教育遵循“师道尊严”的思想,常常使学生与教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严肃地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循规蹈矩顺从地学。创新精神要求学生敢于突破传统的、权威的思维框架,建立自己的思维观,把自己摆在与教师同等的地位上。
五是问题意识。创新行为源于问题的产生。提问“怎么回事”,探索原因,找规律,再问个“为什么”,这样一次次经常地提问,就形成了问题意识。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观念,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新意识有所发展,在客观事实和真理面前平等地对待、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新的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自觉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树立自警、自立、自强的信念,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知识、觉悟、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尽快提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
参考文献:
[1]高中地理教学法.东方教育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