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应用型本科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该文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例,阐述了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以期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作过程;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的课程教学活动,是将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过程”,通过任务布置,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熟悉并掌握所从事的岗位知识与技能,达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探索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1.研究背景
1.1政策导向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优先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小规模有特色学院”;“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主要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倾斜”。[1]2018年,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关于印发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定位基本要求,强调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養思路基本要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2]
以上文件表明,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需要。
1.2学情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数学生就业意向选择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岗位;关于学习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对技术性课程需求较为迫切;愿意学习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受调查者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态度积极。他们的学习需求职业性、技术性非常鲜明。[3]
1.3岗位需求
2019年,针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笔者对包括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工程咨询等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从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岗位的人员,都应该具备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用人单位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总体满意度不足50%,最突出问题有:实践能力低、不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两方面分别在80%以上。[4]这说明用人单位需要学校输出的是适合岗位实际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现有课程存在问题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依据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深度分析和勇于创新的能力。而以往该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
⑴大部分任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不足,要真正把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工作过程,并呈现在课堂上,有一定困难。
⑵课程内容从总体上还未从理论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⑶教学理念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少;教学方法单项灌输多,双向交流少;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课程改革措施
建设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大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力度势在必行。具体举措有: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任职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科研及教学实践能力,还应具备在专业技术领域的特殊专业,这体现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特点。[5]为培养即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使课程建设团队能根据技术活动来设置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更好地组织教学。
3.2课程内容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模块:
模块一:企业注册备案。介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概念、发展历史;建筑市场体系;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企业注册与备案的相关知识,设计任务是完成招标代理、施工企业备案。
模块二:工程招标。介绍招标条件、招标方式、招标范围、招标程序及工程项目备案与登记。完成招标策划、招标文件的编制,以及招标文件的发售等任务。
模块三:工程投标。介绍现场踏勘与投标预备会、招标文件分析、投标策略与报价技巧,完成投标文件编制及递交。
模块四:工程开标、评标、定标。介绍并模拟开标、评标、定标全过程。
模块五:合同签订。以施工合同为例,重点介绍示范文本的组成、条款内容,以及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模拟完成施工合同签订。
重塑课程内容,明确目标导向,将本科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内容设置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做到课程更优。
3.3教学方法改革
为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边讲边练,边做边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多种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4.实际意义及主要特色
4.1实际意义
课程体系初步实现由理论逻辑体系向工作过程逻辑体系的转变,对突出综合应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将会有重要促进作用,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推动作用。
4.2 主要特色
本课程改革方案,旨在突出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其主要特色与创新突出课程体系过程化,根据招投标过程来设置课程体系,通过设计一系列任务,帮助学生体验感悟企业注册、施工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等工作过程细节,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学生以团队小组形式共同参与、讨论、任务实施,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法官,而是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成长的伙伴;将构建一个更具创造性、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5.总结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研究,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实际出发,建立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教学模块的学习,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对突出综合应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shizhengyaow.2017.1.20.
[2]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关于印发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的通知,[EB/OL].
http://pgzx.git.edu.cn/info/1072/1430.htm.2018.1.30.
[3]赵喜文.关于本科三批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以河北科技学院为例[C]//赵喜文.中国职业本科教育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6:2.
[4]檀素丽,赵荣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报告[J].科学导报,2019(7):223.
关键词:工作过程;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的课程教学活动,是将实际的“工作过程”引入“教学过程”,通过任务布置,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熟悉并掌握所从事的岗位知识与技能,达到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探索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内容。
1.研究背景
1.1政策导向
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优先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小规模有特色学院”;“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主要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倾斜”。[1]2018年,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关于印发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的通知》,普通高等学校定位基本要求,强调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人才培養思路基本要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2]
以上文件表明,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需要。
1.2学情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数学生就业意向选择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岗位;关于学习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对技术性课程需求较为迫切;愿意学习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受调查者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态度积极。他们的学习需求职业性、技术性非常鲜明。[3]
1.3岗位需求
2019年,针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笔者对包括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工程咨询等多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从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岗位的人员,都应该具备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用人单位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总体满意度不足50%,最突出问题有:实践能力低、不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两方面分别在80%以上。[4]这说明用人单位需要学校输出的是适合岗位实际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现有课程存在问题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依据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深度分析和勇于创新的能力。而以往该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
⑴大部分任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不足,要真正把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相关工作过程,并呈现在课堂上,有一定困难。
⑵课程内容从总体上还未从理论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⑶教学理念体现“以教师为中心”的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少;教学方法单项灌输多,双向交流少;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课程改革措施
建设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大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力度势在必行。具体举措有: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任职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科研及教学实践能力,还应具备在专业技术领域的特殊专业,这体现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特点。[5]为培养即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可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到学校对相关教师进行培训,使课程建设团队能根据技术活动来设置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更好地组织教学。
3.2课程内容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模块:
模块一:企业注册备案。介绍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概念、发展历史;建筑市场体系;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企业注册与备案的相关知识,设计任务是完成招标代理、施工企业备案。
模块二:工程招标。介绍招标条件、招标方式、招标范围、招标程序及工程项目备案与登记。完成招标策划、招标文件的编制,以及招标文件的发售等任务。
模块三:工程投标。介绍现场踏勘与投标预备会、招标文件分析、投标策略与报价技巧,完成投标文件编制及递交。
模块四:工程开标、评标、定标。介绍并模拟开标、评标、定标全过程。
模块五:合同签订。以施工合同为例,重点介绍示范文本的组成、条款内容,以及合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模拟完成施工合同签订。
重塑课程内容,明确目标导向,将本科学术性和职业性相融合,内容设置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做到课程更优。
3.3教学方法改革
为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边讲边练,边做边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多种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4.实际意义及主要特色
4.1实际意义
课程体系初步实现由理论逻辑体系向工作过程逻辑体系的转变,对突出综合应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将会有重要促进作用,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重要推动作用。
4.2 主要特色
本课程改革方案,旨在突出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其主要特色与创新突出课程体系过程化,根据招投标过程来设置课程体系,通过设计一系列任务,帮助学生体验感悟企业注册、施工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等工作过程细节,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学生以团队小组形式共同参与、讨论、任务实施,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和法官,而是和学生一起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成长的伙伴;将构建一个更具创造性、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5.总结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改革研究,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实际出发,建立以工作过程为逻辑关系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教学模块的学习,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实践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对突出综合应用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
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shizhengyaow.2017.1.20.
[2]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关于印发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的通知,[EB/OL].
http://pgzx.git.edu.cn/info/1072/1430.htm.2018.1.30.
[3]赵喜文.关于本科三批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以河北科技学院为例[C]//赵喜文.中国职业本科教育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6:2.
[4]檀素丽,赵荣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调查报告[J].科学导报,2019(7):223.